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中政治理论性知识较多,学习内容较为沉闷,要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就需要教师注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以往侧重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政治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有效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此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本文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希望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一、“吃”透教材,精準备课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托,“吃”透教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在高中政治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并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可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扎实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课时,课前,笔者首先对这节课的教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为了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学情和教学具体内容,对此,笔者就从教学内容的细处着手,如知识点内在联系、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精准分析,确保能预判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某个知识点处遇到问题,从而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提高后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贴近生活,引发兴趣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用浓缩的知识勾勒了当下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等领域的全貌之外,还渗透了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了教材所要传达的政治观点。对此,教师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讲解,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将生活中学生常见到的消费票据带到了课堂上,并让学生对各种票据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研究与讨论,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对这样熟悉的生活话题有着极高的兴趣,课堂上呈现出一番激烈的讨论画面,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生活中消费不能浪费钱财,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的学生提出:“要理性消费,不必要的东西尽量不要随意购买。”如此可见,从实际生活着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问促学,提高效率
  “以问启思,以问促学”,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对政治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这一课时,为了逐步引导学生对“哲学”进行分析,笔者以环环相扣的方式提出几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哲学?你认为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的学科关系是什么?”通过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以促进学生对哲学有深刻的理解,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及时总结,持久高效
  反思是教学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高效教学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常常忽视课后的教学总结,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佳,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深刻。因此,及时的课后总结与反思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找到自己不理解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有针对性的学习,并总结有效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例如,一节课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先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态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学习难题进行重点总结,并布置合理的课后复习作业,帮助学生功弥补课堂学习不足,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教师教学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课后,仅凭短暂的课堂时间,学生很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深刻的理解,对此,笔者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大家在课后抽出一小段时间来反思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不足,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牢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解和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必然追求,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有效举措。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知识,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筱萱.打造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0(5):164.
  [2]聂江芳.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75.
  [3]梁光辉.构建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9):64.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后进生在每个班集体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果不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加强对后进生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其个人成长或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不利。要想成功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关键在于用“心”:1.用爱心去温暖学生;2.用信心去宽容学生;3.用细心去洞察学生;4.用关心去呵护学生;5.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教育转化  日常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班级中都或多或少
【摘要】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与教育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国内外纷纷开展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实践,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的研发上市,给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的整合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本文以一节初中历史课为例,探讨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历史;翻转课堂;平板电脑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些年
【摘要】细胞代谢的非选择题在全国高考卷中分值一般为8~11分,在广东高考卷中一般为16分。由此可见,这类题型一直都是备考中的重点,对于新高考也不例外。而有关题目中原因的分析则能体现学生对相关知识以及题目信息的理解与迁移,并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考中作为常考题型。而关于此类问题,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如何表达,找到突破点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物的生长情况、果实或其他器官的增重情况等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4日,由广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办,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承办,东川路小学协办的广州市“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诵读展演在东川路小学顺利举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及东川路小学全体师生、家长志愿者共15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以“忆先贤、传家风、诵经典、讲文明”为主题,师生们通过清明扫墓、沐春踏青、诵读经典、
【摘要】本文通过基于“立德树人”的学校德育体系化建设,构建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全面提升,营造好家风、好师风、好校风的德育体系建设实践,阐述有效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模式和方法。借此,进一步建设、优化并完善我校“立德树人”德育体系,形成品牌特色,助推学校教育发展,促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一、背景和意义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阅读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写作才能把阅读来的东西融化,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互动互助的思维活动,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阅读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俗语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静思子自知”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由此可见,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多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见识与知识面越来越广,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资源相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发掘新的语篇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资源;开发和应用  一、开发利用和拓展语篇资源的背景  (一)国际化需求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英语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容忽
《灰雀》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虽然这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件寻常小事,但却是一个充满爱意、极其温暖的动人故事。  其实,《灰雀》这篇课文以小男孩的出现为界,前后两部分语言基调也明显不同。小男孩出现之前,以叙述性语言为主,随着平
【摘要】绘本故事阅读是当下小学语文课程一个新兴的阅读手段,針对中年级的语文课堂来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者而言,应该把握好这种绘本故事教学,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绘本教育。本文结合在中年级语文进行绘本教育为前提,探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学语文教育;中年级语文阅读  教育过程当中将汉字和图画结合起来对课堂知识的摄入会
【摘要】很多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常常感到心中无物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缺乏对生活的必要观察和研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这正是学生感到无材料可写的普遍原因。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大师在他们初学写作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起步的。他们在写作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与平时广泛的涉猎、独到的观察分不开的。要写好作文,观察是基础和前提。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