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陕北的建筑,大约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想到窑洞,因为窑洞不仅是陕北的外在表征,也是因为延安的特殊政治地位,窑洞成为中国式马列主义的诞生地,所谓“窑洞的灯光”那简直是使人向往的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强劲光芒。
然而在延安成为红都之前,以四合院建筑为特色的榆林才是整个陕北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相比之下,延安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山沟沟,就连属于延安地区的刘志丹和谢子长等革命先驱人物也无不是不辞辛劳跑到榆林来求学,来寻找那个时代的真理。那时,在荒凉贫瘠的陕北,真正像个城市的地方只有榆林。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将这个塞上古城装扮得雄浑典雅,风姿绰约。
上世纪50年代,这个明代的古城,居然拥有1000多座四合院建筑,那是何等的壮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也只是以400多座四合院即为世人赞叹不已,成为中国明清社会的标本。
古城榆林本来是以“六楼骑街”而闻名的,榆林古城楼阁的密集程度是在其他城市所见不到的。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风格各异的街市中心的六座楼阁中有三座全被毁掉了。当拆到万佛楼时,传说拆楼的若干人莫名其妙地得了病,工人们疑心是惹恼了佛,这样,“破四旧”的壮举才被迫停了下来,否则古城恐怕一座楼都留不下来。那时几乎所有的牌坊、九龙壁之类稍稍有点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建筑无一存留。
“破四旧”的确破得彻底,不仅是四合院本身被无端破坏,就连四合院的各种建筑构件也停止了生产。比如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砖青瓦的烧制工艺停顿了,筒瓦、方砖不见了,屋顶所需鸱吻、脊兽绝迹了。好在屋顶上的脊兽和鸱吻大约是因为太高不好破坏的原因,现在还能看到不少保留下来的古董。但是四合院躲得了人祸躲不过天灾,风侵雨蚀,虫搜鼠啮,无论这些烧制构件还是木质的椽、梁、柱、枋、檩、架乃至雀替都已损毁得不忍目睹,家家户户看上去都像是古代败落的锦衣玉食之家,其实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办法弄到相应的建筑材料,只得听之任之衰败下去,实在看不过眼的就用水泥胡乱填沟涂缝,或用新砖换去旧瓦,犹如旧衣服上补了新布补丁一般难以目睹。
四合院内的人口正在以远远超出房间容纳能力的速度增长着。人们急迫需要更多的房子。于是院内大规模扩建厨房、库房的热潮开始了,干净整洁的院落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脏、乱、差。不仅是固有建筑格局被打破,赘疣处处,就是原本的房屋也有的被拆掉,变为鸟巢一样的楼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榆林包括四合院在内的各种古建筑遭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和破坏之后,这座城市被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历史虽有,文化何存?
现在,真正的榆林四合院已经寥寥无几了。
但是我还是想找一找那些保存完整的标准的四合院。问几个街边闲聊的老者,他们热心介绍了几家,在一个叫“芝圃”的巷道中我终于找到一家,心中稍稍释然。
芝圃巷的四合院是标准的四合院,遗憾的是它的建筑装饰一概缺失,空空荡荡的屋子里没有什么与四合院相匹配的古老陈设。正房已经不再住人,而成为社区麻将活动中心,连一盘炕都没有存留。其他的厢房看得出也都租了出去,住的都是清一色的穿着时尚的女郎,可能是某一个超市或酒店的职员吧。
榆林的四合院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发育得非常成熟,样式也最为全面,除了标准四合院以外,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的串珠式四合院,还有并排四合院、假四合院、三合院,甚至还有窑洞四合院。榆林市区东高西低,四合院依势就形,甚至沿山而建,各种样式不一而足。
外爷家所在的四合院就是并列四合院。由屏门进入前厅,再沿西南角一个通道向西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也称偏院。据说这个并列四合院原是清代镇守榆林的马总兵的居所,总兵的后人渐渐沦落,生计难以维持,就将正院的一院房子卖给了外爷这个后起的小手工业者。
