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伊曼斯挑战着我们对于在观看什么、以及应该怎样观看的固有观点。他的作品用伤痕性粉灰色系的柔和色彩间接描绘带来创伤的历史事件。尽管其主题富有挑战性,风格又沉默克制,然而他已成为当代艺术中最举足轻重和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关键词】:图伊曼斯;主题;具象;色彩
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无疑是1980年代以来当代绘画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1958年生于比利时莫尔特塞尔,1976年在圣鲁卡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随后在布鲁塞尔大学读艺术史。1985年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2001年作品代表比利时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2年应邀参加德国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当代艺术馆举办《我不懂》个人画展。图伊曼斯是少数被当今国际画坛认可的杰出的当代具象艺术家之一。
一、隐喻的主题
图伊曼斯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粗暴、直接且冷漠地触及到权力、国家机器、操纵,以及隐藏的政治结构等问题。他的作品取材广泛,从重大的历史事件到平凡的图案或日常用品,如大屠杀或比利时和刚果的政治,或是简单的图案和圣诞装饰品等。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探索欧洲二战恶劣的历史。1986年的《毒气室》描绘了达豪集中营的房间。这幅画是素描的拷贝,从原作淡黄的纸上提取背景颜色。正如其所说:“这是我最具概念性的作品之一,如果作品没有名字的话,你不会理解它所表达的主题”。
他也会关注各国的重大事件或政治事件。2002年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并被委托创作与“9.11”事件相关的作品。他以“9·11”为背景创作了巨大的静物画——《静物》(2002),以不可思议的冷静深沉吸引了观者。画中水壶与盘中水果被艺术家置于空旷虚静的背景中,呈现出异常的“日常性”,这一平常的主题与画作悬殊的比例,放大了我们所熟悉的平凡,超出了我们习惯的视觉体验,显现出一种超然与淡定。画家以简洁的方式预示世界理应存在的自然、未遭破坏的安稳秩序,以朴素回应了恐怖对人类身心所造成的无能为力、无法弥合的裂缝。如果我们期望在画中寻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绘画被有意识地去除了标志性象征,从而形成对无法言表的图像内容的隐喻表征。
图伊曼斯画过许多人物和风景,画的构思过程和处理方法十分特殊,简洁概括,但传达的信息概念需要解读,需要观者在欣赏时积极参与。《记忆失》(1980)画上有两个椭圆形状,左边的是一幅风景,上面有记忆失三个汉字,右边的椭圆完全是涂满的黑颜色。在法语和其它欧洲语言中描述遗忘,经常说脑袋里有个黑洞,由此可见,这幅作品的标题成了解码图伊曼斯隐喻主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具象的图式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格林伯格主导下的现代主义艺术,即一种走向极简抽象的绘画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之为新具象绘画的表现主义艺术思潮。图伊曼斯在上世纪90年代以“为具像艺术复兴赋予新意”而为人知。
图伊曼斯曾经学过电影制作,在回到具象绘画后,他引入一系列摄影技术,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这些技术至今都是他具象绘画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受摄影技术影响,图伊曼斯画中有很多放大的头像特写,他认为“拉近”“特写”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通过镜头,你可以放大事物,可以突出与强化细节。他以特写式手法创作过多件政治人物肖像作品,其中包括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女士、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总理等政界人士。在表现美国国务卿的《肖像》(2005)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赖斯的特写镜头,双眼斜视,光亮的嘴唇微微噘起,在一种冷漠的状态中给所有接近的人一种奇怪的不安。2011年的画作以其特有的特写手法表现了《一位比利时政治家》。
图伊曼斯的绘画都是一气呵成,他通常在一天内完成画作,有时会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保持绘画的一致性。他习惯于在未绷框而直接钉于墙面的画布上作画。他拒绝使用投影仪,坚持参照手中的照片直接绘制,用铅笔在未干的颜料上描绘。他在绘画中慢慢释放高度聚集的能量,过程中的失误、变形和不完美正是他所需要的。
他的创作手法独特,其“具象绘画”从其他艺术品如图纸、摄影作品,或者电影和电视里截取的画面中获得原始素材,但他经常将原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和色彩抽离掉,留下精简的轮廓或模糊的图像,通过模仿、挪用、转译等方式,选择性地对历史做想象性的构建。图伊曼斯的绘画用具象来重构艺术家个体之所见,所产生的是新的当代性话语。正如他所说:“好的画作应该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三、虛静的色彩
