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老三届”,人们都知道他们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遣队、主力军,也是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带着伤痕走进考场、跨入大学校园的大龄学生,他们整整十年的遭际命运人们都耳熟能详。但是,“老三届”当年有怎样的初、高中校园生活,有怎样的道德情操,他们是怎样磨炼自己的意志品格的,等等,这几乎是鲜为人知的。这里,通过对53年前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三年高中生活的追忆,帮你解开上述的疑团。
一
记忆是对过往人事的敬意。“永恒的记忆便是现实。”当我们打开关闭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之门,一群正值嫩绿青春的高中生笑吟吟地朝我们走来。他们就是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的52名学生。这一群新生是1963年8月底入学的。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与此相适应,上级部门发专文规定: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县不再办高中。这样,从1961年起,剑川中学停止了高中招生。鉴于剑川与鹤庆两县是比邻,而且1937 年鹤庆县成立鹤庆师范时,剑川籍学生曾就读于这所学校,因此,1962 年鹤庆中学招高中21班时,开始面向剑川县招生。到1963年鹤庆中学招收高中22班时,招录了剑川籍学生17人(我是其中之一),鹤庆本县学生35人。这52名性格各异、年龄相仿的青年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苦读3年,力争考上大学。
鹤庆中学是由一个“占地千亩”的文庙建筑群改扩建而成,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大成殿,通高16米,左右宽20.3米,外形宏伟壮观,气势庄严肃穆,它就是学校的大礼堂,可容纳六七千人开会。校园内除了有四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之外,校园西北角围墙外有一块绿草如茵的足球场,还有可供跳高、跳远、掷铁饼、推铅球使用的场地,非常有利于开展各项体育运动。
鹤庆中学高中部的教室和宿舍坐落在校园的西南边,那是一长排六开间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是三间教室,楼下是三间宿舍,高一至高三各年级的教室和宿舍按由北至南的顺序安排,这样,高22班的教室和宿舍也就按此顺序一年一搬迁。土木结构的教室比较陈旧,但坐西朝东的最佳坐向,早迎旭日,晚送夕阳,校园又很宽敞,因此,教室、宿舍采光极佳。 得益于此,晨读昏诵,苦读3年,但高22班52个同学,戴眼镜的仅有两人。
高22班学生读高中那些年,多数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差,连个洗脸盆也买不起,同学中谁有洗脸盆,早上,大家就借来用它打一盆清水,几个同学围上去扑扑扑地洗几把,撩起衣角揩揩就算洗脸了。班主任称这种做法为“洗团结脸”,说几个人一起洗脸,借别人的脸盆洗脸,很不卫生,谁有眼疾或沙眼,很容易传染,必须杜绝“洗团结脸”或借用别人脸盆洗脸的现象。于是,没有洗脸盆的同学三三两两相约,到街头土杂店一人买一只价值几毛钱的陶钵,回来当洗脸盆用。好多年以后,几个同学碰到一起,忆及当年用小陶钵洗脸的局促情景,都感到一股酸痛油然漫上心头。
高中生正值年轻,好运动,大都是球类运动的爱好者,因此,每天晚饭后,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高22班那些球类运动积极分子打球回来,满身是汗,又饥又渴。饥无法解决,就拿饭盆或口缸,到学校开水房龙头上接一盆开水或一口缸开水,双手如捧沸汤状,小心翼翼端到教室,课桌上一搁,边做作业,边大口大口喝温开水。有时在开水中放一点打饭时从食堂拿回的食盐,那就如同喝琼浆玉液了。来查晚自习的班主任见同学如牛饮一般喝温开水,脸一沉:“你们喝那么多开水干什么?水喝多了加重心脏血液循环负担!”喝开水的同学面面相觑,默不作声,等班主任走出教室又接着喝,有的还故意把喝水的声音弄得很响。
1963年,剑川与鹤庆还没有直通公路,退一步讲,即使通公路了,许多学生也是出不起那笔车费的。因此,剑川籍的学生到鹤庆读书都是靠步行。剑川到鹤庆有170 多里,其中150里是山路。从剑川东山脚到鹤庆西山脚,真可谓山高谷深,山路崎岖,剑川民间早有“宁走大理三天,莫走鹤庆一站”之说,可以想见道路之艰难。但是,读高中的学生正值年轻气盛,何况去求学学本领,是为今后奔前程打基础,因此,没有谁被走150多里山路而吓倒。
那时,剑川籍学生家在农村的走路到鹤庆,大多数人都穿草鞋,到了學校,洗洗脚才换上布鞋或胶鞋,用旧报纸把换下的草鞋仔细包好,压在草席子底下,等到学校放假回家时,再把草鞋拿出来穿上。带有备用草鞋的同学,劳动课时候也穿草鞋。那些年,学生在学校穿草鞋是寻常之事,没有谁遭歧视、被奚落。高22班有个鹤庆籍学生,家在农村,而且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这个同学除了冬天而外经常穿草鞋上学,他还是足球运动爱好者,常常穿着草鞋踢足球。有同学很替他担心,诚心问他:“你穿草鞋踢足球,脚指头疼吗?”他呵呵一笑:“不疼呀!踢球用的是脚背,脚指头咋个会疼。”同学想想也是,用脚指踢足球怎么能把球踢得那么高、那么远呢?
