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型话题”组织散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意义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 微型话题 创新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12-02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大家都在追求一种简单、高效的快节奏生活。随着“微博”的出现,全社会开始掀起一场“微”热浪,随之而来的就是“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一系列风靡网络的传播媒介。早些年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就进行过将影视资源引入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例如在教学中引入“百家讲坛”“科学与探索”“感动中国”及一些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等,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这些影视资源一般来说时间过长,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这也给教师造成了困扰。近几年“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微视频”也逐渐地影响着学习方式、课堂结构及师生交流模式。它们具有简短、高效的特点,解决了很多老师的困扰,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师一味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开始以“问题式教学”“话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然而近几年,语文教师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创设“师生互动”的热闹氛围,课堂却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有些问题甚至毫无质量和启发性。针对这些问题,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主问题”的教学方式,倡导问题不求多但求精的理念。而散文阅读教学中“微型话题”的设置,实际上是对“主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余映潮老师认为,“利用微型话题,各抒己见”的教学手法,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真实的学习感受,师生之间形成活泼开放的多向交流教学结构。
  一、“微型话题”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而“话题”式教学也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话题”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基础,引发学生阅读、探讨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微型话题”则是由不同的小话题来组成的“话题群”,一个小话题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几个“微型话题”,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学习,这样的小话题内容简要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二、用“微型话题”组织散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意义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阅读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大部分课时。阅读散文的关键点不在于了解所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领会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阅读《散步》的关键点,不在于了解一家四口之间散步的过程,而在于体会其字里行间体现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习理解《老王》的关键点,不在于“老王如何的善良”,而在于作者发现善良的那双眼睛。因此,学习散文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文章里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学生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用“微型话题”来组织散文阅读教学,提炼富有启发性的微型话题,创设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空间,让学生真实自信地说话,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打破语文课堂“满堂问”“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等沉闷无聊的局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其实是“问题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基于“问题教学”下更微观、细腻的实践教学。相比之下,“微型话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开放性
  课堂讨论是师生围绕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什么学生总说对语文学科提不起兴趣?最重要的是因为老师的引导不到位。我们都说要立体教学,要从多方面对文本进行揣摩和探究,而“微型话题”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来阅读和赏析,而不再是由教师确定一个话题,学生再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相对而言,“微型话题”的设置更开放自由,更容易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老王》一课时,通过四个微型话题来展开:1.课文第一段表达作用欣赏;2.课文铺垫手法欣赏;3.课文详写部分欣赏;4.课文最后一段的意蕴欣赏。这几个话题的设计既巧妙又有深度,学生不仅可以赏析“第一段表达作用”,还可以更进一步探讨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学生了解课文的铺垫手法有助于理清段落之间的联系;通过详写部分的语言赏析,学生可以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这几个话题都具有开放性,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二)有效性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近年来,一些新鲜的学习模式让一些教师趋之若鹜,比如“小组合作”,有的学校总是让学生相对而坐,回答问题也总是让小组代表来发言,久而久之,喜欢发言的学生继续发言,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保持沉默,这样的“小组合作”实际上取代了面向全班同学进行的有序、有效的训练。“微型话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由探究话题内容,或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余映潮老师在出示“微型话题”后,他的要求是:每名同学自选一个话题;每名同学有八分钟的思考时间;把你的看法形成文字。这样的“微话题”,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到学生不同的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是富有学生个性的解读,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可操作性
  在“话题式”教学中,如果师生只是围绕“单一的话题”展开讨论,一般来说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去讨论和探究,有时候教师需要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有时候讨论着讨论着,学生离主题就越来越远,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反而收不回来,甚至一节课都讨论不出结果。如果把大的话题细微化,分成几个小话题,每个小话题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主题,教师能够针对小话题来提出一些要求,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控,利于操作。课堂讨论是一个生成知识的过程,话题越精炼,教师越能更好地把控。余映潮老师在“第一段表达作用”的讨论中,特别提醒学生“‘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这八个字总是联系在一起”,适度引导学生,不让学生偏离主题,在话题的原有知识层面上更进一层,成功利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此期间接受了合理的观点,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微型话题”的提出,确实对“话题式教学”起到了更进一步的细化作用,但同时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期间应该反复、多角度地研读文本,不要被教学参考书所束缚,而要提炼、整合自己在钻研过程中的所感所得,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发现有探讨价值,有利于启发学生、训练学生文本品读能力的“微型话题”,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中国奇迹”    对于“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赞赏者有之,诟病者也有之。纵观历史上各种经济“奇迹”观,衡量一个经济体实现了“奇迹”的最基本指标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应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二是较高经济增长应持续了较长时段;三是较高经济增长应较为稳定;四是经济增长中应存在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效率的改进)的一定甚至较大贡献。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实现了长期、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根据1978年不变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物流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我国的经济
年轻时,王永钧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医生,还是一位名医。
【摘 要】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宿舍管理的关系,并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宿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宿舍管理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宿舍管理 机制 优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07-02  高校学生宿舍在满足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休息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大学生
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就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专业社团的可行性、专业社团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