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到秋,或许才能看透人一路行走的本色。
在一个紫霞染透的黄昏,我漫步在吉林西部通榆小城的书法墨宝园林里,被满园的色彩深深吸引。
一座座碑林上镌刻着享誉中外的书法名家墨宝,在这个秋季,不再是孤立的、冰冷的公式化排列,色彩一天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泼洒在书法碑林里。偶有斜出的一两片红叶,少女口红一样润湿了翰墨一角;有几片淡紫色浮云缭绕,遮蔽了一座碑林半面,羞羞答答的;有几丝细长如柳的淡黄,与书碑勾肩搭背,谈情说爱;一朵朵浅粉的牵牛花,耳鬓厮磨,温情脉脉地依偎在墨碑身旁……
满园的色彩让书法碑林熠熠生辉。
爬在墙面上的翠竹,在墨宝园中超凡脱俗不肯褪色,椭圆型叶片,密密麻麻一大片,绿宝石般晶莹剔透,欲仙欲坠,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和诱人的色彩。
那一簇簇花树,枝头一团团浅黄如伞,伴轻风浮动,下面则是青紫、浅绿一圈圈拥抱着树干,色彩的差异装点了墨宝园整体的大气和美丽。那青翠的苍松,爬上了几片深黄、淡绿的叶片,叶片并不十分完整,有的被虫子咬出了小洞,有的被风吹卷了一个小角,这样的残缺,倒把苍松妆点得更加茂盛,更加浓重。特别映入眼帘的是:油红的色彩泼满了园子,有深紅伴翠绿叶子的搭配,唯紫色是园子里的大美,有深紫,紫得诱人;有浅紫,紫得透明;有的半黄半紫,像颜料泼得不匀一样,反现出别样的光彩。垂柳依依,叶尖泛黄,尚遗留绿的印痕,只是在秋色里,腰肢没有春夏之灵活,舞动起来,有些笨拙和木讷。墨宝园的幽径两侧都是高高低低的树木,不是春夏饱满的绿,有深红的枫叶,有淡黄的柳叶,墨碑脚下金星铺地、闪闪发光。
墨宝园的色彩让我浮想联翩。色彩不仅是画家的专利,也是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南史江淹传》记载:有一次江淹梦见郭璞,郭对他说:我有只笔在你处多年,请归还。江果然从怀里拿出一支五彩笔还给郭璞。从此江写诗再无美句,时人谓之“江郎才尽”。美国作家梭罗眼力没有色彩,就不会有他的成名作《瓦尔登湖》;屠格涅夫眼力没有色彩,就不会有他流传于世的《猎人笔记》;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色彩与人物命运的融合,打动多少代读者;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生大戏;陈忠实的《白鹿原》、张贤亮的《绿化树》、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批带有色彩的名字,读来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作家莫言对色彩语言特别青睐,很多小说带有色彩名词,如《红高粱》《红树林》《透明的红罗卜》,色彩不只停留在感觉上,更多的是在色彩的铺陈中埋进一层深意,透过色彩的表面可见色外之色、色外之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著名词句,彰显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磅礴气势。
色彩也是有声音的。带有色彩的歌曲,如《黑色翅膀》《白色风车》《红豆》《粉红色的回忆》《蓝色故乡》,等等,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漫步墨宝园,随便一个拐弯处就是一丛典雅的“相思豆”,长片的绿叶子胡乱搭在其中,让“红豆”更具诗情画意。在一堵树墙后面,大片宛如黄菊般的树叶,在阳光下静养身心,偶有横出的一枝,虫子一样在红叶中穿过,红里透紫,黄里映红,美不可言。一个古色古香月亮门旁的小桥下,溪流里有芦苇蒲草丛生,苇草半黄半绿,墨紫色的小蒲棒,像一只只伶俐的小动物,时高时低探出头来,调皮地四处张望,或许它也被这满园的秋色所迷恋。
其实,天空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白云的点缀;大海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青山的点缀;夜空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星光的点缀;田野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五谷的点缀;草原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野花的点缀,茫茫人海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不同肤色的点缀……
墨宝园这些古今中外镌刻的墨宝,有了秋色的点缀,书法珍品才更具活力、鉴赏力和绵绵禅意。天宫泼五彩墨同碑林中的墨迹柔合在一起,互相辉映,可谓天地之大成,园林之大美。
色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写照,也是一方水土地域文化的彰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东北白山黑水的色彩写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江南水乡色彩的勾画。阿尔泰的五彩滩、井冈山的翠竹、盘锦的红海滩、哈巴河的白桦林、大兴安岭的青松、香山的红叶……色彩足以代表一个地域独特的景观和文化符号。
墨宝园的色彩,就是通榆这个年画之乡、书法之乡和摄影之乡的文化标识。素有“大地印章”美誉的书法“墨宝园林”,它的布局由“中国向海”四字构成,每一字都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园区。站在高处或飞机上俯瞰,你会看到一枚红色、硕大的方形印章镶嵌在美丽的通榆大地上。这方大地印章涵盖了墨宝园的五个文化主题,创造了五个中国第一,即中国第一个北京大学的“文化书法”碑林;中国第一次集世界各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碑林;中国第一次集时代顶级书法家集体创作《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阕》碑林;中国第一个状元碑林;中国第一个大地印章园林景区。
