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化学工业将随着分子设计、催化、激光和化学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既是化工类研究生的重要机遇,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远。化工类院校只有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8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而且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包括炼油、冶金、能源、石化、医药、塑料、化纤、橡胶、涂料等众多工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具有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大量化工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物质组成和物质性状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化工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产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要想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其创新意识。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尊重科學、大胆创新的思想影响学生,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异想天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二)改革化工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涉及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电子等多门学科。化工类研究生要掌握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研究生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比如过去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改革后的研究生教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对书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由学生讲述、教师听讲并提问,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将书本里的主要理论观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学术前沿提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其他文献资料,独立钻研或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欲望。
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组织研究生到生产现场,利用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生的独立操作和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结合工厂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工产品品种繁多,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工艺流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技术。为了克服现场生产条件的局限性,教师还可将现场教学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化工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现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观察,通过提问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实践。[1]教师要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开展科研实践。为了激发研究生的研究热情,导师可以让研究生独立负责部分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实验,并且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及时加以点拨。在科研实践中,导师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想象力,鼓励研究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肯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与张扬。导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实践, 并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导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导师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能力。
其次要为研究生创造合适的交流平台。给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听学术讲座,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科研领域,这不仅能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求知和创新欲望,还能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 再次要尽早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调动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使其不被动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并通过对实验设备的自由操作、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导师要以论文是否有创新作为评价选题价值的基本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让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自由、创新的选题,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3]
(五)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导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创新意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导师要加大知识的储备量,加快知识的更新,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和工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4]名师出高徒,导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当然,导师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自身要敢于创新。一方面,导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导师应对学生研究方案的创新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导师掌握本课题最新的研究动态,也要求导师自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肯定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认真对待或给予解答或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也会尊重,还有可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结束语
化学工业将随着分子设计、催化、激光和化学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既是化工类研究生的重要机遇,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远。化工类院校只有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桂,高波.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70-73.
[2] 刘同娟,马向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50-151.
[3] 姜爱莉,王长海,周革非,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3):79-82.
[4] 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76-79.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81-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而且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包括炼油、冶金、能源、石化、医药、塑料、化纤、橡胶、涂料等众多工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具有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大量化工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物质组成和物质性状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化工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产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要想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其创新意识。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尊重科學、大胆创新的思想影响学生,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异想天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二)改革化工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涉及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电子等多门学科。化工类研究生要掌握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研究生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比如过去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改革后的研究生教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对书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由学生讲述、教师听讲并提问,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将书本里的主要理论观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学术前沿提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其他文献资料,独立钻研或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欲望。
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组织研究生到生产现场,利用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生的独立操作和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结合工厂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工产品品种繁多,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工艺流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技术。为了克服现场生产条件的局限性,教师还可将现场教学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化工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现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观察,通过提问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实践。[1]教师要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开展科研实践。为了激发研究生的研究热情,导师可以让研究生独立负责部分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实验,并且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及时加以点拨。在科研实践中,导师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想象力,鼓励研究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肯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与张扬。导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实践, 并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导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导师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能力。
其次要为研究生创造合适的交流平台。给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听学术讲座,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科研领域,这不仅能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求知和创新欲望,还能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 再次要尽早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调动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使其不被动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并通过对实验设备的自由操作、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导师要以论文是否有创新作为评价选题价值的基本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让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自由、创新的选题,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3]
(五)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导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创新意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导师要加大知识的储备量,加快知识的更新,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和工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4]名师出高徒,导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当然,导师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自身要敢于创新。一方面,导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导师应对学生研究方案的创新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导师掌握本课题最新的研究动态,也要求导师自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肯定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认真对待或给予解答或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也会尊重,还有可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结束语
化学工业将随着分子设计、催化、激光和化学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既是化工类研究生的重要机遇,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远。化工类院校只有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桂,高波.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70-73.
[2] 刘同娟,马向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50-151.
[3] 姜爱莉,王长海,周革非,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3):79-82.
[4] 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76-79.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