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初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伦理思想在整个佛教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源自古代印度宗教及社会,与中国本有的伦理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至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对中国的伦理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佛教在中国的发扬光大,使得佛教伦理也成为东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佛教伦理的诠释方式从缘起、戒律、轮回三个方面作以简要探析。
  【关键词】:佛教;伦理;诠释方式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与儒、道两教经过了长期的论战交锋之后,逐渐形成了三教合流的局面。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佛教伦理与中国原有的伦理系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所以随着三教合流佛教伦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佛教的伦理思想又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于古代印度。是对古代印度伦理思想的总结和改造,也与佛陀悟道后的神秘体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伦理思想十分复杂,涉及到善恶说、烦恼说、慈悲说、凡圣说、轮回说、缘起说、以及戒律等诸多方面。本文尝试以缘起、戒律、轮回三个方面为主体,对佛教伦理的诠释方式作以简要探析。
  一、缘起论与关系伦理
  缘起法是佛教诸法的根本,是佛陀对世界的描述,可以说是佛陀的世界观。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之所以能够成佛,就是因为佛陀观得缘起法,真正看清世间万法之玄妙。
  那么,什么是缘起呢?佛曰:“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短短二十四个字,佛陀道出了了缘起法的根本要义。简单的讲世间诸法皆由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和合而成。因缘最为重要,是唯识所现,可理解为种子,植物想要发芽必须要有种子。所缘缘即所缘之缘,通俗的讲就是妄想、执着、分别,所缘缘导致了我们对世界的不同感知和不同认识。心念是刹那生刹那灭,是一个接一个相连不断的,而前一个和后一个是有相似或相同性的,这一特性导致了我们所处的现象世界能够存续,这既是等无间缘。增上缘即除了以上三种缘之外的一切影响“法”变化的因素。
  通过四缘和合而成可以得到世间诸法皆为虚妄。没有什么能够独立存在,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是有关系的。因缘时刻在变,导致诸法时刻在变,没有恒常;诸法时刻在变,是随缘而感,所以万法本身不能控制变或不变,即为无我;而有情众生执着于我,认识不到万法皆因缘起,故流传于轮回;当能悟得缘起,认识到“无我”,便可断灭轮回。这既是佛祖讲的“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这便是缘起法的核心内容。
  而由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可推众生皆在因缘和合之下流转于六道之中,从而可知众生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众生皆为平等,且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缘起法告诉我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认识的方法。
  众生平等的思想反映在伦理思想上,即要倡导人人平等,无高低之别。相互之间彼此尊重。其不仅影响着道德伦理,还影响政治伦理等诸多方面。比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人与君王的关系,一度成为佛教和儒道争论的焦点。这就是因为高教讲众生平等,而儒家遵循的确实血缘宗法制,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就导致了后来的诸多讨论如着名的《沙门不敬王者》。
  天地万法间的相互联系则高诉我们:人和动物是平等,不应残害生灵,人与万物是平等,无贵贱之分。告诫人们在和天地万物相处之时都要心存爱护。这与当前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近的。不要肆意捕杀动物、砍伐深林、破坏环境。所以说,佛教的缘起法则将世俗社会的关系伦理推演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二、佛教戒律的世俗性特征
  佛教戒律是佛教思想中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是佛教解脱烦恼的基本手段和必由之路。如《楞严经》卷六中所讲到的“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佛教戒律是规劝信徒不当行为的法规。其中“戒”是人们以自觉的心去守戒规;而“律”则含有他律规范的意思。之所以佛教僧众和信徒要修持戒律,是因为在佛教看来我们世间之人的恶业、烦恼、困惑,无时无刻不如火炽盛,使我们的身心接受煎熬。在佛教中,戒律的修持可以让僧人达到内心的平静,而只有内在的清静才能让我们回归到自心本性。
  佛教戒律中以“五戒”为核心的内容。佛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在佛教戒律中这五条戒律是最基本的,却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戒律。不仅僧侣要恪守,普通信徒也必须修持。其中:
  不杀生,不仅是禁止人与人之间的杀戮,而是禁止对一切生命形态的破坏。在佛教看来,不仅自己不杀,还要规劝别人不杀。“戒杀止杀”集中概括了佛教“不杀生戒”的内容。在佛祖看来,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而罪恶最深重的事情就是对生命的蔑杀。
  不偷盗,所谓偷即暗中窃取和诈骗,所谓盗,即强取豪夺。戒律中将其称之为“不与取”。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偷,第二种是指用欺骗、抢夺等手段获取别人的东西;第三种是扩展义,指一切通过不正当手段所获取的利益。
  不淫邪。在佛教的教义中淫是有正、邪之分的。适龄男女通过正常的程序结为合法夫妻,这时夫妻之间的性关系佛教称之为正。而与配偶之外的异性发生的关系,无论是偷情、非礼、强奸等等都为邪。邪淫是佛教绝对禁止的。
  不妄语。其主旨是要人诚实守信、不讲谎话。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即妄语,指人们说谎话、欺骗别人;二即绮语,指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等可迷乱人们心智的行为;三即恶口,指恶语相向、诽谤诋毁、谩骂别人等行为;四即两舌,指人们两面三刀、挑拨离间等行为。
  不饮酒。不饮酒是五戒中唯一的遮戒,因为饮酒本身这个行为是没有什么罪过的。但是饮酒后会迷乱心智,容易让人迷失本性,从而导致诸多恶行的产生,如酒后妄语,淫邪等。
  以小见大,由此可见佛教戒律作为佛教重要的一部分,其主旨就是为了规范信徒的言行从而達到防非止恶,修习善行,积累善缘,觉悟人生的目的。由此可见弘扬戒律就成为弘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僧人来说,戒律的修持可以助其解脱。相传,佛陀灭度前曾反复强调“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同时也可使僧人养成良好的威仪,可以更好的弘法,引渡众生。作为居士,戒律的修持可以使其在世俗生活中与人友善,被人信赖,在世俗中得到更多的善缘,获取更多的善果。而戒律修持良好的僧人和居士又成为普通人所仰慕和效仿的对象,在无形中影响了社会的伦理趋向。也许,佛法能够流传至今仍旧生生不息与佛教戒律的严明不无关系。佛教戒律的传播使得更多的人别世人所敬仰,这无疑增加了佛教的生命力,也促使众生之间更加和睦。   三、佛教伦理的因果关涉
  佛教的因果是其极其重要的另一理论体系,简单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种下什么的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且是必定会得报的。而提到因果,就需要讲一下业力和轮回。
  业力的相关论述是佛教理论中一个极难了解的理论,可以说是深邃无极。业力中的“业”本是作业、行为的意思,而在这里是指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即,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得到将来的果。具体说来有定业、不定业、共业、别业、引业、满业。
