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分析高职院校电力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前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提出构建以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教学模式,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电力专业实习教学与培训,提高学生实训质量和效果,培养高素质、适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实训基地;职业岗位;仿真映射;教学模式;情境
作者简介:李晓(1975-),女,湖南株洲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系,讲师。(湖南 株洲 412001)陈铸华(1976-),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能实训部,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67-02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因此,建设好并有效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环节。而目前职业教育中传统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某些特殊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培养出的专业技能人才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比如,电力企业对生产安全性要求较高,不可能接受太多的学生到现场实习。从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来看,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训质量及效果、培养高素质、适用的电力人才是高职院校、电力企业共同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应该具备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四位一体的功能,承担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生产与社会服务四项任务。因此,实训教学基地的产学研培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所谓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其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种技能专项训练后,综合性地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校内外集中进行系统性实训的各类教学模式。
1.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国外典型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实训、实习场所;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南洋理工学院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一个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加拿大的“CBE模式”等等。
在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与方法层面,我国高职实训教学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了几种综合性较强的实训教学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按照引发兴趣→信息提供→教学演示→应用阶段→检验阶段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有按教学策略设计、交互组织形式的“交互—探索”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有模拟特定的真实工作环境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操作和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的岗位实操型模式;还有选择某一职业进行可控模拟,以仿真动作和行为作为训练的内容开发设想,让学生身临其境,训练并提高自身适应力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模拟型模式;给受训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实际范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范例,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从中找出最佳方案的项目驱动实训模式等。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已逐渐整合和开发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等等。
以上几种教学模式均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这些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工厂”模式(包括岗位实操型和职业模拟型模式)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岗位实训,过分局限于某一工种,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训基地对有的生产岗位只通过情境构建,不能真实地再现生产环境,而采用现场设备和高度拟合生产现场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相结合,构建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弥补不足。
2.电力职业教育“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内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既是高职院校,又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的人才培训基地,肩负着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多重任务。2008年以来,学院在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口号,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根据电力专业群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形成了师资资源共享、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新建成四个总投资约3000余万元的电力调度通信、变电运行、电力营销、输配电线路实训场地应用于培训教学,充分发挥了基地专项投资效益,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学院提出了“一条主线,三个结合,五层训练”(简称“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它是以电力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将高职学历文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生产技能实训与职业素质培训相结合、职业鉴定与员工培训和高职教学科研相结合,学生需要完成通用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关键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共五个层次的实训任务。“135”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此,学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参照电力行业各岗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邀请企业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制订,参与教材的选用、编写,把职业技能训练、资格证书考核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准员工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开发了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训课程,利用大型户外拓展训练营对每位学生进行包括高空速降等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改善自我、不断学习、融入团队、共同提升、加强沟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根据教学评价反馈意见统计来看,有将近98.7%的学生在接受了拓展实训后对该项课程设计表示认可,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现已建成了集教学、科研、职业鉴定、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并且,针对电力生产这个特殊行业对学生实训的要求,提出了职业岗位情境模拟与教学仿真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提出适应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建构方法及原则,以满足电力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内容
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够互相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针对电力行业的特点,通过岗位情境的构建,以某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环境、职责等要素为参考物,教学内容源于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这里的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是指以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原像映射至一个给定的实训教学过程,称为“仿真映射”,可采用工作现场仿真操作和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求得两者的最佳拟合。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结合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职工岗位培训的教学方式,参照行业各岗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创设学习活动,突出职业仿真性和岗位实操性。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的优越性能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直接指向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如何以仿真映射推动诸如电力项目课程的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仿真映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包括: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中岗位技能人员的职业能力建构方法;职业岗位情境模拟与教学仿真结合的模式设计;对实训教学仿真成果进行联合考评和综合评判。
2.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实践
仿真映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依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运用技能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仿真小组为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每一项目模块的岗位工作,并对其仿真工作成果进行联合考评和综合评判,以确定每一岗位仿真的实际成效。其目标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该教学模式研究技术方案流程如图1所示。
基于岗位情境的仿真映射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借助计算机的高度仿真,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对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关系、应具备的技能和工作规范等有亲身的体会、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学校即转化成技能,为其就业上岗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会计学科体系的意义建构,真正把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框架变为以学生、项目、岗位仿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三、结论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过程中,遵循电力企业对员工“作风军事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立足于职业岗位来构建教学仿真项目课程模式,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情境对应性来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岗位工作要求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学生的学习以处理岗位工作为过程,以完成岗位任务为学习目标,利用实训基地的现场设备和高度拟合生产现场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真实地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与协作的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侯玉印.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
(9):24-26.
[2]王俊,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3):109-110.
[3]侯小兵,张继华.试析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7,(17):23-24.
[4]单篙麟.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5,(5):127-128.
[5]黄崇本.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职教论坛,2007,(6):8-10.
[6]朱方来,刘世林.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6,(3):78-81.
[7]朱利军,屈有安.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J].职教论坛,2005,(6):64-65.
[8]吴万敏,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9,(5):88-91.
[9]王秀娟,李永晶.构建以技术专业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34-135.
