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动物陶塑创作法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u0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索有效提高动物陶塑创作的方法,从观察动物入手、仿作动物陶塑、引导学生欣赏动物陶塑、创作动物陶塑等陶塑创作方法,使小学生在动物陶塑创作水平有新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生 动物 陶塑创作
  小学生对大自然中许多动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喜好,小学生从小喜欢动物,不仅是他们的天趣,也是他们了解大自然,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陶塑动物不但能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还能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
  一、现状扫描——小学生创作的动物陶塑问题
  来到陶艺教室,琳琅满目的学生陶艺作品摆满了教室各个角落,其中以品种各异的动物陶塑居多,仔细欣赏分析这些陶塑作品基本上呈现以下问题。
  1.作品个体较小
  小学生创作的陶塑作品个体一般都很小,一般只有他们的拳头大小,用直接捏塑方法成型,这样的小个体,不可能深入地表现动物的表情等细节。
  2.作品动态很少
  有的小学生做动物陶塑作品时往往是将动物身体分解制作,即将头部、身体、四肢拼接而成,所以站立型的很多,作品没有生动的动作,相对来说很死板。如《大牛与小牛》一课里,很多学生表现的牛都是朝同一方向,大牛在前面站着,小牛在后面跟着,不会再进行新的变化。
  3.作品形体模糊
  小学生的陶塑动物作品表面粗糙,有时候表现的随意性很大。实心很多,达不到烧成效果。
  4.作品缺少情趣
  小学生做的动物陶塑作品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大会想到动物还以组群的生活方式较多,动物如人一样有很多情感,如可表现小牛吃奶的场景、小牛地上翻滚的情景,老牛舔舐小牛等畅想,他们也有活泼,嬉笑,失落、激动、生气、发怒等一面,但是我们学生不太会关注。孩子的天性对动物是存在爱的,他们单独的动物个体呈现较多,组合的,母体的关注不多,群体表现的更少。
  二、深度思考——小学生动物陶塑学习问题
  1.小学生与现实动物接触太少
  现实生活中孩子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疏远,孩子在生活中很少看过很多动物,唯一的印象就是在书本上,菜市场里、或者电视的动画片、动物世界栏目里,甚至真实去动物园看动物,动物也在离他们很远的铁珊栏里,远不如我们小时候在家里可以饲养小动物,经常可以接触小动物、喂养小动物、抚摸小动物、亲昵小动物、与动物讲悄悄话、甚至有过在小弄堂里被狗追跑、草丛中被蛇惊吓,用石块扔水蛇,用水冲蚂蚁窝,挽起裤脚抓泥鳅、下河摸鱼,被邻居大伯的大白鹅追赶等难忘经历,这样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故事很多很多。                                  相比较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少有这样机会与难忘的经历。
  2.美术教材呈现和动物陶塑内容较少
  在解读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发现基于动物陶塑内容在教材中呈现很少,如泥塑动物的只有以下内容(附表):
  册数 课题 主要学习目标
  第一册 威武的狮子 尝试用各种工具材料(包括彩泥,陶泥)夸张变形表现狮子。浮雕形式
  第三册 粘贴小动物 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掌握一般的操作方法。
  热带鱼乐园 用泥夸张手法表现心中的热带鱼
  泥塑大象 学习简单泥塑工艺,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巨大的恐龙 了解恐龙生活环境、种类及
  消失原因,用陶艺的方法以
  想象或仿制结合的方式塑制
  恐龙的造型。
  3.教师对陶文化关注不够
  很多教师指导动物陶塑,不太关注陶艺悠久的历史,殊不知动物陶塑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席位,很多不同时期的动物陶塑生动地再现了古代陶工关注生活的情景,甚至有的动物代表作品不仅是从雕塑的层面,体现,更有很多寓意存在,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
  三、动物陶塑创作指导的策略
  在陶艺教学中发现想象力至关重要,但是一般学生想象力较弱,想象力其实需要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基础上,小学生对动物外形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写生动物是陶塑动物的基础。
  (一)观察生活动物
  近距离地观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动物陶塑的第一步,只有通过眼睛仔细地观察,用笔快速地在纸上表现动物,通过整体地观察,全面了解动物的造型特征。
  (二)仿做动物陶俑
  1.仿做陶艺大师的创作动物
  现代陶艺大师周国桢,创作的作品《天亮了》,极具有创作时代的背景故事,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的故事,雄鸡高昂的姿态流露出劳动人民从此站立起来。解读大师的其他作品创作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欢,其中《猫头鹰》等作品造型概括简约,老猿猴等一系列动物题材的陶塑作品造型简洁,夸张,利用泥料的特殊性,加上特殊的釉彩表现的动物栩栩如生,成型过程也有呈现,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将大师的动物陶艺作品给学生来学习,解读其造型的艺术故事,学习其艺术表现力。
  2.仿学汉时期的动物俑
  2011年版《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价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的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所以引导学生玩泥的同时,关注汉陶文化中的动物俑造型特色,对提高小学生动物创作有着无比的作用。
  (三)欣赏动物陶塑   小学生都喜欢玩具,但是都市生活中的学生对于泥塑和泥塑造型方法会比较陌生,缺乏全面的认知。需要相应的引导。
  1.欣赏民间工艺美术动物作品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类繁多,绚丽多彩,在众多民间艺术品类中,民间泥玩具因其色彩鲜艳,造型简练稚拙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小朋友喜欢它,是因为它可赏,可玩,大人喜欢它是因为它秉承着历史,彰显不同地区的艺术特色,唤起人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特别是民间玩具,是老百姓很据生活的经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发明创作,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同时赋予一定的特殊寓意.