外爷家这个并列式四合院所在的巷道有一个很怪的名字,叫做后水圪坨中巷。有后水圪坨巷,就有前水圪坨巷,而外婆的娘家就在前水圪坨巷,和外爷家只是一巷之隔,大概也算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的吧。
在外爷去世后几年,外婆也随他而去了,他们所拥有的北房和后来新建的正房、厨房以及库房就被舅舅们继承了下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房屋居然被卖给了外姓人。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悠闲自得地流连于这个留下我众多童年记忆的院子了。
有一次,我忍不住再次独自来到这个已经破败不堪的院落,我想,哪怕是静静地看一眼,也是一种缅怀。但是我突然像被一种力量猛然攫住了,呆立院中。外爷家的大门挂了锁,正房的窗子居然换成了铝合金的,以前的木窗子不翼而飞。
当我仍然想透过窗子看看里面熟悉的物件时,再次陷入了深深的伤感——紧靠窗的一盘木沿土炕消失了,取代炕的是一张床。地面上在漫长的年月里磨得光光亮亮的青砖消失了,取代青砖的是现代的地板砖。屋子的顶部也变了,原来是传统的麻纸糊的顶部,现在成为新的现代吊顶材料。可能是刚刚装修完,屋子里面空空荡荡,除了床,什么家具都没有。原来的通红的大竖柜不见了,漆黑的琴柜不见了,琴柜上方两个挂着的绘有牡丹、写着“花好月圆”、“永结同心”的水银镜子不见了。快乐、温馨、梦想,还有那些往事,突然离我非常遥远……
我突然懂得珍惜过去的好多本来不以为然的东西,甚至是那些老式的家具们。大竖柜、琴柜、门箱是榆林特有的三样木质家居摆设。竖柜一般是红漆的。居中摆放的竖柜坚固、庄严、大气,没有过多的雕饰,双门上只有方形或圆形的铜饰,黄光闪耀的厚重的铜饰装点在柜门开合的居中位置,铜饰上又有铜锁和铜拉手,都协调地融为一体。琴柜的颜色以红、黑、黄色的居多,因为柜的表面有如古琴的面子,而且稍微讲究的人家多以古琴置于其上,表达一种礼乐传家的传统观念,故名琴柜。后来懂古琴的人渐少,琴柜上往往放置着老人的肖像。琴柜与大竖柜不同,上面的彩绘极为讲究。门箱其实是一种古时的组合家具,底下是柜,上面是门,有门框,也有木花,四边还有木雕。门箱一般摆放在大竖柜的两旁。但在厢房中只能放门箱,不能放大竖柜,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原来的竖柜、门箱底部有挡板,挡板上多有书法作品和寿桃木雕,后来就少见了。
我默默地离开这里,一句话都没有说,这种遭遇难道也是建筑的宿命吗?我想起莎士比亚戏剧《辛白林》中的一句台词: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与外爷家同在后水圪坨中巷的戴家大院,因为紧邻二街,当然不可避免要受到损害。戴家更不同于马总兵家,他们是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荒唐的明武宗当年在榆林游玩三月有余,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贪恋榆林总兵戴钦的女儿。这个出美水美食的地方,也养育了京城难得一见的另类美女。明武宗当年驻跸凯歌楼,也许曾经轻车简从,也许完全是步行到了后水圪坨中巷,他大概是无意中看到初长成的戴钦之女,那时未嫁之女岂能随意见生人的面?然而就在花花公子皇帝的随意一瞥后,他就昏昏然心痴神摇了。于是自然而然,戴钦就奉天承运地成了皇帝的老丈人了。然而就是这样的名门望族的四合院也被高耸的大楼占去了一半的位置,只留下一溜北房和几间破旧的东房。
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当我再次来到外爷家并列四合院的时候,它所发生的变化就完全不是我能够想象到的了。这里无论是正院还是偏院,几乎所有的老房屋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正在修建的二层楼房,手脚架遍布,钢筋横插,水泥桶七上八下,正院虽然勉强有院落的四方形象存留,但是房子已经完全是一种现代布局的单元房,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功能齐全,各有所归。上下两层就是上下两个单元房,卖起来也必定有一个好价钱。我站在一个室外楼梯前问外爷家北房的新的女主人,为什么刚刚“装修”不到两年的房子又要拆掉建楼房?她烦躁不安地说:“别人家都起楼嘛,那就起吧。”她正在为房间设计的不尽合理和修建带来的操劳而苦恼,对于我对房子的关心感到莫名其妙。
那个偏院已经没有了什么院落可言,因为它的主人的新房是别墅式的,将院落几乎占完了。难道没落的马总兵的后人又再度发迹了,竟要在四合院的城市中建起阔绰的别墅来?还是这个院子几经转手,现在又不知花落谁家了?
