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道等你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d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秋过后,南华大地渐渐放凉。老天爷还没撒尽四季的雨水,从仲夏到立秋,雨水匆匆瓢泼而至。古道光滑溜亮,松针拂面,西风迎合着秋草,连绵一片,能闻到沁鼻的芬芳。
  经过雨水的冲刷,道旁的泥土洁净绵软,每走几步会看到凸起的小丘,土丘沐浴在晨光里,云雾缭绕,一个个像蒸屉上熟透了的窝窝头。沿着古道拾级而上,细雨摩挲,沙沙的飘落在低矮的松针叶上,枝枝叶叶间,蜘蛛网变得异常闪亮,小水珠悬在细密的网孔里,成了一个正在对弈的棋盘,九色蜘蛛最不甘寂寞,稍有动静便挥动巨大的触足从松树的缝隙里探出,笨手笨脚搬弄起网上的水珠子儿。不一会儿,松针也被穿上了晶莹剔透的珍珠,松针有的垂立、有的斜织、有的簇拥,一串一串挂在空中,晨光里松树穿金戴银,整个树林子被装点成了梦幻的王国。细看,米粒儿大的水珠里影印下整个古道,在晨光微熏里眨眼间蒸腾缭绕,随风四散在空中,带着古道厚重的青石板与渺远的记忆散播到遥远的地方。
  沙桥的西风古道,除了避暑,更应该有遐思,有追忆,有斑驳石块被岁月洗礼的感叹,有蹄窝里马帮扣响的回声,有黑斑兀鹫的惊鸣,有岁月深处古道回肠的低语。
  古道很古,古得险些苫蔽成丘,古得险些被岁月磨去足迹,古得险些被人遗忘,如同撬开的瓶盖,没有人会关心它去了哪里。南华没有遗忘,南华的文人墨客依然沿着祖先的脚步走来,那里依然有鸟语花香,四季轮回,道旁依然有破壳嚅芽的杜鹃花的种子,满目是翠绿的野坝子,能闻到幽幽的芳香。小溪还是那条小溪,潺潺声里依然荡漾着杨升庵滔滔的诗情画意,走过古道,垂老失意的升庵老人写下《垂柳篇》,句句写柳,字字无柳,那该是文人多大的情怀与风骨。人们熟吟《临江仙》,却不知《垂柳篇》。人们对杨升庵如数家珍,却很少知晓他谪戍云南,踏着沙桥的古驿道,一路艰辛,在英武关外的河边折柳写诗,又是何等的忧伤与愤懑。
  道亦是古道,其实这里没有游客,其实历史也就是游客。就让它随着英武关外的溪水一样流失,让时间拂去踏着古道谪戍云南的古人们的哀怨,让自然去雕琢青石板上马帮穿梭铃铛震耳的声音,让四季去梳理今人那徜徉古道的丝缕惆怅。百年之后,有人会惊喜的发现,我们也成了古人,我们也如古人,用双脚扣响过古道的青石板,用粗俗的嘶吼与大地和鸣,敲响了附近的摩崖,传来如同牛皮鼓面一般的回响,震碎清澈的溪水。匍匐在古道的青石板上,聆听从远古传来的马蹄声,聆听操着南腔北调的马锅头吧唧草烟锅的聲音,聆听中国工农红军扛着枪炮过境此道时密集的脚步声……心里满是敬畏!
