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整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挖掘课中现有资源。在信息技术素材整合型课中,充分利用和提取文本具有的趣味信息,通过导入方式呈现,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好的课堂导入会点燃一堂课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导入方式的采用,要隨不同课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变化。针对素材整合型课例进行探讨,素材整合型课主要是指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它包括图片处理、声音处理、影像处理等。这类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用图形、声音、影像的方式来导入。
一、 导入方式一:图像呈现、形象逼真
对于不能用实物方式导入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图片导入,这种方式比起利用大的物体来说,很方便、快捷。虽说没有实物那样的形象直观,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而且图片内容还要丰富得多,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用图片,这一点是实物所不能及的。
课例:川教版九年级(上)第5课 《图像的简单处理》
老师拿着自己一张很大的艺术照走进教室,学生的眼光都齐刷刷聚焦过来。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谁的照片呀?
生:……(艺术照是通过较大修饰过的,学生很难直接说出是老师本人)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老师把照片刻意地放在自己脸旁,好让学生对照)
生:哦!是老师你呀!好漂亮呀!……
师:对,这么漂亮,那为什么同学们就很难认出来是我呢?
生:相片作过处理的……
师:那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它是怎么处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像的处理”。
通过上面的导入环节,学生应该是跃跃欲试、激情澎湃了,老师下一步的工作只需要分解操作步骤,与同学们共同进入图像处理的学习中去。
二、 导入方式二:声音震撼、烘托气氛
声音的作用是图像不能取代的,它能弥补图像的不足,能烘托课堂环境气氛、渲染要描述的对象和刻画人物特征,能增加课堂的神秘感和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上课的时候,课堂上学生鸦雀无声,仅有老师播放的一段相关声音素材在回响,震撼着学生的心扉。
课例:川教版七年级(下)第11课 《CD与VCD播放》
老师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以前学生文艺汇演的一段录音,并加一些音频、音高、音强等音色的处理和旁音、旁白等的整合,让学生感觉是在听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生: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唱的歌曲吗?还真好听,原来我们的声音通过处理和歌星差别就不大了,我们也可以当歌星了……
师:是呀!同学们的声音本来就好听,歌星们的专辑都是通过专业软件处理过的,对这些软件有兴趣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声音是怎样处理和整合的。
通过上面的声音导入和与学生的交流,自然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以高度注意力进入到学习中。学生不仅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解,还会促使他们拓展学习声音处理的其他软件。整个导入自然流畅,不会有生硬、硬逼的现象。
三、 导入方式三:影片观赏、增加感染
影片是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体,比单用图像和单用声音更能冲击学生的知觉,但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课都适合于它,要取决于课型的特点、素材的收集、时间的安排和教法的交叉等情况。
课例:川教版九年级(上)第9课 《影像素材的采集与简单处理》
课前老师在同学们中征集了一些图片和视频,还采访了学生各方面的看法和思想,然后制作一部《班级风采》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身影,肯定是激动的,觉得我们这个班集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团队,以生活学习在这个集体中而自豪。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观后老师就激励学生。
师:你们也可以自己剪辑一部家庭纪录片,给你们的家人来个特写,感受一下你们父母的辛劳。你们愿意学习影像的处理吗?
生:愿意!
随着学生的呼声,老师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分解刚才播放视频的操作过程,导入新课。以上的导入,不仅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和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达到知识和情感两不误,综合提高学生素质。
四、 导入方式四:归纳总结、师生互动
实践证明,通过对以前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扼要复述出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内容,呈现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效果显著。这种方式既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又能折射给学生本堂课要探讨的重点,引起对新知识的重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例:川教版八年级(下)第5课 《信息的保存与下载》
在进入本课前,学生已具备对信息的浏览、搜索和识别等技能,老师在上课前通过对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师:近期学校要组织一次图片收集比赛活动,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现在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到的信息技能在网上寻找一些图片,看哪一组找到的图片健康、有活力,并对收集的图片命一个主题,并注意交流和总结经验。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归纳……老师巡回辅导)
生:老师我们找到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可怎么才能保存下来呀?
师:看来有同学找到了我们今天要学心的内容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保存和下载信息?
