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爱吃开比萨店
2D05年,韩国人黄贞顺的儿子到中国读书,因此她也决定到中国生活。
当时,天津只有一两家比萨店,而黄贞顺和她的儿子
直很喜欢这种食物。20多年前,黄贞顺向一个意大利厨师学习过制作比萨。这种可以把海鲜、肉类、蔬菜和芝士结合在一起,又少油盐的食物,不仅口感好,而且富有营养。
黄贞顺曾在韩国釜山开过比萨店,她琢磨在天津也开一家这样的店。虽然当年黄贞顺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朋友,汉语也只会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但开比萨店的想法让她有勇气去克服切困难。
2005年底,黄贞顺的“黄金比萨”开业了。最初除了七八种比萨,只有沙拉和饮料。当年自助形式正风行,黄贞顺也在自己的店里推行每位38元的自助餐。比萨比较适合外卖,在韩国和其它一些国家,比萨是外卖的热门食品之一。黄贞顺有意识地把韩国餐饮业的一些模式运用到自己的店里,开展送餐业务。
当年提供送餐服务的餐厅并不多,但这些年顾客的消费习惯已经慢慢培养起来,叫外卖的人已经越来越多。现在黄贞顺的每家餐厅都提供送餐服务,叫外卖的比例因为餐厅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靠近社区的店以外卖为主,最多可以占到全店销量的七八成;而位于商业街区的店铺,送餐业务就少些。外卖方便顾客,也方便黄贞顺,因为她不用清洗和收拾大量餐具,省了很多工夫。
比萨热着才好吃,为了服务好顾客,送餐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她除了做厨娘也当送餐员。
根据顾客口味进行改良
黄贞顺虽然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倾注到了比萨店,也尝试多种经营模式,但开始生意并不好。黄贞顺在店里不定期地举办沙龙性质的聚会,这使她的汉语越来越好。同时,她也越来越了解中国人的口味。其间,她试着去其它比萨店品尝和观察。
总的说来,比萨可以分为三个种类。黄贞顺在韩国时,一直做比较薄的那种,而且不放油。刚在天津开店时,她做的也是这种比萨,但客人并不是很喜欢。有些食材在韩国很普遍,中国就比较少,也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口味。黄贞顺开始慢慢改良比萨,寻找更适应中国顾客的口味。
6年来,黄贞顺已经对比萨进行4次改良,品种发展到30种。她店里现在最有特色的当属“定制比萨”,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材,制作属于自己的比萨。经过黄贞顺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现在她店里做出的比萨不仅口味比其它店好,而且价格不贵,性价比高。
对于食材的选择和运用,黄贞顺非常讲究。“顾客至上、健康生活”的理念一直被她挂在嘴上。
黄贞顺的儿子很喜欢比萨,也常常到店里来吃。但他什么时候会来黄贞顺也不知道,她用店里的材料烤比萨给他吃。“那是我自己孩子要吃的东西,怎么能不用好的食材呢?”到“黄金比萨”消费的多是年轻人,黄贞顺也直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
打造加盟品牌
黄贞顺不只把别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她也把比萨店看做自己的孩子。她总是在讲比萨的好处,对比萨的喜爱溢于言表。她原本没有想过把“黄金比萨”做成连锁店,直到有顾客自己找上门来。
30岁的关文勋已经加盟“黄金比萨”3年。2008年,她偶然尝试了“黄金比萨”之后,就开始留心这个品牌。“黄金比萨”的东西好吃,而且老板娘热情又有耐心。第一次到这里吃比萨,关文勋就开始琢磨要不要自己也开一家比萨店。几个月后,关文勋就在武清开了家属于自己的“黄金比萨”。
当时比萨在天津武清区是新东西,打开市场需要一些时间。开店初期,关文勋做了一些宣传。她的店是武清区第一家免费送餐的快餐店,当时外卖业务不是很好,但现在外卖已经占到其销量的四成。关文勋比萨店的外卖业务的比例还在逐渐提高,当地人也越来越接受比萨这种洋快餐。
黄贞顺店的宣传一直都是靠顾客口碑相传,5家加盟店的店主,也都是从忠实顾客转变而来。
关于未来,黄贞顺有她的打算。她会继续寻找合适的加盟商,在天津各个区县设点后把“黄金比萨”推向更多地方。比萨是很好的食物,她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品尝到它。虽然希望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但黄贞顺还是
再强调“加盟商的人品一定要有保证!”而且,她要求所有加盟商本人必须接受培训,真正去了解比萨,并学会做比萨。
在店铺加盟的同时,黄贞顺还打算设立外卖配送点,也就是以外卖为主要业务的加盟店。这种店投资成本比较小,适合年轻人创业。它能让更多人尝到比萨,也能给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机会。
