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同学提到写作就犯难!为啥?达不到老师规定的字数呗。其实这并非难治之症。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写长文章的几种方法。
写出波折
大家都爱看《西游记》,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以《三借芭蕉扇》为例。三借三种写法,曲中有曲,折中有折,读来让人引人入胜,假使悟空跑去一番好话或一场打斗就拿来了扇子,这个故事还有何趣??
文章要写出波折来,在实际运用时要注意情节安排要合情合理,如一个同学写《放风筝》,为了写曲折一些,在买风筝时硬添上了许多周折,先是到第一家店买,这家店关门了,再到第二家店,第二家店又关门了,到第三家店,第三家店偏又卖完了,好容易在第四家店才买上风筝。这种写法,第一是不合情理。虽说是无巧不成书,但哪有那么巧呢?偏你去买时店门都关上了?第二是拖泥带水。文题是《放风筝》,自然是写放风筝中遇到的波折,如风筝尾巴太长或太短了;几只风筝缠绕在一处了;风筝断线了等等,这些是在放风筝中常有的事,写出来就合情合理,又能达到兴波助澜的作用。
描写细腻
平淡无奇的作文往往缺少细腻的描写。描写有景物描写,可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触到什么,可写看、听、嗅、触中的所思所想。还可写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如写《我的老师》一文时,有两个同学都写了上课想发言又害怕举手的情形。甲同学这样写道:老师说了一个问题要我们回答,我知道答案但又怕举手,我正犹豫,老师看见了,就把机会给了我,我站起来,紧张地回答了问题。乙同学这样写:老师微笑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把海、山涂成什么颜色?”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真想举手,但又害怕回答错了挨批,不举吧,心里又憋得慌,怎么办?我的手半抬着,欲举不举的样子。老师眼光移向了我,叫我回答,我哆嗦着站起来,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咚咚”乱跳,喉咙也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半天挤不出几个字来。老师来到我的身边,和蔼地说:“不怕,老师相信你。”并带头鼓起了掌。看着老师充满信任的目光,听着这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勇气倍增,流畅地说出了答案,赢得了老师的好评。
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当然是乙同学。为什么?因为她把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写得很细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细腻地描写了自己的内心活动。
多方选材
同学们写文章,主题大多比较单一。或歌颂亲情、友情,或赞扬好人好事,或表达自己喜怒哀怨的情愫。确定了某个主题,可围绕主题多方位地选取材料。
1.生活寻趣。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再议一议,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然后做一做: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做一份漂亮的贺卡;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最后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通过这样作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2、实践凝趣。生活是作文的矿藏。情感是作文的源泉。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东西学砍价”、“我让父母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又如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习作实践活动,如指导小学生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想象型作文。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首先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放得开,能够纵横驰骋,然后再进行一些合理想象、科学想象等方面的训练。同时,想象不是凭空编造,它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大量、广泛阅读富有想象色彩的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以开阔视野;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增加体验,这样,他们描写自己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
这样,材料齐备了,情节曲折了,描写细腻了,材料丰富又不老套,文章长了,又会与众不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倪桥小学
写出波折
大家都爱看《西游记》,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以《三借芭蕉扇》为例。三借三种写法,曲中有曲,折中有折,读来让人引人入胜,假使悟空跑去一番好话或一场打斗就拿来了扇子,这个故事还有何趣??
文章要写出波折来,在实际运用时要注意情节安排要合情合理,如一个同学写《放风筝》,为了写曲折一些,在买风筝时硬添上了许多周折,先是到第一家店买,这家店关门了,再到第二家店,第二家店又关门了,到第三家店,第三家店偏又卖完了,好容易在第四家店才买上风筝。这种写法,第一是不合情理。虽说是无巧不成书,但哪有那么巧呢?偏你去买时店门都关上了?第二是拖泥带水。文题是《放风筝》,自然是写放风筝中遇到的波折,如风筝尾巴太长或太短了;几只风筝缠绕在一处了;风筝断线了等等,这些是在放风筝中常有的事,写出来就合情合理,又能达到兴波助澜的作用。
描写细腻
平淡无奇的作文往往缺少细腻的描写。描写有景物描写,可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触到什么,可写看、听、嗅、触中的所思所想。还可写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如写《我的老师》一文时,有两个同学都写了上课想发言又害怕举手的情形。甲同学这样写道:老师说了一个问题要我们回答,我知道答案但又怕举手,我正犹豫,老师看见了,就把机会给了我,我站起来,紧张地回答了问题。乙同学这样写:老师微笑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把海、山涂成什么颜色?”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真想举手,但又害怕回答错了挨批,不举吧,心里又憋得慌,怎么办?我的手半抬着,欲举不举的样子。老师眼光移向了我,叫我回答,我哆嗦着站起来,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咚咚”乱跳,喉咙也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半天挤不出几个字来。老师来到我的身边,和蔼地说:“不怕,老师相信你。”并带头鼓起了掌。看着老师充满信任的目光,听着这一片热烈的掌声,我勇气倍增,流畅地说出了答案,赢得了老师的好评。
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当然是乙同学。为什么?因为她把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写得很细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细腻地描写了自己的内心活动。
多方选材
同学们写文章,主题大多比较单一。或歌颂亲情、友情,或赞扬好人好事,或表达自己喜怒哀怨的情愫。确定了某个主题,可围绕主题多方位地选取材料。
1.生活寻趣。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再议一议,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然后做一做: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做一份漂亮的贺卡;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最后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通过这样作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2、实践凝趣。生活是作文的矿藏。情感是作文的源泉。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东西学砍价”、“我让父母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又如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习作实践活动,如指导小学生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想象型作文。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首先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放得开,能够纵横驰骋,然后再进行一些合理想象、科学想象等方面的训练。同时,想象不是凭空编造,它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大量、广泛阅读富有想象色彩的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以开阔视野;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增加体验,这样,他们描写自己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就会形成一篇篇构思独特的好文章。
这样,材料齐备了,情节曲折了,描写细腻了,材料丰富又不老套,文章长了,又会与众不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倪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