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非典和新冠肺炎官方媒体语料,使用Segtag分词软件及Antconc3.5.8词频分析软件识别语料中的隐喻类型,归纳出官媒对两种突发疾病报道中概念隐喻使用的异同并探寻原因。
◆关键词:批评隐喻;公共卫生事件;官媒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接诊了首例非典患者;2019年12月,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新冠病毒又一次挑战着人们的心理防线。近十年来,批评隐喻研究的体裁大都是劝服功能明显的研究语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隐喻研究较少,官媒疫情报道的批评隐喻研究更是几乎没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50篇非典与新冠肺炎的官媒报道,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两种疫情报道中使用了哪些隐喻?(2)报道中使用的隐喻类型有何异同?原因何在?
一、语料来源
选取50篇非典及新冠的官媒报道,其中非典报道15篇来自人民日报,5篇来自新华网,5篇来自人民网,中文字符55556字,时间跨度自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新冠报道15篇来自人民日报,5篇来自新华网,5篇来自人民网,中文字符56369字,时间跨度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两种官媒报道语料都包含了疫情的起始、发展、高潮、缓解、消退,盡力覆盖各个阶段报道中的隐喻,揭示隐喻选词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方法
隐喻是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许多媒体利用其特性,将大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的陌生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简明话语,以此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批评隐喻分析最初由Charteris-Black提出,包含三个基础步骤:隐喻识别、隐喻阐释与隐喻说明。
建立两个小型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三大平台以“非典”、“新冠肺炎”的关键词搜索相关报道,随机选取相同数量的文章作为语料;然后,使用Segtag分词软件将两份语料进行分词,将一些常用的隐喻关键词确定为候选词;其次,使用Antconc3.5.8检索候选词,确定词频;再次,将隐喻关键词代入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删除不具有隐喻意义的关键词;最后,参照Charteris-Black的“共鸣值”概念,共鸣值=某源域的隐喻关键词总数×各个隐喻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计算隐喻的共鸣值。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将非典与新冠疫情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同点:①二者在初期都将疾病作为“神秘生物体”进行报道,引发民众恐慌。②二者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
不同点:①非典疫情报道特有的是“自然灾害”隐喻。②与非典疫情报道大量使用“攻坚战”、“保卫战”相比,新冠疫情报道更倾向于使用“总体战”、“阻击战”。③新冠疫情报道中的“建筑”隐喻迫切呼唤全世界人民合作起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
(一)相同点
1.疫情初期使用“神秘生物体”隐喻
2003年非典报道时,由于政府部门处理疫情机制的缺陷,对非典报道进行了严加管控,导致非典前期媒体集体噤声,各类小道消息盛行,误导群众。非典的形象也在新闻报道中成了“魔怪”。例如:
今年春节前后,非典狂魔肆虐南粤大地——钟南山(新华网,2003年7月29日)
在17年后的新冠报道中,起初处于畏惧心理,也有不少报道将其扭曲为“潘多拉的魔盒再一次打开”,在官媒报道中也能看见一些诸如“疫魔”“病魔”的隐喻。例如:
与疫魔的较量,看不见硝烟,也听不到枪炮声,但生与死的考验真真切切,危险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民日报,2020-03-09)
恐惧来自未知。在公共疫情突发时,官媒在无法掌握疫情全貌的情况下,可能会将新型的病毒曲解为神秘生物体,模糊病毒的形象,减轻民众理性判断的能力,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过度想象,引发恐慌,从而加剧公共危机。在确认了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等信息之后,官媒开始破除谣言,“神秘生物体”隐喻数量大幅减少,战争隐喻数量增多。报道内容多以“我们终将战胜非典”、抗疫英雄事迹等正面事迹为主,尽可能安抚民众情绪,减轻恐慌。可见,媒体在认识到自己前期报道的局限性与不透明之后,改变了报道的方式,提高了对疫情的关注度。
2.大量使用战争隐喻
非典与新冠疫情的官媒报道中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等战争隐喻成为报道的通用语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利用“战争隐喻”的特性,描述“战争事件”的言语特点,如“医院就是战场”等,通过“战争心理”激发人们的心理变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通过“战争术语”如“请战书”、“前线”等凸显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紧急性和艰难性,以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表达对坚守在公共卫生事件前线的“战士们”的敬佩之情,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媒体成为大众沟通和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大量使用战争隐喻会引起广泛关注,视觉和行动上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力;同时普及大众对于公共卫生事件中许多陌生话语的认知,有助于缓解公共危机,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和关注度。
(二)不同点
1.“自然灾害”隐喻
非典的爆发,使人们联想起1998年百年一遇的滔滔洪水。官媒使用自然灾害隐喻,引起民众对非典疫情的关注度,使得人们明白这场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将非典映射为洪水,将一线医务工作者映射为当年抗洪救灾的战士们,高度赞扬他们为国家、为人们无私付出的崇高精神。弘扬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显示其仍拥有巨大的力量。提醒人们需“不忘初心跟党走”,国家会像1998年抗洪救灾时那样,保卫每个人的安全。例如:
人们从那些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日夜奋战在救护和科研第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身上,看到了当年三江军民抗洪抢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人民网,2003年4月8日) 在统计的新冠语料中未找到类似隐喻。“大灾之后有大疫”,2020年南方确实再次遭受了特大洪水的侵袭,官媒并未将新冠疫情映射为洪水。
2.“战争隐喻”的侧重点
非典与新冠疫情报道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非典报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攻坚战”(3个)、“保卫战”(6个);新冠疫情报道中“总体战”(25个)与、阻击战”(38个)的使用频率更高。 “总体战”在非典报道中从未出现过。可见,两次疫情报道虽然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但是侧重点以及抗疫主题等有所变化。