听说这些新建的房子的顶部按照政府的要求都要加一点仿古的屋脊。这种规定固然出于保持古貌的好意,但是那不伦不类的效果和一个西装革履的现代人头上扎了鬏,包一块古老的四方巾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的政府终于发现文化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文化能带来经济的繁荣,所谓的旅游经济没有文化押宝,也是不利于发展的。这个仍然急功近利的发现有些太过迟滞了,但是从此以后,榆林这个古城就要来一次新的复古,虽然新的建筑以无法控制的力量仍旧在侵占着四合院的地盘,但是终于有一些四合院是不容许再动了,要留下这些样本供外来者参观研究,赢得他们的赞叹。但是原有的1000多座院落,成为样本的能有几处呢?
在我找寻四合院的过程中,仍然位于后水圪坨中巷的一个院落的确使我的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已经带有一点民国特色的院落,或者至少是在民国时期修缮过的准四合院。这个院子坐南向北,门朝北开,拱形的大门两边是突出的砖柱,柱顶是两朵硕大的石刻莲花,大门顶部则是带有一点西式风格的“凸”字形的装饰墙,但是有莲花的点缀,又是中西合璧的。由大门进入,右拐是屏门,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木雕以及精美的门楣雕花非常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屏门进去迎面是一个巨大的四角花边的“福”字石刻,隐藏在门背后一堵墙上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砖雕。院内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杂物。院内的北房南房其实是很小很浅的小屋,并不适宜住人,北房干脆用来作为厨房。南北房均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立柱尖顶,又有滴水瓦当的浅浅屋檐,沉稳中显出逼人的秀气。真正的正房倒成了东西厢房,它们都建得高大巍峨,难分轩轾,从廊柱到门窗都漆成吉祥喜气的红色,加上大红的灯笼,整个院子光彩艳艳。惟一不同的是东房三间一线齐平,西房却是边上两间突出,与廊柱齐平,中间一间好像倒退了一步,形成“凹”字形格局。难得的是窗格子和门格子各处均有不同,或菱形,或圆形,或星形,或花瓣,或万字不断头,或多种图形相互组合,各有情致,细微处见精神。
女主人面带微笑,为我打开屋门。屋内红漆的竖柜、绘有琴棋书画的琴柜、古老的桌椅、花瓶一应俱全,墙上山水画、四美图、书法条幅无不反映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女主人因为拥有这完整精致的小四合院而自豪,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用心保护这个属于自己的但是又随时可能属于社会的居所的。
榆林的四合院曾经走出了多少高人雅士,包括《大公报》主编、“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无论是什么时代,他们都是社会的大梁和支撑,文化和道德的屋脊,现在的人无法一一考证他们的居所,但却可以考证他们的精神,作为现时代可供参考的借镜。
并不是完全的没落。坚守自持的人文精神总有一丝半缕透过历史,濡染着当代。我不由地想起在榆林很有名望的一个老中医。有一年过年,我去拜访他的时候,看到他家四合院墙上的一副对联:“文情俯仰怀迂固,述作风流契老彭”,我觉得他编的这副春联正适合于古老的四合院,我甚至把它看作榆林古老的文化之根没有消失的证据。正直处世而近于迂固,道法自然却能澡雪精神,古城真有不愧对四合院的人啊!■
(本文图片提供/吉建芳)
然而在延安成为红都之前,以四合院建筑为特色的榆林才是整个陕北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相比之下,延安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山沟沟,就连属于延安地区的刘志丹和谢子长等革命先驱人物也无不是不辞辛劳跑到榆林来求学,来寻找那个时代的真理。那时,在荒凉贫瘠的陕北,真正像个城市的地方只有榆林。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将这个塞上古城装扮得雄浑典雅,风姿绰约。
