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逝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
年仅五十六岁的鲁迅,生命付出最多的,除了创作和翻译之外便是在美术活动上。童年的鲁迅最喜爱的是图画书,甚至大量影写书中的插图。青年鲁迅购买美术画谱及带有插图的书籍如醉如痴。成年的鲁迅更以收藏画谱、碑帖及汉画像拓片为乐趣。鲁迅的最后十年,几乎都在编辑出版美术书刊,并全力引进和绍介外国美术。尤其是对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不遗余力。读书方面,鲁迅说他古书几乎读过二十四史,从日本留学后,又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史哲学著作。鲁迅在美术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遍及古今中外。可以说,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
书籍装帧史上的旗帜
1907年夏天,鲁迅与周作人、许寿裳在日本东京拟办一本杂志《新生》。鲁迅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并选定了封面画——一幅英国十九世纪画家瓦支的油画,题目叫做《希望》,画作一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后来因经费费杂志未能出成。这应是鲁迅从事书籍装帧的开始。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在日本东京出版。封面由鲁迅设计,淡绿灰色,上方一长方形图案,是希腊女神抚琴和破开云雾光焰四射的太阳。黑白版画的效果,意境十分优美而富有寓义。封面文字《域外小说集》是由陈师曾用篆书题写。书内印有“周氏兄弟纂译”字样。鲁迅在书中的《略例》一文中说明:“装钉均从新式,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故虽翻阅数次绝无污染。前后篇首尾,各不相衔,他日能视其邦国古今之别,类聚成书。且纸之四周,皆极广博,故订定时亦不病隘陋。”
毛边书是鲁迅借鉴了西方的装帧形式,在中国的洋装书装帧史上乃是首创。鲁迅之后,毛边书在二、三十年代大为流行。《域外小说集》是鲁迅设计的第一个书籍封面。
鲁迅一生与书为伴,他亲自设计的书刊书面、扉页达数十种,而且对书的扉页、题花、插图、版式、开本等方面都非常讲究。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封面上端黑色长方框内,嵌以镂空美术字,整版暗红色,显得深沉质朴。鲁迅杂文集的封面大部分是他自己亲自设计。再看一下鲁迅绘制的几个封面:
《歌谣纪念增刊》,封面画设计成一弯新月挂在夜空,有星星相伴,云彩围绕,右下角是由鲁迅指名沈尹默所题的刊名和日期,左上角写了一首月亮的歌谣。
《心的探险》,是高长虹诗和散文诗,鲁迅选编并亲自绘制封面,在书后有注云:“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封面为青灰色,用棕色绘描群魔在云中跳舞的景象,有的在龙的背上倒立,有的在云端翱翔,灵动多姿,意趣盎然。
《桃色的云》,是俄罗斯作家爱罗先珂作的童话剧,鲁迅翻译,并设计了书的封面。在书面为白色,鲁迅采用古代石刻云纹图案,云图是鲜红色的,清新夺目,绘制而成。
鲁迅和青年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钱君匋等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的封面就是陶元庆设计的,鲁迅对他的设计非常赞赏,他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除此之外陶元庆还为鲁迅设计过《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工人绥惠略夫》、《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坟》、《朝花夕拾》封面。陶元庆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可惜英年早逝。我们现在看到陶元庆设计的封面仍然很前卫,也可见鲁迅的美术眼光十分高明。
鲁迅认为:“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连环图画”辩护》)鲁迅“力之美”的美术观是贯穿于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中的。
鲁迅的书籍装帧是美术界众所周知的,凡有书籍装帧设计的教科书,无不以鲁迅的书籍装帧为例。鲁迅的书籍装帧是以他从小对美术的热爱和多年的美术修养为基础的。现在中国的图书出版物每年据说在20万种,装帧设计五花八门,电脑的速度忽略了艺术的追求,看看图书馆中民国封面的旧藏,看看鲁迅设计的优秀书面,应该使我们这一代人美术人汗颜。在书籍装帧史上,鲁迅也是一面旗帜。
倡导木刻不遗余力
1927年鲁迅到上海后,着手翻译了日本板垣鹰穗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此后又翻译了大量外国艺术理论著作和文章,并开始编印外国美术画集。鲁迅的美术译介使中国美术受益非浅。鲁迅所编印的画册多以版画为主。
1929年1月,鲁迅编印了第一种画集《近代木刻选集(1)》,后又陆续编印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木刻纪程(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死魂灵一百图》,《苏联版画选》等十余种版画选集。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版画事业。此外,鲁迅与郑振铎共同编辑的《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是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
鲁迅所编的这些画册反映了鲁迅的审美取向。鲁迅在《〈艺苑朝华〉广告》中说,编印这些画册的目的“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请到了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给青年艺徒讲授木刻技术。鲁迅“不顾盛夏炎热的天气,在蒸笼似的屋子里,”亲自担任翻译;还“每天提着一包版画书籍和版画图片到讲习会来,给学员们传阅,借以扩大他们的眼界”。其间,鲁迅亲自授课三次。 “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逝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中国新兴版画由此兴旺发展起来,中国版画艺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迅在《