编辑/石祥新
种草莓创业,女大学生大有作为/李海燕
大学生“种地”扛住压力
今年23岁的彭小勤,出生于眉山市崇礼镇顺江村四组一户农民家庭。与别的农民种植水稻不同,小勤的父母以种植草莓为主,草莓收入成为全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懂事的小勤从小跟着父母在草莓园里忙碌,早已与草莓结下了不解情缘。每当草莓成熟时,她总是第一个品尝,那甜甜的滋味浸润了小勤的整个童年。她笑称自己是被“草莓养大的。”
当时,有着“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是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因此,每到草莓采摘的季节,大方的小勤总会将草莓带到学校请老师同学品尝。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草莓妹妹”
小勤家靠种植草莓盖起了楼房,而她自己也靠草莓收入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2009年大学毕业后,小勤和男友开始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他们频繁出入各种招聘会,但一连几个月,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思虑再三,小勤决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自主创业。做什么项目好呢?她想过养奶牛,办婚庆公司,开食品店,但似乎都不太合适。有一天,她去超市购物,途经水果区时看到鲜嫩红亮的草莓标价不菲,顿时眼前一亮:她从小对草莓技术耳濡目染,何不回乡种植草莓呢?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详细分析后,她发现种植草莓确实很有前景。这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2009年小勤回到家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当地政府不但给予小勤技术上的指导,还为她申报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资金问题解决了,小勤开始为选择草莓基地而奔波。由于草莓跟其它经济作物不同,必须选择适合的土壤,加上草莓在保鲜上的特殊性,基地又不能离城太远。经过慎重考虑,2011年4月,小勤在眉山市崇礼镇白马村7组租下38亩土地作为草莓种植基地。
种植草莓需要精耕细作。每天天一亮,小勤就要来到草莓基地,和聘请的工人一起锄草、灭虫、翻地、垄沟、育苗……
多方开拓销路助成功
2011年11月初,小勤种植的首批草莓成熟了。看着一颗颗红亮的草莓渐渐露出“笑脸”,她开心极了。
为了打开销路,小勤白天奔波于眉山城区各个农贸市场、超市、酒店和水果摊之间,晚上上网注册信息、联系商家。推销、砍价、送货……几天下来,小勤整整瘦了一圈。
由于小勤种植的草莓无公害、品质好、味道甜,深受市民喜爱,不久眉山城区许多农贸市场、水果摊和大型超市都与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与此同时,网上销售也有好消息:11月5日,来自上海的商家看到小勤的注册信息后打来电话咨询,双方谈妥以15元的价格进行交易。接下来的发货、付款都很顺利。上海商家对小勤的草莓质量很满意,希望小勤能长期供货。第一次网上交易成功了!这无疑给了小勤极大的信心。
正当小勤为解决了销路而松口气时,不幸的事发生了。2011年11月13日,小勤第二次将草莓发给上海商家时,由于航空公司飞机晚点,托运的草莓全都坏掉了,上海商家因此拒绝与小勤继续合作。这一次,小勤损失惨重。她意识到如果不解决保鲜问题,即使有人收购,草莓也运不出去。
小勤开始为草莓的包装事宜积极向专家请教。经过她的努力,成都双流“草莓协会”负责人表示愿意收购她的38亩草莓,并提供包装技术。小勤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如今,小勤的草莓销售已步入正轨。尽管创业之路艰辛漫长,但小勤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她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带动当地更多的村民就业,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自己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等到时机成熟,她打算开农家乐和草莓加工公司,形成一体化经营。她相信:只要能吃苦、肯下功夫,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编辑/石祥新
