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港南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策略。方法 比较港南区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防控措施前后9年港南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率、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生率、两种乙脑疫苗普种的接种副反应、实施前后辖区内人员乙脑认知水平。结果 实施前后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为0.97/10万、0 /10万,有统计学意义;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乙脑活疫苗与灭活疫苗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0/‰、0.03/‰,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后辖区内人员乙脑相关知识评分分别为12.15±3.16、20.33±2.51,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常规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利用乙脑灭活疫苗,每3年开展一次普种,既可以有效的控制乙脑的发生率,又能很大程度地降低接种疫苗的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209-0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枢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均属于乙脑流行区,乙脑发病急骤,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后遗症,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健康安全,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开展乙脑的防控措施,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对于提高社会公共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对港南区实施乙脑综合防控策略前后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防控策略
1.1.1 健康教育 深入社区内张贴乙脑传播相关知识的宣传海报、现场开展乙脑相关知识咨询等方式,解答社区内人们的疑问[1],提高群众对乙脑的认知。
1.1.2 疫苗接种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常规开展免疫规划乙脑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利用乙脑灭活疫苗,对7岁以下儿童每3年开展乙脑疫苗普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最大程度的保护儿童的健康。
1.1.3 传播媒介的控制 乙脑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人兽共染疾病,蚊虫出现的时间和单位空间内蚊虫的密度和乙脑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因此,在乙脑流行季节,辖区内应积极开展灭蚊防蚊工作,是预防乙脑很重要的预防手段。
1.2.1 评价指标 以港南区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前后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生率及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区内人们对乙脑的认知水平作为评价指标。
1.2.2 统计学方法 各组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χ2检验,α=0.05;或t检验,α=0.05。
2.结果
2.1 实施前后乙脑发病率比较
对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9年港南区乙脑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施前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为0.97/10万,实施后为0 /10万,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后辖区内乙脑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降低,χ2=6.137,P<0.05;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病率无显著变化,χ2=0.000,P>0.05。见表1。
2.2 乙脑灭活疫苗与活疫苗接种副反应比较
对港南区两次乙脑疫苗普种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分析发现,乙脑活疫苗为0.40‰,乙脑灭活疫苗(辽宁成大,Vero细胞)为0.03‰,灭活疫苗(辽宁成大,Vero细胞)的接种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活疫苗,χ2= 11.27, P<0.05。见表2。
2.3实施前后乙脑认知水平比较
通过随机抽查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9年辖区内人员各50 例,发现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后,辖区内人员的乙脑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T=-14.333,P<0.05。见表3。
3.讨论
港南区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病率曾高达12/10万以上;自1990年后,各乡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乙脑疫苗接种,乙脑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年均发病率1.51/10万;到2007年,乙腦发病率尚为0.97/10万。2007年后,港南区逐步形成了统一部署、加强宣教、防蚊灭蚊、对7岁以下儿童每3年开展一次乙脑疫苗普种的综合防控理念,2010年起开始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开展普种。
近十几年来,乙脑疫苗生产技术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Vero 细胞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与抗体滴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接种活疫苗已无差别[3] [4] [5]。港南区在常规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利用乙脑灭活疫苗,每3年进行一次普种,既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率,又能很大程度地降低接种疫苗的副反应[3],提高接种安全,同时克服了以往每年加强接种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接种风险,值得推广。
在实施乙脑综合防控策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①辖区内仍然存在接种的薄弱地区,免疫接种查漏工作仍需深入开展;② 乙脑灭活疫苗目前很多地区还属于二类疫苗,实施普种工作在规划、组织、经费及实施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接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③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防蚊灭蚊工作仍是个老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进,科学、合理地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控,加强区内人们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区内人们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了解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防蚊灭蚊,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率,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漆光紫,杨仁聪.广西2004—2010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5) : 482 - 483,488
[2] 黄春光,高连,许洪波.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控制策略的应用与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7):675-678.