印象派绘画以真实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为目的,后印象派则强调真实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种观念的变革对西方当代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当代艺术中,色彩作为画面图式空间的核心元素,不仅服务于客观物象,同时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在图像构建中起着灵魂的作用。
意象油画的“墨色五彩”可分为三种类型:高纯度五彩,低纯度五彩,黑白五彩,他选择后两种,控制了油彩艳丽和彩度等优点,成为其作品中的主调。他认为色彩所表达的不是与自然客体的一致性,也不是其物理属性,而是与精神表现的一致。在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到以原色为基点的鲜艳色彩,画家沉醉于色彩的微妙变化,其颜色都是经过调配的中间色和复色,是一种伤痕性粉灰色系的柔和色彩,给人以熠熠生辉之感,这一色彩的运用使画面调性更加虚静空灵。《记忆失》(1980)画中有两个椭圆形状,风景存在于椭圆形构图中,地平线将天与地一分为二,地面存在S形的变化中,树木与房屋坐落于画的右边,构成极具章法。画面以色浅灰兰为主基调,赭色屋顶、灰绿色树木形成补色对比,黑与白穿插于画中,色调虚静与温润,色彩上脱尽了火气,显示了恬淡超逸的意境。
图伊曼斯不像马蒂斯作品,没有取悦于人的色彩,他是向内的,仿佛时间中沉淀的痕迹,漫不经心的姿态仿佛被抽离。从这点看,画家受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影响。《静物》(2002)于2002年应邀参加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画面中心位置聚集着水果盘子和水壶,它们存在于一个三角形构成中,好像悬浮于空中,背景空灵而神秘,巨大的尺寸与中心图式的反差超出了我们常规的视觉体验,粉灰色系的柔和色彩蔓延于物象和背景之间,透过画面表层甚至可以感受到一些东方的禅意。久久凝视,似乎暗示出世界理应存在的自然、未遭破坏的安稳秩序,以朴素回应了恐怖对人类身心所造成的无能为力、无法弥合的裂缝。
四、总结
图伊曼斯兴趣在于对上个世纪的重大创伤事件带来的事后影响以及它们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因此他用柔和的色彩将电影、电视和印刷品上的图像搬到画布上,创作出华丽、柔和、神秘和朴实的绘画作品。图伊曼斯是活跃在当代最杰出的画家,他以清晰的视觉风格和方法展现历史主题,对整个当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玉红. 吕克·图伊曼斯孤独与虚静的艺术世界[J].美术,2009年第03期.
[2] 斯蒂尔曼、刘巍巍. 对吕克·图伊曼斯的访谈[J].美苑,2011年第06期.
[3] 夏武.吕克·图伊曼斯:大隐的智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03期.
【关键词】:图伊曼斯;主题;具象;色彩
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无疑是1980年代以来当代绘画界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1958年生于比利时莫尔特塞尔,1976年在圣鲁卡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随后在布鲁塞尔大学读艺术史。1985年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2001年作品代表比利时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2年应邀参加德国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当代艺术馆举办《我不懂》个人画展。图伊曼斯是少数被当今国际画坛认可的杰出的当代具象艺术家之一。
一、隐喻的主题
图伊曼斯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粗暴、直接且冷漠地触及到权力、国家机器、操纵,以及隐藏的政治结构等问题。他的作品取材广泛,从重大的历史事件到平凡的图案或日常用品,如大屠杀或比利时和刚果的政治,或是简单的图案和圣诞装饰品等。
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探索欧洲二战恶劣的历史。1986年的《毒气室》描绘了达豪集中营的房间。这幅画是素描的拷贝,从原作淡黄的纸上提取背景颜色。正如其所说:“这是我最具概念性的作品之一,如果作品没有名字的话,你不会理解它所表达的主题”。
他也会关注各国的重大事件或政治事件。2002年受邀参加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并被委托创作与“9.11”事件相关的作品。他以“9·11”为背景创作了巨大的静物画——《静物》(2002),以不可思议的冷静深沉吸引了观者。画中水壶与盘中水果被艺术家置于空旷虚静的背景中,呈现出异常的“日常性”,这一平常的主题与画作悬殊的比例,放大了我们所熟悉的平凡,超出了我们习惯的视觉体验,显现出一种超然与淡定。画家以简洁的方式预示世界理应存在的自然、未遭破坏的安稳秩序,以朴素回应了恐怖对人类身心所造成的无能为力、无法弥合的裂缝。如果我们期望在画中寻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绘画被有意识地去除了标志性象征,从而形成对无法言表的图像内容的隐喻表征。