跨过鹤庆中学足球场西边的那条环城公路走上一条笔直的田间大路,向西行约两公里,就来到了鹤庆坝子中最大的龙潭——黄龙潭。黄龙潭清水涣涣、波光粼粼,四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偶尔有两三只水鸟在潭水中追逐嬉戏,发出“嘎——嘎——”的几声叫唤,衬托出黄龙潭的幽静。星期天上午,常有高22班三五个同学,掖下夹着几本书(当年的学生不兴背书包),有时手里提着拆下来的被面、被里子,来到黄龙潭边,他们不观赏眼前的风景,而是脱下外衣,就着清清龙潭水,将外衣打上肥皂搓洗干净,摊晒在潭边的草地上。如果带来被面、被里子,那搓洗的时间要花得多一点,待漂洗干净,也摊晒在草地上。随后,有的埋头看书,有的把双膝当小课桌做起作业来。阳光灿灿的,暖洋洋的。日头偏西,他们手中的书看完了,作业做完了,便收拾好干透了的被里、被面,穿上干净、留有太阳香味的、暖暖的外衣,说说笑笑,返回学校。黄龙潭是个极佳的好去处,可惜忙于读书的学生忽略了那里可人的景致,只知道黄龙潭曾经是他们这些有不起一件换洗衣服的同学常去的地方。
二 为了紧密配合全国、全省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阶级斗争教育活动,鹤庆中学十分重视对全校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1963年12月的一天,学校专门请了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67岁的寸秀山现身说法,给全校师生作忆苦思甜报告。寸秀山老人回忆说,他10岁时父母双亡,给财主洪老四家放牛,由于受不了洪财主的虐待,被迫四处讨饭流浪。后来被好心的铜匠刘四堂收为徒弟,一边学艺,一边走南闯北做铜活手艺糊口。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长征到鹤庆县城,听了红军的宣传,他喊回了躲到山上的群众,给红军烧饭筹粮。他还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得益于他的带路,红军提前到达丽江石鼓渡口。红军首长送给他一件棉大衣和一盏“三方亮”灯。寸秀山回到家时,国民党追兵到处抓为红军做过事的群众,他就把棉大衣和“三方亮”灯悄悄藏了起来。1940年以后,他被迫在西山坟坝替地主周宗顺看守坟墓。由于工钱不够养家糊口,他白天去帮人打短工,让妻子代守坟墓。一天黄昏,他回到坟坝那座窝棚时,妻子已被狼咬死了,而周家却连一文安葬费也不给……
寸秀山老人讲到这里泣不成声。这时,高22班的班长冯福增倏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振臂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全会场的师生都跟着齐声高喊口号。猛然间,“打倒狗地主!”“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铲除旧制度,不准搞复辟!”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得整个礼堂嗡嗡作响。
最后,寸秀山老人满脸挂着喜悦的泪花,深情地说:“1949年7月,鹤庆县宣布解放,我跟着当年的工作队干部,积极工作,还当上了县农会副主席。可以说,没有红军长征,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寸秀山的今天。红军灯照亮了穷苦人的心,也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寸秀山忆苦思甜报告会一结束,全校高中、初中各班的学生纷纷写体会文章。高22班还将同学的体会文章制作成两期板报,在校园里与其他班的同学相互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64年初,为了配合形势教育,也为了活跃全校的文娱生活,鹤庆中学排演了四幕话剧《年青一代》。这个话剧富于青年生活气息,剧中的主人公萧继业是一个有理想、有事业心的青年。大学毕业时,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区当地质勘探队员。而剧中的另一个人物林育生却是个惧怕艰苦、贪图安逸生活的青年。他为了留在大城市工作,造了假证明,谎称自己的腿有毛病;为了让他的女友也留在大城市,他跟女友马上结了婚。后来,通过萧继业等人的帮助,特别是林育生的爸爸林坚说出了林育生身世的真相——林育生是烈士子弟,一直是由他父母的战友老革命林坚夫妇抚养长大,林坚的妻子对林育生从小骄惯,才养成了他怕苦怕累的坏习惯。通过林坚痛说家史,林育生终于醒悟过来,表示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萧继业和林育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上世纪60年代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对青年一代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鹤庆中学排演话剧《年青一代》时,剧中的人物除了林坚夫妇和萧奶奶由三位老师扮演以外,其余的人物都由65级高21班和66级高22班的同学扮演。话剧《年青一代》在校内一演出,就深受师生的欢迎,连续演了三四场。接着又在县人民礼堂公演了几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此,在鹤庆中学校园里,饰演《年青一代》中各个角色的那些演员,同学们喜欢直接称呼他们是萧继业、林岚、姚向明、李荣生、林育生、夏倩茹,似乎忘记了这些演员的真实姓名。同学当中还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将来我要做萧继业,不当林育生!”这是那个年代鹤庆中学校园生活留给同学们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三
鹤庆中学校园生活留给同学们又一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之一,就是每年的元旦、“五·四”“国庆” 等重大节庆,学校都要举行歌咏、诗朗诵等比赛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活跃了校园生活,营造了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一个个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在全校举行的1965年“庆国庆、颂祖国”歌咏比赛晚会上,高22班演唱的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以选题新颖、主题重大、演唱整齐、声音嘹亮、气势恢宏、催人奋进等优势,赢得了本次大赛的特等奖。
成功总是与付出连在一起的。为了确保这次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演唱获得成功,高22班以文体委员为领头的组织者,四处翻阅查找演唱资料,精心挑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歌曲,反复挑选其中最适合于集体演唱的那一种曲谱,并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最佳最适宜集体演唱的曲谱选定后,由同学自己将歌谱刻成蜡版,油印、装订成册,保证全班人手一册。 接着就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学唱,反复练唱,整整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庆国庆、歌祖国”歌咏比赛中一炮打响。学校党支部书记在为获奖的班集体颁奖之前,激动地说:“高22班成功演唱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这一壮举,在我校文娱活动史上是空前的,是应该浓墨重彩写入鹤庆中学校史的。”
