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本土传统和西方文化的撞击下,俄罗斯文化出现了一个创作大繁荣的时代——“白银时代”。在这个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白银时代,继以普希金为首的黄金时代后,俄罗斯诗歌又一次出现了精神的喷涌和浪花飞溅,这些诗人的存在就像天鹅,他们坚信“美”能引领生活,在迷惘与企盼,彷徨与观望中,这些孤独而高贵的灵魂,被动荡的时代所唤起,又被时代的动荡所埋葬,本次,我们阅读安娜阿赫玛托娃、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季娜依达吉皮乌斯三位白银时代女诗人的一生,看到的是人的尊严、艺术的尊严。她们的才华,她们一生的遭遇,已变成俄罗斯精神的象征。
安娜·网赫玛托娃: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
在搜集资料时,才发现今年是她诞辰120周年了。1989年,为纪念这位白银时代的月亮100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89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她开创了璀璨白银时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她为整个俄罗斯民族留下了历史的真相,她是第一个将《离骚》翻译成俄文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自认是她文学上的遗孤——安娜·阿赫玛托娃,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灿烂地照耀着整个身处的时代。
1966年3月4日的夜晚极其幽静,安娜阿赫玛托娃整晚一直伏在案头写诗。事实上整个春天她都感觉心脏疼痛频发,毕竟她已经77岁了。
窗外的大雪无声无息地落下,电话缄默,只有回忆的声音在脑海的深层发出清晰的声响。巴甫洛斯克公园松林的铜十字架、莫斯科大炉子的热空气、轮船的螺旋桨……有关过去的声音、呼唤、味道都卷着记忆走向事件发生的彼时彼地。在这时时都感到是“最后的时光”里,她仍然独自一人品味着生命中美好和悲哀的一切。
俄罗斯的高贵
安娜的美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灵感的来源,她所特有的俄罗斯的高贵使得众多的仰慕者终日围在她身边,纷纷为她作诗作画,她是诗人中的缪斯,白银时代众星捧月的月亮。
1889年6月,安娜阿赫玛托娃在黑海沿岸的小别墅里出生。童年时期,小安娜就跟随父母移居普希金的故乡皇村。悠远的诗歌传统孕育了她最初的诗情。11岁那年,她就在妈妈记录家庭支出的本子里开始写自传,并尝试写出了第一首诗。后来,因为父亲反对安娜使用真姓“戈连科”发表诗歌,于是安娜就选择了外祖母的姓氏作为笔名,阿赫玛托娃,这个姓氏来自成吉思汗后裔鞑靼族,安娜外祖母的母亲是鞑靼可汗的郡主。
安娜真正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是在20岁嫁给了诗人古米廖夫以后。是古米廖夫将她带入了这个活跃的文艺圈,他们一起创建了白银时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阿克梅”,只是在那次彼得堡著名的“塔楼”聚会之前,人们对安娜更习惯的称呼是“诗人漂亮的妻子”。而在那次聚会上,人们邀请漂亮的“诗人妻子”也朗诵一下自己的诗歌。拗不过众人的热情,安娜略带羞涩地站了起来,吟诵了《最后相会的歌吟》,“胸口是那么无助地冷却,而我的脚步却那么轻快。我把左手的手套/往自己的右手上戴。/仿佛感到台阶无数地多,/可我分明记得它总共才三级!……”
这首清新奔放的小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曾经嘲笑安娜“过于浪漫”的诗坛前辈伊万诺夫甚至放下了以往的傲慢,激动地走到她的面前,一边吻着她的手,一边兴奋地说:“这首诗的诞生是俄罗斯诗歌界的一件大事!”