上世纪50年代,这个明代的古城,居然拥有1000多座四合院建筑,那是何等的壮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也只是以400多座四合院即为世人赞叹不已,成为中国明清社会的标本。
古城榆林本来是以“六楼骑街”而闻名的,榆林古城楼阁的密集程度是在其他城市所见不到的。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风格各异的街市中心的六座楼阁中有三座全被毁掉了。当拆到万佛楼时,传说拆楼的若干人莫名其妙地得了病,工人们疑心是惹恼了佛,这样,“破四旧”的壮举才被迫停了下来,否则古城恐怕一座楼都留不下来。那时几乎所有的牌坊、九龙壁之类稍稍有点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建筑无一存留。
“破四旧”的确破得彻底,不仅是四合院本身被无端破坏,就连四合院的各种建筑构件也停止了生产。比如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砖青瓦的烧制工艺停顿了,筒瓦、方砖不见了,屋顶所需鸱吻、脊兽绝迹了。好在屋顶上的脊兽和鸱吻大约是因为太高不好破坏的原因,现在还能看到不少保留下来的古董。但是四合院躲得了人祸躲不过天灾,风侵雨蚀,虫搜鼠啮,无论这些烧制构件还是木质的椽、梁、柱、枋、檩、架乃至雀替都已损毁得不忍目睹,家家户户看上去都像是古代败落的锦衣玉食之家,其实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办法弄到相应的建筑材料,只得听之任之衰败下去,实在看不过眼的就用水泥胡乱填沟涂缝,或用新砖换去旧瓦,犹如旧衣服上补了新布补丁一般难以目睹。
四合院内的人口正在以远远超出房间容纳能力的速度增长着。人们急迫需要更多的房子。于是院内大规模扩建厨房、库房的热潮开始了,干净整洁的院落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脏、乱、差。不仅是固有建筑格局被打破,赘疣处处,就是原本的房屋也有的被拆掉,变为鸟巢一样的楼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榆林包括四合院在内的各种古建筑遭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和破坏之后,这座城市被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历史虽有,文化何存?
现在,真正的榆林四合院已经寥寥无几了。
但是我还是想找一找那些保存完整的标准的四合院。问几个街边闲聊的老者,他们热心介绍了几家,在一个叫“芝圃”的巷道中我终于找到一家,心中稍稍释然。
芝圃巷的四合院是标准的四合院,遗憾的是它的建筑装饰一概缺失,空空荡荡的屋子里没有什么与四合院相匹配的古老陈设。正房已经不再住人,而成为社区麻将活动中心,连一盘炕都没有存留。其他的厢房看得出也都租了出去,住的都是清一色的穿着时尚的女郎,可能是某一个超市或酒店的职员吧。
榆林的四合院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发育得非常成熟,样式也最为全面,除了标准四合院以外,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的串珠式四合院,还有并排四合院、假四合院、三合院,甚至还有窑洞四合院。榆林市区东高西低,四合院依势就形,甚至沿山而建,各种样式不一而足。
外爷家所在的四合院就是并列四合院。由屏门进入前厅,再沿西南角一个通道向西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也称偏院。据说这个并列四合院原是清代镇守榆林的马总兵的居所,总兵的后人渐渐沦落,生计难以维持,就将正院的一院房子卖给了外爷这个后起的小手工业者。
外爷家这个并列式四合院所在的巷道有一个很怪的名字,叫做后水圪坨中巷。有后水圪坨巷,就有前水圪坨巷,而外婆的娘家就在前水圪坨巷,和外爷家只是一巷之隔,大概也算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的吧。