在高中三个年级中,高一年级是小弟弟,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都不是高三、高二年级的竞争对手。因此,高22班在鹤庆中学崭露头角也是在高二年级时候。准确地说,高22班在全校头一回扬眉吐气,是高二那年学校举行的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上。
进入高二,高22班的班主任由教中国现代历史课的李文锐老师接任。李老师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说话跟他讲授历史课一样满含激情,颇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特别是他善解人意,大事小情都先与班干部通气商量,因此,班委会的每一项决策都得到全班同学的赞同和支持。就拿参加本次全校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来说,高22班早就运筹帷幄,而后厉兵秣马,进入迎战状态:宣传鼓动,振奋士气;动员全班同学凑钱,统一购置运动服。体育委员使出浑身解数,抓住早操和课余时间,狠练队列队形,走正步;鼓励全班所有有一定特长的同学报名参加个人项目比赛,为班集体争分添彩。没有参赛项目的同学要到运动场上观看訓练和比赛,为运动员摇旗呐喊,鼓劲助威,凝聚人气,激励斗志。这一招果然奏效。在本届全校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开幕式上,高22班以着装整齐化一、队列队形整齐化一、走正步步伐雄建整齐化一,赢得主席台上评分老师和各班评分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本届运动会的各项竞赛中,高22班荣获了集体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全校总分第一名,个人单项比赛四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四个第三名,以及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彰显了高22班团结、活泼、向上、有为的班风,展示了高22班班委班子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全班同学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
当年,鹤庆中学十分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因此,留在同学们脑海中那些有关劳动情景的记忆,50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鲜活。
66级高22班同学刚入学,学校就给班上分了大约七八分的一块菜地,班里又将它平均划分给4个小组负责栽种管理。菜地上收获的蔬菜卖给学校食堂,收益作为班费使用。随着四季时令的变化,菜地上轮流种着青菜、白菜、菠菜、莴笋、茄子、辣子、葱、萝卜等等,哪个季节菜地上能长什么,就撒播什么、栽种什么。挖地盘土埋底肥(学校养生猪,有圈肥)、移栽菜秧或撒菜籽那天,全组同学齐上阵,仔细播种下希望,之后,就由各小组每天两人轮流着去浇水、除草、浇粪,精心管理。菜地离学校400来米远,每天放学后都有同学到菜地里管护,没有任务的同学有时也到菜地里,说是去看看本班蔬菜的长势,不去看看,心里怪惦记的。要是发现本组或其他组的菜啊、葱啊什么的长得不旺、不够壮实,有人就利用星期天,悄悄去挑一担清粪,给它们追施一次肥。可以说,菜地成了同学们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缓解了同学们学习的紧张情绪。
下乡劳动当年不叫“支农”,而叫“帮助夏收夏插”,或叫“帮助秋收秋种”,每年去两次,每次时间为一星期,即7天。清早,身披晨光曦霞下乡;晚上,头顶晚霞暮色回校。时间虽短,但对同学的磨炼很大。高22班头一次下乡劳动是到城郊公社孝感生产队帮助栽秧。因为班里绝大多数同学家在农村,对栽秧这个活计并不陌生,有的同学还栽过秧,所以一到水田边,看见那里摆着绿油油的秧把,同学们就像鸭子下水似的,扑通扑通下到水田中,无师自通地栽起秧来。好多同学干劲十足地闹腾了一阵之后,看看自己刚才栽下的那一丛丛秧,这才傻了眼。原来那些秧苗有的漂浮在水面(叫“漂秧”),有的在水面只露出个头(称为“闷秧”),令人尴尬。这都被旁边的社员看在眼里。他们走过来,热情地手把手教同学们左手如何握秧把,左手姆指怎样配合食指和中指分秧,右手指又怎样夹紧秧苗根部然后插进泥土里,而且该插多深,才避免出现“漂秧”和“闷秧”。以上动作原本是一气呵成,但社员们却把每个动作要领分解开来,耐心地教同学们,直到大家掌握了栽秧要领为止,还特意将社员和同学穿插起来摆栽秧阵,以便让同学少栽一两行秧,有时间直直腰,缓解一下疲劳。社员的无声关照,让同学们深受感动,促使全班同学以顽强的毅力与社员每天从早栽到晚。参加一周的栽秧让同学们“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也增进了与社员之间的感情。
高22班第二次下乡参加劳动是去金墩公社和邑生产队夏收。按照生产队长的安排,多数同学参加割麦子,一部分同学去挖干板田。同学们明知挖干板田是重体力活,但都认准了这是难得的励志良机,争着报名。为了确保劳动质量,劳动委员挑选了身材壮实的20名男同学挖干板田。所谓干板田,就是已经收割了麦子或蚕豆的田,因其土块板结、坚硬,俗称干板田。挖干板田使用专门打制的三齿铁钉耙,重量达2.5公斤。那天,20个同学每人肩扛一把三齿钉耙,威威武武地走向那几丘待挖的干板田。第一天,20名同学顶着烈日,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气概,你追我赶挖了一上午。下午,不少人的手掌心开始磨起了紫红色的血泡,但都默不作声,坚持抡耙深挖每一寸硬土。傍晚收工时,大家才在欢笑声中“交流”手上有多少血泡的战果。之后,人人表示“轻伤不下火线”!神情极其悲壮。果然,往后几天,挖干板田同学的干劲和成绩虽比不上第一天,但挖到最后一天,也就是第7天,始终没有人退出挖干板田的行列,令生产队长啧啧赞叹不已。收割小麦组的任务虽没有挖干板田组尖刚,但也不轻松:在炎热的阳光下,整天弯腰弓背割麦子需要有一股子韧劲;频频抬头低头,常常被麦芒、枯叶戳伤脸,再被汗水一浸,就会热辣辣的生疼。让同学们从中真切体会到劳动艰辛的本意,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之说并非夸张,因此劳动态度极其认真,做到地里和路上不丢一穗麦,受到了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夸奖。而同学们呢,在自己的周记或作文中,谈起参加夏收的体会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夏收,我们帮助农民收获了粮食,而我们自己收获的是比粮食还珍贵的精神食粮,这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1965年9月,66级高22班刚刚进入高三上学期,学校作出决定:在位于学校西南角,距学校400多米的那片5亩菜地上,挖一个露天游泳池。