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罗旺斯抒情诗的重要性尚未为国人所认知。20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曾说:“最令我们关注的两大抒情诗传统是希腊诗歌和普罗旺斯诗歌。从第一种几乎诞生了古代世界的所有诗歌,从第二种几乎诞生了现代所有诗歌。”著名文化史家克里斯托弗·道森也说:“普罗旺斯诗歌不仅对西方文学,而且对西方行为标准将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中世纪史学权威约翰·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衰落》里则说:“时至12世纪,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在歌唱爱情的主题时表达了无尽的欲望,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向完成了……”因此可以说,普罗旺斯抒情诗在西方文学史、文化史乃至文明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去了解。
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有一位女性和一个家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是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of Aquitaine)和她声名赫赫的家族。
对于中国人来说,埃莉诺或许相当陌生:但是对于一个欧洲人,尤其是英、法人,若不知道埃莉诺,简直是有点数典忘祖。
阿基坦的埃莉诺,是西欧中世纪最有影响、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被有的学者誉为“欧洲的祖母”:她先后是西欧两个大国的王后,并有两个儿子成为国王,此外还有数个女儿嫁给他国君主……
埃莉诺的祖父是著名的威廉九世(Williamix,1071—1127),普瓦图伯爵兼阿基坦公爵,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封建领主之一,其领地比法王本人所直接控制的土地还要广大。威廉九世在历史上之所以有名,还因为他是为人们所知的第一个著名的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现存诗11首,其诗在某种程度上,为之后的普罗旺斯抒情诗定下了基调。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威廉九世是一位重要人物。
威廉九世之子威廉十世,在人们论及普罗旺斯抒情诗时总是被忽略掉。其实,威廉十世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也并非毫不足道。他继承其父遗风,曾把一批行吟诗人置于自己的照拂之下,对之优礼有加。这其中就包括马卡布鲁(Marcabru),早期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代表,也是最早的著名职业行吟诗人。马卡布鲁的诗具有鲜明强烈的道德批判倾向,因而被一些评论家视为“咆哮在荒原上的孤独的先知”。
威廉十世的另一项“功绩”就是悉心培育了小埃莉诺。
埃莉诺生于1122年,活泼,美丽,聪慧。威廉十世让她接受各种教育:在他出巡国境时,还时常把小埃莉诺带在身边,让她见识各种场面。但不幸的是,在一次朝圣途中,威廉十世因食物中毒溘然长逝。埃莉诺仓促继位。这一年她才15岁。一举成为当时西欧领地最大的女贵族、最富有的待嫁女子。同年,法王之子路易娶埃莉诺为妻。不久,路易继位。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路易七世(1137—1180在位)。埃莉诺也随之成为法兰西皇后。
埃莉诺热情好动,英勇浪漫。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或东侵,1147—1149)期间,她竟用计带领着数百女眷陪着路易七世远征。本来相安无事,但在安条克城逗留的日子,埃莉诺被传行为失德,致使夫妻反目。归来后三年,埃莉诺和路易七世就离婚了。同年,埃莉诺下嫁安茹的亨利。1154年,亨利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史称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埃莉诺也就此成了英格兰王后。
埃莉诺自小就对诗歌和音乐极感兴趣,成为法兰西皇后之后,她积极扶持普罗旺斯诗歌,她的宫廷是行吟诗人的庇护所,供养了一批行吟诗人。其中最著名者无疑是贝尔纳·德·汪达杜尔(BernarddeVentadour)。汪达杜尔是最重要的普罗旺斯抒情诗人之一,为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他的“小传”(vida)说,贝尔纳因艳事在被赶出汪达杜尔城堡后,不久即投奔埃莉诺:埃莉诺友好地接待了诗人,并很快为他的艺术天赋所吸引,遂双双坠入爱河……埃莉诺在成为英格兰王后之后,她的文学趣味和她那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随员也到了英格兰,从而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据说,汪达杜尔也曾因此前往过英格兰。