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蕾薹菜是由农业院校科研部门利用最新引进的世界尖端育种技术,利用菜薹×青花菜的远缘杂交材料,经系统选育育成的一种新型珍稀特色蔬菜,其花茎、花蕾及嫩叶均可食用。花茎肉质细腻、脆嫩、纤维少,略有甜、鲜味,无苦,涩、辣等异味,花蕾较柔软,略带辛辣。
蕾薹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口感极佳,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其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硒、磷、钙、铁等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同类蔬菜(表1)。经过几年的生产试验、示范,其适应性,丰产性、优质性等性状突出,春秋两季均可露地栽培,并且其耐寒性强、收获期长,可填补露地蔬菜生产淡季的缺口,同时,蕾薹菜蒹有无限生长型的生长特性,也适于保护地栽培。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态 蕾薹菜植株形态类似青花菜,全株绿色,叶片上覆盖有轻微的腊质,但比青花菜腊质少。其主茎叶片数10—14片。顶蕾薹开花前主茎高15—20cm,收获期田间植株总高度(包括叶片)可达50—60cm,叶片长椭圆形,长40—50cm,宽15—20cm,分枝性强。顶花蕾摘除后可产生一次分枝7—12条,下部的一次分枝摘除时保留2—3节,可再次形成二次分枝,分枝开花前长度可达10—30cm,20cm长的商品花茎一次分枝单枝重20—30g,二次分枝单枝重10—20g。花茎顶部花蕾较青花菜和菜薹都略大,花为黄色,花冠较青花菜和菜薹都大,直径约2 cm。主要特征见表2。
1.2 生产性状 蕾薹菜育苗的适宜温度为25—30℃,经过2—3d出苗,8天后长出第一片叶,2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后20—25d现蕾,摘除顶蕾后5—7d开始收获侧枝花茎。
露地栽培一般一年可安排舂、秋两茬。春播于2月底—3月初开始播种育苗,4月下旬即开始收获,一般可持续采收2个月,至6月中下旬温度升高,产品质量变劣,可结束收获。秋播于7月底—8月初育苗,9月上中旬开始收获,至11月中下旬出现冻害后收获结束,采收期可达60—80天。春播产量一般可达1000—1500kg/667m2,秋播产量可达1500—2000kg/667m2。若早春和晚秋采用小拱棚栽培延长生产期,产量可达2500 kg/667m2以上。
2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播种育苗 蕾薹菜生产进行育苗与露地直播栽培均可。提倡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有利于培育壮苗,栽植好苗,提高土地利用率,提早上市并延长收获期,显著提高菜薹的产量和质量。蕾薹菜根系再生能力强,适合育苗移栽,忌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重茬。育苗可采用营养土苗床育苗或用营养钵育苗。苗床营养土配制可用肥沃的菜园士、腐熟的马粪、大粪干按6:3:1配制。床土厚约10cm,铺平,压实、喷药后消毒盖膜保温。营养钵育苗可用128的穴盘或60×24的育苗盘。播种后20d左右,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定植。
若直播,可采用穴播,每穴播种5—8粒,播深2cm左右,由于蕾薹菜种子顶土能力较差,播粒数量少或播种过深,将影响出苗,所以覆土要细、匀。
2.2 栽培方式和定植密度 蕾薹菜栽培一般进行垄作,垄高10cm,垄宽1.2m,垄上种植2行,行间距为50cm,垄间行距(大行距)为70cm,以便采收。株间距为30cm,一般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直播时,如果种子的瘪籽和坏籽较多,播前需先选种,可用55~60℃温水浸种5min,淘汰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对于晚春和早秋播种的,气温较高,土壤干旱,往往造成出苗迟和出苗率低的困难,为此应进行低漫浸种催芽,可将种子用冷水浸8~12h后放在12~17℃下催芽2-3天,在午后温度较低时播种/667m2。
2.3 肥水管理
2.3.1 整地、旋肥、定植蕾薹菜根系分布较浅,分枝旺盛,采收期长,因此喜欢持水肥能力较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生长期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不耐涝,要求土壤持水量在80~90%。
蕾薹菜种植对整地的要求是:深耕、晒土,平整,细致、施肥均匀。种植前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标准氮肥10kg,P2O58kg。深耕15~18cm,耙平整细。
直播的播种后应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以加快出苗,如温度过高,可适当加遮盖物。蕾薹菜一般需7—10天才能出苗,播后不宜立即灌水。经4—6天,当幼苗开始拱土时,开始灌第一水;以后隔1天再灌1—2次水。水量要小,要匀。最好在下午灌,水要清,忌带泥沙。过多灌溉对出苗不利。
育苗移栽定植时采用暗水定植,等缓苗后浇一次水,促发新根,并随水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2.3.2 间苗、除草秋季栽培出苗后,应立即除去覆盖物。此时气温高,杂草生长快,应及时拔除,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定苗前进行1—2次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cm左右、长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阃苗在幼苗生有3—4片真叶、苗高14cm左右时进行。定苗株距28——30cm,每次闽苗都要结合拔草和中耕松土,雨后还要进行清沟、理墒和培垄等工作。
