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讨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试验、质控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进货,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检测,且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
1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1.1 外部荷载作用
由于外荷载(静、动荷载)作用产生的直接应力及各种结构次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时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大而抗拉强度很小,只有抗压强度的 1/10~1/16。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通常要求不出现拉应力(如重力坝的设计)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很少。
1.2 体积收缩
收缩变形主要包括塑性收缩变形和干燥收缩两个方面。在硬化之前,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受到限制,其水平方向的减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体积变形,但只有约 20 %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因此由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自生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掺入混凝土中其余 80 %的水逐渐蒸发。随着混凝土的不断干燥而使吸附水溢出,就会出现干燥收缩变形。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较快,中心收缩较慢,则表面的干缩受到中心的约束,而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出现裂缝。显然,外界环境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此外,混凝土还会产生碳化收缩变形,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些结合水蒸发会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混凝土热胀冷缩,在温度下降过程中也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
1.3 温度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体积、厚度均较大,传热效果差,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长期不易散失,形成较大的温差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大型化及施工速度的加快,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成为结构物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骤增或骤减都会引起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而造成过大的温度应力。因此,如何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关注的重点。
1.4 其他因素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拌合物的不均匀会造成混凝土硬化后弹性模量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在收缩变形过程中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和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细骨料砂,要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1. 6~3.7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 cm~3 cm的碎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石子中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要着重控制。
2.2 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的前提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实质上是满足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根据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因为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会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提出施工配合比。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3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 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2.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够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剥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可以采用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加热养护。
3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应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并加强养护,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景顺,林建好,陈秀云等. 提高现浇大坡度混凝土屋面质量措施试验研究[J]. 煤炭工程, 2010, (5) .
[2] 赵俊春. 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原材料质量的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1) _1 .
[3] 齐兴洲.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控制[J]. 遼宁建材, 2010, (3).
[4] 李静峰.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华章, 2011, (7) .
[5] 张晓峰.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6] 修海明,叶成杰,董梦臣,邢世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10,(10).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讨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试验、质控各部门要基本覆盖所有质控点,不但对原材料的生产,进货,存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检测,且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
1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1.1 外部荷载作用
由于外荷载(静、动荷载)作用产生的直接应力及各种结构次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时而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大而抗拉强度很小,只有抗压强度的 1/10~1/16。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通常要求不出现拉应力(如重力坝的设计)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很少。
1.2 体积收缩
收缩变形主要包括塑性收缩变形和干燥收缩两个方面。在硬化之前,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受到限制,其水平方向的减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体积变形,但只有约 20 %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因此由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自生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掺入混凝土中其余 80 %的水逐渐蒸发。随着混凝土的不断干燥而使吸附水溢出,就会出现干燥收缩变形。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较快,中心收缩较慢,则表面的干缩受到中心的约束,而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出现裂缝。显然,外界环境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此外,混凝土还会产生碳化收缩变形,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些结合水蒸发会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混凝土热胀冷缩,在温度下降过程中也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
1.3 温度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体积、厚度均较大,传热效果差,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长期不易散失,形成较大的温差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大型化及施工速度的加快,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成为结构物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骤增或骤减都会引起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而造成过大的温度应力。因此,如何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关注的重点。
1.4 其他因素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拌合物的不均匀会造成混凝土硬化后弹性模量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在收缩变形过程中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和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细骨料砂,要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1. 6~3.7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 cm~3 cm的碎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石子中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要着重控制。
2.2 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的前提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实质上是满足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根据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因为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会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提出施工配合比。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3 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 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2.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够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剥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可以采用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加热养护。
3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应优选原材料、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并加强养护,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景顺,林建好,陈秀云等. 提高现浇大坡度混凝土屋面质量措施试验研究[J]. 煤炭工程, 2010, (5) .
[2] 赵俊春. 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原材料质量的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1) _1 .
[3] 齐兴洲.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控制[J]. 遼宁建材, 2010, (3).
[4] 李静峰.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华章, 2011, (7) .
[5] 张晓峰.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
[6] 修海明,叶成杰,董梦臣,邢世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