此后,安娜经常与丈夫一起出入各种文艺场所,在众多艺术家聚集的“流浪狗俱乐部”里,安娜几乎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她的肩膀上总是搭着一块玫瑰红的披巾,穿着高腰的丝裙端坐在壁炉边,神色凝重而高傲,纤巧的手指夹着一根香烟,不时发出几声咳嗽,冷静地独自观望喧闹的众人。这不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古希腊女神像嘛!安娜的美逐渐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灵感的来源,她所特有的俄罗斯的高贵使得众多的仰慕者终日围在她身边,纷纷为她作诗作画,其中以阿尔特曼和莫迪里阿尼创作的最为著名。至今阿尔特曼所画的《安娜阿赫玛托娃像》仍被收藏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里。
比她的美貌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才华,1912年安娜在自己200首诗中挑选出40首,结集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诸多诗人纷纷发表评论,评论家们甚至觉得“《黄昏》更像是俄罗斯诗歌创作的早晨”。1914年,安娜的第二本诗集《念珠》出版,虽然6个星期后,因为俄国对德国宣战,诗集即被停售。可是就是在这样战乱的情况下,《念珠》仍然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评论界认为她是“普希金传统的最理想继承人”,民间甚至兴起了以《念珠》中的诗句做“接龙”的游戏,一位革命党人说:“如果有人送我一册《念珠》,我就是在狱中待上一段时间也愿意。”随着第三本诗集《白色群鸟》的问世,安娜在诗歌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与普希金“黄金时代的太阳”相呼应,安娜·阿赫玛托娃日后被封为“白银时代的月亮”。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在安娜的诗歌作品里,“爱情”是最重要的主题,她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无数的追求者,然而她的爱情却充满了波折和痛苦,与普宁之二女共事一夫的事实一直成为诗人心中的隐痛,可是,1945年与年轻自己20岁的英国外交官伯林的那场惊世之恋,则彻彻底底将她带进了苦难的深渊。
十月革命前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选择流亡国外,可是安娜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俄罗斯,她宣称“永远不活在异国的天空下,永远不活在别人的怜悯中”。而后一句,冥冥中似乎也成为安娜日后生活的注解。
1921年,前夫古米廖夫因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被枪决。本性柔弱的安娜将所有的悲愤都倾注在诗歌里,评论界的热烈讨论加上前夫罪名的牵连,使得安娜从20世世20年代中期开始,所有诗歌都被禁止发表和出版,本人也被禁止出入公众场合。单纯迷恋诗歌的安娜不知道时代的洪流要将她冲击到哪里去,可是,在35岁就被提前退休的岁月里,她攥着只够买火柴的养老金,仍然裹着深色披肩,紧抱双臂,头发挽于脑后,神态举止依旧是宛若女王的贵妇。
在被命运鞭笞时,她的模样从不难看,而且爱情更奇怪地眷顾了她。1922年,安娜患了严重的肺结核,多年的朋友、平时总是容易发怒的文艺批评家普宁来到她的床榻边。他细声细语地关怀她的病情,之后递上一条热毛巾,临走时,他说“我会再来的”。之后,没多久,她就披普宁接回了他的住处,可是开了门却看见他的妻子阿莲斯。家里有两个女人,却只有一个男人。她和普宁一个房间,阿莲斯和女儿睡在另一个房间,他们就这样一起生活了整整15年。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挣扎,使得与普宁之二女共事一夫的事实一直成为诗人心中的隐痛。而1945年的那场惊世之恋,则彻彻底底将她带进了苦难的深渊。
那是1945年冬天一个飘雪的夜晚,一间没有窗帘的小屋子里,穿一身旧衣服的安娜正在和一名女访客谈话。有人敲门,她起身,开了门。这一开,就是与年轻自己20岁的英国学者、日 后被评为20世纪著名思想家的以赛亚·伯林的传奇爱恋,同时请进来的还有“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的官方判词和开除作家协会的沉重苦难。
伯林在那间月光映照的小屋,用一种英式绅士俄语,向她表示由衷的敬意。安娜则用温柔而华美的类诗体慢节奏,讲述一件件令他向往和惊诧的“家常”。不知被什么情绪驱使,她在那个寒冷静谧的夜晚,一下子就把这个陌生拘谨的英国人,视为心中最可亲近的人。而伯林也不知受什么影响,浑然忘记了英国外交官的身份,和这位不平凡的俄国女人,一边分吃一小盘清水煮土豆,一边“进行着人的一生中只可能发生一两次的最纯粹交流”。当冬日和煦的阳光把小屋照得四处透亮。伯林和安娜才恋恋不舍地分开。那时已是第二天上午10时许,他们倾谈并共处了13小时。心情激荡的伯林,神魂颠倒地步行返回宾馆,到了宾馆,他一头倒在自己的床上,嘴里念着:“我恋爱了!我恋爱了!”列宁格勒之行,能见到“俄罗斯的高贵”,成为伯林一生“最令人激动的事情”。
一个半月后,伯林奉调归国。与安娜分别时,他们怔怔地望着对方,既没有拥抱,也没有承诺。因为两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次永无结束的相聚。两年后,冷战开始。他们被迫站到两个世界。
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苦难也同时达到了最顶端,继安娜被开除出作家协会后,1949年秋季,她的儿子和相依了多年的普宁,先后被捕,普宁更是在1953年死在了流亡地。她则每日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必须每天走到窗口两次,以便被验证没有自杀。安娜明知这一系列悲剧都与伯林有关,却毫不后悔,并多次坚决拒绝“主动”出国。她依然每日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孜孜不倦地撰写着不朽的俄罗斯自由诗篇。
哀泣的缪斯低声浅吟
苦难不是经历了什么,更在于感受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如果没有那足足15年不许“由地上爬起来”的经历,安娜阿赫玛托娃依然是一个擅长写爱情诗的作家,然后借由这些命运的鞭笞,俄罗斯哀泣的缪斯浴火重生,低声吟唱出感动整个欧洲的《安魂曲》。