2.3.3 浇水、追肥追肥:蕾薹菜对氨、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5.2:1:5.4,追肥时应考虑三要素的全面供给,当主茎长出6片叶或第一次收获后15d,每667m2追施标准氮肥8kg,也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因其兼有无限生长型的生长特性,为了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当主蕾采收后应继续追肥,促进侧苔生长。
浇水:蕾薹菜生长期内应加强水分管理,在定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见干时,应及时浇水。若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根据土壤墒情,一般每周浇一次水。
2.4 收获 顶部花蕾摘除后,应在一次侧枝开花前及时采收。采收不及时,花蕾开花,影响商品性,且降低产量。主茎上部1—2个侧枝可整枝采收,以后的一次侧枝,采收时可保留2—3个节,以利二次侧枝的发生。采收的花茎可按长度25cm、20cm,15cm分三个等级,分别包装上市。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2.5.1 防治原则 无公害生产中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2.5.2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
2.5.3 物理防治 保护地栽培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和防虫网阻隔防范措施;黄板规格25cm×40cm,每667m2悬挂30块—40块。大面积露地栽培推广采用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
2.5.4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天敌,或采用Bt杀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害虫。
2.5.5 药剂防治
2.5.5.1 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生产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包括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 4286和GB/T 8321(所有部分),坚持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2.5.5.2 主要病虫害防治 蕾薹菜抗病性较强。幼苗期蚂蚁经常啃食胚轴的韧皮部,造成死苗。生长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小菜蛾等,蚜虫可用20%的吡虫啉进行防治,667m2用量20g,小菜蛾可用灭幼脲一号及三号制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后期有零星的黑腐病出现,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成株发病初期可喷洒14%络氨酮水剂35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9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蕾薹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口感极佳,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其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硒、磷、钙、铁等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同类蔬菜(表1)。经过几年的生产试验、示范,其适应性,丰产性、优质性等性状突出,春秋两季均可露地栽培,并且其耐寒性强、收获期长,可填补露地蔬菜生产淡季的缺口,同时,蕾薹菜蒹有无限生长型的生长特性,也适于保护地栽培。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态 蕾薹菜植株形态类似青花菜,全株绿色,叶片上覆盖有轻微的腊质,但比青花菜腊质少。其主茎叶片数10—14片。顶蕾薹开花前主茎高15—20cm,收获期田间植株总高度(包括叶片)可达50—60cm,叶片长椭圆形,长40—50cm,宽15—20cm,分枝性强。顶花蕾摘除后可产生一次分枝7—12条,下部的一次分枝摘除时保留2—3节,可再次形成二次分枝,分枝开花前长度可达10—30cm,20cm长的商品花茎一次分枝单枝重20—30g,二次分枝单枝重10—20g。花茎顶部花蕾较青花菜和菜薹都略大,花为黄色,花冠较青花菜和菜薹都大,直径约2 cm。主要特征见表2。
1.2 生产性状 蕾薹菜育苗的适宜温度为25—30℃,经过2—3d出苗,8天后长出第一片叶,2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后20—25d现蕾,摘除顶蕾后5—7d开始收获侧枝花茎。
露地栽培一般一年可安排舂、秋两茬。春播于2月底—3月初开始播种育苗,4月下旬即开始收获,一般可持续采收2个月,至6月中下旬温度升高,产品质量变劣,可结束收获。秋播于7月底—8月初育苗,9月上中旬开始收获,至11月中下旬出现冻害后收获结束,采收期可达60—80天。春播产量一般可达1000—1500kg/667m2,秋播产量可达1500—2000kg/667m2。若早春和晚秋采用小拱棚栽培延长生产期,产量可达2500 kg/667m2以上。
2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播种育苗 蕾薹菜生产进行育苗与露地直播栽培均可。提倡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有利于培育壮苗,栽植好苗,提高土地利用率,提早上市并延长收获期,显著提高菜薹的产量和质量。蕾薹菜根系再生能力强,适合育苗移栽,忌与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重茬。育苗可采用营养土苗床育苗或用营养钵育苗。苗床营养土配制可用肥沃的菜园士、腐熟的马粪、大粪干按6:3:1配制。床土厚约10cm,铺平,压实、喷药后消毒盖膜保温。营养钵育苗可用128的穴盘或60×24的育苗盘。播种后20d左右,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即可定植。
