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三年级的学生在劳动。劳动的任务是拔草。
植物园里,砖缝里,随着春天的到来,长出了绿绿的野草,需要把它们清除掉。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三年级的学生。
根据情况,班主任把学生分成两组,任务也分成两块,一组拔植物园,一组拔砖缝里。然后每个组再把劳动任务细化,具体分配到每个学生头上。
这样一布置,看起来是很好。每个学生都有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了:谁干啥?谁干得咋样?都能清楚明了。班主任的任务只是监督落实。或者说,只是等着验收了。
然而,我觉得问题来了。
先说这个任务的划分吧。
每份任务是不是一样多呢?这种拔草的任务,不可能像工业生产中的任务分配那样具体绝对,所以很难做到平均。当然,这个可以忽略。作为任务的分配者,我们可以尽量把它做到更好。
关键是任务实施者,也就是劳动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分配任务时,能否考虑到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呢?有的学生,从小在家受到的劳动锻炼比较多,因此劳动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娇生惯养,根本不会劳动;有的由于体质问题,劳动能力也比较欠缺;还有的则是那种好溜尖耍滑的学生,就会投机取巧。面对这几种学生,该如何给他们分配任务呢?
我们班主任的一贯做法就是,平均分配任务,谁劳动完了,谁休息去。
那么,对于那些先天体质较弱的学生,我们该不该照顾,少分配些任务给他们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当然应该照顾。
但是,从公平的角度来说,似乎有些不妥。凭啥我能干我就该多干,你不能干就可以少干?又不存在多劳多得的报酬问题,难免会打击能干者的积极性,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也许老师想从关爱学生、友好互助等角度,以劳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无私助人、不斤斤计较的好品质。但从另个角度来说,被照顾者是否会因此产生依赖心理:我体质差,别人就该照顾我。从而心安理得,甚至没了感恩心理。就算这个被照顾者心地善良,不会这么想,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他会不会因此而缺乏斗志,在将来的社会中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了呢?
那种溜尖耍滑的学生,往往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完成劳动任务。此时,该怎么办呢?让他加班干完?时间从哪儿来?这又涉及到安全问题。可能到放学时间了,还让他一个人留在校园继续劳动吗?或者是要上课了,不让他上课继续劳动吗?
我们经常性的做法是,批评这个学生一顿,然后让他抽时间把劳动任务干完(当然这几乎是空话,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老油条了,他要真是乖巧听话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或者就让那些勤劳踏实先干完的学生把他的任务干了。再不,就是牺牲个人时间,专门盯着他让他干完。但往往下次劳动他亦是如此。较真的班主任会和他继续斗下去,如此一来,我们班主任又要增加多少看不见的工作量啊。要不,怎么说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呢!那些缺乏耐性的班主任则会妥协,下次劳动就对他睁只眼闭只眼吧!如此,在这种劳动中还有公平可言吗?
所以我们班主任可以这样做:跟过去在集体一样,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儿,全凭个人自觉。关键在于我们班主任本人,在于我们班主任怎么看待学生,看待校园劳动。要是我们把学生看成社会上的人,自然应采取对待社会劳动者的方法来对待学生。要是我们把学生看成受教育者,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自然在劳动的过程中对于“公平”二字就不那么在意。可问题是,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劳动者,现在的校园应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实习地,是社会前站,此处的游戏规则应该和社会的一样啊。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很惭愧地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或者说我们的教育者不是万能的,我们无法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勤勤恳恳的社会劳动者。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对那种从一开始就在校园劳动中表现出偷懒耍滑的学生来说,我以为单凭思想教育,意义已是不大了。最好的办法是,让现实教育,让劳动教育。班主任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力争让每次劳动都公平,都像社会成人劳动那样公平,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身体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就如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湖北宜城环翠小学 龚生艳)
植物园里,砖缝里,随着春天的到来,长出了绿绿的野草,需要把它们清除掉。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三年级的学生。
根据情况,班主任把学生分成两组,任务也分成两块,一组拔植物园,一组拔砖缝里。然后每个组再把劳动任务细化,具体分配到每个学生头上。
这样一布置,看起来是很好。每个学生都有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了:谁干啥?谁干得咋样?都能清楚明了。班主任的任务只是监督落实。或者说,只是等着验收了。
然而,我觉得问题来了。
先说这个任务的划分吧。
每份任务是不是一样多呢?这种拔草的任务,不可能像工业生产中的任务分配那样具体绝对,所以很难做到平均。当然,这个可以忽略。作为任务的分配者,我们可以尽量把它做到更好。
关键是任务实施者,也就是劳动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分配任务时,能否考虑到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呢?有的学生,从小在家受到的劳动锻炼比较多,因此劳动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娇生惯养,根本不会劳动;有的由于体质问题,劳动能力也比较欠缺;还有的则是那种好溜尖耍滑的学生,就会投机取巧。面对这几种学生,该如何给他们分配任务呢?
我们班主任的一贯做法就是,平均分配任务,谁劳动完了,谁休息去。
那么,对于那些先天体质较弱的学生,我们该不该照顾,少分配些任务给他们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当然应该照顾。
但是,从公平的角度来说,似乎有些不妥。凭啥我能干我就该多干,你不能干就可以少干?又不存在多劳多得的报酬问题,难免会打击能干者的积极性,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也许老师想从关爱学生、友好互助等角度,以劳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无私助人、不斤斤计较的好品质。但从另个角度来说,被照顾者是否会因此产生依赖心理:我体质差,别人就该照顾我。从而心安理得,甚至没了感恩心理。就算这个被照顾者心地善良,不会这么想,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他会不会因此而缺乏斗志,在将来的社会中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了呢?
那种溜尖耍滑的学生,往往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完成劳动任务。此时,该怎么办呢?让他加班干完?时间从哪儿来?这又涉及到安全问题。可能到放学时间了,还让他一个人留在校园继续劳动吗?或者是要上课了,不让他上课继续劳动吗?
我们经常性的做法是,批评这个学生一顿,然后让他抽时间把劳动任务干完(当然这几乎是空话,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老油条了,他要真是乖巧听话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或者就让那些勤劳踏实先干完的学生把他的任务干了。再不,就是牺牲个人时间,专门盯着他让他干完。但往往下次劳动他亦是如此。较真的班主任会和他继续斗下去,如此一来,我们班主任又要增加多少看不见的工作量啊。要不,怎么说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呢!那些缺乏耐性的班主任则会妥协,下次劳动就对他睁只眼闭只眼吧!如此,在这种劳动中还有公平可言吗?
所以我们班主任可以这样做:跟过去在集体一样,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儿,全凭个人自觉。关键在于我们班主任本人,在于我们班主任怎么看待学生,看待校园劳动。要是我们把学生看成社会上的人,自然应采取对待社会劳动者的方法来对待学生。要是我们把学生看成受教育者,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自然在劳动的过程中对于“公平”二字就不那么在意。可问题是,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劳动者,现在的校园应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实习地,是社会前站,此处的游戏规则应该和社会的一样啊。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很惭愧地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或者说我们的教育者不是万能的,我们无法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勤勤恳恳的社会劳动者。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对那种从一开始就在校园劳动中表现出偷懒耍滑的学生来说,我以为单凭思想教育,意义已是不大了。最好的办法是,让现实教育,让劳动教育。班主任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力争让每次劳动都公平,都像社会成人劳动那样公平,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身体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就如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湖北宜城环翠小学 龚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