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学习主要的教育目标,对教育工作者提出全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以课堂为中心,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地理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为此,本文以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方式
引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目标,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主要探究对象,深入分析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帮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高中地理教学总体目标从培养学生綜合素养转化为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基本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学的重心急需发生转变,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更加识传重视基础性理论知递的教育目标,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利用地理学的核心观念,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形成协调关系的认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并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应用综合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进步。教育外部环境所发生的重要转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研究的时间和机会,并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探索地理真知的能力,从而完成在教育领域的跨越,为更好的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对每堂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细化,从而完成量到质的转变。例如在学习《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一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区域内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并明确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可将具体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导学生理解产业活动的几种类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更加直观生动方式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加深学生对不同区域环境的认知。第二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影响产业区位的因素,比如娃哈哈集团能够在贵州地区加大产业投入,主要取决于贵州地理环境的优越。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研读,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并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时间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第三教师可将重点内容设置成具体教学问题,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主导区位的重要因素。在不断纠正与反思中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并明确每一节课程的学习任务,进而明确地理学习的整体方向。
(二)重视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广泛。因此,要想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充分的设计,并融入更多趣味性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启发,从而更好的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例如在学习资源合理利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我国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学习内容之后,教师可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例举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家中停水时,怎么利用水资源才能够减少用水量?当教师提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时,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并对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正确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其实践能力和对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读,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质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从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重要性。再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研读,并传授更加系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地理概念的同时,更全面的体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例如在学习自然气候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讲解人类哪种行为会造成对气候的影响,并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真正的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才能够主动转化思想,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配合教师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结语:总而言之,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教学创新,需要教师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并把握其关键与重点。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不断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在教师帮助之下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完成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李瑶,陈松林.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探讨——以“扎龙”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62.
[2]王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65-66.
[3]高仁慧.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7):41-42.
作者简介:张德忠(1968年8月—),男,汉族,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学士,江苏省滨海中学高级教师,备课组长,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方式
引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教育领域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育。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完成核心素养目标,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此为主要探究对象,深入分析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帮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高中地理教学总体目标从培养学生綜合素养转化为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基本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学的重心急需发生转变,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更加识传重视基础性理论知递的教育目标,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利用地理学的核心观念,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形成协调关系的认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并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应用综合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更加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进步。教育外部环境所发生的重要转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研究的时间和机会,并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探索地理真知的能力,从而完成在教育领域的跨越,为更好的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对每堂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细化,从而完成量到质的转变。例如在学习《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一课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区域内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并明确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就可将具体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导学生理解产业活动的几种类型,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更加直观生动方式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加深学生对不同区域环境的认知。第二教师可利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影响产业区位的因素,比如娃哈哈集团能够在贵州地区加大产业投入,主要取决于贵州地理环境的优越。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研读,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并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时间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第三教师可将重点内容设置成具体教学问题,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主导区位的重要因素。在不断纠正与反思中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并明确每一节课程的学习任务,进而明确地理学习的整体方向。
(二)重视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广泛。因此,要想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充分的设计,并融入更多趣味性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启发,从而更好的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例如在学习资源合理利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我国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学习内容之后,教师可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例举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家中停水时,怎么利用水资源才能够减少用水量?当教师提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时,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并对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正确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其实践能力和对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读,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质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从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重要性。再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研读,并传授更加系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地理概念的同时,更全面的体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例如在学习自然气候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讲解人类哪种行为会造成对气候的影响,并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真正的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才能够主动转化思想,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配合教师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结语:总而言之,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教学创新,需要教师了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并把握其关键与重点。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不断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在教师帮助之下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完成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李瑶,陈松林.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探讨——以“扎龙”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62.
[2]王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65-66.
[3]高仁慧.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7):41-42.
作者简介:张德忠(1968年8月—),男,汉族,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学士,江苏省滨海中学高级教师,备课组长,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