年仅五十六岁的鲁迅,生命付出最多的,除了创作和翻译之外便是在美术活动上。童年的鲁迅最喜爱的是图画书,甚至大量影写书中的插图。青年鲁迅购买美术画谱及带有插图的书籍如醉如痴。成年的鲁迅更以收藏画谱、碑帖及汉画像拓片为乐趣。鲁迅的最后十年,几乎都在编辑出版美术书刊,并全力引进和绍介外国美术。尤其是对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不遗余力。读书方面,鲁迅说他古书几乎读过二十四史,从日本留学后,又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史哲学著作。鲁迅在美术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遍及古今中外。可以说,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
书籍装帧史上的旗帜
1907年夏天,鲁迅与周作人、许寿裳在日本东京拟办一本杂志《新生》。鲁迅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并选定了封面画——一幅英国十九世纪画家瓦支的油画,题目叫做《希望》,画作一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后来因经费费杂志未能出成。这应是鲁迅从事书籍装帧的开始。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在日本东京出版。封面由鲁迅设计,淡绿灰色,上方一长方形图案,是希腊女神抚琴和破开云雾光焰四射的太阳。黑白版画的效果,意境十分优美而富有寓义。封面文字《域外小说集》是由陈师曾用篆书题写。书内印有“周氏兄弟纂译”字样。鲁迅在书中的《略例》一文中说明:“装钉均从新式,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故虽翻阅数次绝无污染。前后篇首尾,各不相衔,他日能视其邦国古今之别,类聚成书。且纸之四周,皆极广博,故订定时亦不病隘陋。”
毛边书是鲁迅借鉴了西方的装帧形式,在中国的洋装书装帧史上乃是首创。鲁迅之后,毛边书在二、三十年代大为流行。《域外小说集》是鲁迅设计的第一个书籍封面。
鲁迅一生与书为伴,他亲自设计的书刊书面、扉页达数十种,而且对书的扉页、题花、插图、版式、开本等方面都非常讲究。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封面上端黑色长方框内,嵌以镂空美术字,整版暗红色,显得深沉质朴。鲁迅杂文集的封面大部分是他自己亲自设计。再看一下鲁迅绘制的几个封面:
《歌谣纪念增刊》,封面画设计成一弯新月挂在夜空,有星星相伴,云彩围绕,右下角是由鲁迅指名沈尹默所题的刊名和日期,左上角写了一首月亮的歌谣。
《心的探险》,是高长虹诗和散文诗,鲁迅选编并亲自绘制封面,在书后有注云:“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封面为青灰色,用棕色绘描群魔在云中跳舞的景象,有的在龙的背上倒立,有的在云端翱翔,灵动多姿,意趣盎然。
《桃色的云》,是俄罗斯作家爱罗先珂作的童话剧,鲁迅翻译,并设计了书的封面。在书面为白色,鲁迅采用古代石刻云纹图案,云图是鲜红色的,清新夺目,绘制而成。
鲁迅和青年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钱君匋等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的封面就是陶元庆设计的,鲁迅对他的设计非常赞赏,他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除此之外陶元庆还为鲁迅设计过《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工人绥惠略夫》、《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坟》、《朝花夕拾》封面。陶元庆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可惜英年早逝。我们现在看到陶元庆设计的封面仍然很前卫,也可见鲁迅的美术眼光十分高明。
鲁迅认为:“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连环图画”辩护》)鲁迅“力之美”的美术观是贯穿于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中的。
鲁迅的书籍装帧是美术界众所周知的,凡有书籍装帧设计的教科书,无不以鲁迅的书籍装帧为例。鲁迅的书籍装帧是以他从小对美术的热爱和多年的美术修养为基础的。现在中国的图书出版物每年据说在20万种,装帧设计五花八门,电脑的速度忽略了艺术的追求,看看图书馆中民国封面的旧藏,看看鲁迅设计的优秀书面,应该使我们这一代人美术人汗颜。在书籍装帧史上,鲁迅也是一面旗帜。
倡导木刻不遗余力
1927年鲁迅到上海后,着手翻译了日本板垣鹰穗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此后又翻译了大量外国艺术理论著作和文章,并开始编印外国美术画集。鲁迅的美术译介使中国美术受益非浅。鲁迅所编印的画册多以版画为主。
1929年1月,鲁迅编印了第一种画集《近代木刻选集(1)》,后又陆续编印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木刻纪程(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死魂灵一百图》,《苏联版画选》等十余种版画选集。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版画事业。此外,鲁迅与郑振铎共同编辑的《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是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
鲁迅所编的这些画册反映了鲁迅的审美取向。鲁迅在《〈艺苑朝华〉广告》中说,编印这些画册的目的“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请到了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给青年艺徒讲授木刻技术。鲁迅“不顾盛夏炎热的天气,在蒸笼似的屋子里,”亲自担任翻译;还“每天提着一包版画书籍和版画图片到讲习会来,给学员们传阅,借以扩大他们的眼界”。其间,鲁迅亲自授课三次。 “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逝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中国新兴版画由此兴旺发展起来,中国版画艺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