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讲,如何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讲,应该如何做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一、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1.远离浮躁,静心读书
现在社会中很多人内心浮躁,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全国有很多优秀老师,如窦桂梅、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无不是远离浮躁者。那么,作为一线老师更应该淡泊名利,潜心读书。首先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读书计划,比如说一年读几本书,读什么类型的书,读多少专业书籍的书等。其次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浮躁之心平静下来,将所需做的事情分类,先做必须要做的,给自己腾出一片心灵空间来熏陶文化、提升个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书籍。
2.读书万卷,教学有神
真正为人师者,定要以身作则。学生喜欢阅读与否跟其老师是否热爱阅读关系很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涉猎群书能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饱读诗书,用丰富的语言艺术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一定会爱上阅读。
3.厚薄激发,读写结合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材料和示范,读本身包含着对写的感悟,写反过来也提升了读的效果,从写的角度更容易悟出文章的门道。书山有路勤为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左右他人的思想,但可以好好把握自己,我们不求事事顺心,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让我们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
二、语文教师应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观
首先,阅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间的对话过程;其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国外母语教育有关文件对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提法也反映了对话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的创设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展开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让阅读生活化,久而久之,一定会培养出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去体验独特感受,教师还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精神抖擞,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切勿将生活上的某些消极情绪带到课堂,影响学生的情绪。比如教师在范读文章时,要把心融于文章,把情融入文章,如果教师做到这些,学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
三、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扩大阅读量课
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体系的开放,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古人说: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其志自坚。说的就是读书不仅可以增智、博采、长才,还可以修身、养性、怡情。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调查表明,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实践的学生,其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具有健康的心态。相反那些从不读书的同学,其思维狭窄,性格孤僻。
2.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量的弹性很大,一本 10 万字的书,要读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 10 万字的阅读量?阅读“量”的规定还得落脚到阅读“质”的检测上来。阅读质量不仅体现在读懂,更体现在会读,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更要强调阅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如:(1)选择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应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小学低段阅读,可以选择意思简单而且学生能够读懂的,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借助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意蕴,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如可选择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童谣、古诗等。
3.阅读形式多样化。
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浏览、诵读、自由读等等,除此之外,在阅读中可以加入表演或者是说唱,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放松心情,成就自我。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客观、积极地看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鼓励每位学生发挥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相信每位同学都有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尊重个性差异,捍卫学生的个性尊严,使学生勇于表达阅读感受,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好坏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关系到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指导学生遇到自己不懂的字词去查字典,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来拓宽学生查閱渠道。再次,培养勤于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在学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回到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家庭习惯,使阅读生活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理总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疑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9-26
[2]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内涵、构成及测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01
[3]张淑芬,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05-05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十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一、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1.远离浮躁,静心读书
现在社会中很多人内心浮躁,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全国有很多优秀老师,如窦桂梅、魏书生、李镇西、朱永新等无不是远离浮躁者。那么,作为一线老师更应该淡泊名利,潜心读书。首先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设计自己的读书计划,比如说一年读几本书,读什么类型的书,读多少专业书籍的书等。其次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浮躁之心平静下来,将所需做的事情分类,先做必须要做的,给自己腾出一片心灵空间来熏陶文化、提升个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书籍。
2.读书万卷,教学有神
真正为人师者,定要以身作则。学生喜欢阅读与否跟其老师是否热爱阅读关系很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涉猎群书能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饱读诗书,用丰富的语言艺术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一定会爱上阅读。
3.厚薄激发,读写结合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材料和示范,读本身包含着对写的感悟,写反过来也提升了读的效果,从写的角度更容易悟出文章的门道。书山有路勤为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左右他人的思想,但可以好好把握自己,我们不求事事顺心,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让我们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
二、语文教师应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观
首先,阅读是阅读主体与文本间的对话过程;其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国外母语教育有关文件对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提法也反映了对话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的创设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展开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让阅读生活化,久而久之,一定会培养出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去体验独特感受,教师还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精神抖擞,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切勿将生活上的某些消极情绪带到课堂,影响学生的情绪。比如教师在范读文章时,要把心融于文章,把情融入文章,如果教师做到这些,学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匪浅。
三、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扩大阅读量课
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体系的开放,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古人说: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其志自坚。说的就是读书不仅可以增智、博采、长才,还可以修身、养性、怡情。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调查表明,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实践的学生,其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具有健康的心态。相反那些从不读书的同学,其思维狭窄,性格孤僻。
2.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量的弹性很大,一本 10 万字的书,要读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 10 万字的阅读量?阅读“量”的规定还得落脚到阅读“质”的检测上来。阅读质量不仅体现在读懂,更体现在会读,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更要强调阅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如:(1)选择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应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小学低段阅读,可以选择意思简单而且学生能够读懂的,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借助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意蕴,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如可选择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童谣、古诗等。
3.阅读形式多样化。
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浏览、诵读、自由读等等,除此之外,在阅读中可以加入表演或者是说唱,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放松心情,成就自我。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客观、积极地看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鼓励每位学生发挥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相信每位同学都有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尊重个性差异,捍卫学生的个性尊严,使学生勇于表达阅读感受,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好坏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关系到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指导学生遇到自己不懂的字词去查字典,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来拓宽学生查閱渠道。再次,培养勤于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在学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回到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家庭习惯,使阅读生活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理总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疑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就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9-26
[2]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内涵、构成及测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5-05-01
[3]张淑芬,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05-05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十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