按照规划,这个游泳池长70米、宽60米,最深处达2米,最浅处有1米。负责这项工程的几位老师按照高中三个年级3个班、初中三年级2个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年纪小,不参加)的人数、能力实际,划定了任务范围,并召集各班班长和劳动委员来认领。挖游泳池的时间学校不作统一安排,只说各班可以利用每周两节劳动课以及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当然,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高中66级22班、67级23班的施工位置属于游泳池的深水区,这就意味着所挖的土方最多,任务最繁重,但是两班同学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劳动把同学们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参加挖游泳池的5个班的同学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下午课余4点钟开工!整个劳动工地上人影绰绰,人声鼎沸,锄头、铁铲叮当响,热闹极了。
动工开挖游泳池的头几天,挖的是多年作菜地使用的熟土层,土质疏松,容易刨挖,而且是在平面上作业,用撮箕搬运泥土很便当、快捷,各班的进度十分可观。高22班负责的地段深度挖到一大半时,土层尽是胶泥,有同学出了个主意:先挖一个槽,然后用铁铲像切豆腐一样把胶泥切成砖头大的泥块,由一人用双手将八九斤重的泥块往上一抛,站在游泳池边上的人伸手接住泥块。这个动作跟一人抛篮球、一人接球的动作很相仿,因此,大家的劳动热情高涨,忘记了疲劳。游泳池深度挖到将近两米的时候,底部出现了沙质土层,同学们就将沙土装进撮箕,端给站在高板凳上的人,再由此人端给站在游泳池边上的人,采用这种接力式運土的办法效率很高,也使人真切感受到了集体劳动带给人的愉悦。高22班紧锣密鼓奋战了将近25天的课余时间,终于圆满完成了本班的任务,接着又协助初中两个班完成了任务。高22班的团结协作精神受到了学校领导的称赞。当然,令人高兴的不是学校领导的赞扬,而是同学们课余时间去奋力挖游泳池,晚上依然像往常一样到教室上晚自习,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做好第二天要学课程的预习,仿佛要把用在挖游泳池上的一个半小时时间补回来。深感于此,高22班的劳动委员赋了这样一联:“挖游泳池个个猛似老虎,上晚自习人人静如处子。” 五
留在高22班同学记忆中最深刻、最鲜活的一个印象是,从高一到高三,做好事在班上蔚为风气。春夏校园内杂草丛生,浊水满沟;秋冬校园内黄叶飘落,枯叶遍地。于是,每周一、三、五,除了教室留有专门的值日生认真打扫外,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扫把、锄头、撮箕,打扫宿舍周围和校园内的通道和清洁区,拔杂草、掏阴沟,清扫和冲洗校内公厕,给全校师生员工营造了一个整洁、清新、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当年,鹤庆中学老师们的各教研室都分着菜地,但我们高22班的科任老师年纪普遍较大,挖菜地、施肥、浇水行动不方便,高22班的同学就经常帮助老教师挖菜地、挑肥或把收好的菜搬运到学校食堂。好多同学常常利用星期天帮助老教师挖菜地、挑肥,还从不留姓名。高22班的同学无论是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劳动,还是三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不是为了图名图誉(作为学生时代也没有什么名誉可图),是想通过劳动锻炼、多做实事好事,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养成踏实做事、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勿庸讳言,非团员学生想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加入共青团,以便受到团组织更多更好的教育培养。然而令非团员学生遗憾的是,他们的努力始终达不到团组织的高标准严要求。高中三年里,高22班44个青年群众中,只有两人加入团组织,可见共青团员的珍稀程度。读高中的三年内,全班非团员学生皆有向上之心,绝大多数一学期向团组织递交一份入团申请书,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不具备入团条件而进不了那扇据说是“随时向青年群众敞开”的共青团组織的大门。难怪,青年时代加入不了共青团,青春年少上不了大学,成了他们终生叹惋的憾事,因为他们曾经实实在在感受到“青春”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和如同生命般的珍贵。
六
1966年4月,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毕业考试一结束,就办理了当年高考志愿报名手续,开始转入同学自己复习备考阶段。每天一吃完早点,同学们有的进教室复习,有的在校园内的石桌旁复习。因为迈出学校西边围墙的小后门,就可以走进开阔的田坝。所以,也有些同学抱一摞书,到田野里僻静的田头埂脑复习。晚上,同学们全都集中在教室里复习。教室里静悄悄的,科任老师偶尔到教室里来,复习中有疑难的同学就向老师请教,老师便轻声细语地进行解疑释惑。学校作息时间规范而严格,晚上统一时间息灯就寝,没有同学“开夜车”熬战,也无人起五更苦读。
高22班的同学埋头复习,紧张备战高考的那些日子,同学们跟往常一样,想唱歌就唱歌,想打球就去打球,该谈笑就谈笑,52个人一脸波澜不惊。然而,这不过是表象罢了。静水深流,湍流在深处啊!同学们早就知晓,66级高22班之前的64级20班,65级21班,每班学生都是50人,而20班考上大学10人,21班考上大学12人。50名毕业生考上大学12人,据说是鹤庆中学高考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年。但是高21班的50名高中毕业生来自鹤庆、剑川两个县呀!当年,这两个县总人口合计233480人,那就是说,平均每2万人当中才有1人上大学。面对这样严峻的高考形势,高22班52名学生的内心能平静得下来吗?更何况那些年,极左思潮横流,“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仅仅是一句名不符实的政治口号罢了。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宰你没商量。当然,让绝大多数同学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是高考成绩,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控的一项变数,有时,它可以帮你化腐朽为神奇。于是,高22班出现了令人感慨不已的情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解题追求新颖的方式,力求将优秀改为优异;学习成绩居中等水平的,抓住最后两个月黄金时间,查缺补漏,力争把高考成绩拼上去;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也毫不气馁,不言放弃 ,咬紧牙关一博,争取高考时有奇迹出现。总之,人人怀抱希望,个个充满信心,为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忘却不利因素,争分夺秒复习,满怀信心备考。