不仅汪达杜尔,著名女诗人玛丽·德·法兰西(MariedeFrance)也是英格兰宫廷的座上客。玛丽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她创作了十多首简练优美的叙事短诗“籁诗”(lais,骑士传奇之一种),著名者如《吉日马尔》《朗瓦尔》《金银花》等,对后来诗人,甚至对乔叟、高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玛丽长期生活在亨利二世和埃莉诺的宫廷里,因她出生于法国,故称“玛丽·德·法兰西”,意即“法国的玛丽”。此外,盎格鲁一诺曼诗人韦斯(RobertWace)也处于埃莉诺的照拂之下,他的名著《布鲁特》就是题赠给埃莉诺的。这部用八音节诗行写成的长诗对后来的亚瑟王传奇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埃莉诺对普罗旺斯抒情诗(及骑士文学)在英格兰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正是在埃莉诺入主英国皇宫后,英国才逐渐出现了新型抒情诗。
安德鲁·桑德斯在其名著《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说道:“阿基坦的埃莉诺在12世纪中期至晚期先是法国路易七世的王后,后成为英格兰亨利二世的王后,在她的无国家偏见的影响帮助下,普罗旺斯的游吟诗人文化已经向北传播到两个相对严肃的讲法语的宫廷(——法兰西宫廷和英格兰宫廷)。”确是至言。
不仅埃莉诺本人积极行使保护新诗之责,她与路易七世所生的两个女儿即玛丽、艾丽斯也乐于扶持新诗。著名音乐史家保罗·亨利·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说,埃莉诺的两个女儿“一位是玛丽,另一位是艾丽斯,分别嫁给香槟的亨利一世与布卢瓦的蒂博,在南北方两个艺术活动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长女玛丽在骑士文学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玛丽生于1145年,1164年嫁给香槟伯爵亨利一世,故称“玛丽·德·香槟”。亨利一世伯爵于1181年逝世,自此玛丽独自摄政。玛丽和她的母亲埃莉诺志趣相投,对文学和宫廷爱情文化也极感兴趣,她的宫廷是行吟诗人的聚集地,一大批诗人聚集于她香槟的宫中。其中最著名者当属克雷提安·德·特罗阿(ChretiendeTroyes)。
克雷提安,最著名的骑士传奇诗人,也是贡献最大的传奇作家之一,对骑士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学者道格拉斯·凯利在《中世纪法国传奇》中说:“克雷提安·德·特罗阿是12世纪最富原创性的传奇作家。他或许是第一个叙述骑士追寻、朗斯洛和桂尼维尔的爱情与圣杯的人。”克雷提安有五部重要作品传世,即《艾莱克和艾尼德》《克里赛》《朗斯洛》《伊万,或带狮骑士》《帕尔齐伐尔》,曾被翻译或改写成多种文字,遍布全欧。但丁曾说,由于克雷提安的努力,法兰西成了叙事诗的故乡。克雷提安曾长期生活于玛丽的宫中,玛丽经常让他说唱故事,并给他丰厚的赏赐;克雷提安很是感激,热心帮助玛丽组织圆桌骑士团的活动。克雷提安的名著《朗斯洛》,就是由玛丽提供素材并题献给玛丽的。
其次应是安德烈·卡佩拉努斯(Andreascapellanus)。卡佩拉努斯是玛丽的宫廷牧师,他应玛丽要求在1186年
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有一位女性和一个家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是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of Aquitaine)和她声名赫赫的家族。
对于中国人来说,埃莉诺或许相当陌生:但是对于一个欧洲人,尤其是英、法人,若不知道埃莉诺,简直是有点数典忘祖。
阿基坦的埃莉诺,是西欧中世纪最有影响、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被有的学者誉为“欧洲的祖母”:她先后是西欧两个大国的王后,并有两个儿子成为国王,此外还有数个女儿嫁给他国君主……
埃莉诺的祖父是著名的威廉九世(Williamix,1071—1127),普瓦图伯爵兼阿基坦公爵,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封建领主之一,其领地比法王本人所直接控制的土地还要广大。威廉九世在历史上之所以有名,还因为他是为人们所知的第一个著名的普罗旺斯行吟诗人,现存诗11首,其诗在某种程度上,为之后的普罗旺斯抒情诗定下了基调。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威廉九世是一位重要人物。
威廉九世之子威廉十世,在人们论及普罗旺斯抒情诗时总是被忽略掉。其实,威廉十世在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史上也并非毫不足道。他继承其父遗风,曾把一批行吟诗人置于自己的照拂之下,对之优礼有加。这其中就包括马卡布鲁(Marcabru),早期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代表,也是最早的著名职业行吟诗人。马卡布鲁的诗具有鲜明强烈的道德批判倾向,因而被一些评论家视为“咆哮在荒原上的孤独的先知”。
威廉十世的另一项“功绩”就是悉心培育了小埃莉诺。
