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掌握及时、可靠的数据。而这样的数据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微观层面的企业调查才能够获取。为此,我们在10月份对中国工业企业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季度调查,形成三季度中国产业经济报告,我们看到产业经济整体企稳的积极迹象,并对接下来的长期政策安排提出了三项建议。
此次回收的企业样本为2013家,其中1381家来自今年二季度调查过的企业。调查的起始样本为通过对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即年度销售额大于500万元)的48.8万家企业,通过行业、地区及规模分层的随机抽样产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产业经济图景。
基于此调查所构建的产业经济景气指数,可以反映企业较上季度相对的运营状况,还包含了前瞻性的、反映经济绝对景气程度的投资指标。我们还就多项重要经济参数建立指数,如供需、成本、融资环境等。这是我们定期、系统研究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数据基础。
经过相对艰难的二季度,夏末秋初的中国产业经济整体趋向微弱的稳定。
对于三季度经营状况,此次受调查企业回答上升、持平、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6.9%、62.6%、10.5%。我们据此计算的扩散指数为58,较二季度55略有上升,原因是二季度反映经济状况恶化的企业没有在三季度变得更糟:二季度回答上升、持平、下降的企业百分比分别为29%、53%、18%。反映企业生产量和就业状况的扩散指数分别维持在53和52,较二季度的51略有提高。企业对下一季度的预期的扩散指数为52,与二季度保持不变(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于当前经营状况的回答是后验的和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便当前经济的绝对水平不景气,只要本季度比上季度有改善,我们仍然可能得到一个较高的扩散指数。其他许多指数,包括著名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一条途径是问企业对经营状况的预期。不过,对预期的判断一般只有针对下一季度才比较可行。更重要的是,企业似乎倾向于认为下季度相较本季度不变,从而难以对未来经营状况提供一个准确预测。举例说明,二季度预期经营状况扩散指数为52,而三季度实际的经营状况扩散指数是58。
反映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绝对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当经济向好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乐观,从而更倾向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扩大产能。
当企业被问到是否认为现在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9%的企业认为“是”,36%的企业回答“一般”,55%的企业回答“不是”,对应的扩散指数仅有27,远低于荣枯点50。与此相应,只有12%的企业在三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较二季度的18%进一步下降。而企业投资的规模也较小:有40%的企业投资规模低于总资产的3%,可能只是补偿了折旧。所以,实际上只有大约7%的企业真正在进行扩张。
全面了解经济状况,不仅要考虑本季度相比于上季度经营变化,还需要考虑先验指标和绝对指标。为此,我们构建了中国产业经济景气指数(Business Sentiment Index, BSI), 其计算方法是以上经营状况、预期经营状况以及投资时机这三个扩散指数的平均。该指数的构造方法与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Sentiment Index)类似。根据我们的测算,三季度商业景气指数为46,略低于荣枯线。
从表现来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差异不大,而国有企业表现优于集体和民营。在产品类型方面,生產资本品的企业表现最糟糕,而二季度表现最差的是生产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的企业。这反映出随着经济状况的持续疲软,投资被削减,不利影响已经从中下游的中间品和消费品,蔓延到了上游的资本品。
分行业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差异性则更为明显。行业分类采用国家统计局的35个两位数行业(见表2)。显然,企业经营状况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产业景气指数最高为78,最低为15。前五名的行业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产业景气指数为78)、家具(72)、供水(63)、电热力(61)和皮革业(60)。经营状况最令人担忧的行业是煤炭(15)、纺织(34)、黑色金属冶炼(36)、塑料(36)和服装鞋帽业(36)。除了纺织业和服装鞋帽业外,其他都是上游产业。表现良好的企业集中在消费品的生产,尤其是非耐用消费品,而表现糟糕的企业集中在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上。
企业经营状况的地区差异小于行业差异,各地区的产业景气指数介于40 到55之间。排名前、后五名的省份分布较分散。前五名中仅有黑龙江(55)和北京(50)两省市的产业景气指数高于50。后五名为山西(40)、广西(41)、贵州(42)、内蒙古(43)和辽宁(43)。在这些省份,不同行业表现有明显差异,最不景气的为山西的采掘业(17)、广西的其他重工业(30)、贵州和内蒙古的轻工业(33)和广西的化工业(33)。
