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灵魂的脊梁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观点定为标题,清晰、显豁、醒目、扣题,这样就使得文题切题响亮。)
  人们行走在岁月之路上,从昂首挺胸的青年,变成伛偻蹒跚的老年,脊梁会不可避免地弯曲。生理上如此,精神上却未必。勇敢挺起灵魂的脊梁,正视生命,所有的崇高都从这一刻开始,一切的新生也都从这一刻起步。
  在苦难的重压下,怯懦的人选择逆来顺受,提前蜷缩成一团,却又为自己的“弯曲”感到无奈与愤恨。这时若还能挺直灵魂的脊梁,即使不能在现实中脱离重负,但至少可以证明在精神上从未被奴役。
  余秋雨曾经沉重的笔触介绍过塞万提斯的一生,塞万提斯的命运“苦得令人心疼”。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学教育,年轻的时候参加海军,却意外被海盗俘虏,因缺少赎金,被一群穷凶极恶之徒折磨了整整五年。好不容易逃出魔窟,又几度入狱,因为种种事故被法庭纠缠不休。第三次出狱的塞万提斯终于开始创作《堂吉诃德》,他的抵达成就了另一个人的出发。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他化身为固执的骑士,与命运奋力搏战。塞万提斯对命运既不敬畏又不诅咒,而是凌驾其上,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生活的困厄是命運的安排,而灵魂的直立与否却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苦难是无形的,而疾病是有形的,相比之下疾病所给人造成的痛苦更为直接、更无情。哈丽雅特·约翰逊,是一出身就脊梁严重扭曲的人,“坐轮椅不过是我所经历的最微不足道的事,我的身体不过是一张皮挂在一堆骨头上。”可身残志坚永远不是她要讲的故事,她竟是一位战斗力极强的律师。
  在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彼得·辛格的论战中,她站在残疾群体一方,坚持反对“父母对出生一个月内高度残疾的婴儿具有决定其生死之权利”的荒谬论断。她自身就证明了这个观点的错误。人可以一出生就失去直立的脊柱,但他依旧能“站着生活”。哈丽雅特灵魂的脊梁是完美而健全的,这让她可以“来者不拒”地直面痛苦与缺陷。
  挺起灵魂的脊梁,不仅可以视为对苦难和病魔的超越与反抗,更是一切忏悔和救赎的起点。(加上这样的过渡句,不仅能够很好的总结上文内容,更能够显示出文章结构的递进性,更能够做到中心句放段首,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只有敢于正视自己最阴暗,最浑浊的一面,灵魂的脊梁才算真正挺直。《复活》笔下的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生活荒淫无度的地主,他在现实的街道上目空一切地行走,在生命的路途中却还是一个可怜虫。当他毁了侍女玛丝洛娃的人生时,聂赫留朵夫的灵魂受到了自我的拷问。他决定抛弃一切财产,一路跟随玛丝洛娃前往西伯利亚,以自己的流放获得精神救赎。从这时候起,一具弯曲腐朽的躯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正直的生命,这就是“复活”啊。
  无论是外在的压迫,还是内在的反省,都需要挺起灵魂的脊梁。“站直了,别趴下”,这句喜剧台词在此却有其深刻的意义。(结尾前一句是对上文例子的总结,后一句的引用更是机智地点出挺直灵魂的脊梁的意义。)
  升格小结
  这篇文章题目统领全文的意识明显加强。全文层层深入,语言朴实流畅。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两个例子论证挺起灵魂的脊梁就是超越外在的苦难,然后进一步指出挺直起灵魂的脊梁更是直面内心的阴暗。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证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其他文献
一直想用一些文字,来记下专属于我的青春。  开 始  东内门的那盏昏黄的路灯,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当我骑着单车,吸吮着中考后那份的独特空气,从一片漆黑中闯出来时,正撞到路灯洒下的几点昏黄上。我看到了保卫科上悬着的“再创佳绩”,呆呆望着……  梦 想  “你有梦想吗?”任老师站在冰心楼的台阶上,威严地问我。他的声音扩散出去,消弭在了楼前同学的背书声里……  梦想?  有梦想大概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吧
期刊
二、条件性预测思维法  1.什么是条件性预测思维法  用西方哲学家波普尔的话来概括就是“在条件C下,有E”。用我们的话语来说就是“如果有C,那么就会有E”。“C”就是设想的事物存在的一个条件,如它存在,就可以预测相关事情会有“E”结果发生。关于对这一思维方法的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杜牧《赤壁》一诗了。诗云: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期刊
近日,一段“格斗教父徐晓冬挑战成都太极宗师雷公”的视频火爆网络。格斗教父仅用20秒就将太极雷公打倒,此视频一出,不仅助长了格斗的士气,也让太极以及传统武术各门派颜面扫地。  这让很多网民对太极提出了质疑:“中国传统武术不堪一击?是神话?”无独有偶,社会上类似的、对于传统的质疑与抛弃存在了何止一两天。就本次事件而言,我并不认同一些网友偏激的言论。霍元甲是真,少林寺是真,铁头功是真,武术是真,而太极也
期刊
师:“文题善,佳篇成一半。”近几年高考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由拟题或半自由拟题。  生:怎样拟一个靓丽的作文标题呢?  师:今天我教大家一招:运用修辞。  1.运用比喻。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除了实指,还有比喻意义,十分耐人寻味。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了比喻,除了显示一个人的力量渺小外,更突出了人“能思想”的寶贵和伟大;作者把人和苇草联系在一起,
期刊
我们先来看一组荒诞的法庭众生相:  一、法庭审判玛丝洛娃。法庭的庭长早就到法院了,因为他要在六点前去会他的情妇,所以急切地希望案子快点审完。一个法官跟妻子吵架,在整个审判过程一直担心回家后老婆不给饭吃。另一个法官是只关心自己虚弱的身体,此时正担心着自己的胃炎。书记官故意提出要先审玛丝洛娃一案,因为他知道那个副检察官因给同事饯行,喝酒打牌玩女人,刚通宵了一个晚上,而且他功名心很重,认为自己经手的案件
期刊
灵魂的救赎,精神的复活  —— 觉醒的玛丝洛娃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说:“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的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这种本性,不正是玛丝洛娃心中的“那一抹亮光”——善良吗?正是“那一抹亮光
期刊
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是“最清醒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長篇小说,是他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作家通
期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
期刊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女儿只给她买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过后,老人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拿着车票座位号“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要求挤一挤合坐在一起,被女大学生拒绝,双方为此起了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了座。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觉得很委屈,“坐自己的位置错了吗?”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就其中任意
期刊
【直击考点】  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这一考点是在原“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新课标高考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一考点是命题的热点。  【技法指导】  一、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