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给教育事业增添了新的挑战。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把握更多的机遇,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应运而生。同时,为了能够使当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 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25
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质量有着积极意义。而智慧课堂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大背景下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信息化课堂。通过智慧的教与学让学生能够从智慧化、交流反馈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并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多元化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
一、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导入
首先,如果想要构建智慧课堂,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当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对课前教学情境的引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氛围。而对于教学情境来说,简单生动的对白是非常合适的。在课前,教师利用几句对白来引入即将教授的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熟悉教学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同时教学情境的引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构建智慧课堂有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下预习、课前提问、课前对白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在进行教学情境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不同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比如在进行单元挑战“认识和制作二维码”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由于二维码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前对白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1]。上课前教师可以同学生讨论二维码在生活中的用途,讨论好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节课能够帮助学生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学生一定会非常期待自己制作二维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智慧课堂的创造。
二、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
对于构建良好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学习。在进行网络课堂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成绩,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设置[2]。这样不仅能够对构建智慧课堂提供很大的帮助,还能够增强课程的科学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闯关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知识闯关。在进行设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不容易记忆的知识点来进行闯关学习,这是由于闖关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增加闯关次数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设置相应的云平台来构建智慧课堂
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构建相应的网络课堂让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时间,设置相应的云平台,让学生在课下的休息娱乐中进行学习。拥有云平台的智慧课堂不仅能够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还能够加强师生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枯燥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变得更高效、智慧、科学。
教师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云平台,让学生对平台的一些功能进行熟悉。随后教师可以录制一些微课堂视频,制作一些短小而精华的教学视频,同时赋予这些小视频一定的创意和趣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录制好后,让学生在课下闲暇时间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学习和观看[3]。通过云平台的大数据,教师就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到学生观看每个视频的次数以及观看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学生学习的同时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解决。传统的评教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统计方面也需要很多人力进行计算,具有较多缺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让电脑自动弹出教学评价系统页面,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设置一个留言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一些建议。同时可以给予学生匿名的权利,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教学评价系统表达出来。
五、结束语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智慧课堂的出现为其带来了希望。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帮助,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为了能够很好地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引入,还应当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以及设置相应的云课堂,同时还要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崔淑惠.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2]王晓玉.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3]高海波.基于电子书包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高中 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25
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质量有着积极意义。而智慧课堂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大背景下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信息化课堂。通过智慧的教与学让学生能够从智慧化、交流反馈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并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多元化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
一、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导入
首先,如果想要构建智慧课堂,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当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对课前教学情境的引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氛围。而对于教学情境来说,简单生动的对白是非常合适的。在课前,教师利用几句对白来引入即将教授的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熟悉教学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同时教学情境的引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构建智慧课堂有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下预习、课前提问、课前对白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在进行教学情境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不同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比如在进行单元挑战“认识和制作二维码”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由于二维码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前对白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导入[1]。上课前教师可以同学生讨论二维码在生活中的用途,讨论好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节课能够帮助学生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学生一定会非常期待自己制作二维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智慧课堂的创造。
二、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
对于构建良好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学习。在进行网络课堂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成绩,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设置[2]。这样不仅能够对构建智慧课堂提供很大的帮助,还能够增强课程的科学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闯关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知识闯关。在进行设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不容易记忆的知识点来进行闯关学习,这是由于闖关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增加闯关次数来夯实学生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设置相应的云平台来构建智慧课堂
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构建相应的网络课堂让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时间,设置相应的云平台,让学生在课下的休息娱乐中进行学习。拥有云平台的智慧课堂不仅能够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还能够加强师生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枯燥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变得更高效、智慧、科学。
教师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云平台,让学生对平台的一些功能进行熟悉。随后教师可以录制一些微课堂视频,制作一些短小而精华的教学视频,同时赋予这些小视频一定的创意和趣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录制好后,让学生在课下闲暇时间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学习和观看[3]。通过云平台的大数据,教师就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到学生观看每个视频的次数以及观看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在保证学生学习的同时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解决。传统的评教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统计方面也需要很多人力进行计算,具有较多缺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让电脑自动弹出教学评价系统页面,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设置一个留言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一些建议。同时可以给予学生匿名的权利,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教学评价系统表达出来。
五、结束语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智慧课堂的出现为其带来了希望。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帮助,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为了能够很好地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引入,还应当构建智慧课堂网络课程以及设置相应的云课堂,同时还要构建智慧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崔淑惠.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2]王晓玉.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3]高海波.基于电子书包的高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