什么是制约企业下一季度生产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与二季度相似。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求不足,63%的企业认为订单不足是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成本,19%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7%的企业回答“原材料成本”。最后,融资不是瓶颈,仅有3%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生产的因素(见表3)。
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非常普遍:49%的企业回答其产品在国内或海外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46%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在二季度的调查中,这一数据是42%。反映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高达73(在二季度的调查中为71)。在被调查企业中,44%的企业有产品出口,其中28%的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为63,与二季度相同。 企业成品库存略有下降,扩散指数为47。由于中国企业大量采用以销定产的商业模式,即只在接到订单后才进行生产,有42%的企业基本无库存。有库存的企业中,大多数(75%)预期库存会在三个月内消化,18%预期在三个到六个月内消化,仅有4%的企业预期库存消化需要六个月以上。
需求不足并没有造成库存积压,原因有二:一是企业以减产回应需求不足,二是企业“按订单生产”模式。
需求不足的情况很普遍,但经过及时减产、减投资,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善。10%的企业回答产能过剩超过10%,5%的企业回答产能过剩超过20%。在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即比例为10%或以上),6个行业榜上有名(二季度有11个):化纤、饮料、供水、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皮革业。
以同样标准,有4个省份产能过剩严重(二季度有10个),包括陕西、内蒙古、河南和云南。有两个地区也在经营状况最不景气的五大地区中。
中国产业经济面临的第二大挑战,仍然是成本上升。但成本的上涨在三季度的调查中略趋稳定。在三季度,31%的企业(二季度为50%)回答单位成本上升,扩散指数为64,比二季度的75 有明显的下降。37%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远低于二季度的71%,相应的扩散指数为68(二季度为85)。24%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也低于二季度的44%,两个季度的扩散指数分别为59和69。这些数据显示成本总体仍在上升,但是受影响的企业减少。
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压力取决于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价格。反映价格上涨的扩散指数为51,基本持平。显然,由于需求不足,企业难以及时提价,因此利润空间被挤压。
与外界感受不同,融资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并没有部分舆论所渲染的那么大。如前所述,只有3%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下季度生产的重要因素。此外,我们在调查中设计了多个问题以充分证实、理解这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结论。
首先,企业利润留存的自有资金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这涵盖了91%的企业。排在第二、三位的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和企业创始人资金,分别有5%和4%的企业将它们列为最大资金来源。中国企业的资金渠道非常集中,总体来说,91%的企业报告它们最大的资金来源占其总融资金额的50%。
其次,与低投资率相应,仅有10%的企业在三季度发生了新的银行贷款,比二季度的24%进一步下降。在没有贷款的企业中,当问及原因时绝大多数企业(98%)的回答是没有资金需求。企业的多数贷款(70%)都有抵押,典型的抵押品有土地和厂房(79%的企业用其作抵押)、机器设备(15%)。
第三,在三季度,企業认为银行的借贷态度总体宽松,56%的企业回答容易借款,35%回答“一般”,9%回答借贷困难。反映借贷态度宽松的扩散指数为73。企业贷款成本基本持平,反映利率上升的扩散指数为54。
此外,企业从银行之外的债务融资不普遍,低利润空间使企业无法从非正式的借贷机构贷款。在三季度,仅有15 家企业(少于1%)从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般都低于10%。
