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重庆市江津区河流地貌为对象,由教师指导学生实地观察河流两岸的地貌差异,并鼓励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差异;将发现的地理现象及实验数据带回室内课堂,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河流凹凸岸的地貌差异、形成原因以及河流凹凸岸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河流凹凸岸;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該部分对应课标为“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是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倡导学生应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综合素养。本节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们结合实例(区域—区域认知)解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要注重形成过程及其原理的探究(综合思维)。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地貌普遍存在,但是学生缺乏观察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实地感受地理现象,再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实验、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地理实践力)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解决地理问题。同时,尝试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形成人地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标涉及内容较多,教学设计较为困难和复杂,而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经重庆市江津区时形成众多弯曲,造就了典型的河流凹凸岸地貌,为本节教学设计提供了理想的材料。鉴于此,本节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乡土地理入手,着重以流水的搬运作用、侵蚀作用、堆积作用为核心,探讨凹凸岸地表形态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①加强乡土地理教育,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熟知程度。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河流凹凸岸的地表形态,以科学探究方法为主线索,启迪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原理;让学生在动手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地理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自主挖掘地理现象的激情。③以微观区域(五举沱)的视角,通过大气、水文等多个地理要素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使学生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河流凹凸岸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第一篇章:江水“几”弯绕,环抱我家门
(观察河流凹凸岸的地表形态并提出问题)
教师引入:江津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具有山环湖水水环山的特点,在长江的环抱中犹如仙境。通过江津地图(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江在穿过江津段时蜿蜒前行,斗转蛇形,形成多处弯曲的河道,地理上将这种弯曲河道的两岸称为河流的凹岸和凸岸。今天就让我们以河流凹凸岸为例,用科学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探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实景再现:图1所示的是江津区五举沱码头附近区域,是一处典型的弯曲河道。请同学们尝试判断,A岸和B岸哪一岸是凹岸,哪一岸是凸岸?(抽选学生回答判断结果并说明依据)
教师讲解:A处河岸岸边轮廓凸向河内,形成一个典型的凸字形状,即为凸岸。而B处河岸凹进岸边,河边轮廓形成一个典型的凹字形状,即为凹岸。
提出问题:河流凹凸岸各具有什么特点?图2是对图1凹、凸两岸的实地考察时所拍摄的照片,请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图中两岸岸边砂石的数量是否一样?这些数量不等的砂石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篇章:科学探究,地理原理
(科学探究流水的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
讨论汇报:河流两岸砂石数量凹岸较少,凸岸较多,这些数量不等的砂石是从河流上游搬运至此。
教师讲解:这就是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岩屑等物质被各种外营力由一处搬运至另一处的过程。
教师提问:既然河流凹凸两岸的砂石都是由流水搬运至此,可为什么数量却不相等?思考搬运作用又与什么相关?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呈正相关。
播放录像:实地测流速实验。(见表1:实验报告单)
教师提问:通过实地测量两岸河流流速,可以发现凹岸流速快,凸岸流速慢。回想流速快慢与什么有关?再结合一开始所观察到的两岸砂石数量请讨论一下,为什么流速快,砂石数量少?流速慢,砂石数量多?提出你的假设。
学生假设:流速与流水的搬运能力呈正相关,流速快搬运作用强,流速慢搬运作用弱,因此流速快砂石被搬走的多,留下的就少……
演示实验:烧杯演示。
教师讲解:准备一个烧杯,烧杯上层是水,下层是砂石,用于演示河水和河床。通过搅拌,模拟流水作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搅拌棒的位置(不可直接触碰底部砂石);玻璃器皿,小心摔碎;不要直接面向烧杯瓶口,侧面观察;注意控制搅拌速度,防止溅出。
师生互动:搅拌之前,河床较为平整,开始缓慢搅拌,可以观察,水开始慢慢变浑浊,为什么?(砂石被搅拌起来)砂石从哪里来?(底部)底部原本平整的河床有何变化?(不平整,即破碎)这就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接下来加速搅拌,底部的河床变得更加破碎,说明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再放慢搅拌,水逐渐变清澈,水中的泥沙去了哪里?(沉淀、沉积)这就是地理上的堆积作用。最后停止搅拌,流速越慢,堆积作用越强。回到刚才的问题,凹岸流速快,搬运作用强,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凸岸流速慢,搬运作用弱,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
教师总结:凹岸流速快,搬运作用强,以侵蚀作用为主,砂石少;凸岸流速慢,搬运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砂石多。
