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归根结底是美学的教育之一,诣在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的同时陶冶情操,我们的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教学的高素质的人材,而声乐又是高校音乐教育中报考人数最多的学科,这说明声乐教学不仅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而且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改革问题,从中摸索未来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069-03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初具规模,在国家号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下,各大高校音乐教育类专业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声乐教学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声乐发展的历史变迁
我国最早的声乐源于帝尧时代,那时就有了较完整的歌曲,后来《列子·汤问》中关于美妙声乐的记载有“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足见我国的声乐从古代开始就是广大老百姓传达心声,陶冶情操的方式。发展到汉代,有了专业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将民间的歌唱艺术走向专业化的开始,是我国音乐教育机构的雏形。乐府的产生使大量的民歌可以得到很好的收集流传下来。唐代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的各项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并有了专业的戏曲表演机构——梨园,在这里各大艺术学派汇集交流,促进了声乐的发展。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声乐发展也日新月异,我们的声乐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建国前声乐发展的艰苦历程
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萧友梅,他是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创办了音乐教育机构为我国培养了喻宜萱、斯义桂等优秀的声乐人才。除此之外,还有黄自、赵元任等音乐家,他们开始尝试运用作曲以及和声等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将艺术的浪漫主义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之中,为我国的声乐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要作品有《问》《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湘累》等优秀的声乐作品,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代表了当时我们音乐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声乐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其中《唱支山歌给党听》《马儿啊,你慢些走》等优秀的声乐作品流传至今,成为高校声乐教育的教材,广泛地应用到音乐教育中。
(三)当今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解放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人们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一大批音乐家在我国优良的艺术作品的启发下,借鉴国外先进的声乐理论,创作出了崭新的声乐作品。著名的音乐剧《刘三姐》就是那时创作的艺术经典,美妙的歌声征服了所有的听众,伴随着歌剧的传播,当时剧中的大榕树为当地创造了800万的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艺术的魅力是不可估量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荡中,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进步着,《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优秀作品就是在那一时期,艺术家们在低迷的文化市场下奋力创作的作品,至今那些铿锵有力的弦律仍广为流传。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的声乐发展渐入佳境,那一时期创作的著名作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祝酒歌》等,都是划时代的优秀声乐作品。
在当今,我国的声乐教育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教育引导声乐教学向着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著名的歌剧《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世界各国人民都为之动听的弦律所倾倒。
二、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在发展中的成果与不足
(一)高校音乐教育在发展中的成果
到1999年,我国高师院校和艺术院校招收音乐教育硕士学位专业点有16个,并正式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教育系,至此,我国的音乐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规模也日益扩大。加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全国的高校音乐系教师出国考察、参家学术会议的次数逐年增多,同时聘请外国音乐家来华访问,讲课的人数也逐年增长。这些学术上的交流有益于提高我们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开拓视野,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水平。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有不少问题存在。首先声乐教育只重视声乐本身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声音的辨析能力等教学不够全面,使学生能力单一。其次,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只注重唱,而不注重创作,很多的教材内容取自于意大利,而缺乏本土内容,没有对传统的声乐文化的传承,不具备中国特色,也不适应中国的声乐教学。最后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摒弃了声乐创作最主要的源泉——百姓生活,而只注重象牙塔内的声乐研究,脱离了声乐的本质,使声乐教学内容不丰富,结构单一。
三、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历程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方面大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多媒体欣赏优秀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多样化
我国的许多高校声乐教学开始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有的高校声乐考试就不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考试中让学生唱几首不同层次的歌曲,然后由教师给出评分,通过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来评判学生的成绩。还有的学校通过让学生参加不同的音乐比赛或是演出,在实践中煅炼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将过去声乐教学中单一的靠老师传授的教学模式改为增加师生的互动,角色的互换,在互动互换中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增设答疑课,在课上,由学生提出在教學中的疑惑,由声乐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专项解答,靶向教学,使课堂更加高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方向与目标
(一)将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与传统的中国艺术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声乐体系
过去的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大都引用国外的教材,内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使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因此我们建议完善教材系统,根据中国音乐的发展进程编制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音乐声乐教材,其中将传统的音乐收集整理,作为一项专门的必修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较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底蕴,让传统音乐大放异彩。同时教材不限于纸质模式,可以增加多媒體教材,让学生学会通地过网络提高自已的声乐修养,多听名家名曲,在鉴赏中品味声乐的真谛。
(二)研究中国好声音模式,将声乐的教学改革融入民族的成分
