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德阳三十年

来源 :四川省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GDP:16.6亿元→1280.2亿元
  2012年德阳经济总量较1983年增长75.9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9%。经济总量从1983年的全省第7位跃升到第3位。
  财政总收入: 2亿元→257.5亿元
  2012年财政总收入比1983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18.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5.5亿元,是1983年的37.8倍,年均增长13.3%。
  人均GDP:497元→35945元
  2012年人均GDP比1983年增长71.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8%。按2012年美元平均汇率(6.3125)折算为人均5694美元,居全省全3位。
  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非农产业比重:47.9%→84.9%
  德阳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年的52.1∶32.8∶15.1,转变为2012年15.1∶60.2∶24.7,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11.6%→57%
  1983年,德阳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仅为1.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八位,2012年,德阳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到729.2亿元,是1983年的377.8倍,总量居全省第三位。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从1983年的11.6%,到2012年的57%,已成为德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镇化率:10.5%→44.8%
  城镇化率从1983年的10.5%提高到2012年的44.8%,提高3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1个多百分点。
  农村面貌变化巨大
  现代农业: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12年,德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亿元,比1983年增长了21.4倍。创建了一批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和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成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拥有益海粮油、雄健米业、河南众品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建成蔬菜、生猪、烟叶、家禽、食用菌、药材等九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新农村建设:20个新农村综合体
  德阳是全省第一批全域覆盖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新建20个新农村综合体,德阳市2131个农村集中建房点,实施“六进村”工程,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工业化进程加快
  工业总量:全省第二
  德阳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乡镇集体工业迅速壮大和90年代后期私营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后,工业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德阳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1983年德阳全部工业增加值5.1亿元,2012年达到718.5亿元,比1983年增长138.7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5.0%。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2012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6.1%,比1983年提高25.2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7.9亿元
  德阳正在工业化进程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西部新型化工基地、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享誉中外,拥有中国名酒剑南春、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等一批优质品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化学工业以磷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建成金路、龙蟒、宏达等一批大型化工企业。2012年,机械、食品、化工三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1%。
  新兴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
  德阳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2012年德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5%。
  经济发展质量:工业利税283.2亿元
  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9.7亿元,比1998年增长13.2倍,年均增长20.9%;实现利税283.2亿元,比1998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18.8%。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730.9亿元
  1983~2012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0.3亿元。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0.9亿元,比1983年的1.7亿元,增长420.8倍,年均增长23.2%。地震后的2008~2012年,德阳市总投资达到2948.7亿元,占建市以来总投资的73.7%。
  工业投资:占40%以上
  2000年以来,德阳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额1515.3亿元,占同期德阳市累计投资的41.0%。东汽新基地、益海(广汉)粮油、蓝剑饮品、得阳科技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建成投产。川渝中烟长城雪茄烟厂等一批技改项目完成,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基础设施:公路通车总里程1909公里→8075公里
  2012年,公路通车总里程8075公里,比1983年增长3.2倍,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达到399公里;德阳市实现乡乡通水泥路,100%的行政村已通公路,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2000~2012年,德阳市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62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4.0%。   市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64.3平方公里
  2012年底,德阳市区建成区面积比1983年扩大7.6倍多,达到64.3平方公里,德阳市建成区面积167.4平方公里。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省第4位
  2012年德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比1983年增长124.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9%,占GDP比重从1983年的15.1%上升到2012年的24.7%,提高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经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服务业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408.0亿元
  商贸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加之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2012年德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8.0亿元,比1983年增长63.5倍,年均增长15.5%。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进出口总额:全省第二
  进出口贸易从无到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出口产品成功实现由农副土特产品、食品→磷化工产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两次质的飞跃。1995年,德阳市出口总额仅为1724万美元,2000~2012年累计出口76.5亿美元,其中2012年实现外贸出口18.2亿美元,是2000年的34.3倍。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0~2012年累计进口80.9亿美元,2012年进口总额12.6亿美元,是2000的45.6倍。贸易伙伴遍布亚、欧、美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获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装备制造)”、“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国家级名片。2012年,德阳海关、德阳商检正式获批建设,为德阳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便利、快捷的平台。
  金融业快速发展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亿元→1691.1亿元