安娜‘阿赫玛托娃一生的代表作《安魂曲》是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写出的。上世纪30年代,大清洗。她的儿子列夫因受父母牵连,在1931年里再一次坐牢。安娜忧心如焚,为了探视儿子,她在探监队伍里排了整整17个月的队!在一次排队时,一位妇女认出了她,她站在安娜身后,凑近她的耳朵,低声问:“您能描写出这儿的情形吗?”她回答说:“能。”妇女的脸上浮起一丝会心的笑意。
在1935年至1941年期间,国难家仇萃一身的安娜·阿赫马托娃成就了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这是一部真正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在人人自危的恐怖年代,安娜用组诗《安魂曲》让人道主义发出了最强音。“在这类痛苦面前/高山低头、大河断流/但牢门紧闲/苦役的洞穴’/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苦难的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安魂曲》主要依靠民众口口相传才得以保存。据说,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安娜不得不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存盘的《安魂曲》,直到1 987年,安娜·阿赫玛托娃去世21年后,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
各种荣誉在安娜生前就已经开始向她走来,苏联、欧洲的各界人士争先拜访她,以至于她的家门口常常排满长长的队伍。1964年,她借了托尔斯泰遗孀的衣服去意大利领取文学奖,1965年,与伯林相识20周年,经以赛亚伯林亲自提名,牛津大学授予俄罗斯唯一自沙皇时代享誉至今的伟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安娜,力排众议来到伦敦,实现了与伯林在人间重逢的心愿。
可是仅仅一年后,1966年3月5日清晨,安娜阿赫玛托娃死于心肌梗死。这位自沙皇时代享誉至今的伟大诗人在她漫长的人生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熬过了冷战,有足足1 5年,不许“从大地上爬起”。她承受了比一股人更为深沉的痛楚,却总能忍耐着挺过来。即使是在政治恐怖的年代,贫困的安娜依然固守着知识分子的雍容风度,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清楚自己作为诗人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罗斯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孤单夜莺的绝唱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似乎生而为诗歌,她6岁便开始写诗,11岁成集,18岁时就已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位白银时代的夜莺除了与生俱来的诗歌才华外,她的经历也充满了诗意的情节:那些浪漫中锲入的坎坷,温柔中酝酿的风暴、忠贞下的屡屡背叛……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她作为一个诗人而生,作为一个人而死。
1941年8月31日,苏联鞑靼自治共和国叶拉布加镇一间茅草房里传出一声尖叫。
一位俄罗斯老妇人,瘫倒在门口,在她的正对面,一个俄罗斯妇女悬挂在窗口,脖颈上套着一根生锈的铁环,脚下横着一张凳子。
老妇人赶忙叫人把她从铁环上抱下来。可是妇女早已断气。
“好好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呢?她的粥还没有喝完呢!”老妇人开始为她整理遗物。陈旧的被子,陈旧的蚊帐,陈旧的拖鞋,床头一堆陈旧的衣服,“她怎么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几天过去了,尸体依然没有人认领。她就被一张草席裹着,匆匆入土,埋葬。
俄罗斯的玛丽娜就这样彻底消失了。很多年以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说:“她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但是她的遗憾,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她,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一个旋转着自燃的爱人,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时代的孤儿。
“我生来就只能写诗”
18岁的玛丽娜开始了她对俄罗斯诗坛的征服。面对她的奇袭,诗人们只能折服,莫斯科第一诗人沃洛申亲自登门拜访,诚恳地赞扬她:“你不是在诗歌中思考,你是生存在诗歌中!”
天性敏感的玛丽娜生于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莫斯科大学艺术史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母亲则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位母亲,玛丽娜坦言:“我生来就只能写诗。”
小玛丽娜6岁便开始了诗歌练习,充满灵性、崇尚高贵美的她,早在母亲第一次带她去看歌剧时就预言了自己的爱情。她爱上了戏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塔吉扬娜,爱上了他们的爱情,并开始了自己的寻找,“我恰恰是从那一刻起便不想成为幸福的女人,为了我心中的不幸的、不能实现的爱情的全部激情”。
玛丽娜16岁时暗恋上了年长自己许多的大学生,因为遭到拒绝,她拿了把手枪站到校庆舞台上试图自杀,幸亏枪内装的是一颗哑弹。她没有征服那个男孩,却开始了对俄罗斯诗坛的征服。1910年,18岁的玛丽娜自费出版了第 两个老女人露出黑色的牙齿发问。“我想做洗碗工。”她胆怯地回答。“我们不需要!”
还能怎么样?“生活:刀尖……她等待刀尖已经太久!”很久很久以前的诗句如今却成了她一生的谶语。然后,49岁的她,作为一个人,选择了悬梁自尽。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称“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有人问:“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吗?” “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诗人!”