  一路走来,相信古道会像一部书,记录下我们一起踏上古道时心灵的震颤与欢笑的声音。
  ——选自作者网易博客
其他文献
1976年寒冬腊月,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听母亲说那天气真可是山寒水冷,朔风凛冽……她说了很多词想去形容那天的冷,但最终都哽咽住了。  那是11月16日凌晨3时03分,一声清脆的哭声划破夜晚的沉寂,我降临了,焦急徘徊如循环节的父亲一看到我,吊在嗓子眼上的心终于落下了。  他与我相逢的那一刻,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觉洋溢在他的全身,他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升华。此刻,他淡忘了所有的压力与劳累,任何不如意的事儿都
期刊
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玩石头的,虽然算不上什么骨灰级别的专家,但自认为也就一名爱好石头的发烧友吧。  这次去玉溪出差就和松哥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行动,去新平漠沙镇捡石头。  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天空刚吐出来一丝丝白沫,屋外微凉。我们草草的甩了一碗米线就驾车出发了。  从玉溪到漠沙有160多公里路,估计最快也要两个半钟头吧。因松哥下乡蹲点,路过此地的阿迪村,看到有河,有沙滩,有砂石场
期刊
夏天的气息刚刚褪去,人们的心理还没跟得上时令一起过渡到秋天,一场不期而至的雪已迫不及待降临了,似乎要将季节直接拉进严冬。虽说刚过中秋、国庆双节,气温却过早变得阴冷潮湿,措手不及的人们刚刚添加了衣物,现在看来躺在衣柜犄角里的厚衣也要提早粉墨登场了。但秋天的冷总归没达到冻的程度,雪是存不住的,她只是匆匆过客,或许是专门来给这个本就红火的季节再添一道风景。君不见街边的花儿虽已失去的艳丽,但仍可窥得昨日万
期刊
故乡的秋,是黄土高坡上最美的季节。那秋风,秋雨,还有秋天的故乡小镇,都是黄土高坡上最美的风景。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我热爱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也热爱故乡的每一朵浮云,我最爱的,是故乡在黄土高坡的山梁梁上,在黄土高坡的山沟沟里,也在故乡人的心里、梦里,和歌谣里的秋,那是我梦中的旋律,是我心间流淌的小溪,是久别了故乡的人儿对家乡的那份期许。  故乡的秋,虽没有春的绿意盎然,没有夏的炙热酷暑,没有冬的漫
期刊
晴空下,美丽的丹噶尔如薄纱轻笼的少女,静静的依偎在黄河母亲身旁,侧耳倾听着来自西海之滨遥远而又神奇的歌谣,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丹噶尔日夜与湟水为伴,不离不弃,向人们娓娓讲述着那亘古不变的美丽传说,为世人展示她多舛命运后的美丽容颜。  “丹噶尔”,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白海螺,使人不由地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海螺姑娘,这样浪漫传奇的名字,使湟源这座拥有14万人口
期刊
高高山上一钵艾  青枝绿叶长起来  为人再莫忘了父母恩  五攥攥的身子长了这么高  父亲是农民,从父亲往上数,我家三代都是农民。三代以上是不是,父亲也说不清。所以,我便只好调侃自己是“农N代”了!  父亲会当家,父亲姊妹五个,排行老二,在父亲不足十八岁时,我祖父便过世了,我奶奶则是缠过足的“小脚女人”,而我大伯当兵去了。此后,父亲就当起了一大家的主事人。后来,我们小家的大事,也一直是由父亲说了算的
期刊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并且仅读过四年多书,能进入雷州市文联主管文艺创作,在当地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无不感激湛江市委原副书记郑流同志。  郑流是从公社基层走上领导岗位的,早已退休。他也是雷州半岛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作家。他在从政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与缪斯结缘,写了不少诗歌、散文。他不但出版有个人专著《燃烧的人生》《生命的选择》《斑斓时空》《远方无涯》等,银河出版社还为其出版有中英
期刊
自从父亲辞世后,我一直在心里默写着父亲。写我童年眼里的父亲;写我青少年时的父亲;写辞世后我心念里的父亲。我童年眼里的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充满情趣的故事王、一个爱唱爱跳、爱吹口哨的帅哥。我的学前教育,就是入夜后,听父亲讲《格萨尔王》、《水浒传》那时父亲手上有一套藏文版的,《朗萨姑娘》、《诺桑王子》等等开始的。还记得,日子淸闲的时候,天一黑,父亲就会在我们家门口的空地上,支起马灯给孩子们讲故事。说
期刊
菜卷,是我们家的餐桌上隔三差五必定要出现的一种食物。而我则是使这种家庭美食达到极致的个中高手。  我们家餐桌上的菜卷,没名没分,普通的就如大多数居家过日子的北方人家餐桌上离不了的馒头一般。但即便如此,它不仅成为我们全家人的最爱,就连我的那些同学、朋友,只要是品尝过我亲手制作的菜卷,那绝对会高竖拇指,赞不绝口这是平生难忘的一次美餐!  菜卷的美味可口在于它会将人的食欲从花样翻新到林林总总目不闲暇的现
期刊
我不能听走西口这么悲凉沧桑的歌曲,我不能回首西口外那饱经风霜的一草一木,我不能不痴醉黄河水蜿然流淌的情韵,我不能不注目大青山那悠遠的深秋。  算算在土默特这片土地上安家的西口人,绝大多数已历二百年的历史。他们从山西陕西背井离乡的时侯,正是清朝乾隆道光年间。我爷爷保留下了一个梳头匣子,里面装满了乾隆道光年间房地契,全是用老麻纸写的,四至界限和买卖人买卖银两中人等写的极为清楚,圈划的也很完整。每逢祭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