  2.品赏民间工艺泥玩具
  泥玩具,作为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如河南民间的“泥咕咕”、就也可以用来吹响,很多玩具都是根据当地的泥土等甘肃民间的泥马、北京民间的兔儿爷、陕西民间的泥狗泥鸡、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等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造型质朴天然,色彩上也极具特色:用色浓烈鲜艳,纹饰简洁质朴,别有一番率真、清新的美感。教材中选择的民间泥塑玩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制作、装饰泥玩具的方法,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与持久魅力。
  3.鉴赏文化背景中的动物陶塑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优秀总和,在此更关注精神层面,在欣赏的基础上所以引入鉴赏,从人文的主题下鉴赏雕塑中的动物造型。
  (四)四创动物陶塑
  1.创作课本剧中的动物角色
  课本剧是学生很喜欢学习内容,课本剧中带给学生不用动物角色的学习,有很多都有精美的言词与动人的故事构成,针对课本剧很多学生都会分角色来表演,所以对文本中的主角感受很深,如在《骄傲的孔雀》一课里,学生就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孔雀不同的姿态,根据课本剧中的语言文字描述来创作,做的孔雀非常生动,将孔雀因为骄傲从艳丽表现到羽毛耷拉的转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2.创作主题单元的动物陶塑
  主题式单元推行能充分挖掘动物学习资源,如上述的六畜,十二生肖等,就是一个主题单元学习,可以充分地学习,创作的动物作品更加丰富。
  3.创作动漫造型的动物陶塑
  卡通动物是动漫设计的造型,深受小学生喜欢,qq形象,米老鼠,唐老鸭kitty猫等动物形象很多学生都喜欢,根据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的仿做,效果也很好。
  4.创作人与动物之间的陶塑
  动物是人类的邻居和朋友,人和动物的亲情表现的陶塑作品生动,又有情趣味,如我的动物朋友,小作者创作的非常生动。
  (杭州市三墩小学 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其价值和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美术学科包括五大核心素养,这意味着中国的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  一、关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一国家层面上新的教育动向。强调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这极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从人的角
期刊
摘 要: 舟山海洋文化作为有着浓厚本土文化气息的一种民俗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为开展本土化的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我就《海岛渔民画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和实践》课题研究,在“欣赏与评述”、“理论与讲授”、“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和“综合与探索”这五个学习领域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海洋文化 校本课程 开发  《美术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
期刊
教学概述  本次书法教学活动我执教的是《左收右放》,研讨的主题是:把握教材的训练点,增强文本、课堂的吸引力和生成作用。活动重点在于提升课堂的新奇性、趣味性、实效性……让书法教学活动更具渗透力和辐射力。  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书法经典作品欣赏(课前通过音乐对书法经典作品的渲染,使孩子能静静地品读,慢慢地陶醉……)  导入:看着这么精彩的书画作品,您是否被深深吸引,是否又有了书写的冲动?(是)  一
期刊
摘 要:在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的今天,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的作用,让美术课为学生所喜爱,改变美术学科的既有地位,以此为契机,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仅仅在于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更应重视在不影响学生发挥的前提下自身的课堂参与度,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以及美术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性。本文从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体现学科特点、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多门学科相联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
期刊
在古代历史中,民族,文学,神话中都透露出对鹿的崇拜,或是把鹿当成是一种爱情,德音,权利或幸福的象征。或是对他给予神话的色彩,鼓励人们为良从善。鹿与中国古代人生活关系密切,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政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古代文献资料中自然对鹿有诸多的描写。《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而因鹿被塑造成美丽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于是其中有不少对鹿的描绘。《诗经·小雅·鹿鸣》中云: 呦呦鹿鸣
期刊
衢州市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陆忠正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马建红  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杨树丰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中心小学 陈 勇  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中心小学 许永清  衢州市柯城区书院中学 周昭宾  江山市城南小学 段齐敏  江山市中山小学 毛伟琴  江山市一都江小学 祝日云  常山县天马一小 季志辉  龙游县西门小学 吕 立  杭州
期刊
新课程的美术教材,在低年级的教材中编了很多的手工课。我们美术老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出一份力。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在手工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很多困难:比如孩子不准备材料;应付性地完成作业;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不做了等等。如果我们不好好地组织,不拿出一点办法来,在美术手工课上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美好愿望,很难得以实现。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
期刊
释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唐·孙过庭《书谱》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手工装饰画活动是一种学生特感兴趣的活动,他们都喜欢运用各种语言形式在手工活动中得到创新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养成合作创新的良好品格。  关键词:小学 装饰画 创新 品格  对一位艺术创作者来说,必须具备高度的修养,必须具备创造的品格。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创新品格最好的时期,所以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不能忘了学生主
期刊
宓风光 1956年生于浙江嵊州,自幼习艺,广师求益,精于雕刻并擅长毛笔水墨人物肖像画。上世纪70年代底,始攻泥塑,80年代末成立“浙江泥人宓研究所”,开创中国三大泥塑流派之一“浙江泥人宓”,代表作品“中国戏剧百脸谱”、“中华民族”、“藏民系列”、“世界首脑人物”、“屈原”、“三百六十行”、“老夫老妻”等100余件,其中盈不过半瓣黄豆大的“千人脸谱”更属稀世珍品。作品被多国国家级博物馆作为珍品收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