  定业就是指果报的时间以及程度都是已经决定了的,这重要是看做业时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故意而为就会造就定业,反之就是不定业。与今天法律上讲的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意思相近。共业可以理解为做了相同的事情造就了相同的果。比如,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地方一起学习生活,就是因为我们曾经做了相同的事情,业力所感,让我们相聚。而别业是指我们个体所做的一些行为所造作的果。比如,我们虽然一起在这里学习,但没个人的家庭条件、学习情况、个人身体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是别业所感的结果。引业简单说来就是我们有情众生在轮回中,果报的总体方向。比如,人是后是升入天道还是堕入恶鬼道。就是有引业决定的。而满业是指我们果报的差异性,比如我们同生为人,但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各有不同。
  同时,从业到果还需要缘,业力为因,需要众缘具足才可结果。业力我们可以理解成一枚种子,而阳光、雨露、泥土等就是缘,当因缘具足,和合而成变是果。佛教的缘起法则体现在宇宙论和世界观方面就是“因缘和合”的法则,而体现在人生论和价值观方面则是因果报应的规律。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凡是六道众生,不论是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还是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都无法摆脱因果报应的规律。
  因果对于六道众生而言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轮回流转从范围上涉及到六道众生,从时间上来说则关涉到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佛教的“三世因果”论打破了众生一世流转的生死观,而是将众生之生命往前推延到过去世,往后接续到未来世。虽然,佛教不认为是一个生命实體在六道、三世中循环往复,但佛教承认那个“神识”的存在,它无疑是具有“我”的意义的。只不过这个“我”并非实体性质的我,而是一个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的“我识”。那么,如何又会有三善道、三恶到和得到解脱的区别呢?这就要从业力的性质来判定,如果众生作恶,那么,他们来世必将堕入三恶道,甚至未来无数劫都在“三恶道”中生死往复;而如果众生行善,发菩提大愿,力求解脱之道,那么,他们来世就能够往生“三善道”,甚至解脱得到而成为菩萨乃至佛。
  善恶原本是世俗众生判定世间关系伦理的标准,而佛教则将这种善恶的标准引申到宗教世界中去,将善恶作为决定众生来世往生的标准。一方面,这能够进一步完善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这赋予了佛教伦理不同于世俗伦理的思想特征。
其他文献
【摘要】: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国本土出现了“水土不服”,因而社会工作界开始关注价值介入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本文试图从价值介入的理论来源出发,探讨价值介入对案主问题界定的必然性、价值介入对确保服务成效的必要性、价值介入对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价值介入;中国社会工作;实务;运用  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倡导价值中立原则是社会工作的主流。然而,在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中,我们无
期刊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小学的教学工作也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成为新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将有效性教学落实到行动中,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行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行动策略  有效
期刊
【摘要】:情境的创设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与前提,而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创设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可让学生处于生动形象的音乐氛围中,以激发其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来提高审美情趣与素养。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情境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音乐是由情感所引起的,而这种情感正牵动着无数颗的童心。情感也是艺术创造
期刊
一、马恩原著中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阐述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完全不同的见解,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而马克思通过更深刻的分析得出人的“类本质”是人们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并且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一方面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人又是不同于自然界的动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设置具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有意义地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离婚率有增长的趋势。生长在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有着诸多与完整家庭学生不同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离婚率增长的原因,进而描述农村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从学校、家庭、个人三个角度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离异家庭;高校;大学生  離异家庭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而社会支持却相对减少、个体自身发展及经济贫困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只有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
期刊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社会上有越来越多不和谐的事情涌入我们的视野。网络让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中却存在很多让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侵蚀着我们的社会。佛教作为一种正信的世界性宗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了。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认为,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下去,虽然在具体的方式上会发生某些改变,但其精神主旨却是一致的。 
期刊
【摘要】: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晚年的几封书信中反复表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教条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对待宗派主义等。研究恩格斯晚年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我们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态度;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期刊
【摘要】:中国梦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最终目标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继续拓展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  【关键词】:中国道路;中国梦  一、坚持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