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给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知道,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因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制约,往往是以教师的阐述为主,知识结构也是留于形式、生硬无味,也就不可能将科学现象揭示的淋漓尽致,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制作科学课件、学习网站,运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如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来展示,通过“再现”与揭秘科学现象的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与科学现象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本文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课一直与满堂灌、冷峻、机械记忆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阻碍学生科学课学习的绊脚石。多媒体技术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自己想要的视频、图片等,合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等多媒体技术来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通过学生借助网络的广阔平台亲身去搜寻问题的答案以及合作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就能身临其境,通过逼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近距离的去感受具体事物,这必将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不仅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形象性使得科学课知识更贴近生活,易于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电视机的视听合一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相结合,使其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人机交互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学习者产生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如教学《地震》时,先让学生上网查询世界各地有关地震的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地震信息,如汶川地震的现象、地震带给人们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下来通过课件模拟带领学生考察某地地震发生后的现场,展示:倒塌的房屋、大地的裂缝、扭曲的树木、改道的河流、支离破碎的山峰……更有不绝于耳的地下隆隆声。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什么是地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急于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感受电脑三维动画演示所带来的“地壳受到巨大挤压力而断裂,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在此基础上积极思维,分析推理,并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结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保持。
  三、多媒体技术便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直观教学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原则。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兴趣的信息源,学生学习的手段也可以利用具有时代性气息的网络,教师教学的手法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而是教师辅导下的自主探究。
  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活动主体,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冲浪等形式寻找相关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既培养了他们利用因特网根据学习目标独立获取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
  如在《有趣的食物链》一课中,教师可以以网络为媒介,制作一个静态网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网上寻找信息,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交流,使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多样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科学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科学课中,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限,但现代多媒体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在互联网上有着许多专门的科普宣传、科技博览等网站,向我们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有的还面向国外专门开辟了外文专栏、专版,只要知道它们的网址,我们就可以免费进入这些网站,去领略那风云变幻的科学世界。而且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如:中国科普博览网等。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织生动的科学教学,这既拉近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增强了科学课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由于科学课自古有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本来就十分感兴趣,再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模拟科学家来做科学,使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并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把握科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态度,为他们未来更远地学习、生活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亚秋.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63.
  [2]刘爱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6):34.
其他文献
【正】如今在新课程呼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的一大热点,然而,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入,教师
窗外,细雨淅淅沥沥,一点一滴,敲打着窗,敲击着离人的心房。窗内,我的思绪随风雨声飘飞,记忆的神经在这三年即将逝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浮沉。  三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九月,像摆渡一样轮回的我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我顿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于是,我暗下决心,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要把这群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学不到一个星期,一个孩子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就是我们班的徐俊,
舰船结构在受到高强度爆炸载荷作用时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板架的塑性大变形和撕裂。对四边约束矩形板在爆炸冲击波载荷下的塑性大变形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板的大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正经历着二维向三维演变的发展过程,三维电子地图正成为电子地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虚拟三维地图是通过人工拍摄获取建筑物的外形,而后将各个孤立的单视角3D模型无缝集成,经过虚拟美化处理以后,形成三维地图数据文件。  手机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拍照手机已经能满足人们日常拍摄需求,而且手机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所以利用手机拍照采集实际三维地理信息的方法具有随时随地采集数据的
针对天然大地电磁场信号在人文活动密集地区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两个同步测点天然电磁场时间序列之间的单位脉冲响应,合成本地点受干扰时段的数据,从而去除大地
【摘要】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紧密相联,是完整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统一。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初中生;情感教育  1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现状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普遍失落,唯理智教育盛行,具体表现在:  1.1在教学目标制定实施上,重知识目标,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月23日-24日,福建省首届新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在福州仓山小学举行,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开了不同学段的八节作文公开课。会后,本刊记者就基础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几个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