最后,我们调查中融资需求不足的发现与央行《201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致。三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为971亿元,较二季度的1555亿元明显下降。央行报告指出企业不愿增加贷款,是这一同比数据下降的重要原因。其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创2004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上我们二季度的调查就发现,企业融资需求较低,这也与央行后来公布的数据一致:二季度新增贷款较一季度的2009亿元下降了约25%,贷款需求指数较一季度也有明显下降。此外企业新发债券也从二季度的9087亿元降至三季度5707亿元,虽然央行没有细化到工业企业的债券发行量,但总体趋势下降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关于融资不是重要瓶颈的结论是基于产业经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需求疲软,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即使需要贷款,也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还需要强调的是,因为需求严重不足,放松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救不了产业。除非我们再来个4万亿,但那不只是增加流动性,而是扩大了需求。最后,融资不是现阶段的瓶颈不代表金融改革不重要。
企业正在消化过度产能,中国产业经济处于收缩状态。三季度中国产业经济景气指数为46,低于荣枯线50。反映企业投资积极性的扩散指数低至27,与此相应,只有12%的企业(该数字在二季度为18%)在三季度有固定资产投资,而投资规模超出了折旧的企业则更少(7%)。由于投资是前瞻性指标,并且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生产能力,整体的产业经济看来不能在短期内回暖。
另一方面,与二季度相比,有迹象表明产业经济在低水平上正逐渐趋于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扩散指数从二季度的55升至本季度的58。工业企业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普遍,这是产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49%的企业回答其产品在国内或海外市场供大于求,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减产、减投资,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善。成本上升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其趋势逐渐稳定。产品价格基本维持不变,这也导致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最后,由于企业投资需求不高,而借贷环境相对宽松,融资并不是产业经济增长的瓶颈。
将产业经济引出收缩或停滞的泥潭,需要长期政策安排。首先,扩大内需的政策应坚持并强化,这涉及增加收入以及通过公共服务降低家庭储蓄率两方面。应对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另一路径,是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最后,放宽货币政策并不能真正促进产业发展。相反,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注入流动性只是维持过剩的产能,不利于产业经济长远发展。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富奥华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作者提供的样本及问卷,通过电话访谈进行调查
此次回收的企业样本为2013家,其中1381家来自今年二季度调查过的企业。调查的起始样本为通过对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即年度销售额大于500万元)的48.8万家企业,通过行业、地区及规模分层的随机抽样产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产业经济图景。
基于此调查所构建的产业经济景气指数,可以反映企业较上季度相对的运营状况,还包含了前瞻性的、反映经济绝对景气程度的投资指标。我们还就多项重要经济参数建立指数,如供需、成本、融资环境等。这是我们定期、系统研究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数据基础。
产业经济总体未再恶化
经过相对艰难的二季度,夏末秋初的中国产业经济整体趋向微弱的稳定。
对于三季度经营状况,此次受调查企业回答上升、持平、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6.9%、62.6%、10.5%。我们据此计算的扩散指数为58,较二季度55略有上升,原因是二季度反映经济状况恶化的企业没有在三季度变得更糟:二季度回答上升、持平、下降的企业百分比分别为29%、53%、18%。反映企业生产量和就业状况的扩散指数分别维持在53和52,较二季度的51略有提高。企业对下一季度的预期的扩散指数为52,与二季度保持不变(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于当前经营状况的回答是后验的和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便当前经济的绝对水平不景气,只要本季度比上季度有改善,我们仍然可能得到一个较高的扩散指数。其他许多指数,包括著名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一条途径是问企业对经营状况的预期。不过,对预期的判断一般只有针对下一季度才比较可行。更重要的是,企业似乎倾向于认为下季度相较本季度不变,从而难以对未来经营状况提供一个准确预测。举例说明,二季度预期经营状况扩散指数为52,而三季度实际的经营状况扩散指数是58。
反映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绝对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当经济向好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更乐观,从而更倾向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扩大产能。
