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警顽:商务印书馆的超级客服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出版大家胡愈之晚年在回忆商务印书馆的同人时,除沈雁冰、高梦旦、郑振铎、王云五、杨端六之外,还“特别要提到+职工”,这个“职工”就是黄警顽。胡愈之称:他是商务印书馆最特别的一个人,“别的书店没有这样的人”。
  黄警顽1894年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阿拉上海人”,他19岁便进了商务印书馆。
  1919年,25岁的黄警顽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第一届学徒考试,当时,面试他们的是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元济。
  从191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到1946年离开,黄警顽在商务印书馆—共做了33年(先是学徒,后在发行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变成了—张会说话的活动柜台,一本没有字的人名大辞典,—具商务印书馆的活广告”。
  黄警顽原本不过是发行所店堂中的一个普通服务人员,其职责是向读者介绍书籍,也附带观察读者在店堂内的举动:“什么人是来看书的,什么人是来买书的,买什么书,以及防范‘孔乙己’式的穷书生。”其实,不仅是穷书生,有一次,商务印书馆的一个股东在看了一本书后,竟要不付钱就把书拿走,他看到了,就拉着这位股东说:“这书你忘记开票了。”这位股东只好开了票付钱,才把书拿走。
  原来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营业门市部是不开架的,1932年“一·二八”之后,王云五等人致力于恢复商务印书馆的生意,在复业那天打出了“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大幅标语,又以“日出新书—种”为号召。为了方便读者,还特意设置了一个让读者自由翻阅新书的木书匣,但是有些读者尚不能满意这种“小开放”的格局,便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百尺长柜面前挡,看书要用远镜望。若问君索样书看,进出一本莫相商。”王云五遂决定在商务印书馆的书店里实施开架售书,为了防范“孔乙己”,这自然就更需要有像黄警顽这样的职员了。
  不过,黄警顽在商务印书馆独树一帜的并非“保安”功能,而是他在商务印书馆的雅号:“交际博士”。
  黄警顽在商务印书馆是职员,并不是著作家,不过他一生也写过两篇自传、30多本书,其中大多数是关于交际(即公关)和服务方面的,如《二十年社交经验谈》等,此外还有几本是关于南洋华侨史的,如《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南洋霹雳华侨革命墨迹》等。
  黄警顽在商务印书馆服务了30多年,如其所说,是“每天做着既是紧张、繁杂,又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却做出了精彩,这使得胡愈之于耄耋之年还能清晰地回忆到他,可见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未必不能起很大的作用。
  当年黄鸶顽越商务印书馆录用后,先是做“扫店堂、擦柜台、倒痰盂”等服务生的杂务,至1917年升任门市部店员,专门出售中小学教科书。1919年“五四运动”后,商务印书馆的管理者意识到“交际”对发展业务的重要性,遂在店堂内开辟了两间图书陈列室,作为与社会各界读者沟通、联络的场所和基地,黄警顽和赵廉臣两人皆为招待员。其时,赵的年龄要长于黄,遂专门负责接待中年人和外地同业。黄则负责招待本市和外琸的教育界人士与青年读者(据他回忆,他接待过的读者超过了300万人次)。对此,黄警顽后来说:“这是‘商务’能用我之长。”那么,什么是他的长处呢?
  据说黄警顽的看家本领是记忆力超人,“他的头脑似乎是一台电脑,装有芯片,任何人见上一面,就被录入到他的‘内存’中去了。认识他的同时代人都对他的这一‘特异功能’既惊异又羡慕”。他自己也称:“我的记忆力比较好,有些人经过两三次交谈,我就能记住这个人的姓名、职业和通常需要的书籍。”
  黄警顽的另一个长处,据其所说,是他“居常仰慕晏平仲(即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子)为人,勉尚侠义”。同时,他也很崇尚墨家的兼爱思想。他还出手援助过徐悲鸿。在从事商务印书馆的“客服”时,他对人始终都是格外热情,对读者十分负责,服务周到、办事认真,故而在广大客户和读者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尤其是南洋的侨界,對他的接待更是赞不绝口。据他回忆,在商务印书馆“业务繁盛的过程里,我也费了不少的精力——我认识了许多学者和作家,为馆方拉到了不少稿子,还同南京政府与教育和出版有关的高级行政人员,拉好了有利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这就是“交际博士”的特殊作用了。
  上世纪30年代,黄警顽早已是“上海闻人”之一了,那时他除了为商务印书馆的业务奔走之外,还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如创办了“民生工艺场”“晨更工学园”等。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又热情地投入到了创建伤兵医院、难民收容所等事务中。那时在《申报》的“社会新闻”栏目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消息。1941年,《申报》成立了社会服务处,还请黄警顽兼任了处长,负责助学、济贫、救难、处理读者来信等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时,上海沦为“孤岛”,其间黄警顽曾与苏北的新四军有过联系,不料引起日军的注意,据说他一度遭到逮捕,受到拷打。
  黄警顽对婚姻,原来是抱“独身主义”的想法的,因为“五四”时“独身主义”曾是在青年中流行的一种思潮。不过40岁时,他终于打破了“戒律”,与柏静如小姐结了婚。黄警顽与柏小姐的婚礼在当时有些奇特。由于黄警顽深受墨家崇尚俭朴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这场婚礼办得极为简朴,在发给亲友的喜柬上,还用大字注明了:“礼不收,酒也不请”,一时成为坊间的谈资,当时的名记者俞颂华还特意在《新社会》半月刊发表了一篇《一个别开生面的喜柬》,称:“黄君的这种简单的结婚式,我以为很足矫正旧式新式婚礼上侈靡的陋习……”
  黄警顽一辈子服务于出版界,1947年,他应徐悲鸿之邀,去了北平中央美院工作。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黄警顽继续留在中央美院从事工会工作,不幸在1957年那场政治运动中,被错划成“右派”,被迫退职回到上海。当然,上海早已是另外的“江湖”了,这位“交际博士”再也施展不了他的本领,据说那时他家仅是一个12平方米的亭子间,里面住着妻子、儿子和外孙女3人,他无处容身,只得在公用过道上栖身。