[10]魏慧英.供电公司职工岗位培训、职鉴、学历教育“三位一体”培训教学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6):88-9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实训基地;职业岗位;仿真映射;教学模式;情境
作者简介:李晓(1975-),女,湖南株洲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系,讲师。(湖南 株洲 412001)陈铸华(1976-),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能实训部,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3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67-02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因此,建设好并有效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环节。而目前职业教育中传统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某些特殊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培养出的专业技能人才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比如,电力企业对生产安全性要求较高,不可能接受太多的学生到现场实习。从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来看,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训质量及效果、培养高素质、适用的电力人才是高职院校、电力企业共同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应该具备教学、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四位一体的功能,承担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生产与社会服务四项任务。因此,实训教学基地的产学研培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所谓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其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种技能专项训练后,综合性地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校内外集中进行系统性实训的各类教学模式。
1.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国外典型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实训、实习场所;新加坡“教学工厂”教育模式,南洋理工学院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一个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加拿大的“CBE模式”等等。
在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与方法层面,我国高职实训教学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了几种综合性较强的实训教学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按照引发兴趣→信息提供→教学演示→应用阶段→检验阶段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有按教学策略设计、交互组织形式的“交互—探索”实习实训教学模式;有模拟特定的真实工作环境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操作和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的岗位实操型模式;还有选择某一职业进行可控模拟,以仿真动作和行为作为训练的内容开发设想,让学生身临其境,训练并提高自身适应力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模拟型模式;给受训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实际范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范例,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从中找出最佳方案的项目驱动实训模式等。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已逐渐整合和开发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运用比较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法等等。
以上几种教学模式均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这些实训基地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工厂”模式(包括岗位实操型和职业模拟型模式)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岗位实训,过分局限于某一工种,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训基地对有的生产岗位只通过情境构建,不能真实地再现生产环境,而采用现场设备和高度拟合生产现场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相结合,构建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弥补不足。
2.电力职业教育“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内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既是高职院校,又是湖南省电力公司的人才培训基地,肩负着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多重任务。2008年以来,学院在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口号,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根据电力专业群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形成了师资资源共享、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新建成四个总投资约3000余万元的电力调度通信、变电运行、电力营销、输配电线路实训场地应用于培训教学,充分发挥了基地专项投资效益,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学院提出了“一条主线,三个结合,五层训练”(简称“135”)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它是以电力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将高职学历文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生产技能实训与职业素质培训相结合、职业鉴定与员工培训和高职教学科研相结合,学生需要完成通用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关键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共五个层次的实训任务。“135”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此,学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参照电力行业各岗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邀请企业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制订,参与教材的选用、编写,把职业技能训练、资格证书考核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针对企业对准员工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还专门开发了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训课程,利用大型户外拓展训练营对每位学生进行包括高空速降等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改善自我、不断学习、融入团队、共同提升、加强沟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根据教学评价反馈意见统计来看,有将近98.7%的学生在接受了拓展实训后对该项课程设计表示认可,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现已建成了集教学、科研、职业鉴定、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并且,针对电力生产这个特殊行业对学生实训的要求,提出了职业岗位情境模拟与教学仿真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提出适应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建构方法及原则,以满足电力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内容
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够互相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学院在办学实践中针对电力行业的特点,通过岗位情境的构建,以某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环境、职责等要素为参考物,教学内容源于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这里的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是指以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原像映射至一个给定的实训教学过程,称为“仿真映射”,可采用工作现场仿真操作和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求得两者的最佳拟合。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结合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职工岗位培训的教学方式,参照行业各岗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创设学习活动,突出职业仿真性和岗位实操性。职业岗位情景仿真映射的优越性能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直接指向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如何以仿真映射推动诸如电力项目课程的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仿真映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包括: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中岗位技能人员的职业能力建构方法;职业岗位情境模拟与教学仿真结合的模式设计;对实训教学仿真成果进行联合考评和综合评判。
2.岗位情境仿真映射教学模式的实践
仿真映射实训基地教学模式依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运用技能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仿真小组为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每一项目模块的岗位工作,并对其仿真工作成果进行联合考评和综合评判,以确定每一岗位仿真的实际成效。其目标是要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该教学模式研究技术方案流程如图1所示。
基于岗位情境的仿真映射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借助计算机的高度仿真,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对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关系、应具备的技能和工作规范等有亲身的体会、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学校即转化成技能,为其就业上岗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会计学科体系的意义建构,真正把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框架变为以学生、项目、岗位仿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三、结论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过程中,遵循电力企业对员工“作风军事化、作业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的工作要求,立足于职业岗位来构建教学仿真项目课程模式,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情境对应性来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岗位工作要求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学生的学习以处理岗位工作为过程,以完成岗位任务为学习目标,利用实训基地的现场设备和高度拟合生产现场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真实地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与协作的建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侯玉印.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
(9):24-26.
[2]王俊,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3):109-110.
[3]侯小兵,张继华.试析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7,(17):23-24.
[4]单篙麟.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5,(5):127-128.
[5]黄崇本.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职教论坛,2007,(6):8-10.
[6]朱方来,刘世林.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6,(3):78-81.
[7]朱利军,屈有安.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J].职教论坛,2005,(6):64-65.
[8]吴万敏,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9,(5):88-91.
[9]王秀娟,李永晶.构建以技术专业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34-135.
[10]魏慧英.供电公司职工岗位培训、职鉴、学历教育“三位一体”培训教学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6):88-91.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