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高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合作模式,是维持学校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有效策略。而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思维方式快速发展时期,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的合作模式教学应当有所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合作模式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措施,以期使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合作模式的应用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合作模式
  一、教师要理解合作模式教学理论,以有效进行指导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选择何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又影响着一门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对某一先进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理论储备是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随着合作模式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更多的教师选择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一方法。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应当注意到部分教师并没有从专业理论角度对合作模式进行深入认识,并将理论内化于心指导教学活动,而是单纯依靠自身教学经验,“想当然”地将自我理解的“合作模式”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无法达到合作模式理论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跳出经验窠臼,通过自学、学校统一组织学习观摩等多种途径,正确理解合作模式内涵、方法等,更好地指导合作模式教学活动。
  教师还要参与到小学中年级数学合作學习模式中,并进行科学指导。为做好这一工作,教师必然要从传统教学中的说教者角色转换为引导者、督促者角色。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任务等内容,让小学中年级学生对课堂学习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小组积极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并主动参与到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或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协调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实现合作学习模式效果的最大化。
  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正如前文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相比,其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即便如此,小学中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仍较多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虽然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可仍然以具象思维为主,分析判断能力仍有欠缺。正是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过程时,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根据各方研究,分组较为合理的人数为每组6人,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全班42人分为7组,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有助于课堂节奏的把握以及学习效率的保证。划分小组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参考学生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同时要明确小组组员分工,教师要做好任务分解引导工作,以便保证小组学习效率。
  三、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提高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步发展,对教师的表扬、学习成绩的好坏等也开始给予更多关注,这些结果性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喜好程度。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否实现其有效性,能否进行科学评价是重要影响因素。改变以往的唯成绩论或唯老师论的评价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全方位评价等科学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评价是最基础、最常见的评价方式,这也是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既能指出问题,又要给以肯定,让学生获得学习满足感;还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互评,从学生视角进行评价,能让评价与被评价双方获得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机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仙.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孙明霞.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内首台岩巷掘进机MK3的概况介绍以及在实际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结合岩巷综掘的特点,对此掘进机部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出了改进方案,根据实践总结出提高此岩巷掘进机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针对标准劳动关系而言的,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主要调整标准劳动关系及保护其相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劳动用工的灵
阐述了纸质期刊文献在高职图书馆中的重要性,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高职图书馆纸质文献期刊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加强高职图书馆纸质期刊文献的管理,提高纸质报刊利
三明市某职业学校由于特大暴雨的袭击,在2010年6月18日、7月7日,内发生多处滑坡、崩塌;根据福建省泰宁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对典型坡体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
山羊分腿腾跃这一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同时具有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但是山羊分腿腾跃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学生学
通过介绍落地式多绳提升主绳收绳两种方案及伸长量变化,比较两种方案施工工艺差别、优缺点,提出现场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和预留参考伸长量;目的是在钢丝绳使用前期钢丝绳伸长较快
摘 要: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一种,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审美能力的重担。语文之于审美,如同审美之于阅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文章将着重探讨小学语文对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构建培养审美能力的根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具体、直观地再现自然世界中
摘 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当中,语言的学习是基本功之一,而在语言学习中,感情的处理方法占了很大部分的比重。文章结合教育戏剧的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利用教育戏剧的教学手段,推出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朗诵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教育戏剧  1.教育戏剧的定义  教育戏剧是指将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于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教育戏剧的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