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起步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成长。好的幼儿教育,是能让幼儿各方面能力综合提高的教育,其中,自理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目前我园幼儿大班孩子自理能力较为薄弱,自我物品管理能力有所欠缺的现状,本文旨在探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着重围绕“三位一体”的三部曲,三个部分开展实施,旨在树立幼儿自我物品管理意识,促使孩子在主观意识和行动上都都能有较大的能力提升。
关键词:三位一体;自我物品管理;幼儿大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三位一体”的概念
第一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评价。笔者认为教育的开端应该是从评价开始,只有做好了评价,才能对幼儿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了,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相关的评价。
第二位——“我的事情我做主”——环境自主互动。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现在,教育也越来越提倡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所以教育的环境创设需要更多地考虑到要促进幼儿的自主互动。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二步,就是要做好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产生自主的互动。
第三位——“争做物管小助手”——自然参与集体物管活动。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一个个人可以脱离集体,所以也没有一个活动可以脱离集体活动。要讓幼儿更好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也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三步,就是要组织集体物管活动,让幼儿都“争做物管小助手”。
二、“三位一体”之自我物品管理三部曲的实施
(一)曲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评价
自理能力评价,是观察一个孩子自理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当今社会,由于家长过度的溺爱,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弱,这是一个常态,但这也给老师培养幼儿的自我物品管理能力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因此,幼儿大班自理能力的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去展开。
(二)曲二——“我的事情我做主”——环境自主互动
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勇敢探索的材料丰富的活动环境。浓厚的活动氛围和轻松的活动环境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们需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空间,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比如,在班级内部,我们设置了“物品管理知识海报”,在班级的一角,我们还设置了一块由孩子们自主值班形成的“物品管理角”,角落里陈放着各种各样、各种类型的幼儿的杂物,需要每天有人值班来打理,把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看上去整齐美观,这个角落的任何物品,是不会有教师管理的,都会放给孩子们自由摆弄,遇到困难时,才可以请教老师。所有的场地布置都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徜徉在自我物品管理活动的海洋。
(三)曲三——“争做物管小助手”——自然参与集体物管活动
集体意识,是幼儿在这一阶段非常需要培养的意识。因为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会与周围的人和物产生关联,发生联系。因此,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提升,也需要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最终达到一个整体性能力提升的效果。
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集体活动和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比如,“争做物管小助手”,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职位”,让孩子们通过比赛来“竞聘”,最能够管理好自己物品的小朋友,可以做“物管小助手”,获得一定程度的奖励。这样竞争的方式,最能够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每个小朋友都想成为“小助手”,但是必须付出努力。在物品分类比赛中,孩子们需要凭借自己对各种物品的了解,根据属性,来进行物品分类,物品分类是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分好类别以后,需要孩子们自己把不同类型的物品摆放在适合的位置,并且要做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最后,通过观察,哪个小朋友的物品分类最为准确、哪个小朋友把物品摆放的位置更合适、哪个小朋友把物品摆放的更整洁?然后由老师给出一个评价结果,获得最高评价的小朋友就会成为“物管小能手”。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把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虚拟房间进行物品管理,用时又快、整理又好的小组,可以成为“物管小助手”。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像更优秀的同学学习,也学会了相互配合,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以上,是笔者认为的“第三位”,也是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第三步”。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自我物品管理的教学活动中来,让物品管理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融入到孩子的思想之中,从而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三、总结与反思
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所以幼儿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想要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们,就要顺应幼儿教学的大趋势,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被传统所束缚,也不能突破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过于模式化和僵硬化。必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何调动积极性,需要幼儿园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本文从“三位一体”的角度,说明了教师教学的策略,但同时,教师只是教学的参与者,教学的实施也需要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共同配合,孩子自己要建立起自我物品管理的良好意识,敢于放开自己,多动脑筋;家长们也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在多个主体的共同配合下,幼儿一定可以在快乐中提高自我物品管理能力,塑造优良的个人品质。只要这样,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阶段,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都能快快乐乐地度过幼儿时光,在幼师的指引下,以更好的姿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探讨[J].新课程,2021(27):222.
