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长期从事农村山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年轻时任过初中教学,后来一直在山区小学任教,从事农村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已年近六旬。说起素质教育,像我这样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早都有所感触,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提法,知道素质特性,不知道素质教育,一昧追求应试教育,拼命抓学生考试成绩,累得筋疲力尽,反而费力不讨好。如今,素质教育的倡导、研究、评价,让我们这些一生耕耘杏坛的老教师也茅塞顿开,几番感慨:过去,我们也这么做过,试图努力过,只是限于山区农村学校条件滞后,没有现代化教育手段罢了。
感触之一: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
我起初步入讲台的时候,那是19世纪70年代,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学朝农。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逝,学校很是乱了一阵子,连培养少数拔尖学生都做不了,更谈不上素质教育。那个时候,妇孺皆读“红宝书”,学校只遵循:“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导很落实了多年,但学校还是以劳动为主,帮助附近生产队修农田,校办猪厂,学生漫山遍野跑着寻猪草。因教材不全面,老师也很难静下心来搞教学。直到恢复高考制度,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但教科书的出版仍然不全面。再后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把“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确定为我国90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这以后,包括我们农村山区的学校,也特别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一年又一年学生走出学校,参与社会,一些看似原来在学校读书并不怎么样的学生,走出学校后却很有出息,一些在学校看似品学兼优的学生步入社会却发展前途相当有限。由此看来,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实施。
感触之二: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体质改革的深化,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跨越的策略应运而生。学校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从单项转向综合,从课堂走向社会,从微观发展为宏观的整体综合,改革的趋向和热潮。办学模式的转轨,应试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使之自身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每学期均不及格,可他聪明,好动,事事肯动脑筋,就是学习上不愿动脑,应变能力却相当强。那时候,我便使用互相促进的方式引导他,起初,我恨铁不成钢,后来,我看这孩子还能转变,便对他采用兴趣激将法(这是我自命的方法,按素质教育理论来说,其实就是情境激趣)来引导他,他好奇,我便因势利导,使他爱学,乐学。后来他分配在邮政部门工作,还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其实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就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激励,提高学生兴趣而已。当然与他参加工作后的锻炼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说的素质教育,就是能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人才培养从以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
感触之三:山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研究的走向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在山区农村学校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农村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远教设备大大改观了农村学校的面貌,尽管和城里还有差距,但比过去强多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山旮旯的娃娃也有考上清华、北大这种重点大学,足以说明教育改革真是急时雨。从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对于山区农村学校来说,同样是素质教育研究全方位的转变。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教育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以促进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曾经启蒙于我校的学生龚某,父母双双不识字,家庭辅导一点门没有,日子过得紧巴巴,是农村少有的特困户。可学校教师对他潜能的开发促进他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大大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这足以说明素质教育研究必须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方向,实现从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的转变,这就是21世纪教育革新的重要原则和21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这里,我作为当时龚礼明同学启蒙学校的负责人,同样感谢龚礼明升入高小、初中、高中时期的学校(瓦渣河小学、庙岭初级中学、旬阳中学)和所有任课教师,他们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同样都注重了对龚礼明同学的潜能开发,个性特长的发展。促使龚礼明同学成为名牌学校的大学生。
以上说明,素质教育在山区农村学校的研究走向,同样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随着电脑、视听手段在农村山区学校的普及运用,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教育方法的现代性与综合性将极大改变原有教育方法的功能,使素质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城关镇龚家庄小学)
感触之一: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
我起初步入讲台的时候,那是19世纪70年代,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学朝农。随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逝,学校很是乱了一阵子,连培养少数拔尖学生都做不了,更谈不上素质教育。那个时候,妇孺皆读“红宝书”,学校只遵循:“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导很落实了多年,但学校还是以劳动为主,帮助附近生产队修农田,校办猪厂,学生漫山遍野跑着寻猪草。因教材不全面,老师也很难静下心来搞教学。直到恢复高考制度,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但教科书的出版仍然不全面。再后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把“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确定为我国90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这以后,包括我们农村山区的学校,也特别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随着一年又一年学生走出学校,参与社会,一些看似原来在学校读书并不怎么样的学生,走出学校后却很有出息,一些在学校看似品学兼优的学生步入社会却发展前途相当有限。由此看来,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实施。
感触之二: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体质改革的深化,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跨越的策略应运而生。学校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从单项转向综合,从课堂走向社会,从微观发展为宏观的整体综合,改革的趋向和热潮。办学模式的转轨,应试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使之自身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每学期均不及格,可他聪明,好动,事事肯动脑筋,就是学习上不愿动脑,应变能力却相当强。那时候,我便使用互相促进的方式引导他,起初,我恨铁不成钢,后来,我看这孩子还能转变,便对他采用兴趣激将法(这是我自命的方法,按素质教育理论来说,其实就是情境激趣)来引导他,他好奇,我便因势利导,使他爱学,乐学。后来他分配在邮政部门工作,还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其实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就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激励,提高学生兴趣而已。当然与他参加工作后的锻炼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说的素质教育,就是能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人才培养从以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
感触之三:山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研究的走向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在山区农村学校的广泛普及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农村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远教设备大大改观了农村学校的面貌,尽管和城里还有差距,但比过去强多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山旮旯的娃娃也有考上清华、北大这种重点大学,足以说明教育改革真是急时雨。从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对于山区农村学校来说,同样是素质教育研究全方位的转变。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教育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以促进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曾经启蒙于我校的学生龚某,父母双双不识字,家庭辅导一点门没有,日子过得紧巴巴,是农村少有的特困户。可学校教师对他潜能的开发促进他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大大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这足以说明素质教育研究必须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方向,实现从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的转变,这就是21世纪教育革新的重要原则和21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这里,我作为当时龚礼明同学启蒙学校的负责人,同样感谢龚礼明升入高小、初中、高中时期的学校(瓦渣河小学、庙岭初级中学、旬阳中学)和所有任课教师,他们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同样都注重了对龚礼明同学的潜能开发,个性特长的发展。促使龚礼明同学成为名牌学校的大学生。
以上说明,素质教育在山区农村学校的研究走向,同样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随着电脑、视听手段在农村山区学校的普及运用,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教育方法的现代性与综合性将极大改变原有教育方法的功能,使素质教育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城关镇龚家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