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园惊魂录
[鬼屋魔影]
中文名称:鬼屋魔影
英文名称:Alone in the Dark
游戏制作:Eden Studios
游戏发行:Atari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上市日期:2008年6月

1992年问世的《鬼屋魔影》开创了惊悚冒险游戏的新篇章,但与随后出山却子孙满堂名动天下的《生化危机》相比,“鬼屋魔影”系列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从一代一鸣惊人之后,二代三代全是原地踏步的中庸之作,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在《生化危机》和《寂静岭》的熏陶下忘记了有这么个惊悚冒险游戏。Atari公司显然不愿自己拥有的这件上古神器贬值,他们曾于2001年以第四代作品《鬼屋魔影4:新的梦魇》发起反攻,可惜结果并不理想。此后不久好莱坞也开始了电影版的运作,2005年上映的同名电影票房还不错,因此制作方又开始酝酿2008年推出续集。这种背景下Atari公司正好趁热打铁再次启动《鬼屋魔影》复兴运动,这就是即将于2008年6月在几乎所有游戏机平台上同步推出的系列第五作——《鬼屋魔影》。
历史重担
这个第五代没有被称为《鬼屋魔影5》,估计是担心已经没人记得前面的那些作品了,也可能是制作方有重新开宗立派的意思。本作采用“半条命”系列所用的Havoc 4.5物理引擎,制作小组是以赛车游戏《无限试驾》而闻名的Eden工作室,撰写剧本的则是著名小说作家洛伦佐·卡克特拉,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豪情四兄弟》在国内也有相当知名度。如此强大的开发阵容表明Atari对这款游戏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事实上《鬼屋魔影》始创的场景惊悚风格与其他恐怖游戏有很大区别,它既不是《生化危机》那种频繁与恶心僵尸狭路相逢的肤浅刺激,也不属于《寂静岭》那类带有强烈心理暗示的意识流作品。打个比喻来说,《鬼屋魔影》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空无一人的废楼过道里走着,突然灯灭了,眼前一片漆黑,然后脚下一空!各种无法预料的机关陷阱迫使战战兢兢的主角无时无刻不行走在生死边缘,这种独特的构思自从一代创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如何在继承系列特色基础上成功展现自己与同类成名作品的区别,将是Eden工作室面临的最大难题。
诡异故事
洛伦佐·卡克特拉不愧是一位有才华的小说作家,《鬼屋魔影》的剧本设定首先就很符合恐怖文学的经典理论——最容易让人感到恐怖的往往是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东西。纽约的中央公园是这个世界上最大也最充满休闲气氛的城市公园,这个本来应该是谈情说爱的乐园在本作中却成了恶灵出没的诡异之地,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守护者们在此镇守某种邪恶生物,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直到魔物们突破禁锢出现在公园里。
源自一代的主角爱德华·卡恩比仍将在本作中扮演一位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制作者们并未解释为什么在1926年发生的一代故事中已是青壮年的卡恩比到了21世纪后依然生龙活虎。奇怪的事情又一次落到了这位老兄头上,昏厥中醒来的他发现自己暂时失忆,可怜的卡恩比甚至不知道自己只剩24个小时来揭开一切谜团。以最新卫星地图为蓝本构建的中央公园场景力求真实,据称玩家要在游戏里逛遍整个公园至少需要5个小时。
直观道具