这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思考问题,带着某种自给的任务参与到学习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上认为: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知识有联系的事物以及能增进新知识学习的事物,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2000.1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好的课堂导入会点燃一堂课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导入方式的采用,要隨不同课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变化。针对素材整合型课例进行探讨,素材整合型课主要是指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它包括图片处理、声音处理、影像处理等。这类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用图形、声音、影像的方式来导入。
一、 导入方式一:图像呈现、形象逼真
对于不能用实物方式导入的时候,我们采用了图片导入,这种方式比起利用大的物体来说,很方便、快捷。虽说没有实物那样的形象直观,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而且图片内容还要丰富得多,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用图片,这一点是实物所不能及的。
课例:川教版九年级(上)第5课 《图像的简单处理》
老师拿着自己一张很大的艺术照走进教室,学生的眼光都齐刷刷聚焦过来。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谁的照片呀?
生:……(艺术照是通过较大修饰过的,学生很难直接说出是老师本人)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老师把照片刻意地放在自己脸旁,好让学生对照)
生:哦!是老师你呀!好漂亮呀!……
师:对,这么漂亮,那为什么同学们就很难认出来是我呢?
生:相片作过处理的……
师:那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它是怎么处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像的处理”。
通过上面的导入环节,学生应该是跃跃欲试、激情澎湃了,老师下一步的工作只需要分解操作步骤,与同学们共同进入图像处理的学习中去。
二、 导入方式二:声音震撼、烘托气氛
声音的作用是图像不能取代的,它能弥补图像的不足,能烘托课堂环境气氛、渲染要描述的对象和刻画人物特征,能增加课堂的神秘感和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上课的时候,课堂上学生鸦雀无声,仅有老师播放的一段相关声音素材在回响,震撼着学生的心扉。
课例:川教版七年级(下)第11课 《CD与VCD播放》
老师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以前学生文艺汇演的一段录音,并加一些音频、音高、音强等音色的处理和旁音、旁白等的整合,让学生感觉是在听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生: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唱的歌曲吗?还真好听,原来我们的声音通过处理和歌星差别就不大了,我们也可以当歌星了……
师:是呀!同学们的声音本来就好听,歌星们的专辑都是通过专业软件处理过的,对这些软件有兴趣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声音是怎样处理和整合的。
通过上面的声音导入和与学生的交流,自然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主动以高度注意力进入到学习中。学生不仅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解,还会促使他们拓展学习声音处理的其他软件。整个导入自然流畅,不会有生硬、硬逼的现象。
三、 导入方式三:影片观赏、增加感染
影片是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体,比单用图像和单用声音更能冲击学生的知觉,但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课都适合于它,要取决于课型的特点、素材的收集、时间的安排和教法的交叉等情况。
课例:川教版九年级(上)第9课 《影像素材的采集与简单处理》
课前老师在同学们中征集了一些图片和视频,还采访了学生各方面的看法和思想,然后制作一部《班级风采》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身影,肯定是激动的,觉得我们这个班集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团队,以生活学习在这个集体中而自豪。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观后老师就激励学生。
师:你们也可以自己剪辑一部家庭纪录片,给你们的家人来个特写,感受一下你们父母的辛劳。你们愿意学习影像的处理吗?
生:愿意!
随着学生的呼声,老师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分解刚才播放视频的操作过程,导入新课。以上的导入,不仅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增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和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达到知识和情感两不误,综合提高学生素质。
四、 导入方式四:归纳总结、师生互动
实践证明,通过对以前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扼要复述出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内容,呈现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效果显著。这种方式既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又能折射给学生本堂课要探讨的重点,引起对新知识的重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例:川教版八年级(下)第5课 《信息的保存与下载》
在进入本课前,学生已具备对信息的浏览、搜索和识别等技能,老师在上课前通过对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引入新课。
师:近期学校要组织一次图片收集比赛活动,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现在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用学到的信息技能在网上寻找一些图片,看哪一组找到的图片健康、有活力,并对收集的图片命一个主题,并注意交流和总结经验。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归纳……老师巡回辅导)
生:老师我们找到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可怎么才能保存下来呀?
师:看来有同学找到了我们今天要学心的内容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保存和下载信息?
这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主动去思考问题,带着某种自给的任务参与到学习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上认为:那些与一个人已有知识有联系的事物以及能增进新知识学习的事物,容易引起这个人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