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事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我省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和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这既扩大了教育资源总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机会,也促进了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和办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增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活力。
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我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来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民办学校在综合办学实力上稍显单薄。根据现行政策法规的要求,民办学校大多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在校舍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和整体规划欠缺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前期都是滚雪球式的发展,一年两年建设一栋楼,功能规划和实用效果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一些民办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与公办学校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师资方面,由于薪资福利不如同等的公办学校,再加上社会认知的偏差,造成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地方在公办学校招聘后,民办学校就会随之出现“用人荒”,导致一些没有教师资质的社会人员也被吸纳到民办学校上课,教育质量很难保障。
二是民办学校缺少办学特色,出现了多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相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是国家教育资源不足的阶段性产物,民办学校要想持久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为广大家长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服务。但是从当前民办学校的现状来看,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教师水平及与家长沟通服务方面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再加上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全部变成摇号招生,导致近两年部分民办学校生源不足,有些学校已濒临倒闭。
三是个别民办学校举办者偏离了教育公益属性。近年来,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一些商业资本涌入教育市场,一些举办者不了解教育规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偏离了教育的公益属性。2018年,郑州某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不具备办学条件、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学和后勤服务跟不上,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民办教育行业的声誉。
四是一些民办学校的负责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部分民办学校的投资人,之前没有从事过教育行业,学校建成后就堂而皇之成了校长、董事长,他们对《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法规重视不够,存在着“家天下”“一言堂”和任人唯亲的现象,触犯法律法规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教育如何行稳致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好管理。民办教育从业者特别是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国家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一定不要和政策抵触,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同时,认真做好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严守公益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項长期的事业,也是神圣的事业。民办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决不能唯利是图,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重,达到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各民办学校还要积极钻研教育教学,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切实为困难师生排忧解难。
三是明确发展定位。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支出的逐步加大,民办学校在发展方面也将面临新的竞争。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目标,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学校发展,明确市场定位,精准树立办学特色,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陷入和公办学校及其他同类民办学校间的同质化竞争,实现学校长远发展。
衡量一所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果和质量,决不能以学生分数、升学率为标准。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作为民办学校,也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我们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也要作出修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厦门大学的校长研修班,一位教授的讲话令人深思。他说,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不是说学校学生分数有多高,升学率有多高,考上了几个清华北大,而是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贡献。这位教授还指出,能培养出几个有能力有情怀的优秀学生才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
党的十九大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之后,国家接连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文件,这充分表明国家支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没有变,更加强调支持与规范并重的主导方向。因此,我们民办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方向、看清主流,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教育事业的优质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督学、河南颐城教育总校长)
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我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来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民办学校在综合办学实力上稍显单薄。根据现行政策法规的要求,民办学校大多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在校舍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和整体规划欠缺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前期都是滚雪球式的发展,一年两年建设一栋楼,功能规划和实用效果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一些民办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与公办学校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师资方面,由于薪资福利不如同等的公办学校,再加上社会认知的偏差,造成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地方在公办学校招聘后,民办学校就会随之出现“用人荒”,导致一些没有教师资质的社会人员也被吸纳到民办学校上课,教育质量很难保障。
二是民办学校缺少办学特色,出现了多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相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是国家教育资源不足的阶段性产物,民办学校要想持久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为广大家长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服务。但是从当前民办学校的现状来看,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教师水平及与家长沟通服务方面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再加上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全部变成摇号招生,导致近两年部分民办学校生源不足,有些学校已濒临倒闭。
三是个别民办学校举办者偏离了教育公益属性。近年来,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一些商业资本涌入教育市场,一些举办者不了解教育规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偏离了教育的公益属性。2018年,郑州某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不具备办学条件、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学和后勤服务跟不上,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民办教育行业的声誉。
四是一些民办学校的负责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部分民办学校的投资人,之前没有从事过教育行业,学校建成后就堂而皇之成了校长、董事长,他们对《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法规重视不够,存在着“家天下”“一言堂”和任人唯亲的现象,触犯法律法规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新时代背景下民办教育如何行稳致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好管理。民办教育从业者特别是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国家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一定不要和政策抵触,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同时,认真做好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严守公益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項长期的事业,也是神圣的事业。民办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公益性,决不能唯利是图,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重,达到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各民办学校还要积极钻研教育教学,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切实为困难师生排忧解难。
三是明确发展定位。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支出的逐步加大,民办学校在发展方面也将面临新的竞争。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目标,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学校发展,明确市场定位,精准树立办学特色,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陷入和公办学校及其他同类民办学校间的同质化竞争,实现学校长远发展。
衡量一所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果和质量,决不能以学生分数、升学率为标准。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作为民办学校,也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我们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也要作出修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厦门大学的校长研修班,一位教授的讲话令人深思。他说,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不是说学校学生分数有多高,升学率有多高,考上了几个清华北大,而是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贡献。这位教授还指出,能培养出几个有能力有情怀的优秀学生才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
党的十九大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之后,国家接连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文件,这充分表明国家支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没有变,更加强调支持与规范并重的主导方向。因此,我们民办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方向、看清主流,坚定发展信心,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教育事业的优质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督学、河南颐城教育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