三读教学法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读教学法”是以现代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读教学法”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主张以学生的读和练为主,教师讲的时间不超过授课的三分之一。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探索自学语文的路子,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步骤:自读感知阶段,导读领悟阶段,教读演练阶段。
  (1)“自读感知阶段”即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先有感性上的认识。这一阶段是整篇课文教学的基础,关键在于唤起学生兴趣。自读前布置常规的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圈圈、点点、画画”,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不涉及其他琐碎问题。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粗略的、整体的印象,然后再提问学生对文章的总体印象。如《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我这样导入课文:刚一上课,我便以一种聊天的口吻说道:“同学们,我们热爱大自然。春天一到,各种花争相开放,更是游玩的好季节。谁能给大家谈谈你最喜欢的花?”学生们顿感问题简单有趣,于是喜形于色,开始七嘴八舌的准备起来。等学生发言之后,我问学生:“那么为什么花儿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学生们一時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引入课题——“那么,让我们看看《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学生们立即打开课本,争先恐后的阅读。一篇课文很快读完,问题也随之解决,且发言踊跃。此后,再把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一个个由浅入深的交给学生,并加以适当引导、点拨,就进入了导读领悟阶段。“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否则,一旦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语文教学就失败了。
  (2)“导读领悟阶段”是关键的环节,它以“自读感知”为基础,又为启动“教读演练阶段”创设条件,是师生配合最为密切的一个环节。学生的思维分析活动占了主导地位,思维更具条理性,有利于训练综合概括能力。以《同志的信任》一课为例。这是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学习重点,即插叙。本来,学生是很愿意读故事的,我发现,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住了,读得很投入。于是,学生读完之后,我紧扣故事情节,请学生围绕“信”来理解写作顺序。学生很快就理出了“收、看、写、转”的顺序,而这个顺序与事情发展的正常顺序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插叙”。而且使学生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不是老师灌输的,从而增强了学习信心。然后,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找这段故事吸引他们的原因。除了插叙的写作顺序外,他们很快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讨论课文的感情色彩,以及细节描写上来,各抒己见,并用有感情的语调作了朗读。
  (3)“教读演练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配合此阶段的训练,我写了“课堂教学讲练工程”实施方案(《初中语文》全八册),力求把语文课教学落实在“读”和“练”上。针对初中语文活泼好动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以练促讲,以练带学。学到《<论语>六则》,就指导积累有关学习的格言警句,学到《扁鹊见蔡桓公》遇到“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就鼓励学生讲其他成语的故事(如:“韦编三绝”“螳螂捕蝉”),拓宽知识面,积累成语;讲到《我的叔叔于勒》,就指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在写作中具体运用。
  古人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突出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是片面的强调读,而忽视了“讲”与“练”的作用,这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很有限,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做适当的点拨。
  “三读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同于简单的“死记硬背”,克服了古人的不足,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变被动的“满堂灌”为主动的“我自己学”。我们将努力尝试,不断实践,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力求寻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
其他文献
作为以语录体为主要形式的哲理散文集《论语》的经典性固然首先取决于它是儒家思想之源的实录,但其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的巨大魅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就《论语》的修辞艺术予以简要论述。  一、音节自然,参差有致  言语的音节美是修辞最基本的要求,属于消极修辞的范畴。《论语》言语在这方面充分表现出来。三音节、四音节句子的大量使用以及句子音节的参差变化,既符合上古汉语的句节特点,又表现了《论语》高超的遣词
期刊
摘要:新词在产生之初具有任意性,一旦被广大群众所使用,它就被约定俗成了,不能再随意更改。新产生的词未来有两种命运——接受和不被接受。而接受的过程实质就是这个新詞被大家约定俗成的过程。影响新词的约定俗成有内外两个因素,即本身合乎语言内部标准和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关键词:新词 任意性 约定俗成 因素  一、引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说:“语言,实际上是它的词汇,是处在不断变化
期刊
记得去年我刚接任五班的班主任工作后,无意中就发现班中好有几个“特殊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言行都是由他们用自己的意识來支配的,不受时间和环境的约束,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老师的再三提醒和叮嘱,他们总是依旧不变。如上课爱插嘴,随便说话打闹;课堂和回家作业都不做;教室里乱丢纸屑……这些事情无一不出现在他们身上。让我费解的是不管他们怎么做,做些什么事,班内的其他同学都置之不理,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接近和提醒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学校和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关于学生升学的重大考试中,教师和家长更是严阵以待,尽量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尽管现在有九年义务教学,但是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到更好的学校和班级学习。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涯经历的第一次正规的升学考试,而数学是小学时期的主要学科之一,占
期刊
摘要:剖析地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地理课程改革思路与方 案:进一步确立培养目标,促进地理课程内容改革,加强地理课程结构改革,推进地理课程评 价改革,促进地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内容 地理课程结构 地理课程实施 地理课程评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地理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地理教师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关注地理课程改革
期刊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語言。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因此,如何优化学习方法,培养识图能力,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的一些思考: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
期刊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那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小组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
期刊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它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加速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当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福音。事实证明: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时代,单单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只有让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才能丰富我们的英语教学形式,优化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