  1983年,德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亿元。2012年底,德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1.1亿元,贷款余额862.1亿元,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分别为22.5%和18.3%。银行业务从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服务向中间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其他新兴业务发展,业务综合化和资产多元化的趋势显著。2012年德阳市保费收入38.0亿元,其中财险12.6亿元、人身险25.4亿元。德阳市证券投资者账户数达22.4万户,累计交易金额为818.4亿元。
  居民收入快速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元→22374元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3年增长36.4倍。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6489元,转移性收入5854元,分别占66.6%和23.7%。
  农民人均纯收入:361元→8953元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83年增长23.8倍。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043元,占纯收入的45.2%,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1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45.8%。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8万人
  2012年,德阳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岗职工人数达到56.8万人,比1990年增加46.2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59.4万人,比2001年增加35.7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均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达到100%。
  各类卫生机构:2342个
  2012年,德阳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65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医疗机构床位16895张,比1983年增长1.7倍;医疗卫生人员23184人,比1983年增长1.6倍。灾后重建使德阳市卫生基本建设水平达全国一流。总投资24.3亿元的183个镇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灾后重建项目和1050个规划外村卫生站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德阳市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
  2012年,德阳市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127个,艺术表演团体28个,博物馆8个。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8.9%。德阳市地方报纸出版3种,出版量1400万份;杂志出版4种,出版量6万册。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从建市初的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7.7亿元,增加125倍,机构布局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计划,新加坡目前已经达到60%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为了减少垃圾的存储量,新加坡用焚化技术来减少垃圾体积。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只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  如何处理和回收电子垃圾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却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之一。那些
期刊
得天独厚的中药自然资源、较高的综合科研水平、雄厚的产业基础、健全的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四川中药产业在前进中将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中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余年的发展,中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二,中药饮片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自然资源:无川药不成方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横断山脉和湘鄂西山地五大地貌区之间,地势
期刊
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在治国理政和基层治理上的“大道”、“真经”和“案例”,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国家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案例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并明确中央相关政府部门为责任主体。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案》,设立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要求中央政府部门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时做到全国城乡一视同仁,一个标准。  案例二: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置一个强有力的
期刊
近期关于个税改革的话题频繁引发热议,有学者建议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  专家观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表示,按家庭征税需按照年收入来征收,而非现在的按月征收,对于收入差距导致城乡生活成本不同的问题,建议以城镇生活水平作为生计宽免标准。  (摘自中国新闻网)  评论员刘英团认为,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考虑到一个家庭的实际支出状况,更符合现代社会个人所得来源广泛的特点,使得
期刊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草案在近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专家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表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很可能导致全国整个的资本失去管制,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对于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利率、汇率开放和资本项目开放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这个改革非常激进,如果实现可以说将形成一个和香港没有区别的金融自由港。香港由于存在境内境外的明显区分,资本流动相对好管理
期刊
积极推进“自改革”,多项改革措施让三门县走在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简政放权,让“潜规则”无处藏身。去年以来,三门以模拟审批为突破口,推出全程代理和高速绿色通道,至今全县已减少审批环节105个,347个审批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实现“台州市内最快”目标,服务质量平均满意度达99.76%。与此同时,阳光计生、三公经费“网晒”、公共资源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政府自身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敢闯敢试,
期刊
高科技为经济普查插上高效的翅膀  最近,各地陆续开始第三次经济普查试点地区指导员、普查员的培训工作。其中,普查地图的进步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科技为经济普查插上了高效的翅膀。  第一次经济普查时是用的手工绘图,非常原始。  第二次经济普查开始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当时强调,普查区划分与绘图的电子化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也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建立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条件,对于进一步发
期刊
初到城里的牛大岭感到憋气,住在这所大房子里的人怎么这么不文明。牛大岭觉得自己是一只落入狼穴里的羊,随时有被狼吃掉的可能。  “四位太太”  牛大岭跟肥老板走了。  肥老板的家那种气派,把牛大岭给唬了一跳。房子那么大,那么豪华,单说那间洗澡堂就吓得他一个踉跄。像个小游泳池,全是大理石铺地,有超声波装置,下面安装了电热管,可以按需要调节水温。屋里还有一个专门从芬兰运来的大石头,可以用电炉加热,然后在滚
期刊
《经济学能做什么》  作者:夏业良  荐言:在生活中,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如果有了经济学方法的话,会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权衡取舍。  《动物精神》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希勒  荐言:如果你看不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你想跳槽却又担心失业,如果你想买房但总搞不清楚房价走势……如果你在做这些决策时无所适从,那就了解下“动物精神”吧。  《从西潮到东风》  作
期刊
没有性格的城市是一座乏味的城市。而一座城市的性格,很大部分取决于其文化底蕴。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王居中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自此,上游澎湃而下的岷江变得柔顺,滋养了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  千年历史风起云涌,造就了成都“乐容天下、浮沉自安”的城市性格。成都作为成都平原的中心,文化上有着各种经纬,周边的城市,在其文化性格辐射圈子里,多少有其晕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