然而,世事总是变化无常,意想不到的事时有发生。
5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跟往常一样 ,学校的广播室中午12点准时开播,意味着吃中午饭的时间到了。复习了一上午功课的高22班同学,拿上饭碗,朝学校食堂走去。突然,广播里播出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市第24中高三(五)班学生给党中央写了一封公开信,强烈要求砸烂旧的考试制度,今年的高考要延期半年举行!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正往食堂打饭的同学们停住脚步,呆呆地钉在原地,仿佛在做梦一般。
没人召集,但高22班的同学自发聚拢在校园里,就刚刚听到的“砸烂旧的高考制度”这条新闻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各抒己见。“嗨,砸烂高考制度到底合不合?鬼晓得!”不知是谁闷声闷气地嚷道。那声音低沉,却在校园里回荡了很久。
1966年10月,鹤庆中学校园里到处贴满了大字报,满耳是大批判的噪音。一天,高22班52名学生的档案退还到了班主任那里,并很快退还给每个同学。档案材料主要是:已经在县、州、省招生委员会审批意见栏中,分别签署了意见并加盖上红色印章的“1966年高考志愿报名表”、考生户籍所在地的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考生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主要成员的历史面目和现实表现的证明材料等。高考志愿报名表及考生全部档案的退还,表明高22班52名学生考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1968年12月22日,破败荒芜的校园里传来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根据这个最高最新指示,“老三届”学生家在农村的回乡务农,家在城镇的上山下乡。早已瘫痪的学校没有为“老三届”学生举行毕业典礼,没有颁发毕业证书,人数稀稀拉拉的各班没有照一张毕业集体照,一切都省略了,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了。“老三届”学生怀着美好希冀寄出的青春,在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回执,只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
一
记忆是对过往人事的敬意。“永恒的记忆便是现实。”当我们打开关闭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之门,一群正值嫩绿青春的高中生笑吟吟地朝我们走来。他们就是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的52名学生。这一群新生是1963年8月底入学的。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与此相适应,上级部门发专文规定: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县不再办高中。这样,从1961年起,剑川中学停止了高中招生。鉴于剑川与鹤庆两县是比邻,而且1937 年鹤庆县成立鹤庆师范时,剑川籍学生曾就读于这所学校,因此,1962 年鹤庆中学招高中21班时,开始面向剑川县招生。到1963年鹤庆中学招收高中22班时,招录了剑川籍学生17人(我是其中之一),鹤庆本县学生35人。这52名性格各异、年龄相仿的青年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苦读3年,力争考上大学。
鹤庆中学是由一个“占地千亩”的文庙建筑群改扩建而成,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大成殿,通高16米,左右宽20.3米,外形宏伟壮观,气势庄严肃穆,它就是学校的大礼堂,可容纳六七千人开会。校园内除了有四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之外,校园西北角围墙外有一块绿草如茵的足球场,还有可供跳高、跳远、掷铁饼、推铅球使用的场地,非常有利于开展各项体育运动。
鹤庆中学高中部的教室和宿舍坐落在校园的西南边,那是一长排六开间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是三间教室,楼下是三间宿舍,高一至高三各年级的教室和宿舍按由北至南的顺序安排,这样,高22班的教室和宿舍也就按此顺序一年一搬迁。土木结构的教室比较陈旧,但坐西朝东的最佳坐向,早迎旭日,晚送夕阳,校园又很宽敞,因此,教室、宿舍采光极佳。 得益于此,晨读昏诵,苦读3年,但高22班52个同学,戴眼镜的仅有两人。
高22班学生读高中那些年,多数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差,连个洗脸盆也买不起,同学中谁有洗脸盆,早上,大家就借来用它打一盆清水,几个同学围上去扑扑扑地洗几把,撩起衣角揩揩就算洗脸了。班主任称这种做法为“洗团结脸”,说几个人一起洗脸,借别人的脸盆洗脸,很不卫生,谁有眼疾或沙眼,很容易传染,必须杜绝“洗团结脸”或借用别人脸盆洗脸的现象。于是,没有洗脸盆的同学三三两两相约,到街头土杂店一人买一只价值几毛钱的陶钵,回来当洗脸盆用。好多年以后,几个同学碰到一起,忆及当年用小陶钵洗脸的局促情景,都感到一股酸痛油然漫上心头。
高中生正值年轻,好运动,大都是球类运动的爱好者,因此,每天晚饭后,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高22班那些球类运动积极分子打球回来,满身是汗,又饥又渴。饥无法解决,就拿饭盆或口缸,到学校开水房龙头上接一盆开水或一口缸开水,双手如捧沸汤状,小心翼翼端到教室,课桌上一搁,边做作业,边大口大口喝温开水。有时在开水中放一点打饭时从食堂拿回的食盐,那就如同喝琼浆玉液了。来查晚自习的班主任见同学如牛饮一般喝温开水,脸一沉:“你们喝那么多开水干什么?水喝多了加重心脏血液循环负担!”喝开水的同学面面相觑,默不作声,等班主任走出教室又接着喝,有的还故意把喝水的声音弄得很响。
1963年,剑川与鹤庆还没有直通公路,退一步讲,即使通公路了,许多学生也是出不起那笔车费的。因此,剑川籍的学生到鹤庆读书都是靠步行。剑川到鹤庆有170 多里,其中150里是山路。从剑川东山脚到鹤庆西山脚,真可谓山高谷深,山路崎岖,剑川民间早有“宁走大理三天,莫走鹤庆一站”之说,可以想见道路之艰难。但是,读高中的学生正值年轻气盛,何况去求学学本领,是为今后奔前程打基础,因此,没有谁被走150多里山路而吓倒。
那时,剑川籍学生家在农村的走路到鹤庆,大多数人都穿草鞋,到了學校,洗洗脚才换上布鞋或胶鞋,用旧报纸把换下的草鞋仔细包好,压在草席子底下,等到学校放假回家时,再把草鞋拿出来穿上。带有备用草鞋的同学,劳动课时候也穿草鞋。那些年,学生在学校穿草鞋是寻常之事,没有谁遭歧视、被奚落。高22班有个鹤庆籍学生,家在农村,而且与学校只有一墙之隔,这个同学除了冬天而外经常穿草鞋上学,他还是足球运动爱好者,常常穿着草鞋踢足球。有同学很替他担心,诚心问他:“你穿草鞋踢足球,脚指头疼吗?”他呵呵一笑:“不疼呀!踢球用的是脚背,脚指头咋个会疼。”同学想想也是,用脚指踢足球怎么能把球踢得那么高、那么远呢?