吉皮乌斯:谦卑蛰伏在我高傲的杯底
她与安娜·阿赫玛托娃并称为俄罗斯白银时代诗坛的萨福:她的创作引领抒情的现代主义整整15年的历史;她一手推动着流亡巴黎的俄罗斯侨民文化的繁荣,有人说她是妖精,有人称赞她是颓废派教母。然而自始至终她都是季娜依达-吉皮乌斯,一个矛盾复杂、特立独行的女诗人。
“我的失败,真诚地欢迎你!/我爱你,正如我对胜利的眷恋;/谦卑蛰伏在我高傲的杯底;/欢乐与痛苦原本是一体相联。”在吉皮乌斯的所有诗歌创作中,《干杯》这首诗传达出了她整个思想的渊源——宗教。
1869年11月8日,吉皮乌斯诞生于图拉省别连瓦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的远祖属于16世纪移居莫斯科的德国侨民,母亲则是一名迷人的西伯利亚女郎。童年时代,吉皮乌斯就显得与众不同,她经常穿着一件玫瑰红的短毛衣,从不扣上衣服的最后一粒纽扣,面部表情永远严肃而孤傲,极少与人交往,一直沉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
这种异常的举止很大程度来自古皮乌斯忧郁的天性。与其他孩子爱慕父母那种纯粹的天伦之爱不同,她的爱掺和着太多虔敬的成分。到了近乎宗教崇拜的边缘。由于父亲的坚决要求,稍长一些的吉皮乌斯被送进了基辅学院。可是,她无法承受这种亲人离别的悲伤,以至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不得不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度过。显然,对这位略带神经质的少女来说,每一次离别都无异于一次深刻的死亡。而在她刚满11岁时,父亲的因病去世,更是给她烙下了深深的创痕。11岁的小姑娘第一次体验到死神那掌控一切的威慑力,她在学校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像一个“怀着大悲哀的小人儿”。
1889年,20岁的吉皮乌斯嫁给了著名作家德·梅列日柯夫斯基。与其他诗人的浪漫多情不同,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场同志式的结盟。婚礼的现场很简单,婚庆完毕的当晚。这对新人依然各自进行自己早已成为习惯的阅读。然后,新郎困了,起身,回到自己的旅馆,而新娘则倒头佰睡,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嫁为人妇的事实。直到第二天清晨,母亲来敲门:“你还在睡,你的丈夫已经来了。快起床!”这便是吉皮乌斯新婚生活的开端。对从小个性独特的吉皮乌斯而言,精神上的眷恋远远大干肉体的亲近。自从那一年结婚以后,他们在一起生活了52年来,没有分开过一次。也没有分离过一天。
在整个俄罗斯诗歌史上,吉皮乌斯或许称得上最具宗教感的诗人之一。她把写诗看成是对上帝的祈祷, “诗我写得很少,只有在不能不写的时候我才写”。1 904年,吉皮乌斯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诗集1889~1903》。这部诗集收入了很多在当时惊世骇俗的作品,“我既没勇气死,也没有勇气生/……上帝离我很近,我却不能祈祷,我渴望去爱/又不能付出爱情”,“我追求我一无所知的东西……我追求的东西呀,这世界上没有”。她描述孤独、爱、死,个性、人的无力感和无根性。而选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吉皮乌斯厌恶沙皇的专制和官僚的腐败,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出现变动,希冀从革命中创造一个新俄罗斯。为此,她热烈欢呼1917年二月革命的来临。可是,现实的粗鄙、暴力和血腥与她的理想差距很远。她不久就感到了失望。所以,她根本无法接受随之而来的十月革命。她与投身革命的朋友决裂,痛恨他的改弦更张,且将亲自登门拜访提议她出版诗集的高尔基,三番五次地“请”出了家门。
1920年初,吉皮乌斯与丈夫偷渡出境。此后,他们便一直侨居巴黎,在法国举办沙龙“文学星期天”,沙龙里集聚了一大批侨民知识界的精英人物,推动了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一个浪潮。
在巴黎,吉皮乌斯是老妖精式的人物。她总是一副眼睨一切的神态,仿佛君临天下,同谁打招呼都是一种恩赐。她喜欢戏弄别人,以树敌为乐,这当然是最高效的凸现自己的方式。当吉皮乌斯攻击起人来,则是极为恶毒。对于15岁刚刚出道的纳博科夫,她就毫不掩饰厌恶之情,断言他“是个毫无文学前途的平庸之辈”。上帝的信仰使得吉皮乌斯认定自己是特殊的人。该是众人崇拜的对象。她仇恨布尔什维克,在二战时希特勒进攻苏联时,曾与丈夫公开表示支持,赞誉那是又一次“十字军东征”。如此极端的思想,使得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诗人想要在杂志上发表吉皮乌斯的诗时,书刊检查机构都坚决不批准。诗人神通广大,电话竟打到了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那里,主管一听见吉皮乌斯的名字,仿佛被开水烫了一样,连声喊道:“反苏分子,反苏分子,不能发表!”已经过去了70年,吉皮乌斯恶毒的形象在自己的家乡仍然没有改观。
如果说她曾流露过碎屑的温柔。那也体现在1 945年9月9日,吉皮乌斯临死前写的一首诗里:“通了电的电灯线啊,光明是它们最温柔的坟墓。”冷冽之中,倒是有了点温柔的纤维。