教师提问:这两种外力作用对两岸的坡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绘图:学生尝试绘制出图1中A、B连线处的剖面图(图3),并据图发现凹岸坡度较陡,凸岸坡度较缓。
关键词:河流凹凸岸;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該部分对应课标为“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是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倡导学生应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综合素养。本节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们结合实例(区域—区域认知)解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特别要注重形成过程及其原理的探究(综合思维)。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地貌普遍存在,但是学生缺乏观察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实地感受地理现象,再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实验、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地理实践力)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解决地理问题。同时,尝试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形成人地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标涉及内容较多,教学设计较为困难和复杂,而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经重庆市江津区时形成众多弯曲,造就了典型的河流凹凸岸地貌,为本节教学设计提供了理想的材料。鉴于此,本节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乡土地理入手,着重以流水的搬运作用、侵蚀作用、堆积作用为核心,探讨凹凸岸地表形态的形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①加强乡土地理教育,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熟知程度。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河流凹凸岸的地表形态,以科学探究方法为主线索,启迪学生用科学方法探究其背后的地理原理;让学生在动手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地理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自主挖掘地理现象的激情。③以微观区域(五举沱)的视角,通过大气、水文等多个地理要素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使学生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河流凹凸岸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第一篇章:江水“几”弯绕,环抱我家门
(观察河流凹凸岸的地表形态并提出问题)
教师引入:江津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具有山环湖水水环山的特点,在长江的环抱中犹如仙境。通过江津地图(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江在穿过江津段时蜿蜒前行,斗转蛇形,形成多处弯曲的河道,地理上将这种弯曲河道的两岸称为河流的凹岸和凸岸。今天就让我们以河流凹凸岸为例,用科学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探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实景再现:图1所示的是江津区五举沱码头附近区域,是一处典型的弯曲河道。请同学们尝试判断,A岸和B岸哪一岸是凹岸,哪一岸是凸岸?(抽选学生回答判断结果并说明依据)
教师讲解:A处河岸岸边轮廓凸向河内,形成一个典型的凸字形状,即为凸岸。而B处河岸凹进岸边,河边轮廓形成一个典型的凹字形状,即为凹岸。
提出问题:河流凹凸岸各具有什么特点?图2是对图1凹、凸两岸的实地考察时所拍摄的照片,请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图中两岸岸边砂石的数量是否一样?这些数量不等的砂石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篇章:科学探究,地理原理
(科学探究流水的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
讨论汇报:河流两岸砂石数量凹岸较少,凸岸较多,这些数量不等的砂石是从河流上游搬运至此。
教师讲解:这就是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岩屑等物质被各种外营力由一处搬运至另一处的过程。
教师提问:既然河流凹凸两岸的砂石都是由流水搬运至此,可为什么数量却不相等?思考搬运作用又与什么相关?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呈正相关。
播放录像:实地测流速实验。(见表1:实验报告单)
教师提问:通过实地测量两岸河流流速,可以发现凹岸流速快,凸岸流速慢。回想流速快慢与什么有关?再结合一开始所观察到的两岸砂石数量请讨论一下,为什么流速快,砂石数量少?流速慢,砂石数量多?提出你的假设。
学生假设:流速与流水的搬运能力呈正相关,流速快搬运作用强,流速慢搬运作用弱,因此流速快砂石被搬走的多,留下的就少……
演示实验:烧杯演示。
教师讲解:准备一个烧杯,烧杯上层是水,下层是砂石,用于演示河水和河床。通过搅拌,模拟流水作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搅拌棒的位置(不可直接触碰底部砂石);玻璃器皿,小心摔碎;不要直接面向烧杯瓶口,侧面观察;注意控制搅拌速度,防止溅出。
师生互动:搅拌之前,河床较为平整,开始缓慢搅拌,可以观察,水开始慢慢变浑浊,为什么?(砂石被搅拌起来)砂石从哪里来?(底部)底部原本平整的河床有何变化?(不平整,即破碎)这就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接下来加速搅拌,底部的河床变得更加破碎,说明流速越快,侵蚀作用越强。再放慢搅拌,水逐渐变清澈,水中的泥沙去了哪里?(沉淀、沉积)这就是地理上的堆积作用。最后停止搅拌,流速越慢,堆积作用越强。回到刚才的问题,凹岸流速快,搬运作用强,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凸岸流速慢,搬运作用弱,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
教师总结:凹岸流速快,搬运作用强,以侵蚀作用为主,砂石少;凸岸流速慢,搬运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砂石多。
教师提问:这两种外力作用对两岸的坡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绘图:学生尝试绘制出图1中A、B连线处的剖面图(图3),并据图发现凹岸坡度较陡,凸岸坡度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