这多姿多彩的树木花草,令鹤乡通榆墨宝更具神韵,我后退一步,乃至离开园子,这秋色依然绽放在我行走的路旁……
在一个紫霞染透的黄昏,我漫步在吉林西部通榆小城的书法墨宝园林里,被满园的色彩深深吸引。
一座座碑林上镌刻着享誉中外的书法名家墨宝,在这个秋季,不再是孤立的、冰冷的公式化排列,色彩一天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泼洒在书法碑林里。偶有斜出的一两片红叶,少女口红一样润湿了翰墨一角;有几片淡紫色浮云缭绕,遮蔽了一座碑林半面,羞羞答答的;有几丝细长如柳的淡黄,与书碑勾肩搭背,谈情说爱;一朵朵浅粉的牵牛花,耳鬓厮磨,温情脉脉地依偎在墨碑身旁……
满园的色彩让书法碑林熠熠生辉。
爬在墙面上的翠竹,在墨宝园中超凡脱俗不肯褪色,椭圆型叶片,密密麻麻一大片,绿宝石般晶莹剔透,欲仙欲坠,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和诱人的色彩。
那一簇簇花树,枝头一团团浅黄如伞,伴轻风浮动,下面则是青紫、浅绿一圈圈拥抱着树干,色彩的差异装点了墨宝园整体的大气和美丽。那青翠的苍松,爬上了几片深黄、淡绿的叶片,叶片并不十分完整,有的被虫子咬出了小洞,有的被风吹卷了一个小角,这样的残缺,倒把苍松妆点得更加茂盛,更加浓重。特别映入眼帘的是:油红的色彩泼满了园子,有深紅伴翠绿叶子的搭配,唯紫色是园子里的大美,有深紫,紫得诱人;有浅紫,紫得透明;有的半黄半紫,像颜料泼得不匀一样,反现出别样的光彩。垂柳依依,叶尖泛黄,尚遗留绿的印痕,只是在秋色里,腰肢没有春夏之灵活,舞动起来,有些笨拙和木讷。墨宝园的幽径两侧都是高高低低的树木,不是春夏饱满的绿,有深红的枫叶,有淡黄的柳叶,墨碑脚下金星铺地、闪闪发光。
墨宝园的色彩让我浮想联翩。色彩不仅是画家的专利,也是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南史江淹传》记载:有一次江淹梦见郭璞,郭对他说:我有只笔在你处多年,请归还。江果然从怀里拿出一支五彩笔还给郭璞。从此江写诗再无美句,时人谓之“江郎才尽”。美国作家梭罗眼力没有色彩,就不会有他的成名作《瓦尔登湖》;屠格涅夫眼力没有色彩,就不会有他流传于世的《猎人笔记》;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色彩与人物命运的融合,打动多少代读者;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生大戏;陈忠实的《白鹿原》、张贤亮的《绿化树》、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批带有色彩的名字,读来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作家莫言对色彩语言特别青睐,很多小说带有色彩名词,如《红高粱》《红树林》《透明的红罗卜》,色彩不只停留在感觉上,更多的是在色彩的铺陈中埋进一层深意,透过色彩的表面可见色外之色、色外之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著名词句,彰显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磅礴气势。
色彩也是有声音的。带有色彩的歌曲,如《黑色翅膀》《白色风车》《红豆》《粉红色的回忆》《蓝色故乡》,等等,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漫步墨宝园,随便一个拐弯处就是一丛典雅的“相思豆”,长片的绿叶子胡乱搭在其中,让“红豆”更具诗情画意。在一堵树墙后面,大片宛如黄菊般的树叶,在阳光下静养身心,偶有横出的一枝,虫子一样在红叶中穿过,红里透紫,黄里映红,美不可言。一个古色古香月亮门旁的小桥下,溪流里有芦苇蒲草丛生,苇草半黄半绿,墨紫色的小蒲棒,像一只只伶俐的小动物,时高时低探出头来,调皮地四处张望,或许它也被这满园的秋色所迷恋。
其实,天空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白云的点缀;大海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青山的点缀;夜空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星光的点缀;田野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五谷的点缀;草原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野花的点缀,茫茫人海是有色彩的,那是由于不同肤色的点缀……
墨宝园这些古今中外镌刻的墨宝,有了秋色的点缀,书法珍品才更具活力、鉴赏力和绵绵禅意。天宫泼五彩墨同碑林中的墨迹柔合在一起,互相辉映,可谓天地之大成,园林之大美。
色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写照,也是一方水土地域文化的彰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东北白山黑水的色彩写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江南水乡色彩的勾画。阿尔泰的五彩滩、井冈山的翠竹、盘锦的红海滩、哈巴河的白桦林、大兴安岭的青松、香山的红叶……色彩足以代表一个地域独特的景观和文化符号。
墨宝园的色彩,就是通榆这个年画之乡、书法之乡和摄影之乡的文化标识。素有“大地印章”美誉的书法“墨宝园林”,它的布局由“中国向海”四字构成,每一字都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园区。站在高处或飞机上俯瞰,你会看到一枚红色、硕大的方形印章镶嵌在美丽的通榆大地上。这方大地印章涵盖了墨宝园的五个文化主题,创造了五个中国第一,即中国第一个北京大学的“文化书法”碑林;中国第一次集世界各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碑林;中国第一次集时代顶级书法家集体创作《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阕》碑林;中国第一个状元碑林;中国第一个大地印章园林景区。
这多姿多彩的树木花草,令鹤乡通榆墨宝更具神韵,我后退一步,乃至离开园子,这秋色依然绽放在我行走的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