跨过鹤庆中学足球场西边的那条环城公路走上一条笔直的田间大路,向西行约两公里,就来到了鹤庆坝子中最大的龙潭——黄龙潭。黄龙潭清水涣涣、波光粼粼,四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偶尔有两三只水鸟在潭水中追逐嬉戏,发出“嘎——嘎——”的几声叫唤,衬托出黄龙潭的幽静。星期天上午,常有高22班三五个同学,掖下夹着几本书(当年的学生不兴背书包),有时手里提着拆下来的被面、被里子,来到黄龙潭边,他们不观赏眼前的风景,而是脱下外衣,就着清清龙潭水,将外衣打上肥皂搓洗干净,摊晒在潭边的草地上。如果带来被面、被里子,那搓洗的时间要花得多一点,待漂洗干净,也摊晒在草地上。随后,有的埋头看书,有的把双膝当小课桌做起作业来。阳光灿灿的,暖洋洋的。日头偏西,他们手中的书看完了,作业做完了,便收拾好干透了的被里、被面,穿上干净、留有太阳香味的、暖暖的外衣,说说笑笑,返回学校。黄龙潭是个极佳的好去处,可惜忙于读书的学生忽略了那里可人的景致,只知道黄龙潭曾经是他们这些有不起一件换洗衣服的同学常去的地方。
二 为了紧密配合全国、全省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阶级斗争教育活动,鹤庆中学十分重视对全校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1963年12月的一天,学校专门请了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67岁的寸秀山现身说法,给全校师生作忆苦思甜报告。寸秀山老人回忆说,他10岁时父母双亡,给财主洪老四家放牛,由于受不了洪财主的虐待,被迫四处讨饭流浪。后来被好心的铜匠刘四堂收为徒弟,一边学艺,一边走南闯北做铜活手艺糊口。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长征到鹤庆县城,听了红军的宣传,他喊回了躲到山上的群众,给红军烧饭筹粮。他还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得益于他的带路,红军提前到达丽江石鼓渡口。红军首长送给他一件棉大衣和一盏“三方亮”灯。寸秀山回到家时,国民党追兵到处抓为红军做过事的群众,他就把棉大衣和“三方亮”灯悄悄藏了起来。1940年以后,他被迫在西山坟坝替地主周宗顺看守坟墓。由于工钱不够养家糊口,他白天去帮人打短工,让妻子代守坟墓。一天黄昏,他回到坟坝那座窝棚时,妻子已被狼咬死了,而周家却连一文安葬费也不给……
寸秀山老人讲到这里泣不成声。这时,高22班的班长冯福增倏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振臂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全会场的师生都跟着齐声高喊口号。猛然间,“打倒狗地主!”“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铲除旧制度,不准搞复辟!”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得整个礼堂嗡嗡作响。
最后,寸秀山老人满脸挂着喜悦的泪花,深情地说:“1949年7月,鹤庆县宣布解放,我跟着当年的工作队干部,积极工作,还当上了县农会副主席。可以说,没有红军长征,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寸秀山的今天。红军灯照亮了穷苦人的心,也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寸秀山忆苦思甜报告会一结束,全校高中、初中各班的学生纷纷写体会文章。高22班还将同学的体会文章制作成两期板报,在校园里与其他班的同学相互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64年初,为了配合形势教育,也为了活跃全校的文娱生活,鹤庆中学排演了四幕话剧《年青一代》。这个话剧富于青年生活气息,剧中的主人公萧继业是一个有理想、有事业心的青年。大学毕业时,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区当地质勘探队员。而剧中的另一个人物林育生却是个惧怕艰苦、贪图安逸生活的青年。他为了留在大城市工作,造了假证明,谎称自己的腿有毛病;为了让他的女友也留在大城市,他跟女友马上结了婚。后来,通过萧继业等人的帮助,特别是林育生的爸爸林坚说出了林育生身世的真相——林育生是烈士子弟,一直是由他父母的战友老革命林坚夫妇抚养长大,林坚的妻子对林育生从小骄惯,才养成了他怕苦怕累的坏习惯。通过林坚痛说家史,林育生终于醒悟过来,表示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萧继业和林育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上世纪60年代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对青年一代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鹤庆中学排演话剧《年青一代》时,剧中的人物除了林坚夫妇和萧奶奶由三位老师扮演以外,其余的人物都由65级高21班和66级高22班的同学扮演。话剧《年青一代》在校内一演出,就深受师生的欢迎,连续演了三四场。接着又在县人民礼堂公演了几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从此,在鹤庆中学校园里,饰演《年青一代》中各个角色的那些演员,同学们喜欢直接称呼他们是萧继业、林岚、姚向明、李荣生、林育生、夏倩茹,似乎忘记了这些演员的真实姓名。同学当中还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将来我要做萧继业,不当林育生!”这是那个年代鹤庆中学校园生活留给同学们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三
鹤庆中学校园生活留给同学们又一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之一,就是每年的元旦、“五·四”“国庆” 等重大节庆,学校都要举行歌咏、诗朗诵等比赛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活跃了校园生活,营造了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一个个团结、和谐、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在全校举行的1965年“庆国庆、颂祖国”歌咏比赛晚会上,高22班演唱的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以选题新颖、主题重大、演唱整齐、声音嘹亮、气势恢宏、催人奋进等优势,赢得了本次大赛的特等奖。
成功总是与付出连在一起的。为了确保这次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演唱获得成功,高22班以文体委员为领头的组织者,四处翻阅查找演唱资料,精心挑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歌曲,反复挑选其中最适合于集体演唱的那一种曲谱,并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最佳最适宜集体演唱的曲谱选定后,由同学自己将歌谱刻成蜡版,油印、装订成册,保证全班人手一册。 接着就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学唱,反复练唱,整整精心准备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庆国庆、歌祖国”歌咏比赛中一炮打响。学校党支部书记在为获奖的班集体颁奖之前,激动地说:“高22班成功演唱毛泽东诗词系列歌曲这一壮举,在我校文娱活动史上是空前的,是应该浓墨重彩写入鹤庆中学校史的。”
在高中三个年级中,高一年级是小弟弟,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都不是高三、高二年级的竞争对手。因此,高22班在鹤庆中学崭露头角也是在高二年级时候。准确地说,高22班在全校头一回扬眉吐气,是高二那年学校举行的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上。
