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当前星级酒店客房部的运作模式及管理思想为参考,结合职业院校内部的实训条件,建立一套与星级酒店接近的、并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的 “模拟教学模式”。 探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的实现途径,不仅能够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从而具备从事酒店客房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下一步的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模拟教学模式;客房课程;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随着“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多种教育模式在不同专业中已逐步形成,“模拟教学模式”,目前已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包含了“行为导向”教学的多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是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情境的模拟式的教学模式。在此,本人结合《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谈谈“模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客房服务与管理》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它更注重对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中,以学院客房实验室的客房区域为教学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饭店客房部职能,掌握操作流程和服务技术,把握客房运转规律,形成科学管理的思维模式,不但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行动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就业接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实用型饭店基层管理人才。
二、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模拟教学模式”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的首要前提条件是:
第一,必须具备供学生实训的“模拟客房”,具体组成应与学生就业的星级酒店的设施基本相似,规模上可以小甚至更小一些,但其部门运作应俱全。此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第一种途径是职业教育机构自己投资建立一座这样的“模拟客房”,这样耗资可能较大;第二种途径是职业教育机构与正在营业中的酒店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这是最为节约教育办学成本的一种途径,但这需要酒店的通力合作。
第二,必须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最好有本行业工作经验,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聘请酒店业资深人士合作来完成。
三、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方案
(一)明确模拟的教学内容
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可以对住(走)客房清扫、客房小整理、夜床服务、VIP房布置、迎客服务、洗衣服务、房餐服务、叫醒服务、访客接待服务、贴身管家服务、送客服务、客房部运营等内容进行模拟教学。
(二)掌握模拟的操作标准
第一,观看录像。在进行模拟之前,可利用影像教学手段,播放有关酒店客房基本技能和客房服务的录像带,组织学生观看。在观看过程中,注重强调酒店员工技能的熟练和客房整齐、美观的整体效果。鼓励学生只要努力练习,自己也可以做得同样好。这样学生们在模拟中的积极性很容易提高。
第二,实地参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可安排时间到酒店,组织学生参观,然后结合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讲解,并观察酒店的客房种类、客房标准、客房内功能区域和客房设备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参观客房部所负责的公共区域、洗衣房、布草间、客房服务中心等部门,了解他们的运营情况及服务、工作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酒店客房部的认识。
第三,示范操作。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采用现场示范操作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客房服务技能进行示范操作,注意操作流程、标准的演示。
第四,分组练习。实行分组练习,学生往往会加快熟悉整个操作,小组内的组员间可以相互提示操作步骤,发现不足,指出问题,彼此交流,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客房操作技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模拟的教学环节
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建议5-6人为一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模拟的内容可按编、导、演、评四步法来设计。“编”,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结合所设计模拟情境编排服务内容及环节;“导”,由一人担任此次模拟的导演,负责确定模拟角色,组织排练;“演”,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模拟情境;“评”,对模拟效果的评价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审核作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通过“编、导、演、评”四步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和独立地评估计划”这三个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关键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模拟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如果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从而具备从事酒店客房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为企业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为学生下一步的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与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模拟教学模式;客房课程;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
随着“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多种教育模式在不同专业中已逐步形成,“模拟教学模式”,目前已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包含了“行为导向”教学的多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是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情境的模拟式的教学模式。在此,本人结合《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谈谈“模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客房服务与管理》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它更注重对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教学中,以学院客房实验室的客房区域为教学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饭店客房部职能,掌握操作流程和服务技术,把握客房运转规律,形成科学管理的思维模式,不但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行动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就业接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实用型饭店基层管理人才。
二、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模拟教学模式”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实施的首要前提条件是:
第一,必须具备供学生实训的“模拟客房”,具体组成应与学生就业的星级酒店的设施基本相似,规模上可以小甚至更小一些,但其部门运作应俱全。此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第一种途径是职业教育机构自己投资建立一座这样的“模拟客房”,这样耗资可能较大;第二种途径是职业教育机构与正在营业中的酒店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这是最为节约教育办学成本的一种途径,但这需要酒店的通力合作。
第二,必须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最好有本行业工作经验,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聘请酒店业资深人士合作来完成。
三、实施“模拟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方案
(一)明确模拟的教学内容
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可以对住(走)客房清扫、客房小整理、夜床服务、VIP房布置、迎客服务、洗衣服务、房餐服务、叫醒服务、访客接待服务、贴身管家服务、送客服务、客房部运营等内容进行模拟教学。
(二)掌握模拟的操作标准
第一,观看录像。在进行模拟之前,可利用影像教学手段,播放有关酒店客房基本技能和客房服务的录像带,组织学生观看。在观看过程中,注重强调酒店员工技能的熟练和客房整齐、美观的整体效果。鼓励学生只要努力练习,自己也可以做得同样好。这样学生们在模拟中的积极性很容易提高。
第二,实地参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可安排时间到酒店,组织学生参观,然后结合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讲解,并观察酒店的客房种类、客房标准、客房内功能区域和客房设备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参观客房部所负责的公共区域、洗衣房、布草间、客房服务中心等部门,了解他们的运营情况及服务、工作流程,从而加深学生对酒店客房部的认识。
第三,示范操作。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采用现场示范操作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客房服务技能进行示范操作,注意操作流程、标准的演示。
第四,分组练习。实行分组练习,学生往往会加快熟悉整个操作,小组内的组员间可以相互提示操作步骤,发现不足,指出问题,彼此交流,发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客房操作技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模拟的教学环节
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建议5-6人为一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模拟的内容可按编、导、演、评四步法来设计。“编”,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结合所设计模拟情境编排服务内容及环节;“导”,由一人担任此次模拟的导演,负责确定模拟角色,组织排练;“演”,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模拟情境;“评”,对模拟效果的评价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审核作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通过“编、导、演、评”四步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和独立地评估计划”这三个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的关键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模拟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如果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从而具备从事酒店客房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为企业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为学生下一步的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与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