[2]朱昕朦.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J].新课程,2021(27):178.
[3]郭素香.论幼儿教育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2021(16):173.
关键词:三位一体;自我物品管理;幼儿大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三位一体”的概念
第一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评价。笔者认为教育的开端应该是从评价开始,只有做好了评价,才能对幼儿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了,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相关的评价。
第二位——“我的事情我做主”——环境自主互动。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发展。现在,教育也越来越提倡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所以教育的环境创设需要更多地考虑到要促进幼儿的自主互动。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二步,就是要做好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产生自主的互动。
第三位——“争做物管小助手”——自然参与集体物管活动。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一个个人可以脱离集体,所以也没有一个活动可以脱离集体活动。要讓幼儿更好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也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三步,就是要组织集体物管活动,让幼儿都“争做物管小助手”。
二、“三位一体”之自我物品管理三部曲的实施
(一)曲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评价
自理能力评价,是观察一个孩子自理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自我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当今社会,由于家长过度的溺爱,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弱,这是一个常态,但这也给老师培养幼儿的自我物品管理能力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因此,幼儿大班自理能力的评价要从多个方面去展开。
(二)曲二——“我的事情我做主”——环境自主互动
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勇敢探索的材料丰富的活动环境。浓厚的活动氛围和轻松的活动环境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们需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空间,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比如,在班级内部,我们设置了“物品管理知识海报”,在班级的一角,我们还设置了一块由孩子们自主值班形成的“物品管理角”,角落里陈放着各种各样、各种类型的幼儿的杂物,需要每天有人值班来打理,把各种物品分类摆放,并看上去整齐美观,这个角落的任何物品,是不会有教师管理的,都会放给孩子们自由摆弄,遇到困难时,才可以请教老师。所有的场地布置都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徜徉在自我物品管理活动的海洋。
(三)曲三——“争做物管小助手”——自然参与集体物管活动
集体意识,是幼儿在这一阶段非常需要培养的意识。因为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会与周围的人和物产生关联,发生联系。因此,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提升,也需要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最终达到一个整体性能力提升的效果。
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集体活动和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比如,“争做物管小助手”,可以设置这样一个“职位”,让孩子们通过比赛来“竞聘”,最能够管理好自己物品的小朋友,可以做“物管小助手”,获得一定程度的奖励。这样竞争的方式,最能够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每个小朋友都想成为“小助手”,但是必须付出努力。在物品分类比赛中,孩子们需要凭借自己对各种物品的了解,根据属性,来进行物品分类,物品分类是物品管理的第一步。分好类别以后,需要孩子们自己把不同类型的物品摆放在适合的位置,并且要做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最后,通过观察,哪个小朋友的物品分类最为准确、哪个小朋友把物品摆放的位置更合适、哪个小朋友把物品摆放的更整洁?然后由老师给出一个评价结果,获得最高评价的小朋友就会成为“物管小能手”。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把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虚拟房间进行物品管理,用时又快、整理又好的小组,可以成为“物管小助手”。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像更优秀的同学学习,也学会了相互配合,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以上,是笔者认为的“第三位”,也是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的“第三步”。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自我物品管理的教学活动中来,让物品管理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融入到孩子的思想之中,从而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三、总结与反思
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具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所以幼儿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想要提高大班幼儿自我物品管理能力,能够真正帮助到孩子们,就要顺应幼儿教学的大趋势,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被传统所束缚,也不能突破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过于模式化和僵硬化。必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何调动积极性,需要幼儿园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本文从“三位一体”的角度,说明了教师教学的策略,但同时,教师只是教学的参与者,教学的实施也需要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共同配合,孩子自己要建立起自我物品管理的良好意识,敢于放开自己,多动脑筋;家长们也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在多个主体的共同配合下,幼儿一定可以在快乐中提高自我物品管理能力,塑造优良的个人品质。只要这样,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阶段,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都能快快乐乐地度过幼儿时光,在幼师的指引下,以更好的姿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探讨[J].新课程,2021(27):222.
[2]朱昕朦.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J].新课程,2021(27):178.
[3]郭素香.论幼儿教育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2021(1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