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城市,在乡村,起的最早的中国人都是身背沉重书包,睡眼惺忪赶去上学的孩子们;庙堂之上,教育也一直凝聚着最多的关注,今年“两会”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向总理提出的就是众所瞩目的义务教育问题。
教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分量之重,没有几个民族能与之相比。为人父母者,把让孩子受教育的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而赢得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直至名牌大学的入学机会,是我们从懂事起就念兹在兹的人生目标。教育在中国人心中有如许地位,深究其原因,不能不提到“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教育曾经是一种特权。封建时代的民众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在西方,受教育是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在东方,教育与特权挂钩的形式刚好相反,受过教育,进入“士”阶层,就能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
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士人”才能有一点人的尊严,不用碰见官员就下跪,还能得到柴米银两资助和田赋减免等经济奖励。更重要的是,科考提供了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举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功名利禄皆出于此,“教育”的重要自不待言。
这种教育确实起到了保证部分人识文断字,传承文化的功效。可惜兴办者的兴趣并不在此。唐太宗开科取士,看见士子络绎前来,兴奋地感慨——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可见这种教育的兴办者,关注的不是知识传播的效果,而是能不能消除改变社会地位的其他途径,稳固江山社稷。
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从“独尊儒术”到只考“四书”,这种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越收越小,与教育传播知识、丰富人类思想的天职渐行渐远。徒有形式的“教育”只留下几篇八股文,发展不出现代化,更创造不了“知识经济”。
现代教育则不同,它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向大众,让更多人得到更多知识,是它的基本特征。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总理提到的作为“现代化国家基石”的教育,指的就是这种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观的灵魂,是平等,而不是制造等级。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是获取特权的通行证。
面对教育现状,人们产生的种种心理落差,有时候反映的其实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在现实中的碰撞。今天的大学生发现,一次考试并不能定终生,竞争将一直延续到大学里、毕业后;他们还会发现,文凭和工作机会、薪酬待遇往往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上大学”接受精英教育,这件从来都令人艳羡的事儿,也有可能是投入的学费与产出的报酬不成比例的“亏本买卖”。这些传统教育观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成为了现实。
在纷繁的争议中,辨析哪些是旧观念在新时代的不适症,哪些是教育改革的失误之处,是求解当前教育难题的关键;坚持向现代教育转型,则是化解一切教育难题的惟一出路。
向现代教育转型,政府需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虽然现代政府仍负有选拔精英的责任,但它更重要的职责是保证全体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提供教育经费的义务全部推给父母家长,由政府财政向公民提供基础教育保障,是现代国家的象征。
政府和公立大学要树立的第二个观念是,坚守教育本位,以提供知识为大学的本分,不宜再向学生提供“转户口”,“干部身份”等涉及身份转换的特殊产品,更不能利用对这些特殊产品的垄断权与民营大学竞争。
转变教育观念,更重的任务落在普通人身上。每一个曾经为高考通宵达旦的学子,每一位曾在考场外苦苦守候的父亲母亲都有必要反省,我们对教育的热情,有多少付给了知识本身,又有多少付给了文凭所附加的东西。
缓解当下教育的主要矛盾,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让人们面对现实:发展中的中国不可能向全民提供精英教育;让只愿意报考“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子们认识到,中国就业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首先必须说服人们放弃以改换社会地位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观。
时代变迁。精英教育早己不是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在当代,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多种多样,大学文凭不能提供的,或许企业家创新精神能够提供给你;高学历不能提供的,或许善于发明创造的头脑能够提供给你。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在更宽广的领域,用更多的方式去争取政治、经济权利,追寻梦想,改变人生。
回归本位的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传播知识、完善人格这些基本职能。也只有这样心无旁驽的教育,才能打下“知识经济”的基石,铺就科教兴国的道路。
卸下教育所不能承载的期望和幻想,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这个话题将不再继续沉重。
教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分量之重,没有几个民族能与之相比。为人父母者,把让孩子受教育的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而赢得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直至名牌大学的入学机会,是我们从懂事起就念兹在兹的人生目标。教育在中国人心中有如许地位,深究其原因,不能不提到“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教育曾经是一种特权。封建时代的民众没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在西方,受教育是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在东方,教育与特权挂钩的形式刚好相反,受过教育,进入“士”阶层,就能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
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士人”才能有一点人的尊严,不用碰见官员就下跪,还能得到柴米银两资助和田赋减免等经济奖励。更重要的是,科考提供了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举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功名利禄皆出于此,“教育”的重要自不待言。
这种教育确实起到了保证部分人识文断字,传承文化的功效。可惜兴办者的兴趣并不在此。唐太宗开科取士,看见士子络绎前来,兴奋地感慨——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可见这种教育的兴办者,关注的不是知识传播的效果,而是能不能消除改变社会地位的其他途径,稳固江山社稷。
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从“独尊儒术”到只考“四书”,这种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越收越小,与教育传播知识、丰富人类思想的天职渐行渐远。徒有形式的“教育”只留下几篇八股文,发展不出现代化,更创造不了“知识经济”。
现代教育则不同,它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向大众,让更多人得到更多知识,是它的基本特征。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总理提到的作为“现代化国家基石”的教育,指的就是这种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观的灵魂,是平等,而不是制造等级。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既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是获取特权的通行证。
面对教育现状,人们产生的种种心理落差,有时候反映的其实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在现实中的碰撞。今天的大学生发现,一次考试并不能定终生,竞争将一直延续到大学里、毕业后;他们还会发现,文凭和工作机会、薪酬待遇往往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上大学”接受精英教育,这件从来都令人艳羡的事儿,也有可能是投入的学费与产出的报酬不成比例的“亏本买卖”。这些传统教育观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成为了现实。
在纷繁的争议中,辨析哪些是旧观念在新时代的不适症,哪些是教育改革的失误之处,是求解当前教育难题的关键;坚持向现代教育转型,则是化解一切教育难题的惟一出路。
向现代教育转型,政府需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虽然现代政府仍负有选拔精英的责任,但它更重要的职责是保证全体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提供教育经费的义务全部推给父母家长,由政府财政向公民提供基础教育保障,是现代国家的象征。
政府和公立大学要树立的第二个观念是,坚守教育本位,以提供知识为大学的本分,不宜再向学生提供“转户口”,“干部身份”等涉及身份转换的特殊产品,更不能利用对这些特殊产品的垄断权与民营大学竞争。
转变教育观念,更重的任务落在普通人身上。每一个曾经为高考通宵达旦的学子,每一位曾在考场外苦苦守候的父亲母亲都有必要反省,我们对教育的热情,有多少付给了知识本身,又有多少付给了文凭所附加的东西。
缓解当下教育的主要矛盾,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让人们面对现实:发展中的中国不可能向全民提供精英教育;让只愿意报考“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子们认识到,中国就业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首先必须说服人们放弃以改换社会地位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观。
时代变迁。精英教育早己不是改变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在当代,改变社会地位的途径多种多样,大学文凭不能提供的,或许企业家创新精神能够提供给你;高学历不能提供的,或许善于发明创造的头脑能够提供给你。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在更宽广的领域,用更多的方式去争取政治、经济权利,追寻梦想,改变人生。
回归本位的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传播知识、完善人格这些基本职能。也只有这样心无旁驽的教育,才能打下“知识经济”的基石,铺就科教兴国的道路。
卸下教育所不能承载的期望和幻想,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这个话题将不再继续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