非典例:防治非典疫情难度极大,这是一场硬仗,一场攻坚战,尤其需要发扬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人民日报,2003年5月6日)
新冠例: 信心源于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新华网,2020-03-27)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主席于北京调研指导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概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首次提出“总体战”的概念,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呼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与非典相比,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更快、感染范围更广,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就得打赢疫情扩散的“阻击战”与“总体战”。官媒的隐喻用词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们进行抗疫战争,增强战疫胜利的信心。
3.“建筑隐喻”的侧重点
非典语料中,“构建”一词仅出现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冠疫情再次让各国人民认识到,人类是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新冠疫情报道中“构建”(11个)说明中方支持国际抗议合作,支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进一步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抗疫的需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官媒使用这一隐喻,说明中国控制疫情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国的抗疫理念,为世界构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例如:
面对新冠肺炎这一全人类的共同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和合作,合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民日报,2020年6月3日)
四、结语
官方媒体在政治宣传力、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与其他媒体相比更胜一筹。所以,国家应建立一套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体制,使得信息透明化,通过更多的媒介、更快的途径到达所有民众的身边。作为人民群众,应学会理性思考,筛选正确的信息,不偏听偏信。隐喻的使用可以自然地传达官媒的宣传目的及期望构建的政治形象。作为媒体从业者,应正确使用隐喻,学会分析受众的心理。现如今的社会受众愿意接受报道中“不完美”的形象,人们需要的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具有时效性的新闻。
参考文献
[1]李蓉.论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批评隐喻分析的研究[J].西部学刊,2020(21):99-101.
[2]CHARTERIS-BLACK 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Y: Palgrave Macmillan,2004.
[3]周婕.《人民日报》“非典”与“甲流”报道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张薇,毛浩然,汪少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00-108+169-170.
作者简介
赵时笑,女,江苏无锡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杨娟,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媒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202010304017Z)。
◆关键词:批评隐喻;公共卫生事件;官媒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接诊了首例非典患者;2019年12月,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新冠病毒又一次挑战着人们的心理防线。近十年来,批评隐喻研究的体裁大都是劝服功能明显的研究语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隐喻研究较少,官媒疫情报道的批评隐喻研究更是几乎没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50篇非典与新冠肺炎的官媒报道,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两种疫情报道中使用了哪些隐喻?(2)报道中使用的隐喻类型有何异同?原因何在?
一、语料来源
选取50篇非典及新冠的官媒报道,其中非典报道15篇来自人民日报,5篇来自新华网,5篇来自人民网,中文字符55556字,时间跨度自2003年3月至2003年7月;新冠报道15篇来自人民日报,5篇来自新华网,5篇来自人民网,中文字符56369字,时间跨度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两种官媒报道语料都包含了疫情的起始、发展、高潮、缓解、消退,盡力覆盖各个阶段报道中的隐喻,揭示隐喻选词的变化趋势。
二、研究方法
隐喻是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许多媒体利用其特性,将大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的陌生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简明话语,以此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批评隐喻分析最初由Charteris-Black提出,包含三个基础步骤:隐喻识别、隐喻阐释与隐喻说明。
建立两个小型语料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三大平台以“非典”、“新冠肺炎”的关键词搜索相关报道,随机选取相同数量的文章作为语料;然后,使用Segtag分词软件将两份语料进行分词,将一些常用的隐喻关键词确定为候选词;其次,使用Antconc3.5.8检索候选词,确定词频;再次,将隐喻关键词代入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删除不具有隐喻意义的关键词;最后,参照Charteris-Black的“共鸣值”概念,共鸣值=某源域的隐喻关键词总数×各个隐喻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计算隐喻的共鸣值。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将非典与新冠疫情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同点:①二者在初期都将疾病作为“神秘生物体”进行报道,引发民众恐慌。②二者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
不同点:①非典疫情报道特有的是“自然灾害”隐喻。②与非典疫情报道大量使用“攻坚战”、“保卫战”相比,新冠疫情报道更倾向于使用“总体战”、“阻击战”。③新冠疫情报道中的“建筑”隐喻迫切呼唤全世界人民合作起来,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
(一)相同点
1.疫情初期使用“神秘生物体”隐喻
2003年非典报道时,由于政府部门处理疫情机制的缺陷,对非典报道进行了严加管控,导致非典前期媒体集体噤声,各类小道消息盛行,误导群众。非典的形象也在新闻报道中成了“魔怪”。例如:
今年春节前后,非典狂魔肆虐南粤大地——钟南山(新华网,2003年7月29日)
在17年后的新冠报道中,起初处于畏惧心理,也有不少报道将其扭曲为“潘多拉的魔盒再一次打开”,在官媒报道中也能看见一些诸如“疫魔”“病魔”的隐喻。例如:
与疫魔的较量,看不见硝烟,也听不到枪炮声,但生与死的考验真真切切,危险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民日报,2020-03-09)