[3] 周荔葆,赵新,吴栩涛,王立刚,廖晖,刘苗苗,殷建文,万艾玲,甄祖刚.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观察[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22(8),809-811
[4] 李万军,王世清,王志勇,张鄂宪.肖奇友 两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观[J].察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 (3):699-701
[5] 尹遵栋,罗会明,李艺星,李军宏,宁桂军,随海田,梁晓峰.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血清学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6):501-506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209-0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枢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均属于乙脑流行区,乙脑发病急骤,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后遗症,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健康安全,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开展乙脑的防控措施,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对于提高社会公共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对港南区实施乙脑综合防控策略前后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防控策略
1.1.1 健康教育 深入社区内张贴乙脑传播相关知识的宣传海报、现场开展乙脑相关知识咨询等方式,解答社区内人们的疑问[1],提高群众对乙脑的认知。
1.1.2 疫苗接种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常规开展免疫规划乙脑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利用乙脑灭活疫苗,对7岁以下儿童每3年开展乙脑疫苗普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最大程度的保护儿童的健康。
1.1.3 传播媒介的控制 乙脑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人兽共染疾病,蚊虫出现的时间和单位空间内蚊虫的密度和乙脑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因此,在乙脑流行季节,辖区内应积极开展灭蚊防蚊工作,是预防乙脑很重要的预防手段。
1.2.1 评价指标 以港南区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前后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生率及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区内人们对乙脑的认知水平作为评价指标。
1.2.2 统计学方法 各组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χ2检验,α=0.05;或t检验,α=0.05。
2.结果
2.1 实施前后乙脑发病率比较
对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9年港南区乙脑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施前乙型脑炎的发病率为0.97/10万,实施后为0 /10万,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后辖区内乙脑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降低,χ2=6.137,P<0.05;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后乙脑的发病率无显著变化,χ2=0.000,P>0.05。见表1。
2.2 乙脑灭活疫苗与活疫苗接种副反应比较
对港南区两次乙脑疫苗普种接种副反应发生率分析发现,乙脑活疫苗为0.40‰,乙脑灭活疫苗(辽宁成大,Vero细胞)为0.03‰,灭活疫苗(辽宁成大,Vero细胞)的接种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活疫苗,χ2= 11.27, P<0.05。见表2。
2.3实施前后乙脑认知水平比较
通过随机抽查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9年辖区内人员各50 例,发现实施乙脑综合防控措施后,辖区内人员的乙脑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T=-14.333,P<0.05。见表3。
3.讨论
港南区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病率曾高达12/10万以上;自1990年后,各乡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乙脑疫苗接种,乙脑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年均发病率1.51/10万;到2007年,乙腦发病率尚为0.97/10万。2007年后,港南区逐步形成了统一部署、加强宣教、防蚊灭蚊、对7岁以下儿童每3年开展一次乙脑疫苗普种的综合防控理念,2010年起开始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代替活疫苗开展普种。
近十几年来,乙脑疫苗生产技术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Vero 细胞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与抗体滴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接种活疫苗已无差别[3] [4] [5]。港南区在常规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利用乙脑灭活疫苗,每3年进行一次普种,既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率,又能很大程度地降低接种疫苗的副反应[3],提高接种安全,同时克服了以往每年加强接种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接种风险,值得推广。
在实施乙脑综合防控策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①辖区内仍然存在接种的薄弱地区,免疫接种查漏工作仍需深入开展;② 乙脑灭活疫苗目前很多地区还属于二类疫苗,实施普种工作在规划、组织、经费及实施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改善,接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③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防蚊灭蚊工作仍是个老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进,科学、合理地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控,加强区内人们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区内人们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了解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防蚊灭蚊,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率,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漆光紫,杨仁聪.广西2004—2010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 (5) : 482 - 483,488
[2] 黄春光,高连,许洪波.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控制策略的应用与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7):675-678.
[3] 周荔葆,赵新,吴栩涛,王立刚,廖晖,刘苗苗,殷建文,万艾玲,甄祖刚.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观察[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22(8),809-811
[4] 李万军,王世清,王志勇,张鄂宪.肖奇友 两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观[J].察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 (3):699-701
[5] 尹遵栋,罗会明,李艺星,李军宏,宁桂军,随海田,梁晓峰.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血清学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15(6):5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