由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灿烂的星空里,安娜·阿赫玛托娃、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季娜依达·吉皮乌斯,她们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用自己的信念,甚至生命,抒写着那只属于个人的、永不再来的白银时代。
安娜·网赫玛托娃: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
在搜集资料时,才发现今年是她诞辰120周年了。1989年,为纪念这位白银时代的月亮100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89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她开创了璀璨白银时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她为整个俄罗斯民族留下了历史的真相,她是第一个将《离骚》翻译成俄文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自认是她文学上的遗孤——安娜·阿赫玛托娃,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灿烂地照耀着整个身处的时代。
1966年3月4日的夜晚极其幽静,安娜阿赫玛托娃整晚一直伏在案头写诗。事实上整个春天她都感觉心脏疼痛频发,毕竟她已经77岁了。
窗外的大雪无声无息地落下,电话缄默,只有回忆的声音在脑海的深层发出清晰的声响。巴甫洛斯克公园松林的铜十字架、莫斯科大炉子的热空气、轮船的螺旋桨……有关过去的声音、呼唤、味道都卷着记忆走向事件发生的彼时彼地。在这时时都感到是“最后的时光”里,她仍然独自一人品味着生命中美好和悲哀的一切。
俄罗斯的高贵
安娜的美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灵感的来源,她所特有的俄罗斯的高贵使得众多的仰慕者终日围在她身边,纷纷为她作诗作画,她是诗人中的缪斯,白银时代众星捧月的月亮。
1889年6月,安娜阿赫玛托娃在黑海沿岸的小别墅里出生。童年时期,小安娜就跟随父母移居普希金的故乡皇村。悠远的诗歌传统孕育了她最初的诗情。11岁那年,她就在妈妈记录家庭支出的本子里开始写自传,并尝试写出了第一首诗。后来,因为父亲反对安娜使用真姓“戈连科”发表诗歌,于是安娜就选择了外祖母的姓氏作为笔名,阿赫玛托娃,这个姓氏来自成吉思汗后裔鞑靼族,安娜外祖母的母亲是鞑靼可汗的郡主。
安娜真正开始在诗坛崭露头角,是在20岁嫁给了诗人古米廖夫以后。是古米廖夫将她带入了这个活跃的文艺圈,他们一起创建了白银时代最重要的诗歌流派“阿克梅”,只是在那次彼得堡著名的“塔楼”聚会之前,人们对安娜更习惯的称呼是“诗人漂亮的妻子”。而在那次聚会上,人们邀请漂亮的“诗人妻子”也朗诵一下自己的诗歌。拗不过众人的热情,安娜略带羞涩地站了起来,吟诵了《最后相会的歌吟》,“胸口是那么无助地冷却,而我的脚步却那么轻快。我把左手的手套/往自己的右手上戴。/仿佛感到台阶无数地多,/可我分明记得它总共才三级!……”
这首清新奔放的小诗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曾经嘲笑安娜“过于浪漫”的诗坛前辈伊万诺夫甚至放下了以往的傲慢,激动地走到她的面前,一边吻着她的手,一边兴奋地说:“这首诗的诞生是俄罗斯诗歌界的一件大事!”
此后,安娜经常与丈夫一起出入各种文艺场所,在众多艺术家聚集的“流浪狗俱乐部”里,安娜几乎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她的肩膀上总是搭着一块玫瑰红的披巾,穿着高腰的丝裙端坐在壁炉边,神色凝重而高傲,纤巧的手指夹着一根香烟,不时发出几声咳嗽,冷静地独自观望喧闹的众人。这不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古希腊女神像嘛!安娜的美逐渐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灵感的来源,她所特有的俄罗斯的高贵使得众多的仰慕者终日围在她身边,纷纷为她作诗作画,其中以阿尔特曼和莫迪里阿尼创作的最为著名。至今阿尔特曼所画的《安娜阿赫玛托娃像》仍被收藏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里。
比她的美貌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才华,1912年安娜在自己200首诗中挑选出40首,结集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诸多诗人纷纷发表评论,评论家们甚至觉得“《黄昏》更像是俄罗斯诗歌创作的早晨”。1914年,安娜的第二本诗集《念珠》出版,虽然6个星期后,因为俄国对德国宣战,诗集即被停售。可是就是在这样战乱的情况下,《念珠》仍然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评论界认为她是“普希金传统的最理想继承人”,民间甚至兴起了以《念珠》中的诗句做“接龙”的游戏,一位革命党人说:“如果有人送我一册《念珠》,我就是在狱中待上一段时间也愿意。”随着第三本诗集《白色群鸟》的问世,安娜在诗歌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与普希金“黄金时代的太阳”相呼应,安娜·阿赫玛托娃日后被封为“白银时代的月亮”。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在安娜的诗歌作品里,“爱情”是最重要的主题,她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无数的追求者,然而她的爱情却充满了波折和痛苦,与普宁之二女共事一夫的事实一直成为诗人心中的隐痛,可是,1945年与年轻自己20岁的英国外交官伯林的那场惊世之恋,则彻彻底底将她带进了苦难的深渊。