在外爷去世后几年,外婆也随他而去了,他们所拥有的北房和后来新建的正房、厨房以及库房就被舅舅们继承了下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房屋居然被卖给了外姓人。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悠闲自得地流连于这个留下我众多童年记忆的院子了。
有一次,我忍不住再次独自来到这个已经破败不堪的院落,我想,哪怕是静静地看一眼,也是一种缅怀。但是我突然像被一种力量猛然攫住了,呆立院中。外爷家的大门挂了锁,正房的窗子居然换成了铝合金的,以前的木窗子不翼而飞。
当我仍然想透过窗子看看里面熟悉的物件时,再次陷入了深深的伤感——紧靠窗的一盘木沿土炕消失了,取代炕的是一张床。地面上在漫长的年月里磨得光光亮亮的青砖消失了,取代青砖的是现代的地板砖。屋子的顶部也变了,原来是传统的麻纸糊的顶部,现在成为新的现代吊顶材料。可能是刚刚装修完,屋子里面空空荡荡,除了床,什么家具都没有。原来的通红的大竖柜不见了,漆黑的琴柜不见了,琴柜上方两个挂着的绘有牡丹、写着“花好月圆”、“永结同心”的水银镜子不见了。快乐、温馨、梦想,还有那些往事,突然离我非常遥远……
我突然懂得珍惜过去的好多本来不以为然的东西,甚至是那些老式的家具们。大竖柜、琴柜、门箱是榆林特有的三样木质家居摆设。竖柜一般是红漆的。居中摆放的竖柜坚固、庄严、大气,没有过多的雕饰,双门上只有方形或圆形的铜饰,黄光闪耀的厚重的铜饰装点在柜门开合的居中位置,铜饰上又有铜锁和铜拉手,都协调地融为一体。琴柜的颜色以红、黑、黄色的居多,因为柜的表面有如古琴的面子,而且稍微讲究的人家多以古琴置于其上,表达一种礼乐传家的传统观念,故名琴柜。后来懂古琴的人渐少,琴柜上往往放置着老人的肖像。琴柜与大竖柜不同,上面的彩绘极为讲究。门箱其实是一种古时的组合家具,底下是柜,上面是门,有门框,也有木花,四边还有木雕。门箱一般摆放在大竖柜的两旁。但在厢房中只能放门箱,不能放大竖柜,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原来的竖柜、门箱底部有挡板,挡板上多有书法作品和寿桃木雕,后来就少见了。
我默默地离开这里,一句话都没有说,这种遭遇难道也是建筑的宿命吗?我想起莎士比亚戏剧《辛白林》中的一句台词: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与外爷家同在后水圪坨中巷的戴家大院,因为紧邻二街,当然不可避免要受到损害。戴家更不同于马总兵家,他们是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荒唐的明武宗当年在榆林游玩三月有余,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贪恋榆林总兵戴钦的女儿。这个出美水美食的地方,也养育了京城难得一见的另类美女。明武宗当年驻跸凯歌楼,也许曾经轻车简从,也许完全是步行到了后水圪坨中巷,他大概是无意中看到初长成的戴钦之女,那时未嫁之女岂能随意见生人的面?然而就在花花公子皇帝的随意一瞥后,他就昏昏然心痴神摇了。于是自然而然,戴钦就奉天承运地成了皇帝的老丈人了。然而就是这样的名门望族的四合院也被高耸的大楼占去了一半的位置,只留下一溜北房和几间破旧的东房。
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当我再次来到外爷家并列四合院的时候,它所发生的变化就完全不是我能够想象到的了。这里无论是正院还是偏院,几乎所有的老房屋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正在修建的二层楼房,手脚架遍布,钢筋横插,水泥桶七上八下,正院虽然勉强有院落的四方形象存留,但是房子已经完全是一种现代布局的单元房,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功能齐全,各有所归。上下两层就是上下两个单元房,卖起来也必定有一个好价钱。我站在一个室外楼梯前问外爷家北房的新的女主人,为什么刚刚“装修”不到两年的房子又要拆掉建楼房?她烦躁不安地说:“别人家都起楼嘛,那就起吧。”她正在为房间设计的不尽合理和修建带来的操劳而苦恼,对于我对房子的关心感到莫名其妙。
那个偏院已经没有了什么院落可言,因为它的主人的新房是别墅式的,将院落几乎占完了。难道没落的马总兵的后人又再度发迹了,竟要在四合院的城市中建起阔绰的别墅来?还是这个院子几经转手,现在又不知花落谁家了?