图伊曼斯画过许多人物和风景,画的构思过程和处理方法十分特殊,简洁概括,但传达的信息概念需要解读,需要观者在欣赏时积极参与。《记忆失》(1980)画上有两个椭圆形状,左边的是一幅风景,上面有记忆失三个汉字,右边的椭圆完全是涂满的黑颜色。在法语和其它欧洲语言中描述遗忘,经常说脑袋里有个黑洞,由此可见,这幅作品的标题成了解码图伊曼斯隐喻主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具象的图式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格林伯格主导下的现代主义艺术,即一种走向极简抽象的绘画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之为新具象绘画的表现主义艺术思潮。图伊曼斯在上世纪90年代以“为具像艺术复兴赋予新意”而为人知。
图伊曼斯曾经学过电影制作,在回到具象绘画后,他引入一系列摄影技术,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这些技术至今都是他具象绘画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受摄影技术影响,图伊曼斯画中有很多放大的头像特写,他认为“拉近”“特写”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通过镜头,你可以放大事物,可以突出与强化细节。他以特写式手法创作过多件政治人物肖像作品,其中包括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女士、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总理等政界人士。在表现美国国务卿的《肖像》(2005)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赖斯的特写镜头,双眼斜视,光亮的嘴唇微微噘起,在一种冷漠的状态中给所有接近的人一种奇怪的不安。2011年的画作以其特有的特写手法表现了《一位比利时政治家》。
图伊曼斯的绘画都是一气呵成,他通常在一天内完成画作,有时会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保持绘画的一致性。他习惯于在未绷框而直接钉于墙面的画布上作画。他拒绝使用投影仪,坚持参照手中的照片直接绘制,用铅笔在未干的颜料上描绘。他在绘画中慢慢释放高度聚集的能量,过程中的失误、变形和不完美正是他所需要的。
他的创作手法独特,其“具象绘画”从其他艺术品如图纸、摄影作品,或者电影和电视里截取的画面中获得原始素材,但他经常将原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和色彩抽离掉,留下精简的轮廓或模糊的图像,通过模仿、挪用、转译等方式,选择性地对历史做想象性的构建。图伊曼斯的绘画用具象来重构艺术家个体之所见,所产生的是新的当代性话语。正如他所说:“好的画作应该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三、虛静的色彩
印象派绘画以真实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为目的,后印象派则强调真实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种观念的变革对西方当代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当代艺术中,色彩作为画面图式空间的核心元素,不仅服务于客观物象,同时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在图像构建中起着灵魂的作用。
意象油画的“墨色五彩”可分为三种类型:高纯度五彩,低纯度五彩,黑白五彩,他选择后两种,控制了油彩艳丽和彩度等优点,成为其作品中的主调。他认为色彩所表达的不是与自然客体的一致性,也不是其物理属性,而是与精神表现的一致。在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到以原色为基点的鲜艳色彩,画家沉醉于色彩的微妙变化,其颜色都是经过调配的中间色和复色,是一种伤痕性粉灰色系的柔和色彩,给人以熠熠生辉之感,这一色彩的运用使画面调性更加虚静空灵。《记忆失》(1980)画中有两个椭圆形状,风景存在于椭圆形构图中,地平线将天与地一分为二,地面存在S形的变化中,树木与房屋坐落于画的右边,构成极具章法。画面以色浅灰兰为主基调,赭色屋顶、灰绿色树木形成补色对比,黑与白穿插于画中,色调虚静与温润,色彩上脱尽了火气,显示了恬淡超逸的意境。
图伊曼斯不像马蒂斯作品,没有取悦于人的色彩,他是向内的,仿佛时间中沉淀的痕迹,漫不经心的姿态仿佛被抽离。从这点看,画家受到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影响。《静物》(2002)于2002年应邀参加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画面中心位置聚集着水果盘子和水壶,它们存在于一个三角形构成中,好像悬浮于空中,背景空灵而神秘,巨大的尺寸与中心图式的反差超出了我们常规的视觉体验,粉灰色系的柔和色彩蔓延于物象和背景之间,透过画面表层甚至可以感受到一些东方的禅意。久久凝视,似乎暗示出世界理应存在的自然、未遭破坏的安稳秩序,以朴素回应了恐怖对人类身心所造成的无能为力、无法弥合的裂缝。
四、总结
图伊曼斯兴趣在于对上个世纪的重大创伤事件带来的事后影响以及它们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因此他用柔和的色彩将电影、电视和印刷品上的图像搬到画布上,创作出华丽、柔和、神秘和朴实的绘画作品。图伊曼斯是活跃在当代最杰出的画家,他以清晰的视觉风格和方法展现历史主题,对整个当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玉红. 吕克·图伊曼斯孤独与虚静的艺术世界[J].美术,2009年第03期.
[2] 斯蒂尔曼、刘巍巍. 对吕克·图伊曼斯的访谈[J].美苑,2011年第06期.
[3] 夏武.吕克·图伊曼斯:大隐的智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