进入高二,高22班的班主任由教中国现代历史课的李文锐老师接任。李老师性格温和,平易近人,说话跟他讲授历史课一样满含激情,颇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特别是他善解人意,大事小情都先与班干部通气商量,因此,班委会的每一项决策都得到全班同学的赞同和支持。就拿参加本次全校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来说,高22班早就运筹帷幄,而后厉兵秣马,进入迎战状态:宣传鼓动,振奋士气;动员全班同学凑钱,统一购置运动服。体育委员使出浑身解数,抓住早操和课余时间,狠练队列队形,走正步;鼓励全班所有有一定特长的同学报名参加个人项目比赛,为班集体争分添彩。没有参赛项目的同学要到运动场上观看訓练和比赛,为运动员摇旗呐喊,鼓劲助威,凝聚人气,激励斗志。这一招果然奏效。在本届全校秋季体育比赛运动会开幕式上,高22班以着装整齐化一、队列队形整齐化一、走正步步伐雄建整齐化一,赢得主席台上评分老师和各班评分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本届运动会的各项竞赛中,高22班荣获了集体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全校总分第一名,个人单项比赛四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四个第三名,以及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彰显了高22班团结、活泼、向上、有为的班风,展示了高22班班委班子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全班同学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
当年,鹤庆中学十分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因此,留在同学们脑海中那些有关劳动情景的记忆,50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鲜活。
66级高22班同学刚入学,学校就给班上分了大约七八分的一块菜地,班里又将它平均划分给4个小组负责栽种管理。菜地上收获的蔬菜卖给学校食堂,收益作为班费使用。随着四季时令的变化,菜地上轮流种着青菜、白菜、菠菜、莴笋、茄子、辣子、葱、萝卜等等,哪个季节菜地上能长什么,就撒播什么、栽种什么。挖地盘土埋底肥(学校养生猪,有圈肥)、移栽菜秧或撒菜籽那天,全组同学齐上阵,仔细播种下希望,之后,就由各小组每天两人轮流着去浇水、除草、浇粪,精心管理。菜地离学校400来米远,每天放学后都有同学到菜地里管护,没有任务的同学有时也到菜地里,说是去看看本班蔬菜的长势,不去看看,心里怪惦记的。要是发现本组或其他组的菜啊、葱啊什么的长得不旺、不够壮实,有人就利用星期天,悄悄去挑一担清粪,给它们追施一次肥。可以说,菜地成了同学们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缓解了同学们学习的紧张情绪。
下乡劳动当年不叫“支农”,而叫“帮助夏收夏插”,或叫“帮助秋收秋种”,每年去两次,每次时间为一星期,即7天。清早,身披晨光曦霞下乡;晚上,头顶晚霞暮色回校。时间虽短,但对同学的磨炼很大。高22班头一次下乡劳动是到城郊公社孝感生产队帮助栽秧。因为班里绝大多数同学家在农村,对栽秧这个活计并不陌生,有的同学还栽过秧,所以一到水田边,看见那里摆着绿油油的秧把,同学们就像鸭子下水似的,扑通扑通下到水田中,无师自通地栽起秧来。好多同学干劲十足地闹腾了一阵之后,看看自己刚才栽下的那一丛丛秧,这才傻了眼。原来那些秧苗有的漂浮在水面(叫“漂秧”),有的在水面只露出个头(称为“闷秧”),令人尴尬。这都被旁边的社员看在眼里。他们走过来,热情地手把手教同学们左手如何握秧把,左手姆指怎样配合食指和中指分秧,右手指又怎样夹紧秧苗根部然后插进泥土里,而且该插多深,才避免出现“漂秧”和“闷秧”。以上动作原本是一气呵成,但社员们却把每个动作要领分解开来,耐心地教同学们,直到大家掌握了栽秧要领为止,还特意将社员和同学穿插起来摆栽秧阵,以便让同学少栽一两行秧,有时间直直腰,缓解一下疲劳。社员的无声关照,让同学们深受感动,促使全班同学以顽强的毅力与社员每天从早栽到晚。参加一周的栽秧让同学们“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也增进了与社员之间的感情。
高22班第二次下乡参加劳动是去金墩公社和邑生产队夏收。按照生产队长的安排,多数同学参加割麦子,一部分同学去挖干板田。同学们明知挖干板田是重体力活,但都认准了这是难得的励志良机,争着报名。为了确保劳动质量,劳动委员挑选了身材壮实的20名男同学挖干板田。所谓干板田,就是已经收割了麦子或蚕豆的田,因其土块板结、坚硬,俗称干板田。挖干板田使用专门打制的三齿铁钉耙,重量达2.5公斤。那天,20个同学每人肩扛一把三齿钉耙,威威武武地走向那几丘待挖的干板田。第一天,20名同学顶着烈日,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气概,你追我赶挖了一上午。下午,不少人的手掌心开始磨起了紫红色的血泡,但都默不作声,坚持抡耙深挖每一寸硬土。傍晚收工时,大家才在欢笑声中“交流”手上有多少血泡的战果。之后,人人表示“轻伤不下火线”!神情极其悲壮。果然,往后几天,挖干板田同学的干劲和成绩虽比不上第一天,但挖到最后一天,也就是第7天,始终没有人退出挖干板田的行列,令生产队长啧啧赞叹不已。收割小麦组的任务虽没有挖干板田组尖刚,但也不轻松:在炎热的阳光下,整天弯腰弓背割麦子需要有一股子韧劲;频频抬头低头,常常被麦芒、枯叶戳伤脸,再被汗水一浸,就会热辣辣的生疼。让同学们从中真切体会到劳动艰辛的本意,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之说并非夸张,因此劳动态度极其认真,做到地里和路上不丢一穗麦,受到了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夸奖。而同学们呢,在自己的周记或作文中,谈起参加夏收的体会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夏收,我们帮助农民收获了粮食,而我们自己收获的是比粮食还珍贵的精神食粮,这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1965年9月,66级高22班刚刚进入高三上学期,学校作出决定:在位于学校西南角,距学校400多米的那片5亩菜地上,挖一个露天游泳池。按照规划,这个游泳池长70米、宽60米,最深处达2米,最浅处有1米。负责这项工程的几位老师按照高中三个年级3个班、初中三年级2个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年纪小,不参加)的人数、能力实际,划定了任务范围,并召集各班班长和劳动委员来认领。挖游泳池的时间学校不作统一安排,只说各班可以利用每周两节劳动课以及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当然,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高中66级22班、67级23班的施工位置属于游泳池的深水区,这就意味着所挖的土方最多,任务最繁重,但是两班同学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劳动把同学们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参加挖游泳池的5个班的同学不约而同在同一天下午课余4点钟开工!整个劳动工地上人影绰绰,人声鼎沸,锄头、铁铲叮当响,热闹极了。