2D05年,韩国人黄贞顺的儿子到中国读书,因此她也决定到中国生活。
当时,天津只有一两家比萨店,而黄贞顺和她的儿子
直很喜欢这种食物。20多年前,黄贞顺向一个意大利厨师学习过制作比萨。这种可以把海鲜、肉类、蔬菜和芝士结合在一起,又少油盐的食物,不仅口感好,而且富有营养。
黄贞顺曾在韩国釜山开过比萨店,她琢磨在天津也开一家这样的店。虽然当年黄贞顺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朋友,汉语也只会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但开比萨店的想法让她有勇气去克服切困难。
2005年底,黄贞顺的“黄金比萨”开业了。最初除了七八种比萨,只有沙拉和饮料。当年自助形式正风行,黄贞顺也在自己的店里推行每位38元的自助餐。比萨比较适合外卖,在韩国和其它一些国家,比萨是外卖的热门食品之一。黄贞顺有意识地把韩国餐饮业的一些模式运用到自己的店里,开展送餐业务。
当年提供送餐服务的餐厅并不多,但这些年顾客的消费习惯已经慢慢培养起来,叫外卖的人已经越来越多。现在黄贞顺的每家餐厅都提供送餐服务,叫外卖的比例因为餐厅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靠近社区的店以外卖为主,最多可以占到全店销量的七八成;而位于商业街区的店铺,送餐业务就少些。外卖方便顾客,也方便黄贞顺,因为她不用清洗和收拾大量餐具,省了很多工夫。
比萨热着才好吃,为了服务好顾客,送餐员忙不过来的时候,她除了做厨娘也当送餐员。
根据顾客口味进行改良
黄贞顺虽然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倾注到了比萨店,也尝试多种经营模式,但开始生意并不好。黄贞顺在店里不定期地举办沙龙性质的聚会,这使她的汉语越来越好。同时,她也越来越了解中国人的口味。其间,她试着去其它比萨店品尝和观察。
总的说来,比萨可以分为三个种类。黄贞顺在韩国时,一直做比较薄的那种,而且不放油。刚在天津开店时,她做的也是这种比萨,但客人并不是很喜欢。有些食材在韩国很普遍,中国就比较少,也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的口味。黄贞顺开始慢慢改良比萨,寻找更适应中国顾客的口味。
6年来,黄贞顺已经对比萨进行4次改良,品种发展到30种。她店里现在最有特色的当属“定制比萨”,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材,制作属于自己的比萨。经过黄贞顺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现在她店里做出的比萨不仅口味比其它店好,而且价格不贵,性价比高。
对于食材的选择和运用,黄贞顺非常讲究。“顾客至上、健康生活”的理念一直被她挂在嘴上。
黄贞顺的儿子很喜欢比萨,也常常到店里来吃。但他什么时候会来黄贞顺也不知道,她用店里的材料烤比萨给他吃。“那是我自己孩子要吃的东西,怎么能不用好的食材呢?”到“黄金比萨”消费的多是年轻人,黄贞顺也直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
打造加盟品牌
黄贞顺不只把别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她也把比萨店看做自己的孩子。她总是在讲比萨的好处,对比萨的喜爱溢于言表。她原本没有想过把“黄金比萨”做成连锁店,直到有顾客自己找上门来。
30岁的关文勋已经加盟“黄金比萨”3年。2008年,她偶然尝试了“黄金比萨”之后,就开始留心这个品牌。“黄金比萨”的东西好吃,而且老板娘热情又有耐心。第一次到这里吃比萨,关文勋就开始琢磨要不要自己也开一家比萨店。几个月后,关文勋就在武清开了家属于自己的“黄金比萨”。
当时比萨在天津武清区是新东西,打开市场需要一些时间。开店初期,关文勋做了一些宣传。她的店是武清区第一家免费送餐的快餐店,当时外卖业务不是很好,但现在外卖已经占到其销量的四成。关文勋比萨店的外卖业务的比例还在逐渐提高,当地人也越来越接受比萨这种洋快餐。
黄贞顺店的宣传一直都是靠顾客口碑相传,5家加盟店的店主,也都是从忠实顾客转变而来。
关于未来,黄贞顺有她的打算。她会继续寻找合适的加盟商,在天津各个区县设点后把“黄金比萨”推向更多地方。比萨是很好的食物,她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品尝到它。虽然希望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但黄贞顺还是
再强调“加盟商的人品一定要有保证!”而且,她要求所有加盟商本人必须接受培训,真正去了解比萨,并学会做比萨。
在店铺加盟的同时,黄贞顺还打算设立外卖配送点,也就是以外卖为主要业务的加盟店。这种店投资成本比较小,适合年轻人创业。它能让更多人尝到比萨,也能给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机会。
编辑/石祥新