听说这些新建的房子的顶部按照政府的要求都要加一点仿古的屋脊。这种规定固然出于保持古貌的好意,但是那不伦不类的效果和一个西装革履的现代人头上扎了鬏,包一块古老的四方巾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的政府终于发现文化也是有价值的,因为文化能带来经济的繁荣,所谓的旅游经济没有文化押宝,也是不利于发展的。这个仍然急功近利的发现有些太过迟滞了,但是从此以后,榆林这个古城就要来一次新的复古,虽然新的建筑以无法控制的力量仍旧在侵占着四合院的地盘,但是终于有一些四合院是不容许再动了,要留下这些样本供外来者参观研究,赢得他们的赞叹。但是原有的1000多座院落,成为样本的能有几处呢?
在我找寻四合院的过程中,仍然位于后水圪坨中巷的一个院落的确使我的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已经带有一点民国特色的院落,或者至少是在民国时期修缮过的准四合院。这个院子坐南向北,门朝北开,拱形的大门两边是突出的砖柱,柱顶是两朵硕大的石刻莲花,大门顶部则是带有一点西式风格的“凸”字形的装饰墙,但是有莲花的点缀,又是中西合璧的。由大门进入,右拐是屏门,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木雕以及精美的门楣雕花非常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屏门进去迎面是一个巨大的四角花边的“福”字石刻,隐藏在门背后一堵墙上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砖雕。院内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杂物。院内的北房南房其实是很小很浅的小屋,并不适宜住人,北房干脆用来作为厨房。南北房均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立柱尖顶,又有滴水瓦当的浅浅屋檐,沉稳中显出逼人的秀气。真正的正房倒成了东西厢房,它们都建得高大巍峨,难分轩轾,从廊柱到门窗都漆成吉祥喜气的红色,加上大红的灯笼,整个院子光彩艳艳。惟一不同的是东房三间一线齐平,西房却是边上两间突出,与廊柱齐平,中间一间好像倒退了一步,形成“凹”字形格局。难得的是窗格子和门格子各处均有不同,或菱形,或圆形,或星形,或花瓣,或万字不断头,或多种图形相互组合,各有情致,细微处见精神。
女主人面带微笑,为我打开屋门。屋内红漆的竖柜、绘有琴棋书画的琴柜、古老的桌椅、花瓶一应俱全,墙上山水画、四美图、书法条幅无不反映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女主人因为拥有这完整精致的小四合院而自豪,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用心保护这个属于自己的但是又随时可能属于社会的居所的。
榆林的四合院曾经走出了多少高人雅士,包括《大公报》主编、“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无论是什么时代,他们都是社会的大梁和支撑,文化和道德的屋脊,现在的人无法一一考证他们的居所,但却可以考证他们的精神,作为现时代可供参考的借镜。
并不是完全的没落。坚守自持的人文精神总有一丝半缕透过历史,濡染着当代。我不由地想起在榆林很有名望的一个老中医。有一年过年,我去拜访他的时候,看到他家四合院墙上的一副对联:“文情俯仰怀迂固,述作风流契老彭”,我觉得他编的这副春联正适合于古老的四合院,我甚至把它看作榆林古老的文化之根没有消失的证据。正直处世而近于迂固,道法自然却能澡雪精神,古城真有不愧对四合院的人啊!■
(本文图片提供/吉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