十月革命前后,许多艺术家纷纷选择流亡国外,可是安娜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俄罗斯,她宣称“永远不活在异国的天空下,永远不活在别人的怜悯中”。而后一句,冥冥中似乎也成为安娜日后生活的注解。
1921年,前夫古米廖夫因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被枪决。本性柔弱的安娜将所有的悲愤都倾注在诗歌里,评论界的热烈讨论加上前夫罪名的牵连,使得安娜从20世世20年代中期开始,所有诗歌都被禁止发表和出版,本人也被禁止出入公众场合。单纯迷恋诗歌的安娜不知道时代的洪流要将她冲击到哪里去,可是,在35岁就被提前退休的岁月里,她攥着只够买火柴的养老金,仍然裹着深色披肩,紧抱双臂,头发挽于脑后,神态举止依旧是宛若女王的贵妇。
在被命运鞭笞时,她的模样从不难看,而且爱情更奇怪地眷顾了她。1922年,安娜患了严重的肺结核,多年的朋友、平时总是容易发怒的文艺批评家普宁来到她的床榻边。他细声细语地关怀她的病情,之后递上一条热毛巾,临走时,他说“我会再来的”。之后,没多久,她就披普宁接回了他的住处,可是开了门却看见他的妻子阿莲斯。家里有两个女人,却只有一个男人。她和普宁一个房间,阿莲斯和女儿睡在另一个房间,他们就这样一起生活了整整15年。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挣扎,使得与普宁之二女共事一夫的事实一直成为诗人心中的隐痛。而1945年的那场惊世之恋,则彻彻底底将她带进了苦难的深渊。
那是1945年冬天一个飘雪的夜晚,一间没有窗帘的小屋子里,穿一身旧衣服的安娜正在和一名女访客谈话。有人敲门,她起身,开了门。这一开,就是与年轻自己20岁的英国学者、日 后被评为20世纪著名思想家的以赛亚·伯林的传奇爱恋,同时请进来的还有“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的官方判词和开除作家协会的沉重苦难。
伯林在那间月光映照的小屋,用一种英式绅士俄语,向她表示由衷的敬意。安娜则用温柔而华美的类诗体慢节奏,讲述一件件令他向往和惊诧的“家常”。不知被什么情绪驱使,她在那个寒冷静谧的夜晚,一下子就把这个陌生拘谨的英国人,视为心中最可亲近的人。而伯林也不知受什么影响,浑然忘记了英国外交官的身份,和这位不平凡的俄国女人,一边分吃一小盘清水煮土豆,一边“进行着人的一生中只可能发生一两次的最纯粹交流”。当冬日和煦的阳光把小屋照得四处透亮。伯林和安娜才恋恋不舍地分开。那时已是第二天上午10时许,他们倾谈并共处了13小时。心情激荡的伯林,神魂颠倒地步行返回宾馆,到了宾馆,他一头倒在自己的床上,嘴里念着:“我恋爱了!我恋爱了!”列宁格勒之行,能见到“俄罗斯的高贵”,成为伯林一生“最令人激动的事情”。
一个半月后,伯林奉调归国。与安娜分别时,他们怔怔地望着对方,既没有拥抱,也没有承诺。因为两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次永无结束的相聚。两年后,冷战开始。他们被迫站到两个世界。
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苦难也同时达到了最顶端,继安娜被开除出作家协会后,1949年秋季,她的儿子和相依了多年的普宁,先后被捕,普宁更是在1953年死在了流亡地。她则每日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必须每天走到窗口两次,以便被验证没有自杀。安娜明知这一系列悲剧都与伯林有关,却毫不后悔,并多次坚决拒绝“主动”出国。她依然每日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孜孜不倦地撰写着不朽的俄罗斯自由诗篇。
哀泣的缪斯低声浅吟
苦难不是经历了什么,更在于感受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如果没有那足足15年不许“由地上爬起来”的经历,安娜阿赫玛托娃依然是一个擅长写爱情诗的作家,然后借由这些命运的鞭笞,俄罗斯哀泣的缪斯浴火重生,低声吟唱出感动整个欧洲的《安魂曲》。
安娜‘阿赫玛托娃一生的代表作《安魂曲》是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写出的。上世纪30年代,大清洗。她的儿子列夫因受父母牵连,在1931年里再一次坐牢。安娜忧心如焚,为了探视儿子,她在探监队伍里排了整整17个月的队!在一次排队时,一位妇女认出了她,她站在安娜身后,凑近她的耳朵,低声问:“您能描写出这儿的情形吗?”她回答说:“能。”妇女的脸上浮起一丝会心的笑意。
在1935年至1941年期间,国难家仇萃一身的安娜·阿赫马托娃成就了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这是一部真正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在人人自危的恐怖年代,安娜用组诗《安魂曲》让人道主义发出了最强音。“在这类痛苦面前/高山低头、大河断流/但牢门紧闲/苦役的洞穴’/和催命的焦愁藏在门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苦难的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安魂曲》主要依靠民众口口相传才得以保存。据说,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安娜不得不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存盘的《安魂曲》,直到1 987年,安娜·阿赫玛托娃去世21年后,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