种草莓创业,女大学生大有作为/李海燕
大学生“种地”扛住压力
今年23岁的彭小勤,出生于眉山市崇礼镇顺江村四组一户农民家庭。与别的农民种植水稻不同,小勤的父母以种植草莓为主,草莓收入成为全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
懂事的小勤从小跟着父母在草莓园里忙碌,早已与草莓结下了不解情缘。每当草莓成熟时,她总是第一个品尝,那甜甜的滋味浸润了小勤的整个童年。她笑称自己是被“草莓养大的。”
当时,有着“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是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因此,每到草莓采摘的季节,大方的小勤总会将草莓带到学校请老师同学品尝。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草莓妹妹”
小勤家靠种植草莓盖起了楼房,而她自己也靠草莓收入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2009年大学毕业后,小勤和男友开始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他们频繁出入各种招聘会,但一连几个月,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思虑再三,小勤决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自主创业。做什么项目好呢?她想过养奶牛,办婚庆公司,开食品店,但似乎都不太合适。有一天,她去超市购物,途经水果区时看到鲜嫩红亮的草莓标价不菲,顿时眼前一亮:她从小对草莓技术耳濡目染,何不回乡种植草莓呢?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详细分析后,她发现种植草莓确实很有前景。这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2009年小勤回到家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当地政府不但给予小勤技术上的指导,还为她申报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资金问题解决了,小勤开始为选择草莓基地而奔波。由于草莓跟其它经济作物不同,必须选择适合的土壤,加上草莓在保鲜上的特殊性,基地又不能离城太远。经过慎重考虑,2011年4月,小勤在眉山市崇礼镇白马村7组租下38亩土地作为草莓种植基地。
种植草莓需要精耕细作。每天天一亮,小勤就要来到草莓基地,和聘请的工人一起锄草、灭虫、翻地、垄沟、育苗……
多方开拓销路助成功
2011年11月初,小勤种植的首批草莓成熟了。看着一颗颗红亮的草莓渐渐露出“笑脸”,她开心极了。
为了打开销路,小勤白天奔波于眉山城区各个农贸市场、超市、酒店和水果摊之间,晚上上网注册信息、联系商家。推销、砍价、送货……几天下来,小勤整整瘦了一圈。
由于小勤种植的草莓无公害、品质好、味道甜,深受市民喜爱,不久眉山城区许多农贸市场、水果摊和大型超市都与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与此同时,网上销售也有好消息:11月5日,来自上海的商家看到小勤的注册信息后打来电话咨询,双方谈妥以15元的价格进行交易。接下来的发货、付款都很顺利。上海商家对小勤的草莓质量很满意,希望小勤能长期供货。第一次网上交易成功了!这无疑给了小勤极大的信心。
正当小勤为解决了销路而松口气时,不幸的事发生了。2011年11月13日,小勤第二次将草莓发给上海商家时,由于航空公司飞机晚点,托运的草莓全都坏掉了,上海商家因此拒绝与小勤继续合作。这一次,小勤损失惨重。她意识到如果不解决保鲜问题,即使有人收购,草莓也运不出去。
小勤开始为草莓的包装事宜积极向专家请教。经过她的努力,成都双流“草莓协会”负责人表示愿意收购她的38亩草莓,并提供包装技术。小勤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如今,小勤的草莓销售已步入正轨。尽管创业之路艰辛漫长,但小勤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她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带动当地更多的村民就业,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自己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等到时机成熟,她打算开农家乐和草莓加工公司,形成一体化经营。她相信:只要能吃苦、肯下功夫,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编辑/石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