Eden工作室看来是决心要做一款与众不同的恐怖游戏,《鬼屋魔影》的道具系统完全以模拟真实为目标,没有所谓的道具栏菜单,也没有什么弹药和生命值槽。主角得到的所有物品都放在自己夹克口袋里,要查看物品的时候玩家必须先操纵视角向下看,然后才能翻开口袋找东西。真实的逻辑限定让玩家无法将衣柜或巨石放入自己的夹克口袋,但系统仍然可以提示哪些物品可以组合生成新的工具。例如将一瓶酒和一块破布组合能得到燃烧瓶,一卷胶带和一盒子弹组合得到投掷炸弹等等。

除了口袋里的东西,游戏场景中几乎所有未固定的物品都可以被主角利用。从桌椅到灭火器、耙子,所有的汽车都可以开门进去看看,玩家可以打开车中的手套盒、在几个座位之间切换,还能利用工具从油箱里偷点汽油,甚至把汽车当成一件武器。例如用起子将油箱戳漏,然后开到目标地点,下车往回走到安全距离之外,用打火机点燃地上滴淌的油渍引爆汽车。
一物多用
本作画面色调略微偏暗,但玩家却有多种照明手段来点亮这个世界。如果手电筒的电池耗尽之后又没能及时找到新电池,玩家可以用灭火器砸烂木桌折下一条桌腿当火炬,这支火炬不仅能照明,危险时刻还可以当作武器挥舞。燃烧的火炬用作武器攻击时可将火焰传递到其他可燃物品上,但玩家也能利用这套原理创造独特的攻击方式。例如先向那些邪恶生物喷洒汽油,然后挥舞着火炬冲过去,片刻之后它们就会被烧成一团冒烟的污物。主角对于火炬的控制也非常真实,玩家不仅可以高举火炬照亮前方,还能左右晃动它查看周围情况。在本作中会经常见到同一道具的多种功能应用。例如撬棍可用来痛殴敌人,也可以用它挑开水塘里的电缆线头。本作道具系统的另一特色是手持物品会在格斗中被击飞,比如用双手握撬棍猛击怪物会导致一只手震脱,如果再次用力猛击你就会看到撬棍脱手飞出。
惊心动魄
大多数冒险游戏都是些慢节奏的纯智力型作品,但《鬼屋魔影》却不是这样,这款游戏里也不乏令人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后期主角将驾驶出租车飞奔于纽约街头逃避邪恶生物追杀,大地在颤抖,整个纽约的高楼大厦纷纷倒塌,公路路面变得犬牙交错,周围不时有燃烧的车辆飞来扫去,高速飞驶中还会有怪物跳到车顶上试图砸破车窗钻进来。在这种复杂情况下要努力把住方向盘不撞个车毁人亡还真有点难度。考虑到Eden工作室是做赛车游戏起家的团队,这部分的游戏质量相信应该很过硬。某个场景中卡恩比还得抓根绳索紧贴万丈悬崖攀爬,绳头就系在悬崖顶上一架燃烧的直升机上,爬太慢直升机会掉下来将主角一同拽进无底深渊,爬太快又会牵动更多峭壁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迷你游戏
《鬼屋魔影》中的冒险和解谜要素也充满了真实逻辑,如试图通过带电水塘会被电击,遇上带锁的门可以用枪击碎锁头或搬动重物撞开门板,不过当遇上坚不可摧的安全门时玩家就需要动点脑筋了。打开安全门需要在密码盒上输入特定密码,玩家可以在冒险过程中找到开门密码,也可以撬开密码盒将控制电路板短路。后者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此时画面视角切换为第一人称,玩家眼前出现多根不同颜色的电线,选择哪两根电线短接事关重大,接对了安全门自然会开,如果接错了就会触发警报引来敌人。当卡恩比需要偷走一辆不属于自己的汽车时也会出现类似小游戏,扒开仪表盘下的线路盒,从几根不同颜色的电线中选择两根短接,选对就能发动汽车引擎,错了将导致防盗警报器发出刺耳尖鸣。
游戏的背景音乐以东欧风格的管弦乐合唱为主,由保加利亚专业乐师制作的曲调节奏将伴随剧情发展由慢转快,无论是紧张时刻还是疯狂逃亡中都能听到恰如其分的配乐。重新塑造的《鬼屋魔影》不但有令人恐惧的冒险要素,同时又以种种符合逻辑的逼真设定让玩家有柳暗花明茅塞顿开的错愕,这是对原作系列的有益改动,也是新《鬼屋魔影》的特立独行之处。
0806QZAITD01.jpg场景中所有的物品都能互动
0806QZAITD02.jpg身陷火海的卡恩比
0806QZAITD03.jpg面对邪恶生物的千钧一发
0806QZAITD04.jpg中央公园里鬼影攒动
0806QZAITD05.jpg我手持钉耙将你揍
0806QZAITD06.jpg拖动尸体
0806QZAITD07.jpg也有赛车惊魂场面