各种荣誉在安娜生前就已经开始向她走来,苏联、欧洲的各界人士争先拜访她,以至于她的家门口常常排满长长的队伍。1964年,她借了托尔斯泰遗孀的衣服去意大利领取文学奖,1965年,与伯林相识20周年,经以赛亚伯林亲自提名,牛津大学授予俄罗斯唯一自沙皇时代享誉至今的伟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安娜,力排众议来到伦敦,实现了与伯林在人间重逢的心愿。
可是仅仅一年后,1966年3月5日清晨,安娜阿赫玛托娃死于心肌梗死。这位自沙皇时代享誉至今的伟大诗人在她漫长的人生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熬过了冷战,有足足1 5年,不许“从大地上爬起”。她承受了比一股人更为深沉的痛楚,却总能忍耐着挺过来。即使是在政治恐怖的年代,贫困的安娜依然固守着知识分子的雍容风度,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清楚自己作为诗人的使命,那就是讲真话,让俄罗斯听到真实情况,不管多么可怕。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孤单夜莺的绝唱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似乎生而为诗歌,她6岁便开始写诗,11岁成集,18岁时就已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位白银时代的夜莺除了与生俱来的诗歌才华外,她的经历也充满了诗意的情节:那些浪漫中锲入的坎坷,温柔中酝酿的风暴、忠贞下的屡屡背叛……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她作为一个诗人而生,作为一个人而死。
1941年8月31日,苏联鞑靼自治共和国叶拉布加镇一间茅草房里传出一声尖叫。
一位俄罗斯老妇人,瘫倒在门口,在她的正对面,一个俄罗斯妇女悬挂在窗口,脖颈上套着一根生锈的铁环,脚下横着一张凳子。
老妇人赶忙叫人把她从铁环上抱下来。可是妇女早已断气。
“好好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呢?她的粥还没有喝完呢!”老妇人开始为她整理遗物。陈旧的被子,陈旧的蚊帐,陈旧的拖鞋,床头一堆陈旧的衣服,“她怎么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几天过去了,尸体依然没有人认领。她就被一张草席裹着,匆匆入土,埋葬。
俄罗斯的玛丽娜就这样彻底消失了。很多年以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说:“她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但是她的遗憾,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她,玛丽娜茨维塔耶娃,一个旋转着自燃的爱人,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时代的孤儿。
“我生来就只能写诗”
18岁的玛丽娜开始了她对俄罗斯诗坛的征服。面对她的奇袭,诗人们只能折服,莫斯科第一诗人沃洛申亲自登门拜访,诚恳地赞扬她:“你不是在诗歌中思考,你是生存在诗歌中!”
天性敏感的玛丽娜生于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莫斯科大学艺术史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母亲则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位母亲,玛丽娜坦言:“我生来就只能写诗。”
小玛丽娜6岁便开始了诗歌练习,充满灵性、崇尚高贵美的她,早在母亲第一次带她去看歌剧时就预言了自己的爱情。她爱上了戏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塔吉扬娜,爱上了他们的爱情,并开始了自己的寻找,“我恰恰是从那一刻起便不想成为幸福的女人,为了我心中的不幸的、不能实现的爱情的全部激情”。
玛丽娜16岁时暗恋上了年长自己许多的大学生,因为遭到拒绝,她拿了把手枪站到校庆舞台上试图自杀,幸亏枪内装的是一颗哑弹。她没有征服那个男孩,却开始了对俄罗斯诗坛的征服。1910年,18岁的玛丽娜自费出版了第 两个老女人露出黑色的牙齿发问。“我想做洗碗工。”她胆怯地回答。“我们不需要!”
还能怎么样?“生活:刀尖……她等待刀尖已经太久!”很久很久以前的诗句如今却成了她一生的谶语。然后,49岁的她,作为一个人,选择了悬梁自尽。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称“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有人问:“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吗?” “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诗人!”
