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日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但部分执教者和评课者矫枉过正,过于追求“发言踊跃”“气氛热烈”等,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实际上,教学过程中适度的“静默”正和“讨论、争辩”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静思默想”,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以“静思默想”优化学生思维
阅读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活动。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由起初的直觉印象到继而进行的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分析与概括等多种思维方式。我们不可能要求思维方式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疑问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更何况人的智力有高下,思维的速度有快慢,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进程,而只同少数尖子生交流,那么其课堂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学生一点“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确十分必要。
换言之,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思考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也比直接讲解或勉强讨论要好。
二、以“静思默想”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内部动力亦称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过于激动忙乱会影响思维,过于呆板被动则会产生厌烦冷淡,适当的激发和唤起才最具效果。
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是:广大教师在改变学习动机过弱这点上探索较多,办法也不少。相对而言,在避免学生因急于提高而忙乱的方面却往往疏于研究。实际上,“静思默想”这一方法可以在此时起到巨大作用。如部分初中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听课也好,往往不能认真思考,发言虽然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制造一些静默时段,可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
当然,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学习动机始终过弱。究其原因,往往是源于缺乏学习自信心。如何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信心呢?教师应大胆在课上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再辅之以启发点拨,使之总是能凭借自身的努力求得正确答案。如此坚持引导,一定能使学生拥有“我并不比别人差”的自信。
三、以“静思默想”创设教学情境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认知活动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加深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圣民老师一次在向学生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精心设计了一次短暂的“静默”来使学生加深体验。他先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问后,老师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学生们似乎不屑教师所问,纷纷骄傲地举起手来,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于是,王老师又紧接着亮出了精彩的一招——“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王老师重复了一遍,依然很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举了手。显然,投向他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于是几个人显得更矜持了。“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王老师又发问了。寂然无声。在安静极了的教室中,王老师又提高声调重复了一遍问题。还是寂然无声。王老师就和学生一起沉默着。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老师是在享受静默,因为不少学生脸上现出一缕歉疚不安的神情——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啊!
这一教学情境真可谓达到了于漪老师所倡导的“教到学生心上”的高境界。而其要旨无非两个字:静默。如果没有静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陶冶要逊色许多。如果老师在学生无以对答时继之以义正词严的批评、教育,那又何以能产生如此震撼心灵的共鸣呢?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动与静是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没有静就无所谓动。语文教学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又要有适时而恰当的“静默”,犹如《周易》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张弛有度,才能使师生情感更为交融,教学成效也更为显著。
(责 编 莫 荻)
一、以“静思默想”优化学生思维
阅读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活动。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由起初的直觉印象到继而进行的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分析与概括等多种思维方式。我们不可能要求思维方式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对疑问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更何况人的智力有高下,思维的速度有快慢,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进程,而只同少数尖子生交流,那么其课堂效果是值得怀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学生一点“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确十分必要。
换言之,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思考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也比直接讲解或勉强讨论要好。
二、以“静思默想”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内部动力亦称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过于激动忙乱会影响思维,过于呆板被动则会产生厌烦冷淡,适当的激发和唤起才最具效果。
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是:广大教师在改变学习动机过弱这点上探索较多,办法也不少。相对而言,在避免学生因急于提高而忙乱的方面却往往疏于研究。实际上,“静思默想”这一方法可以在此时起到巨大作用。如部分初中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听课也好,往往不能认真思考,发言虽然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制造一些静默时段,可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
当然,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学习动机始终过弱。究其原因,往往是源于缺乏学习自信心。如何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信心呢?教师应大胆在课上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再辅之以启发点拨,使之总是能凭借自身的努力求得正确答案。如此坚持引导,一定能使学生拥有“我并不比别人差”的自信。
三、以“静思默想”创设教学情境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其认知活动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加深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圣民老师一次在向学生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精心设计了一次短暂的“静默”来使学生加深体验。他先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问后,老师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学生们似乎不屑教师所问,纷纷骄傲地举起手来,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于是,王老师又紧接着亮出了精彩的一招——“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王老师重复了一遍,依然很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举了手。显然,投向他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于是几个人显得更矜持了。“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王老师又发问了。寂然无声。在安静极了的教室中,王老师又提高声调重复了一遍问题。还是寂然无声。王老师就和学生一起沉默着。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老师是在享受静默,因为不少学生脸上现出一缕歉疚不安的神情——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啊!
这一教学情境真可谓达到了于漪老师所倡导的“教到学生心上”的高境界。而其要旨无非两个字:静默。如果没有静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陶冶要逊色许多。如果老师在学生无以对答时继之以义正词严的批评、教育,那又何以能产生如此震撼心灵的共鸣呢?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动与静是一对矛盾,相辅相成,没有静就无所谓动。语文教学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又要有适时而恰当的“静默”,犹如《周易》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张弛有度,才能使师生情感更为交融,教学成效也更为显著。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