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期待和参与冲动,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中。
生物课堂导入引趣导言设计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得兴趣盎然,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一开始就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期待和参与冲动,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一、注意激情引趣
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导言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识与旧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因此,“导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师生间开展良性互动的教学活动。
1.激发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教师课堂导入时要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着手,激发他们自身的学习动机,使之迅速进入“角色”。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范冰冰长得那么漂亮,接着用武松与武大郎的身材来比较,为什么同父同母所生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如在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先说出高尔基的名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然后让学生想一想:“饥饿的人为什么要扑在面包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不说扑在水上呢?”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能力。
3.排除杂念,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取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一位优秀的教师从导入开始,就要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引向有意注意。如漂亮的板书、丰富多彩的图片、一段录像、幽默风趣的语言等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把其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所以,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导入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维,为下一步教学作成功的铺垫。
二、灵活利用不同的方法
1.利用教具形象直观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图表、黑板画、幻灯、录像片、投影、电视等教具或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创造有意义的语言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直观、具体、生动的表象,继而及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入新的学习内容。例如,讲授“细胞”一节时,可设计如下导入:先投影虎克发现细胞过程的示意图并作简单介绍,然后演示动、植物细胞模型请学生观察,再提出问题: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构成动、植物的细胞在结构组成上是否完全一致呢?教师顺势引入课题。
2.设置悬念进行设疑
中学生在认知结构上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初步的感知、思维能力,但周围的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构思、巧布悬念,往往可以在巧妙提出学习任务的同时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进而促使学生进入深思、穷究的状态。如教《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了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
3.巧用实验亲身感知
实践出真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中引发兴趣、活跃思维,自觉地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如教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注重原则的设计
课堂导入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1.有目的地针对性导入
从根本上说,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导入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课堂导入还要注意针对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围绕能顺利、自然、和谐地引入新课来选用不同的材料、设计相应的导语、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与形式,使之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提出:水能否向往“高”处流呢?有谁见过?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见闻,进而谈到植物的蒸腾作用。
2.强调主体地位犹如身同感受
在设计、实施课堂导入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来设置情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设计、选择时也必须充分考虑适切性,即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不同学生在不同智能发展上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结合学生实际,而不是抱着“放到篮里都是菜”的态度。因此,越是大家关心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3.挖掘新颖适时启发
设计导入时要在新颖性和启发性上下工夫,尽量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素材为抓手,引入新课,这样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点上,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保障。此外,设计导入要讲究启发性,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收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真是导无定法。即使是同一教材的同一教学内容,也要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设计导入。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的方法要经常变换,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要想取得这样的导入效果,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博闻强记,注重积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生物课堂导入引趣导言设计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都希望把课上得兴趣盎然,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一开始就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期待和参与冲动,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一、注意激情引趣
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导言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识与旧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因此,“导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师生间开展良性互动的教学活动。
1.激发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教师课堂导入时要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着手,激发他们自身的学习动机,使之迅速进入“角色”。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范冰冰长得那么漂亮,接着用武松与武大郎的身材来比较,为什么同父同母所生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如在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先说出高尔基的名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然后让学生想一想:“饥饿的人为什么要扑在面包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不说扑在水上呢?”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能力。
3.排除杂念,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取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一位优秀的教师从导入开始,就要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引向有意注意。如漂亮的板书、丰富多彩的图片、一段录像、幽默风趣的语言等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把其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所以,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导入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维,为下一步教学作成功的铺垫。
二、灵活利用不同的方法
1.利用教具形象直观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图表、黑板画、幻灯、录像片、投影、电视等教具或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创造有意义的语言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直观、具体、生动的表象,继而及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入新的学习内容。例如,讲授“细胞”一节时,可设计如下导入:先投影虎克发现细胞过程的示意图并作简单介绍,然后演示动、植物细胞模型请学生观察,再提出问题: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那么,构成动、植物的细胞在结构组成上是否完全一致呢?教师顺势引入课题。
2.设置悬念进行设疑
中学生在认知结构上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初步的感知、思维能力,但周围的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构思、巧布悬念,往往可以在巧妙提出学习任务的同时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进而促使学生进入深思、穷究的状态。如教《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了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
3.巧用实验亲身感知
实践出真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中引发兴趣、活跃思维,自觉地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如教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注重原则的设计
课堂导入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教学艺术。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1.有目的地针对性导入
从根本上说,课堂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导入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课堂导入还要注意针对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围绕能顺利、自然、和谐地引入新课来选用不同的材料、设计相应的导语、选择相应的导入方法与形式,使之与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提出:水能否向往“高”处流呢?有谁见过?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见闻,进而谈到植物的蒸腾作用。
2.强调主体地位犹如身同感受
在设计、实施课堂导入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来设置情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设计、选择时也必须充分考虑适切性,即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不同学生在不同智能发展上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结合学生实际,而不是抱着“放到篮里都是菜”的态度。因此,越是大家关心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3.挖掘新颖适时启发
设计导入时要在新颖性和启发性上下工夫,尽量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素材为抓手,引入新课,这样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点上,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保障。此外,设计导入要讲究启发性,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收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真是导无定法。即使是同一教材的同一教学内容,也要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设计导入。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的方法要经常变换,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要想取得这样的导入效果,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博闻强记,注重积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