吉皮乌斯:谦卑蛰伏在我高傲的杯底
她与安娜·阿赫玛托娃并称为俄罗斯白银时代诗坛的萨福:她的创作引领抒情的现代主义整整15年的历史;她一手推动着流亡巴黎的俄罗斯侨民文化的繁荣,有人说她是妖精,有人称赞她是颓废派教母。然而自始至终她都是季娜依达-吉皮乌斯,一个矛盾复杂、特立独行的女诗人。
“我的失败,真诚地欢迎你!/我爱你,正如我对胜利的眷恋;/谦卑蛰伏在我高傲的杯底;/欢乐与痛苦原本是一体相联。”在吉皮乌斯的所有诗歌创作中,《干杯》这首诗传达出了她整个思想的渊源——宗教。
1869年11月8日,吉皮乌斯诞生于图拉省别连瓦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的远祖属于16世纪移居莫斯科的德国侨民,母亲则是一名迷人的西伯利亚女郎。童年时代,吉皮乌斯就显得与众不同,她经常穿着一件玫瑰红的短毛衣,从不扣上衣服的最后一粒纽扣,面部表情永远严肃而孤傲,极少与人交往,一直沉溺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
这种异常的举止很大程度来自古皮乌斯忧郁的天性。与其他孩子爱慕父母那种纯粹的天伦之爱不同,她的爱掺和着太多虔敬的成分。到了近乎宗教崇拜的边缘。由于父亲的坚决要求,稍长一些的吉皮乌斯被送进了基辅学院。可是,她无法承受这种亲人离别的悲伤,以至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不得不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度过。显然,对这位略带神经质的少女来说,每一次离别都无异于一次深刻的死亡。而在她刚满11岁时,父亲的因病去世,更是给她烙下了深深的创痕。11岁的小姑娘第一次体验到死神那掌控一切的威慑力,她在学校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像一个“怀着大悲哀的小人儿”。
1889年,20岁的吉皮乌斯嫁给了著名作家德·梅列日柯夫斯基。与其他诗人的浪漫多情不同,他们的婚姻更像是一场同志式的结盟。婚礼的现场很简单,婚庆完毕的当晚。这对新人依然各自进行自己早已成为习惯的阅读。然后,新郎困了,起身,回到自己的旅馆,而新娘则倒头佰睡,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嫁为人妇的事实。直到第二天清晨,母亲来敲门:“你还在睡,你的丈夫已经来了。快起床!”这便是吉皮乌斯新婚生活的开端。对从小个性独特的吉皮乌斯而言,精神上的眷恋远远大干肉体的亲近。自从那一年结婚以后,他们在一起生活了52年来,没有分开过一次。也没有分离过一天。
在整个俄罗斯诗歌史上,吉皮乌斯或许称得上最具宗教感的诗人之一。她把写诗看成是对上帝的祈祷, “诗我写得很少,只有在不能不写的时候我才写”。1 904年,吉皮乌斯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诗集1889~1903》。这部诗集收入了很多在当时惊世骇俗的作品,“我既没勇气死,也没有勇气生/……上帝离我很近,我却不能祈祷,我渴望去爱/又不能付出爱情”,“我追求我一无所知的东西……我追求的东西呀,这世界上没有”。她描述孤独、爱、死,个性、人的无力感和无根性。而选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吉皮乌斯厌恶沙皇的专制和官僚的腐败,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出现变动,希冀从革命中创造一个新俄罗斯。为此,她热烈欢呼1917年二月革命的来临。可是,现实的粗鄙、暴力和血腥与她的理想差距很远。她不久就感到了失望。所以,她根本无法接受随之而来的十月革命。她与投身革命的朋友决裂,痛恨他的改弦更张,且将亲自登门拜访提议她出版诗集的高尔基,三番五次地“请”出了家门。
1920年初,吉皮乌斯与丈夫偷渡出境。此后,他们便一直侨居巴黎,在法国举办沙龙“文学星期天”,沙龙里集聚了一大批侨民知识界的精英人物,推动了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一个浪潮。
在巴黎,吉皮乌斯是老妖精式的人物。她总是一副眼睨一切的神态,仿佛君临天下,同谁打招呼都是一种恩赐。她喜欢戏弄别人,以树敌为乐,这当然是最高效的凸现自己的方式。当吉皮乌斯攻击起人来,则是极为恶毒。对于15岁刚刚出道的纳博科夫,她就毫不掩饰厌恶之情,断言他“是个毫无文学前途的平庸之辈”。上帝的信仰使得吉皮乌斯认定自己是特殊的人。该是众人崇拜的对象。她仇恨布尔什维克,在二战时希特勒进攻苏联时,曾与丈夫公开表示支持,赞誉那是又一次“十字军东征”。如此极端的思想,使得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诗人想要在杂志上发表吉皮乌斯的诗时,书刊检查机构都坚决不批准。诗人神通广大,电话竟打到了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那里,主管一听见吉皮乌斯的名字,仿佛被开水烫了一样,连声喊道:“反苏分子,反苏分子,不能发表!”已经过去了70年,吉皮乌斯恶毒的形象在自己的家乡仍然没有改观。
如果说她曾流露过碎屑的温柔。那也体现在1 945年9月9日,吉皮乌斯临死前写的一首诗里:“通了电的电灯线啊,光明是它们最温柔的坟墓。”冷冽之中,倒是有了点温柔的纤维。
由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灿烂的星空里,安娜·阿赫玛托娃、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季娜依达·吉皮乌斯,她们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用自己的信念,甚至生命,抒写着那只属于个人的、永不再来的白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