动工开挖游泳池的头几天,挖的是多年作菜地使用的熟土层,土质疏松,容易刨挖,而且是在平面上作业,用撮箕搬运泥土很便当、快捷,各班的进度十分可观。高22班负责的地段深度挖到一大半时,土层尽是胶泥,有同学出了个主意:先挖一个槽,然后用铁铲像切豆腐一样把胶泥切成砖头大的泥块,由一人用双手将八九斤重的泥块往上一抛,站在游泳池边上的人伸手接住泥块。这个动作跟一人抛篮球、一人接球的动作很相仿,因此,大家的劳动热情高涨,忘记了疲劳。游泳池深度挖到将近两米的时候,底部出现了沙质土层,同学们就将沙土装进撮箕,端给站在高板凳上的人,再由此人端给站在游泳池边上的人,采用这种接力式運土的办法效率很高,也使人真切感受到了集体劳动带给人的愉悦。高22班紧锣密鼓奋战了将近25天的课余时间,终于圆满完成了本班的任务,接着又协助初中两个班完成了任务。高22班的团结协作精神受到了学校领导的称赞。当然,令人高兴的不是学校领导的赞扬,而是同学们课余时间去奋力挖游泳池,晚上依然像往常一样到教室上晚自习,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做好第二天要学课程的预习,仿佛要把用在挖游泳池上的一个半小时时间补回来。深感于此,高22班的劳动委员赋了这样一联:“挖游泳池个个猛似老虎,上晚自习人人静如处子。” 五
留在高22班同学记忆中最深刻、最鲜活的一个印象是,从高一到高三,做好事在班上蔚为风气。春夏校园内杂草丛生,浊水满沟;秋冬校园内黄叶飘落,枯叶遍地。于是,每周一、三、五,除了教室留有专门的值日生认真打扫外,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扫把、锄头、撮箕,打扫宿舍周围和校园内的通道和清洁区,拔杂草、掏阴沟,清扫和冲洗校内公厕,给全校师生员工营造了一个整洁、清新、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当年,鹤庆中学老师们的各教研室都分着菜地,但我们高22班的科任老师年纪普遍较大,挖菜地、施肥、浇水行动不方便,高22班的同学就经常帮助老教师挖菜地、挑肥或把收好的菜搬运到学校食堂。好多同学常常利用星期天帮助老教师挖菜地、挑肥,还从不留姓名。高22班的同学无论是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劳动,还是三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不是为了图名图誉(作为学生时代也没有什么名誉可图),是想通过劳动锻炼、多做实事好事,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养成踏实做事、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勿庸讳言,非团员学生想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加入共青团,以便受到团组织更多更好的教育培养。然而令非团员学生遗憾的是,他们的努力始终达不到团组织的高标准严要求。高中三年里,高22班44个青年群众中,只有两人加入团组织,可见共青团员的珍稀程度。读高中的三年内,全班非团员学生皆有向上之心,绝大多数一学期向团组织递交一份入团申请书,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不具备入团条件而进不了那扇据说是“随时向青年群众敞开”的共青团组織的大门。难怪,青年时代加入不了共青团,青春年少上不了大学,成了他们终生叹惋的憾事,因为他们曾经实实在在感受到“青春”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和如同生命般的珍贵。
六
1966年4月,鹤庆中学66级高22班毕业考试一结束,就办理了当年高考志愿报名手续,开始转入同学自己复习备考阶段。每天一吃完早点,同学们有的进教室复习,有的在校园内的石桌旁复习。因为迈出学校西边围墙的小后门,就可以走进开阔的田坝。所以,也有些同学抱一摞书,到田野里僻静的田头埂脑复习。晚上,同学们全都集中在教室里复习。教室里静悄悄的,科任老师偶尔到教室里来,复习中有疑难的同学就向老师请教,老师便轻声细语地进行解疑释惑。学校作息时间规范而严格,晚上统一时间息灯就寝,没有同学“开夜车”熬战,也无人起五更苦读。
高22班的同学埋头复习,紧张备战高考的那些日子,同学们跟往常一样,想唱歌就唱歌,想打球就去打球,该谈笑就谈笑,52个人一脸波澜不惊。然而,这不过是表象罢了。静水深流,湍流在深处啊!同学们早就知晓,66级高22班之前的64级20班,65级21班,每班学生都是50人,而20班考上大学10人,21班考上大学12人。50名毕业生考上大学12人,据说是鹤庆中学高考史上成绩最好的一年。但是高21班的50名高中毕业生来自鹤庆、剑川两个县呀!当年,这两个县总人口合计233480人,那就是说,平均每2万人当中才有1人上大学。面对这样严峻的高考形势,高22班52名学生的内心能平静得下来吗?更何况那些年,极左思潮横流,“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仅仅是一句名不符实的政治口号罢了。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宰你没商量。当然,让绝大多数同学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是高考成绩,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控的一项变数,有时,它可以帮你化腐朽为神奇。于是,高22班出现了令人感慨不已的情景: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解题追求新颖的方式,力求将优秀改为优异;学习成绩居中等水平的,抓住最后两个月黄金时间,查缺补漏,力争把高考成绩拼上去;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也毫不气馁,不言放弃 ,咬紧牙关一博,争取高考时有奇迹出现。总之,人人怀抱希望,个个充满信心,为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忘却不利因素,争分夺秒复习,满怀信心备考。
然而,世事总是变化无常,意想不到的事时有发生。
5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跟往常一样 ,学校的广播室中午12点准时开播,意味着吃中午饭的时间到了。复习了一上午功课的高22班同学,拿上饭碗,朝学校食堂走去。突然,广播里播出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市第24中高三(五)班学生给党中央写了一封公开信,强烈要求砸烂旧的考试制度,今年的高考要延期半年举行!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正往食堂打饭的同学们停住脚步,呆呆地钉在原地,仿佛在做梦一般。
没人召集,但高22班的同学自发聚拢在校园里,就刚刚听到的“砸烂旧的高考制度”这条新闻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各抒己见。“嗨,砸烂高考制度到底合不合?鬼晓得!”不知是谁闷声闷气地嚷道。那声音低沉,却在校园里回荡了很久。
1966年10月,鹤庆中学校园里到处贴满了大字报,满耳是大批判的噪音。一天,高22班52名学生的档案退还到了班主任那里,并很快退还给每个同学。档案材料主要是:已经在县、州、省招生委员会审批意见栏中,分别签署了意见并加盖上红色印章的“1966年高考志愿报名表”、考生户籍所在地的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考生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主要成员的历史面目和现实表现的证明材料等。高考志愿报名表及考生全部档案的退还,表明高22班52名学生考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1968年12月22日,破败荒芜的校园里传来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根据这个最高最新指示,“老三届”学生家在农村的回乡务农,家在城镇的上山下乡。早已瘫痪的学校没有为“老三届”学生举行毕业典礼,没有颁发毕业证书,人数稀稀拉拉的各班没有照一张毕业集体照,一切都省略了,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了。“老三届”学生怀着美好希冀寄出的青春,在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回执,只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