0806QZAITD08.jpg单臂悬挂在高楼边缘
0806QZAITD09.jpg绝壁上下都是地狱
[鬼屋魔影]
中文名称:鬼屋魔影
英文名称:Alone in the Dark
游戏制作:Eden Studios
游戏发行:Atari
游戏类型:动作冒险
上市日期:2008年6月

1992年问世的《鬼屋魔影》开创了惊悚冒险游戏的新篇章,但与随后出山却子孙满堂名动天下的《生化危机》相比,“鬼屋魔影”系列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从一代一鸣惊人之后,二代三代全是原地踏步的中庸之作,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在《生化危机》和《寂静岭》的熏陶下忘记了有这么个惊悚冒险游戏。Atari公司显然不愿自己拥有的这件上古神器贬值,他们曾于2001年以第四代作品《鬼屋魔影4:新的梦魇》发起反攻,可惜结果并不理想。此后不久好莱坞也开始了电影版的运作,2005年上映的同名电影票房还不错,因此制作方又开始酝酿2008年推出续集。这种背景下Atari公司正好趁热打铁再次启动《鬼屋魔影》复兴运动,这就是即将于2008年6月在几乎所有游戏机平台上同步推出的系列第五作——《鬼屋魔影》。
历史重担
这个第五代没有被称为《鬼屋魔影5》,估计是担心已经没人记得前面的那些作品了,也可能是制作方有重新开宗立派的意思。本作采用“半条命”系列所用的Havoc 4.5物理引擎,制作小组是以赛车游戏《无限试驾》而闻名的Eden工作室,撰写剧本的则是著名小说作家洛伦佐·卡克特拉,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豪情四兄弟》在国内也有相当知名度。如此强大的开发阵容表明Atari对这款游戏还是寄予了很大希望,事实上《鬼屋魔影》始创的场景惊悚风格与其他恐怖游戏有很大区别,它既不是《生化危机》那种频繁与恶心僵尸狭路相逢的肤浅刺激,也不属于《寂静岭》那类带有强烈心理暗示的意识流作品。打个比喻来说,《鬼屋魔影》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空无一人的废楼过道里走着,突然灯灭了,眼前一片漆黑,然后脚下一空!各种无法预料的机关陷阱迫使战战兢兢的主角无时无刻不行走在生死边缘,这种独特的构思自从一代创立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如何在继承系列特色基础上成功展现自己与同类成名作品的区别,将是Eden工作室面临的最大难题。
诡异故事
洛伦佐·卡克特拉不愧是一位有才华的小说作家,《鬼屋魔影》的剧本设定首先就很符合恐怖文学的经典理论——最容易让人感到恐怖的往往是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东西。纽约的中央公园是这个世界上最大也最充满休闲气氛的城市公园,这个本来应该是谈情说爱的乐园在本作中却成了恶灵出没的诡异之地,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守护者们在此镇守某种邪恶生物,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直到魔物们突破禁锢出现在公园里。
源自一代的主角爱德华·卡恩比仍将在本作中扮演一位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制作者们并未解释为什么在1926年发生的一代故事中已是青壮年的卡恩比到了21世纪后依然生龙活虎。奇怪的事情又一次落到了这位老兄头上,昏厥中醒来的他发现自己暂时失忆,可怜的卡恩比甚至不知道自己只剩24个小时来揭开一切谜团。以最新卫星地图为蓝本构建的中央公园场景力求真实,据称玩家要在游戏里逛遍整个公园至少需要5个小时。
直观道具
Eden工作室看来是决心要做一款与众不同的恐怖游戏,《鬼屋魔影》的道具系统完全以模拟真实为目标,没有所谓的道具栏菜单,也没有什么弹药和生命值槽。主角得到的所有物品都放在自己夹克口袋里,要查看物品的时候玩家必须先操纵视角向下看,然后才能翻开口袋找东西。真实的逻辑限定让玩家无法将衣柜或巨石放入自己的夹克口袋,但系统仍然可以提示哪些物品可以组合生成新的工具。例如将一瓶酒和一块破布组合能得到燃烧瓶,一卷胶带和一盒子弹组合得到投掷炸弹等等。