埃莉诺生于1122年,活泼,美丽,聪慧。威廉十世让她接受各种教育:在他出巡国境时,还时常把小埃莉诺带在身边,让她见识各种场面。但不幸的是,在一次朝圣途中,威廉十世因食物中毒溘然长逝。埃莉诺仓促继位。这一年她才15岁。一举成为当时西欧领地最大的女贵族、最富有的待嫁女子。同年,法王之子路易娶埃莉诺为妻。不久,路易继位。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路易七世(1137—1180在位)。埃莉诺也随之成为法兰西皇后。
埃莉诺热情好动,英勇浪漫。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或东侵,1147—1149)期间,她竟用计带领着数百女眷陪着路易七世远征。本来相安无事,但在安条克城逗留的日子,埃莉诺被传行为失德,致使夫妻反目。归来后三年,埃莉诺和路易七世就离婚了。同年,埃莉诺下嫁安茹的亨利。1154年,亨利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史称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埃莉诺也就此成了英格兰王后。
埃莉诺自小就对诗歌和音乐极感兴趣,成为法兰西皇后之后,她积极扶持普罗旺斯诗歌,她的宫廷是行吟诗人的庇护所,供养了一批行吟诗人。其中最著名者无疑是贝尔纳·德·汪达杜尔(BernarddeVentadour)。汪达杜尔是最重要的普罗旺斯抒情诗人之一,为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他的“小传”(vida)说,贝尔纳因艳事在被赶出汪达杜尔城堡后,不久即投奔埃莉诺:埃莉诺友好地接待了诗人,并很快为他的艺术天赋所吸引,遂双双坠入爱河……埃莉诺在成为英格兰王后之后,她的文学趣味和她那一大批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随员也到了英格兰,从而对英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据说,汪达杜尔也曾因此前往过英格兰。不仅汪达杜尔,著名女诗人玛丽·德·法兰西(MariedeFrance)也是英格兰宫廷的座上客。玛丽是中世纪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她创作了十多首简练优美的叙事短诗“籁诗”(lais,骑士传奇之一种),著名者如《吉日马尔》《朗瓦尔》《金银花》等,对后来诗人,甚至对乔叟、高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玛丽长期生活在亨利二世和埃莉诺的宫廷里,因她出生于法国,故称“玛丽·德·法兰西”,意即“法国的玛丽”。此外,盎格鲁一诺曼诗人韦斯(RobertWace)也处于埃莉诺的照拂之下,他的名著《布鲁特》就是题赠给埃莉诺的。这部用八音节诗行写成的长诗对后来的亚瑟王传奇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埃莉诺对普罗旺斯抒情诗(及骑士文学)在英格兰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正是在埃莉诺入主英国皇宫后,英国才逐渐出现了新型抒情诗。
安德鲁·桑德斯在其名著《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说道:“阿基坦的埃莉诺在12世纪中期至晚期先是法国路易七世的王后,后成为英格兰亨利二世的王后,在她的无国家偏见的影响帮助下,普罗旺斯的游吟诗人文化已经向北传播到两个相对严肃的讲法语的宫廷(——法兰西宫廷和英格兰宫廷)。”确是至言。
不仅埃莉诺本人积极行使保护新诗之责,她与路易七世所生的两个女儿即玛丽、艾丽斯也乐于扶持新诗。著名音乐史家保罗·亨利·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说,埃莉诺的两个女儿“一位是玛丽,另一位是艾丽斯,分别嫁给香槟的亨利一世与布卢瓦的蒂博,在南北方两个艺术活动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长女玛丽在骑士文学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玛丽生于1145年,1164年嫁给香槟伯爵亨利一世,故称“玛丽·德·香槟”。亨利一世伯爵于1181年逝世,自此玛丽独自摄政。玛丽和她的母亲埃莉诺志趣相投,对文学和宫廷爱情文化也极感兴趣,她的宫廷是行吟诗人的聚集地,一大批诗人聚集于她香槟的宫中。其中最著名者当属克雷提安·德·特罗阿(ChretiendeTroyes)。
克雷提安,最著名的骑士传奇诗人,也是贡献最大的传奇作家之一,对骑士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学者道格拉斯·凯利在《中世纪法国传奇》中说:“克雷提安·德·特罗阿是12世纪最富原创性的传奇作家。他或许是第一个叙述骑士追寻、朗斯洛和桂尼维尔的爱情与圣杯的人。”克雷提安有五部重要作品传世,即《艾莱克和艾尼德》《克里赛》《朗斯洛》《伊万,或带狮骑士》《帕尔齐伐尔》,曾被翻译或改写成多种文字,遍布全欧。但丁曾说,由于克雷提安的努力,法兰西成了叙事诗的故乡。克雷提安曾长期生活于玛丽的宫中,玛丽经常让他说唱故事,并给他丰厚的赏赐;克雷提安很是感激,热心帮助玛丽组织圆桌骑士团的活动。克雷提安的名著《朗斯洛》,就是由玛丽提供素材并题献给玛丽的。
其次应是安德烈·卡佩拉努斯(Andreascapellanus)。卡佩拉努斯是玛丽的宫廷牧师,他应玛丽要求在11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