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福田区黄埔学校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周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林立,学生家长金融从业人员众多,黄埔学子从小便对金融耳濡目染。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金融资源,一向致力于课程改革的黄埔学校引进深圳市李春红教科研专家工作室开发的《财商》课程,立即得到了黄埔学校师生的广泛欢迎,在校本课程自选阶段,财商课程最先满额,成为校本自选课程中的一匹黑马。
形成具有鲜明黄埔特色的“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热盼的财商课程,学校对开课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课程的优势在于:一是学生期盼;二是有正规的广东地方教材;三是教材编写专家随时指导;四是外部可利用资源丰富,学校周边金融机构多,家长从业人员多。课程的难点在于:学校教师金融知识严重短缺,师资配备困难。为此,学校先在二、四、六三个年级各选一个班级作为试点,待经验成熟后再在全校六个年级全面展开。
学校挑选了三位学习能力强并愿意承担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由校长牵头组成了财商课程研究团队。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整合各方资源,扬长避短,形成了具有鲜明黄埔特色的“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
“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师生共同学习教材内容;二是学生上网搜集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三是前往相关金融机构参观学习,邀请机构工作人员讲解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四是学生撰写学习小结,分别以金融单位从业人员身份和客户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五是与教师、家长、同学分享所学知识。
“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黄埔学校的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师资上采取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相结合,教学场地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习形式则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实现职员与客户相结合,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财商课程,配以财商实践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了解相关知识,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此教学模式的创立使黄埔学校成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财经素养实践基地学校。
身临其境:将课堂搬到深圳证券交易所
《倾听经济的声音》是六年级第五课的内容,课程目标是引导孩子关注经济信息,了解必要的金融知识。证券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是经济起飞的发动机,基于这一点,我们把课堂搬到与学校一步之遥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了“走进深交所”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和对经济的作用。
课前师生共同学习教材文本内容,了解教材介绍的经济常识,并鼓励学生上网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信息;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后,师生与课程指导专家一起前往深交所参观学习、实地教学。走进深交所,零距离接触和体验这一全新的课程,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他们说,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世界金融所经历的农业时代、航海时代、工业时代和科技时代的变迁,也了解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主要部分——原始实物资本、古代借贷资本和现代证券资本。通过深交所专业人员的讲解,孩子们认识到资本是生产的基础和财富的象征,具有生产、增值和风险的属性,资源的资本化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代表和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
从1609年世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到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证券博物馆使黄埔的孩子们在学习了世界证券业的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对证券的品种有了清醒的认识。有的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他的爸爸是铁杆股民;有的同学说,他爸爸建议大家可以模拟炒股;还有的同学说,他经常看财经新闻,和家长讨论股票的事儿。
在庄严而神圣的上市公司敲钟体验区,孩子们既体验到公司上市的喜悦,也感受到每一次历史行情中的风险,切实感受到什么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参与黄埔学校财商主题实践活动的深交所工作人员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小学阶段就上财商课程,而且学校还提供参观深交所的机会,我们以往都是接待单位、公司。黄埔学校是先行者,能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到金融知识,并有专家指导,他们未来将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令黄埔学校财商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深感欣慰的是,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家长反响尤为热烈。家长们纷纷表示,黄埔学校走进深交所的财商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了资本的发展过程,对财富有一个正向的认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表示,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了这么多课堂以外的金融知识,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开阔了视野,对孩子未来人生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让孩子们做好财商的热身运动,很有必要,也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類似的活动。
给小学生上财商课,就怕一个个高深的术语吓住了孩子,弄晕了孩子。通过 “走进深交所”实践教学,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让孩子认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作用,揭开金融高大上的面纱。学生们全程神采奕奕,聚精会神,收到了比单纯在教室教学习更好的效果。
学校财商课程指导专家李庆红教授表示,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让我们能够进一步熟悉孩子,深入了解孩子,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这会使改版教材越来越接近孩子。这样多方参与的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形式非常好。
形成具有鲜明黄埔特色的“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热盼的财商课程,学校对开课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课程的优势在于:一是学生期盼;二是有正规的广东地方教材;三是教材编写专家随时指导;四是外部可利用资源丰富,学校周边金融机构多,家长从业人员多。课程的难点在于:学校教师金融知识严重短缺,师资配备困难。为此,学校先在二、四、六三个年级各选一个班级作为试点,待经验成熟后再在全校六个年级全面展开。
学校挑选了三位学习能力强并愿意承担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由校长牵头组成了财商课程研究团队。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整合各方资源,扬长避短,形成了具有鲜明黄埔特色的“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
“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师生共同学习教材内容;二是学生上网搜集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三是前往相关金融机构参观学习,邀请机构工作人员讲解与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四是学生撰写学习小结,分别以金融单位从业人员身份和客户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五是与教师、家长、同学分享所学知识。
“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双拼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黄埔学校的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师资上采取专业人员与学校教师相结合,教学场地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习形式则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实现职员与客户相结合,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财商课程,配以财商实践课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了解相关知识,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此教学模式的创立使黄埔学校成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财经素养实践基地学校。
身临其境:将课堂搬到深圳证券交易所
《倾听经济的声音》是六年级第五课的内容,课程目标是引导孩子关注经济信息,了解必要的金融知识。证券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是经济起飞的发动机,基于这一点,我们把课堂搬到与学校一步之遥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了“走进深交所”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和对经济的作用。
课前师生共同学习教材文本内容,了解教材介绍的经济常识,并鼓励学生上网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信息;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后,师生与课程指导专家一起前往深交所参观学习、实地教学。走进深交所,零距离接触和体验这一全新的课程,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他们说,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世界金融所经历的农业时代、航海时代、工业时代和科技时代的变迁,也了解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主要部分——原始实物资本、古代借贷资本和现代证券资本。通过深交所专业人员的讲解,孩子们认识到资本是生产的基础和财富的象征,具有生产、增值和风险的属性,资源的资本化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代表和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
从1609年世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到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证券博物馆使黄埔的孩子们在学习了世界证券业的发展历史的同时,也对证券的品种有了清醒的认识。有的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他的爸爸是铁杆股民;有的同学说,他爸爸建议大家可以模拟炒股;还有的同学说,他经常看财经新闻,和家长讨论股票的事儿。
在庄严而神圣的上市公司敲钟体验区,孩子们既体验到公司上市的喜悦,也感受到每一次历史行情中的风险,切实感受到什么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参与黄埔学校财商主题实践活动的深交所工作人员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小学阶段就上财商课程,而且学校还提供参观深交所的机会,我们以往都是接待单位、公司。黄埔学校是先行者,能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到金融知识,并有专家指导,他们未来将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令黄埔学校财商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深感欣慰的是,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家长反响尤为热烈。家长们纷纷表示,黄埔学校走进深交所的财商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了资本的发展过程,对财富有一个正向的认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表示,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了这么多课堂以外的金融知识,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开阔了视野,对孩子未来人生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让孩子们做好财商的热身运动,很有必要,也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類似的活动。
给小学生上财商课,就怕一个个高深的术语吓住了孩子,弄晕了孩子。通过 “走进深交所”实践教学,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让孩子认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作用,揭开金融高大上的面纱。学生们全程神采奕奕,聚精会神,收到了比单纯在教室教学习更好的效果。
学校财商课程指导专家李庆红教授表示,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教学实践活动,让我们能够进一步熟悉孩子,深入了解孩子,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这会使改版教材越来越接近孩子。这样多方参与的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形式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