若直播,可采用穴播,每穴播种5—8粒,播深2cm左右,由于蕾薹菜种子顶土能力较差,播粒数量少或播种过深,将影响出苗,所以覆土要细、匀。
2.2 栽培方式和定植密度 蕾薹菜栽培一般进行垄作,垄高10cm,垄宽1.2m,垄上种植2行,行间距为50cm,垄间行距(大行距)为70cm,以便采收。株间距为30cm,一般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直播时,如果种子的瘪籽和坏籽较多,播前需先选种,可用55~60℃温水浸种5min,淘汰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对于晚春和早秋播种的,气温较高,土壤干旱,往往造成出苗迟和出苗率低的困难,为此应进行低漫浸种催芽,可将种子用冷水浸8~12h后放在12~17℃下催芽2-3天,在午后温度较低时播种/667m2。
2.3 肥水管理
2.3.1 整地、旋肥、定植蕾薹菜根系分布较浅,分枝旺盛,采收期长,因此喜欢持水肥能力较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生长期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但不耐涝,要求土壤持水量在80~90%。
蕾薹菜种植对整地的要求是:深耕、晒土,平整,细致、施肥均匀。种植前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标准氮肥10kg,P2O58kg。深耕15~18cm,耙平整细。
直播的播种后应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以加快出苗,如温度过高,可适当加遮盖物。蕾薹菜一般需7—10天才能出苗,播后不宜立即灌水。经4—6天,当幼苗开始拱土时,开始灌第一水;以后隔1天再灌1—2次水。水量要小,要匀。最好在下午灌,水要清,忌带泥沙。过多灌溉对出苗不利。
育苗移栽定植时采用暗水定植,等缓苗后浇一次水,促发新根,并随水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2.3.2 间苗、除草秋季栽培出苗后,应立即除去覆盖物。此时气温高,杂草生长快,应及时拔除,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定苗前进行1—2次间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cm左右、长有2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阃苗在幼苗生有3—4片真叶、苗高14cm左右时进行。定苗株距28——30cm,每次闽苗都要结合拔草和中耕松土,雨后还要进行清沟、理墒和培垄等工作。
2.3.3 浇水、追肥追肥:蕾薹菜对氨、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5.2:1:5.4,追肥时应考虑三要素的全面供给,当主茎长出6片叶或第一次收获后15d,每667m2追施标准氮肥8kg,也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因其兼有无限生长型的生长特性,为了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当主蕾采收后应继续追肥,促进侧苔生长。
浇水:蕾薹菜生长期内应加强水分管理,在定植后,要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见干时,应及时浇水。若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根据土壤墒情,一般每周浇一次水。
2.4 收获 顶部花蕾摘除后,应在一次侧枝开花前及时采收。采收不及时,花蕾开花,影响商品性,且降低产量。主茎上部1—2个侧枝可整枝采收,以后的一次侧枝,采收时可保留2—3个节,以利二次侧枝的发生。采收的花茎可按长度25cm、20cm,15cm分三个等级,分别包装上市。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
2.5.1 防治原则 无公害生产中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2.5.2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
2.5.3 物理防治 保护地栽培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和防虫网阻隔防范措施;黄板规格25cm×40cm,每667m2悬挂30块—40块。大面积露地栽培推广采用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
2.5.4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天敌,或采用Bt杀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害虫。
2.5.5 药剂防治
2.5.5.1 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生产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包括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 4286和GB/T 8321(所有部分),坚持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2.5.5.2 主要病虫害防治 蕾薹菜抗病性较强。幼苗期蚂蚁经常啃食胚轴的韧皮部,造成死苗。生长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小菜蛾等,蚜虫可用20%的吡虫啉进行防治,667m2用量20g,小菜蛾可用灭幼脲一号及三号制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后期有零星的黑腐病出现,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成株发病初期可喷洒14%络氨酮水剂35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9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