当企业被问到是否认为现在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9%的企业认为“是”,36%的企业回答“一般”,55%的企业回答“不是”,对应的扩散指数仅有27,远低于荣枯点50。与此相应,只有12%的企业在三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较二季度的18%进一步下降。而企业投资的规模也较小:有40%的企业投资规模低于总资产的3%,可能只是补偿了折旧。所以,实际上只有大约7%的企业真正在进行扩张。
全面了解经济状况,不仅要考虑本季度相比于上季度经营变化,还需要考虑先验指标和绝对指标。为此,我们构建了中国产业经济景气指数(Business Sentiment Index, BSI), 其计算方法是以上经营状况、预期经营状况以及投资时机这三个扩散指数的平均。该指数的构造方法与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Sentiment Index)类似。根据我们的测算,三季度商业景气指数为46,略低于荣枯线。
从表现来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差异不大,而国有企业表现优于集体和民营。在产品类型方面,生產资本品的企业表现最糟糕,而二季度表现最差的是生产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的企业。这反映出随着经济状况的持续疲软,投资被削减,不利影响已经从中下游的中间品和消费品,蔓延到了上游的资本品。
分行业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差异性则更为明显。行业分类采用国家统计局的35个两位数行业(见表2)。显然,企业经营状况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产业景气指数最高为78,最低为15。前五名的行业分别为仪器仪表制造(产业景气指数为78)、家具(72)、供水(63)、电热力(61)和皮革业(60)。经营状况最令人担忧的行业是煤炭(15)、纺织(34)、黑色金属冶炼(36)、塑料(36)和服装鞋帽业(36)。除了纺织业和服装鞋帽业外,其他都是上游产业。表现良好的企业集中在消费品的生产,尤其是非耐用消费品,而表现糟糕的企业集中在中间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上。
企业经营状况的地区差异小于行业差异,各地区的产业景气指数介于40 到55之间。排名前、后五名的省份分布较分散。前五名中仅有黑龙江(55)和北京(50)两省市的产业景气指数高于50。后五名为山西(40)、广西(41)、贵州(42)、内蒙古(43)和辽宁(43)。在这些省份,不同行业表现有明显差异,最不景气的为山西的采掘业(17)、广西的其他重工业(30)、贵州和内蒙古的轻工业(33)和广西的化工业(33)。
两大挑战:需求不足、成本上升
什么是制约企业下一季度生产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与二季度相似。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需求不足,63%的企业认为订单不足是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成本,19%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7%的企业回答“原材料成本”。最后,融资不是瓶颈,仅有3%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生产的因素(见表3)。
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非常普遍:49%的企业回答其产品在国内或海外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46%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在二季度的调查中,这一数据是42%。反映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高达73(在二季度的调查中为71)。在被调查企业中,44%的企业有产品出口,其中28%的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为63,与二季度相同。 企业成品库存略有下降,扩散指数为47。由于中国企业大量采用以销定产的商业模式,即只在接到订单后才进行生产,有42%的企业基本无库存。有库存的企业中,大多数(75%)预期库存会在三个月内消化,18%预期在三个到六个月内消化,仅有4%的企业预期库存消化需要六个月以上。
需求不足并没有造成库存积压,原因有二:一是企业以减产回应需求不足,二是企业“按订单生产”模式。
需求不足的情况很普遍,但经过及时减产、减投资,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善。10%的企业回答产能过剩超过10%,5%的企业回答产能过剩超过20%。在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即比例为10%或以上),6个行业榜上有名(二季度有11个):化纤、饮料、供水、橡胶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以及皮革业。
以同样标准,有4个省份产能过剩严重(二季度有10个),包括陕西、内蒙古、河南和云南。有两个地区也在经营状况最不景气的五大地区中。
中国产业经济面临的第二大挑战,仍然是成本上升。但成本的上涨在三季度的调查中略趋稳定。在三季度,31%的企业(二季度为50%)回答单位成本上升,扩散指数为64,比二季度的75 有明显的下降。37%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远低于二季度的71%,相应的扩散指数为68(二季度为85)。24%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也低于二季度的44%,两个季度的扩散指数分别为59和69。这些数据显示成本总体仍在上升,但是受影响的企业减少。