在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中不妨借鉴著名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栏目中不拘一格的选择音乐人才的模式,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将学生的作品录成音像作品,在网络上播放,由公众来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更客观,更新颖的方式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高校音乐高高在上的作风,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够吸取到更多的音乐素养。同时要注意增加我们中华民族自有的音乐文化比重,我们伟大的民族上有着无数的艺术瑰宝,在声乐方面也是颇有造诣,因此我们高校音乐教育有义务将这些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很好的传承下去,将我们的民族音乐由我们的学生来发扬光大。
(三)增设音乐心理学
音乐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乃至智力的,在我们的解放战争中涌现的《黄河大合唱》《闪闪的红星》等无不激励着无数的英雄奋起抗战;《摇蓝曲》经女低音轻声地哼唱就能让人在舒缓的状态下进入睡眠;现在有不少的音乐被当作胎教音乐;这些都说明音乐在增加人的心理暗示,开发智力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可以单独设立一门课程将声乐的心理暗示作用合理有效地发挥出来,将其应用于医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等方面做深入的研究,还可以将其应用于监狱的犯人的心理改造,让他们多听听轻松、舒缓、积极向上的声乐,改变他们易怒狂暴的性格。真正地用音乐去感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四)加强音乐教材的编选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材已经延续了多年,内容早已不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要求,因此改编声乐教材就势在必行。我们建议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材中增加相关生理知识,将发声器官的构造主到教材中去,让学生在了解了生理结构后,再做发声共鸣练习中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发声器官的动作。还应当在教材中增加爱国主义部分内容,将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与我们的声匀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普及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
目前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只限于本专业的学生,这样大大降低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成果,因此我们建议将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推广普及到所有专业中去,加设声乐教学这一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高校学生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将我们的音乐教育普及到每一个高校中去,用我们的音乐文化去感染每一个人,这才是音乐的力量所在。针对不同的学校学科,设置不同的声乐教学,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使我们的大学生都能够在高校内接受到正规的声乐训练,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应用典范,值得有关部门深入地研究探讨。全面提高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水平,使我们的声乐教学改革面貌焕然一新。
五、结语
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味,使人积极、乐观、向上。而声乐教学是这一教育中最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将我们的声乐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国际接轨,才真正地体现了音乐无国界,才是我们高校音乐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声乐教学改革应当打头阵,致力于实现用音乐点亮人生。
参考文献:
[1]邓丽军.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1,(05).
[2]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01).
[3]王政.探析音乐教育对完善高校学生人格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0,(10).
[4]李凌.浅谈音乐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J].新校园(理论版),2010,(09).
[5]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069-03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初具规模,在国家号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前提下,各大高校音乐教育类专业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声乐教学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声乐发展的历史变迁
我国最早的声乐源于帝尧时代,那时就有了较完整的歌曲,后来《列子·汤问》中关于美妙声乐的记载有“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足见我国的声乐从古代开始就是广大老百姓传达心声,陶冶情操的方式。发展到汉代,有了专业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将民间的歌唱艺术走向专业化的开始,是我国音乐教育机构的雏形。乐府的产生使大量的民歌可以得到很好的收集流传下来。唐代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的各项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并有了专业的戏曲表演机构——梨园,在这里各大艺术学派汇集交流,促进了声乐的发展。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声乐发展也日新月异,我们的声乐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建国前声乐发展的艰苦历程
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萧友梅,他是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创办了音乐教育机构为我国培养了喻宜萱、斯义桂等优秀的声乐人才。除此之外,还有黄自、赵元任等音乐家,他们开始尝试运用作曲以及和声等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将艺术的浪漫主义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之中,为我国的声乐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主要作品有《问》《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湘累》等优秀的声乐作品,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代表了当时我们音乐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声乐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其中《唱支山歌给党听》《马儿啊,你慢些走》等优秀的声乐作品流传至今,成为高校声乐教育的教材,广泛地应用到音乐教育中。
(三)当今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解放后,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人们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一大批音乐家在我国优良的艺术作品的启发下,借鉴国外先进的声乐理论,创作出了崭新的声乐作品。著名的音乐剧《刘三姐》就是那时创作的艺术经典,美妙的歌声征服了所有的听众,伴随着歌剧的传播,当时剧中的大榕树为当地创造了800万的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艺术的魅力是不可估量的。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荡中,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进步着,《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优秀作品就是在那一时期,艺术家们在低迷的文化市场下奋力创作的作品,至今那些铿锵有力的弦律仍广为流传。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的声乐发展渐入佳境,那一时期创作的著名作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祝酒歌》等,都是划时代的优秀声乐作品。
在当今,我国的声乐教育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教育引导声乐教学向着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著名的歌剧《茉莉花》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世界各国人民都为之动听的弦律所倾倒。