恐惧来自未知。在公共疫情突发时,官媒在无法掌握疫情全貌的情况下,可能会将新型的病毒曲解为神秘生物体,模糊病毒的形象,减轻民众理性判断的能力,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过度想象,引发恐慌,从而加剧公共危机。在确认了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等信息之后,官媒开始破除谣言,“神秘生物体”隐喻数量大幅减少,战争隐喻数量增多。报道内容多以“我们终将战胜非典”、抗疫英雄事迹等正面事迹为主,尽可能安抚民众情绪,减轻恐慌。可见,媒体在认识到自己前期报道的局限性与不透明之后,改变了报道的方式,提高了对疫情的关注度。
2.大量使用战争隐喻
非典与新冠疫情的官媒报道中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等战争隐喻成为报道的通用语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利用“战争隐喻”的特性,描述“战争事件”的言语特点,如“医院就是战场”等,通过“战争心理”激发人们的心理变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通过“战争术语”如“请战书”、“前线”等凸显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紧急性和艰难性,以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表达对坚守在公共卫生事件前线的“战士们”的敬佩之情,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媒体成为大众沟通和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大量使用战争隐喻会引起广泛关注,视觉和行动上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力;同时普及大众对于公共卫生事件中许多陌生话语的认知,有助于缓解公共危机,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和关注度。
(二)不同点
1.“自然灾害”隐喻
非典的爆发,使人们联想起1998年百年一遇的滔滔洪水。官媒使用自然灾害隐喻,引起民众对非典疫情的关注度,使得人们明白这场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将非典映射为洪水,将一线医务工作者映射为当年抗洪救灾的战士们,高度赞扬他们为国家、为人们无私付出的崇高精神。弘扬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显示其仍拥有巨大的力量。提醒人们需“不忘初心跟党走”,国家会像1998年抗洪救灾时那样,保卫每个人的安全。例如:
人们从那些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日夜奋战在救护和科研第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和科技工作者身上,看到了当年三江军民抗洪抢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人民网,2003年4月8日) 在统计的新冠语料中未找到类似隐喻。“大灾之后有大疫”,2020年南方确实再次遭受了特大洪水的侵袭,官媒并未将新冠疫情映射为洪水。
2.“战争隐喻”的侧重点
非典与新冠疫情报道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非典报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攻坚战”(3个)、“保卫战”(6个);新冠疫情报道中“总体战”(25个)与、阻击战”(38个)的使用频率更高。 “总体战”在非典报道中从未出现过。可见,两次疫情报道虽然都大量使用战争隐喻,但是侧重点以及抗疫主题等有所变化。
非典例:防治非典疫情难度极大,这是一场硬仗,一场攻坚战,尤其需要发扬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人民日报,2003年5月6日)
新冠例: 信心源于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新华网,2020-03-27)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主席于北京调研指导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概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首次提出“总体战”的概念,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呼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与非典相比,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更快、感染范围更广,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就得打赢疫情扩散的“阻击战”与“总体战”。官媒的隐喻用词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们进行抗疫战争,增强战疫胜利的信心。
3.“建筑隐喻”的侧重点
非典语料中,“构建”一词仅出现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冠疫情再次让各国人民认识到,人类是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新冠疫情报道中“构建”(11个)说明中方支持国际抗议合作,支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进一步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抗疫的需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官媒使用这一隐喻,说明中国控制疫情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国的抗疫理念,为世界构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例如:
面对新冠肺炎这一全人类的共同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和合作,合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民日报,2020年6月3日)
四、结语
官方媒体在政治宣传力、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与其他媒体相比更胜一筹。所以,国家应建立一套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报道体制,使得信息透明化,通过更多的媒介、更快的途径到达所有民众的身边。作为人民群众,应学会理性思考,筛选正确的信息,不偏听偏信。隐喻的使用可以自然地传达官媒的宣传目的及期望构建的政治形象。作为媒体从业者,应正确使用隐喻,学会分析受众的心理。现如今的社会受众愿意接受报道中“不完美”的形象,人们需要的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具有时效性的新闻。
参考文献
[1]李蓉.论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批评隐喻分析的研究[J].西部学刊,2020(21):99-101.
[2]CHARTERIS-BLACK J.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Y: Palgrave Macmillan,2004.
[3]周婕.《人民日报》“非典”与“甲流”报道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张薇,毛浩然,汪少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00-108+169-170.
作者简介
赵时笑,女,江苏无锡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杨娟,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媒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20201030401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