  “文革”结束后,1978年,中央美院纠正了对他的“右派”错案,全国政协也恢复了他的经济补贴,并分给他一套住房。一年后,黄警顽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其他文献
古朴的幕布后,一个个精致的“剪影”在暖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生动。伴随着鼓声弦乐,正上演着精彩隽永的故事……  代文人瞿佑有诗曰:“南瓦新开影戏场,满堂明烛照兴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瞿佑是钱塘(今杭州)人,长期生活在江南,诗句描绘的是当时杭州瓦肆影戏演出的情形。而在离杭州不远的一个叫大河的安吉小山村,深藏着一个皮影艺术团。  古朴的幕布后,一个个精致的“剪影”在暖的灯光照耀下,显得
期刊
老北京的代表是什么?京剧、故宫还是糖葫芦?也许没人会第一句话就说出这三个字一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山公园音乐堂,它的英文是紫禁城音乐厅(Forbidden City ConcertHall),它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成为了—个著名的专业音乐厅。  4月的中山公园云霞叠翠,梅香萦绕。此外,公园南坛门外西府的海棠格外浪漫,郁金香也迫不及待的开放了!  时光回溯至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炮火中,一座可容纳5
期刊
他被学生称为“下田上瘾的人”。如今每年油菜开花、收菜籽时还会下田。有时候跟学生们在田里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从1975年到现在。几十年如此。  阳春时节,长江两岸,油菜花金黄夺目,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如果你喜欢春天里的油菜花海,或者你还吃过健康的菜籽油,那么,你一定要知道他一“油菜院士”傅廷栋。  傅廷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名油菜遗传育种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年过八句,他依然围着油菜田地转,每年从东南
期刊
她是—个传奇,用文字写就佳话,更用一生追求诗和远方。她说:“我是—个像空气—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1943年的今天,作家三毛出生。她生于重庆,迁居台湾,留学西班牙,安家撒哈拉。她用笔写下爱、美、纯、真,字里行间是无声的歌吟,美如天籁。有人说,她把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高高举在尘俗之上,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纪念她的同时,让我们仔细回味她经典作品中的青春与爱情。也让我
期刊
她的作品被马云收藏。她的作品与国际大品牌合作,老外也找她学手乙  1987年出生的石佳冉祖籍辽宁鞍山,现居北京。小时候,心灵手巧的邻居教佳冉做中国结,她就把爸爸给的零花钱都买了材料。从此就爱上了编织美丽的手艺活。她还兴趣盎然地给自己的娃娃做衣服、做盘扣,小小的她,拥有的创意令妈妈叹服。  20多岁就声名远播  2003年,《金粉世家》在全国热映,正在读高中的佳冉,对冷清秋穿一身偏襟校服的样子念念不
期刊
曾几何时,父亲因为姚步强的“不务正业”。多次冷落甚至打骂他。最终,姚步强用不屈而倔强的歌声化解了父子间的千千心结,顽强地闪耀在星光熠熠的歌唱舞台……  2018年11月的—天,“菜棚哥”姚步强参加了山东一档大型选秀节目,现场的他在短短半分钟里,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刘德华、周华健、腾陷尔等近十位明星,酣畅淋漓的表演,让评委与观众如醉如痴,他的分值也随之蹿升到全场最高点。如潮的掌声中,台下的父亲姚新岭不禁
期刊
在陪女儿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年过半百的母亲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女儿一道报考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的研究生!母女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华师胜利会师。  周亚松196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在当地某机关单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丈夫吴斌大她两岁,也是公务员。独生女儿吴悠2013年从艺术学校毕业后,在常德创办了一家音乐工作室,教孩子们声乐、弹钢琴。一家三口收入稳定,生活安稳幸福。  51岁的妈妈要考研  2015
期刊
在“建安七子”中,王粲虽没有孔融的学问大,但论文采,他却是“七子”中最好的一个,就是与“七步能诗”、“才高八斗”的曹植比,也不遑多让。《文心雕龙·才略》尝称“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后世之人,更曾把他与曹植并称,日“曹王”。  三公之后,14岁作文让蔡邕自愧弗如  王粲,字仲宣,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出生于—个世代读书做官的人家,祖籍山东邹县。他的
期刊
徐静蕾活成自己  徐静蕾,是美女吗?是优质演员吗?是优秀导演吗?是书法家吗?是手工设计制作者吗?  这世界真美妙,就是有个案,让你找不到标准答案。  徐静蕾,就是这个案之一。但无疑,她是一个活出自己、活在爱里、胖瘦自如、洒脱知性的特别女人。我们大多数尘世里的普通人,会因为有这样个案存在而心生特别:活着真不同,但真不错呢!  还记得《將爱情进行到底》里黑黑瘦瘦的徐姑娘吗?演技真诚、真实。提起这部国产
期刊
当我老了,或者离开,最大心愿是他们能独立生活,那将是最好的礼物。  ——张杰  在“冬奥冠军之乡,短道速滑圣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一位特别的教练,她自带世界冠军光环,却不拿一分薪水。在她的训练队,26名或患有智障,或患有自闭症、精神疾病的孩子,通过冰上康复训练,奇迹般减轻了病痛。在2017年维也纳格拉茨世界冬季特奥会上,他们中的3个孩子获得了共4金2银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冰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