二、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在发展中的成果与不足
(一)高校音乐教育在发展中的成果
到1999年,我国高师院校和艺术院校招收音乐教育硕士学位专业点有16个,并正式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教育系,至此,我国的音乐教育已初步形成体系,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规模也日益扩大。加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全国的高校音乐系教师出国考察、参家学术会议的次数逐年增多,同时聘请外国音乐家来华访问,讲课的人数也逐年增长。这些学术上的交流有益于提高我们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开拓视野,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水平。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们的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有不少问题存在。首先声乐教育只重视声乐本身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声音的辨析能力等教学不够全面,使学生能力单一。其次,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只注重唱,而不注重创作,很多的教材内容取自于意大利,而缺乏本土内容,没有对传统的声乐文化的传承,不具备中国特色,也不适应中国的声乐教学。最后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摒弃了声乐创作最主要的源泉——百姓生活,而只注重象牙塔内的声乐研究,脱离了声乐的本质,使声乐教学内容不丰富,结构单一。
三、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历程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方面大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多媒体欣赏优秀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多样化
我国的许多高校声乐教学开始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有的高校声乐考试就不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考试中让学生唱几首不同层次的歌曲,然后由教师给出评分,通过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来评判学生的成绩。还有的学校通过让学生参加不同的音乐比赛或是演出,在实践中煅炼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将过去声乐教学中单一的靠老师传授的教学模式改为增加师生的互动,角色的互换,在互动互换中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增设答疑课,在课上,由学生提出在教學中的疑惑,由声乐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专项解答,靶向教学,使课堂更加高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方向与目标
(一)将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与传统的中国艺术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声乐体系
过去的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大都引用国外的教材,内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使学生难以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因此我们建议完善教材系统,根据中国音乐的发展进程编制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音乐声乐教材,其中将传统的音乐收集整理,作为一项专门的必修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较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底蕴,让传统音乐大放异彩。同时教材不限于纸质模式,可以增加多媒體教材,让学生学会通地过网络提高自已的声乐修养,多听名家名曲,在鉴赏中品味声乐的真谛。
(二)研究中国好声音模式,将声乐的教学改革融入民族的成分
在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中不妨借鉴著名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栏目中不拘一格的选择音乐人才的模式,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将学生的作品录成音像作品,在网络上播放,由公众来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更客观,更新颖的方式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改变了过去高校音乐高高在上的作风,只有放低姿态,才能够吸取到更多的音乐素养。同时要注意增加我们中华民族自有的音乐文化比重,我们伟大的民族上有着无数的艺术瑰宝,在声乐方面也是颇有造诣,因此我们高校音乐教育有义务将这些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很好的传承下去,将我们的民族音乐由我们的学生来发扬光大。
(三)增设音乐心理学
音乐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乃至智力的,在我们的解放战争中涌现的《黄河大合唱》《闪闪的红星》等无不激励着无数的英雄奋起抗战;《摇蓝曲》经女低音轻声地哼唱就能让人在舒缓的状态下进入睡眠;现在有不少的音乐被当作胎教音乐;这些都说明音乐在增加人的心理暗示,开发智力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可以单独设立一门课程将声乐的心理暗示作用合理有效地发挥出来,将其应用于医学上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等方面做深入的研究,还可以将其应用于监狱的犯人的心理改造,让他们多听听轻松、舒缓、积极向上的声乐,改变他们易怒狂暴的性格。真正地用音乐去感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四)加强音乐教材的编选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材已经延续了多年,内容早已不适应日益变化的时代要求,因此改编声乐教材就势在必行。我们建议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材中增加相关生理知识,将发声器官的构造主到教材中去,让学生在了解了生理结构后,再做发声共鸣练习中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发声器官的动作。还应当在教材中增加爱国主义部分内容,将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与我们的声匀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普及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
目前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只限于本专业的学生,这样大大降低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成果,因此我们建议将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推广普及到所有专业中去,加设声乐教学这一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高校学生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将我们的音乐教育普及到每一个高校中去,用我们的音乐文化去感染每一个人,这才是音乐的力量所在。针对不同的学校学科,设置不同的声乐教学,将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使我们的大学生都能够在高校内接受到正规的声乐训练,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应用典范,值得有关部门深入地研究探讨。全面提高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水平,使我们的声乐教学改革面貌焕然一新。
五、结语
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味,使人积极、乐观、向上。而声乐教学是这一教育中最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将我们的声乐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国际接轨,才真正地体现了音乐无国界,才是我们高校音乐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声乐教学改革应当打头阵,致力于实现用音乐点亮人生。
参考文献:
[1]邓丽军.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1,(05).
[2]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01).
[3]王政.探析音乐教育对完善高校学生人格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0,(10).
[4]李凌.浅谈音乐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J].新校园(理论版),2010,(09).
[5]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