除了口袋里的东西,游戏场景中几乎所有未固定的物品都可以被主角利用。从桌椅到灭火器、耙子,所有的汽车都可以开门进去看看,玩家可以打开车中的手套盒、在几个座位之间切换,还能利用工具从油箱里偷点汽油,甚至把汽车当成一件武器。例如用起子将油箱戳漏,然后开到目标地点,下车往回走到安全距离之外,用打火机点燃地上滴淌的油渍引爆汽车。
一物多用
本作画面色调略微偏暗,但玩家却有多种照明手段来点亮这个世界。如果手电筒的电池耗尽之后又没能及时找到新电池,玩家可以用灭火器砸烂木桌折下一条桌腿当火炬,这支火炬不仅能照明,危险时刻还可以当作武器挥舞。燃烧的火炬用作武器攻击时可将火焰传递到其他可燃物品上,但玩家也能利用这套原理创造独特的攻击方式。例如先向那些邪恶生物喷洒汽油,然后挥舞着火炬冲过去,片刻之后它们就会被烧成一团冒烟的污物。主角对于火炬的控制也非常真实,玩家不仅可以高举火炬照亮前方,还能左右晃动它查看周围情况。在本作中会经常见到同一道具的多种功能应用。例如撬棍可用来痛殴敌人,也可以用它挑开水塘里的电缆线头。本作道具系统的另一特色是手持物品会在格斗中被击飞,比如用双手握撬棍猛击怪物会导致一只手震脱,如果再次用力猛击你就会看到撬棍脱手飞出。
惊心动魄
大多数冒险游戏都是些慢节奏的纯智力型作品,但《鬼屋魔影》却不是这样,这款游戏里也不乏令人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后期主角将驾驶出租车飞奔于纽约街头逃避邪恶生物追杀,大地在颤抖,整个纽约的高楼大厦纷纷倒塌,公路路面变得犬牙交错,周围不时有燃烧的车辆飞来扫去,高速飞驶中还会有怪物跳到车顶上试图砸破车窗钻进来。在这种复杂情况下要努力把住方向盘不撞个车毁人亡还真有点难度。考虑到Eden工作室是做赛车游戏起家的团队,这部分的游戏质量相信应该很过硬。某个场景中卡恩比还得抓根绳索紧贴万丈悬崖攀爬,绳头就系在悬崖顶上一架燃烧的直升机上,爬太慢直升机会掉下来将主角一同拽进无底深渊,爬太快又会牵动更多峭壁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迷你游戏
《鬼屋魔影》中的冒险和解谜要素也充满了真实逻辑,如试图通过带电水塘会被电击,遇上带锁的门可以用枪击碎锁头或搬动重物撞开门板,不过当遇上坚不可摧的安全门时玩家就需要动点脑筋了。打开安全门需要在密码盒上输入特定密码,玩家可以在冒险过程中找到开门密码,也可以撬开密码盒将控制电路板短路。后者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此时画面视角切换为第一人称,玩家眼前出现多根不同颜色的电线,选择哪两根电线短接事关重大,接对了安全门自然会开,如果接错了就会触发警报引来敌人。当卡恩比需要偷走一辆不属于自己的汽车时也会出现类似小游戏,扒开仪表盘下的线路盒,从几根不同颜色的电线中选择两根短接,选对就能发动汽车引擎,错了将导致防盗警报器发出刺耳尖鸣。
游戏的背景音乐以东欧风格的管弦乐合唱为主,由保加利亚专业乐师制作的曲调节奏将伴随剧情发展由慢转快,无论是紧张时刻还是疯狂逃亡中都能听到恰如其分的配乐。重新塑造的《鬼屋魔影》不但有令人恐惧的冒险要素,同时又以种种符合逻辑的逼真设定让玩家有柳暗花明茅塞顿开的错愕,这是对原作系列的有益改动,也是新《鬼屋魔影》的特立独行之处。
0806QZAITD01.jpg场景中所有的物品都能互动
0806QZAITD02.jpg身陷火海的卡恩比
0806QZAITD03.jpg面对邪恶生物的千钧一发
0806QZAITD04.jpg中央公园里鬼影攒动
0806QZAITD05.jpg我手持钉耙将你揍
0806QZAITD06.jpg拖动尸体
0806QZAITD07.jpg也有赛车惊魂场面
0806QZAITD08.jpg单臂悬挂在高楼边缘
0806QZAITD09.jpg绝壁上下都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