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全面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美术老师都面对一种困惑,那就是如何控制和调节课堂。既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使广大学生能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获得审美享受和愉悦;同时,又要把握好课堂的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目标,控制学生的情绪,防止“混乱”局面及失控现象的发生。
一、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学控制”的关系
美术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而这些教学思想要贯穿于平时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外,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一种良好的、令人振奋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点,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想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艺术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既获得审美愉悦,同时也能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控制就成了当前教改的争议之一。
那么,是不是像有的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新课程教学就不要教学控制,或者认为新课程教学就应该强化教学控制呢?我个人认为,这些认识和理解都有局限性和肤浅性,新课程教学虽然非常需要教学控制,但教学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操纵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而是对它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引导,使课堂教学有序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王国,他们容易在那里持续逗留,教师就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场景里是否掉队和迷路,不能因为害怕出现这种情况而让学生一直紧跟自己。另外,教师也不应直接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和创作方法,而应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改正不合理的行为;教师也不应直接要求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而是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然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要直接去要求学生去实现某个目标,但暗中却给他们搭支架,给予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在这里教学控制已改变了传统的约束和管教的核心内涵,以一种间接和委婉的方式起作用。
二、美术新课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
创设丰富感人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在动态多变的教学情境里,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呢?那就是必须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设计,体现引导性的发展性原则。
1.“教学控制”应关注什么?
究竟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控制”呢?这涉及到教學控制的内容,即对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控制要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情感的升化。所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愿是有效教学控制的第一步。但是,学习心向的养成不能停留在学生初始的个人兴趣与心愿的水平上,因为这时他们的兴趣和心愿并不稳定,关注的内容也相对狭窄。所以,教学控制进一步的工作就是立足于学生初始兴趣与心愿,并使这些兴趣与心愿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稳定、持续,并能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积极思考,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谁在实施教学控制?
在美术新课程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实施教学控制的并不单是美术教师,还应该包括全部学生和教学系统等因素,他们各自的教学控制方式和功能是不同的。
教师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探究活动的引导、学习结果的评价等来进行教学控制,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引领课堂活动走向深入,并达到预定的教学期望。
此外,课堂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管,学生要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首先,必须明白自己在课堂的任务和责任,要有一种对自己负责、对团体负责的责任心;其次,是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清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养成有条理参与学习,完成各项任务的习惯。
除了人为的教学控制外,教学系统还发挥着自我调节的功能,将教学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也会出现不同的系统自控效果。
3.怎样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控制?
就教学控制的方式来说,应该是多种多样而且灵活多变,体现出各自的适宜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在活泼轻松的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必要的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和协商而定,体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不能将学生犯错误的依据作为处罚的理由,而应由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改正错误。
另外,美术课堂教学应非常重视师生情感的互动,教师应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更多表现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能够接近、理解,接受教师的要求,当师生这种相互期望与信任的关系建立后,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就教师而言,由于各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同,其课堂教学控制也不一样,当教师积极地投入新课程实践中时,他给学生做出的是榜样,是一种“身控”;当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时,用言语为学生排解困境、指点迷津,教师就是“言控”;而如果教师不参与或引导学生,而是由他们自己去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就成了学习的观察者,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观察他们的学习时,他们有时会表现地更积极一些,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成为监督,这就是一种不“言”不“行”的无形之控。
总之,在实践美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应综合使用各种方式,以效果为标准,灵活多变,既要能微观调控,又要把握全局。
一、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学控制”的关系
美术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而这些教学思想要贯穿于平时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外,更重要的是能创设一种良好的、令人振奋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点,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想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艺术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既获得审美愉悦,同时也能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控制就成了当前教改的争议之一。
那么,是不是像有的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新课程教学就不要教学控制,或者认为新课程教学就应该强化教学控制呢?我个人认为,这些认识和理解都有局限性和肤浅性,新课程教学虽然非常需要教学控制,但教学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操纵和约束学生的学习,而是对它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引导,使课堂教学有序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王国,他们容易在那里持续逗留,教师就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场景里是否掉队和迷路,不能因为害怕出现这种情况而让学生一直紧跟自己。另外,教师也不应直接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和创作方法,而应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自己去改正不合理的行为;教师也不应直接要求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而是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然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要直接去要求学生去实现某个目标,但暗中却给他们搭支架,给予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在这里教学控制已改变了传统的约束和管教的核心内涵,以一种间接和委婉的方式起作用。
二、美术新课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
创设丰富感人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在动态多变的教学情境里,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控制呢?那就是必须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设计,体现引导性的发展性原则。
1.“教学控制”应关注什么?
究竟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控制”呢?这涉及到教學控制的内容,即对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的发展,教学控制要促使学生愿意学习、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情感的升化。所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愿是有效教学控制的第一步。但是,学习心向的养成不能停留在学生初始的个人兴趣与心愿的水平上,因为这时他们的兴趣和心愿并不稳定,关注的内容也相对狭窄。所以,教学控制进一步的工作就是立足于学生初始兴趣与心愿,并使这些兴趣与心愿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稳定、持续,并能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积极思考,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谁在实施教学控制?
在美术新课程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实施教学控制的并不单是美术教师,还应该包括全部学生和教学系统等因素,他们各自的教学控制方式和功能是不同的。
教师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探究活动的引导、学习结果的评价等来进行教学控制,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引领课堂活动走向深入,并达到预定的教学期望。
此外,课堂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管,学生要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首先,必须明白自己在课堂的任务和责任,要有一种对自己负责、对团体负责的责任心;其次,是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清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养成有条理参与学习,完成各项任务的习惯。
除了人为的教学控制外,教学系统还发挥着自我调节的功能,将教学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也会出现不同的系统自控效果。
3.怎样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控制?
就教学控制的方式来说,应该是多种多样而且灵活多变,体现出各自的适宜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在活泼轻松的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必要的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和协商而定,体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不能将学生犯错误的依据作为处罚的理由,而应由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改正错误。
另外,美术课堂教学应非常重视师生情感的互动,教师应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更多表现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能够接近、理解,接受教师的要求,当师生这种相互期望与信任的关系建立后,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就教师而言,由于各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同,其课堂教学控制也不一样,当教师积极地投入新课程实践中时,他给学生做出的是榜样,是一种“身控”;当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时,用言语为学生排解困境、指点迷津,教师就是“言控”;而如果教师不参与或引导学生,而是由他们自己去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就成了学习的观察者,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观察他们的学习时,他们有时会表现地更积极一些,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成为监督,这就是一种不“言”不“行”的无形之控。
总之,在实践美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应综合使用各种方式,以效果为标准,灵活多变,既要能微观调控,又要把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