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的示范操作、实习中的指导和实习中的技能考核等方面对如何上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课堂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汽修专业 实践教学 示范操作 技能考核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给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汽修实习课的教学。如何组织好实习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汽修实习应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两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校内实习阶段
校内实习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在学校实验室内进行的实习。校内实习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检验、修理和调试,从而掌握其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内实习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基础阶段,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再次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必要时再讲些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习的趣味性。
例如:装配汽油机活塞连杆组时,教师讲完操作步骤后要亲自示范做一遍,对于“活塞的装配标记(顶部的小缺口)和连杆的装配标记(圆形突点)位于同侧”,以及“往发动机上安装活塞连杆组时,使装配标记朝向曲轴前端”,这些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在教师示范“安装活塞环”的同时要讲解各道环的安装顺序和方向,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角度和在活塞上的布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等内容,使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对玉柴Yc6105Qc柴油机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对于“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这一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并同时讲解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其他几种方法。在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气门调整方法,如逐缸调整法、二次调整法,以及有些发动机特别是轿车发动机,采用了液力挺柱。可随时补偿气门的胀、缩量,不需要气门间隙及其调整装置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零部件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是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操作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实习指导不到位而流于形式,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就会出现蛮干和盲从,达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此外,每次实习完后学生都要写实习报告,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三)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学生进行完毕后,都要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在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主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后能及时找教师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比如在发动机拆装实习前,从发动机的拆装顺序,螺栓的拧紧力矩,一些标记的对正、密封、润滑,间隙的调整(气门间隙,分电器触点间隙、火花塞电极间隙),工具的使用等项目中列出符合技能等级要求的考核标准,待拆装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当场进行测评,给出成绩。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
二、校外实践阶段
校外实践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外汽修厂进行的顶岗实习。校外实践主要是对汽车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和修理,缩短学生和职业岗位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对汽车故障点的判定方法和维修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践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提高阶段,它需要依托汽修厂才能完成,因为汽修实习不同于车工、钳工的生产实习,对于汽修实习中的汽车故障分析和排除训练,在校内一般都是教师人为设置故障进行演练,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的模拟状态,不能完全体现现场实情。修理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汽修厂的车型比较多,车辆故障也不尽相同,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这是给学生讲授如何分析、判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这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可靠途径。此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还能及时掌握汽修行业的一些新技术,如:电喷装置、自动变速器、防抱死装置、安全气囊、巡航控制、汽车导航等,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在修理厂进行岗位实践,教师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实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生进入汽修厂后要遵守汽修厂的一切规章制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一段时间后各实习小组再分别进行岗位轮换,实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针对故障车帮助学生分析故障所在,讲解其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要求学生和工人师傅一起动手修车,遇到问题可以向工人师傅请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每天实习前要向学生讲清注意事项,提出实习要求,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同学,教育表现差的同学,交流维修实习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时要鼓励探讨解决办法。可见,依托修理厂进行实践教学能弥补校内实习的不足,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汽修专业 实践教学 示范操作 技能考核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给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汽修实习课的教学。如何组织好实习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汽修实习应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两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校内实习阶段
校内实习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在学校实验室内进行的实习。校内实习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检验、修理和调试,从而掌握其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内实习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基础阶段,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再次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必要时再讲些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习的趣味性。
例如:装配汽油机活塞连杆组时,教师讲完操作步骤后要亲自示范做一遍,对于“活塞的装配标记(顶部的小缺口)和连杆的装配标记(圆形突点)位于同侧”,以及“往发动机上安装活塞连杆组时,使装配标记朝向曲轴前端”,这些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在教师示范“安装活塞环”的同时要讲解各道环的安装顺序和方向,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角度和在活塞上的布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等内容,使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对玉柴Yc6105Qc柴油机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对于“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这一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并同时讲解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其他几种方法。在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气门调整方法,如逐缸调整法、二次调整法,以及有些发动机特别是轿车发动机,采用了液力挺柱。可随时补偿气门的胀、缩量,不需要气门间隙及其调整装置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零部件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是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操作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实习指导不到位而流于形式,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就会出现蛮干和盲从,达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此外,每次实习完后学生都要写实习报告,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三)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学生进行完毕后,都要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在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主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后能及时找教师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比如在发动机拆装实习前,从发动机的拆装顺序,螺栓的拧紧力矩,一些标记的对正、密封、润滑,间隙的调整(气门间隙,分电器触点间隙、火花塞电极间隙),工具的使用等项目中列出符合技能等级要求的考核标准,待拆装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当场进行测评,给出成绩。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
二、校外实践阶段
校外实践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外汽修厂进行的顶岗实习。校外实践主要是对汽车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和修理,缩短学生和职业岗位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对汽车故障点的判定方法和维修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践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提高阶段,它需要依托汽修厂才能完成,因为汽修实习不同于车工、钳工的生产实习,对于汽修实习中的汽车故障分析和排除训练,在校内一般都是教师人为设置故障进行演练,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的模拟状态,不能完全体现现场实情。修理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汽修厂的车型比较多,车辆故障也不尽相同,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这是给学生讲授如何分析、判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这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可靠途径。此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还能及时掌握汽修行业的一些新技术,如:电喷装置、自动变速器、防抱死装置、安全气囊、巡航控制、汽车导航等,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在修理厂进行岗位实践,教师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实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生进入汽修厂后要遵守汽修厂的一切规章制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一段时间后各实习小组再分别进行岗位轮换,实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针对故障车帮助学生分析故障所在,讲解其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要求学生和工人师傅一起动手修车,遇到问题可以向工人师傅请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每天实习前要向学生讲清注意事项,提出实习要求,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同学,教育表现差的同学,交流维修实习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时要鼓励探讨解决办法。可见,依托修理厂进行实践教学能弥补校内实习的不足,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