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压力取决于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价格。反映价格上涨的扩散指数为51,基本持平。显然,由于需求不足,企业难以及时提价,因此利润空间被挤压。
融资仍然不是最大瓶颈
与外界感受不同,融资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并没有部分舆论所渲染的那么大。如前所述,只有3%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下季度生产的重要因素。此外,我们在调查中设计了多个问题以充分证实、理解这个可能会引起争议的结论。
首先,企业利润留存的自有资金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这涵盖了91%的企业。排在第二、三位的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和企业创始人资金,分别有5%和4%的企业将它们列为最大资金来源。中国企业的资金渠道非常集中,总体来说,91%的企业报告它们最大的资金来源占其总融资金额的50%。
其次,与低投资率相应,仅有10%的企业在三季度发生了新的银行贷款,比二季度的24%进一步下降。在没有贷款的企业中,当问及原因时绝大多数企业(98%)的回答是没有资金需求。企业的多数贷款(70%)都有抵押,典型的抵押品有土地和厂房(79%的企业用其作抵押)、机器设备(15%)。
第三,在三季度,企業认为银行的借贷态度总体宽松,56%的企业回答容易借款,35%回答“一般”,9%回答借贷困难。反映借贷态度宽松的扩散指数为73。企业贷款成本基本持平,反映利率上升的扩散指数为54。
此外,企业从银行之外的债务融资不普遍,低利润空间使企业无法从非正式的借贷机构贷款。在三季度,仅有15 家企业(少于1%)从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般都低于10%。
最后,我们调查中融资需求不足的发现与央行《201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致。三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为971亿元,较二季度的1555亿元明显下降。央行报告指出企业不愿增加贷款,是这一同比数据下降的重要原因。其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创2004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上我们二季度的调查就发现,企业融资需求较低,这也与央行后来公布的数据一致:二季度新增贷款较一季度的2009亿元下降了约25%,贷款需求指数较一季度也有明显下降。此外企业新发债券也从二季度的9087亿元降至三季度5707亿元,虽然央行没有细化到工业企业的债券发行量,但总体趋势下降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关于融资不是重要瓶颈的结论是基于产业经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需求疲软,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即使需要贷款,也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还需要强调的是,因为需求严重不足,放松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救不了产业。除非我们再来个4万亿,但那不只是增加流动性,而是扩大了需求。最后,融资不是现阶段的瓶颈不代表金融改革不重要。
振兴产业需长期政策安排
企业正在消化过度产能,中国产业经济处于收缩状态。三季度中国产业经济景气指数为46,低于荣枯线50。反映企业投资积极性的扩散指数低至27,与此相应,只有12%的企业(该数字在二季度为18%)在三季度有固定资产投资,而投资规模超出了折旧的企业则更少(7%)。由于投资是前瞻性指标,并且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生产能力,整体的产业经济看来不能在短期内回暖。
另一方面,与二季度相比,有迹象表明产业经济在低水平上正逐渐趋于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扩散指数从二季度的55升至本季度的58。工业企业供大于求的情况依然普遍,这是产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49%的企业回答其产品在国内或海外市场供大于求,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减产、减投资,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善。成本上升的问题依然存在,而其趋势逐渐稳定。产品价格基本维持不变,这也导致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最后,由于企业投资需求不高,而借贷环境相对宽松,融资并不是产业经济增长的瓶颈。
将产业经济引出收缩或停滞的泥潭,需要长期政策安排。首先,扩大内需的政策应坚持并强化,这涉及增加收入以及通过公共服务降低家庭储蓄率两方面。应对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另一路径,是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最后,放宽货币政策并不能真正促进产业发展。相反,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注入流动性只是维持过剩的产能,不利于产业经济长远发展。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富奥华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作者提供的样本及问卷,通过电话访谈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