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子欲养,亲在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高山上一钵艾
  青枝绿叶长起来
  为人再莫忘了父母恩
  五攥攥的身子长了这么高
  父亲是农民,从父亲往上数,我家三代都是农民。三代以上是不是,父亲也说不清。所以,我便只好调侃自己是“农N代”了!
  父亲会当家,父亲姊妹五个,排行老二,在父亲不足十八岁时,我祖父便过世了,我奶奶则是缠过足的“小脚女人”,而我大伯当兵去了。此后,父亲就当起了一大家的主事人。后来,我们小家的大事,也一直是由父亲说了算的。所以,父亲平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便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父亲虽然是“一家之主”,但并不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用我母亲的话说:“你大一辈子没高言过我。”
  父亲是木匠,农村承包到组和承包到户后,父亲经常在志丹县杏河上下川、县城和志丹西川做木活。1985年,我家之所以能在全杏河镇第一个生箍五孔石窑洞,首功非父亲莫属!
  父亲爱夸儿,在我上延中和延大期间,父亲便夸开我了,说我是他靠“砍偏斧”供出来的。父亲夸儿多少带有一点“吹”的意思,且几十年如一日。比如,我刚考上延中,他就“吹”我能考上大学了。我刚大学毕业,他就“吹”我能考上研究生了。我刚当上政协委员,他就“吹”我能认得市长了……1997年,父亲60岁了,到了公家人退休的年龄,我也正好研究生毕业了。于是,我便做主让父亲啥也不要干了,就像城里人一样,过退休人的生活。此后,父亲真的啥也不干了,成天像“老干部”一样,呆到离家不远的桥头——村里的闲话中心夸儿。父亲夸儿,一度成了杏河上下川的笑话。起初,听了父亲夸我的某些话,我也感到脸上无光,但又不好说什么。因为父亲说的话,有的是我真的给他说过的,但也只是我当时的打算而已。后来,实在怕父亲又出去夸我,让人家笑话,对打算考博一事,我再没敢告诉父亲,直到后来我考上博士以后,父亲才知道了结果,并好奇地说:“我咋知也不知道,你倒考上了?!”现在,我对父亲夸儿这一做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坦然面对了!因为没有他持续不断地夸,可能我的许多理想也就是想想而已,断然实现不了的!我曾给家里人说:“不要说大大是个农民,我倒是个教授,假如我的儿子考上了博士,评上了教授,当上了政协委员,我比大大还要夸得厉害呢!”
  父亲爱喝酒,“退休”以后,父亲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大桥头和同龄人拉话、喝酒、打牌、说事、夸儿。用母亲的话说:“你大的魂也在大桥了。”父亲同酒肉朋友一起喝酒的方式主要是“打平伙”:
  三月里桃花开
  四仙女下凡来
  哥俩喝酒来
  哥俩好呀喝酒来
  五魁首呀喝酒来
  六六六六喝酒来
  七巧八马喝酒来
  喝酒来喝酒来
  拳儿你输了酒儿我喝了
  父亲喝的多数也是最劣质的便宜酒,偶尔喝一回“高四五”(一种低档的西凤酒),就说:“今天可喝了好酒了。”父亲的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坚持到去年五月查出胃癌和胰腺炎,做了胃全切手术后,才滴酒不沾了。
  父亲会唱曲,家里人早就给我说过父亲喜欢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唱酒曲这个“毛病”了。可以前我回老家赶红白喜事,从没见父亲唱过。家里人说:“老人怕你了,不敢唱。”我知道后,就当着父亲的面给家人说:“老人唱歌有什么丢人的?为什么不让唱?”从此以后,我再回去参加老家人过红白喜事,就能听到父亲的“歌声”了:
  刮南风呀调北风,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
  青石板上栽葱扎不下根,什么人遗留下人想人。
  父亲是个说事人,父亲在当地算是个比较“明白事理”的人。也喜歡给人说个媒、保个账、调节个是非之类的。为了让自己说得话有人听,除了喝酒、夸儿和说事,父亲多半是沉默寡言的。
  父亲“看钱重”,记得1988年,我大学毕业后,领的第一个月工资只有73元。我借了一点钱,用84元给父亲买了一件呢子上衣。可父亲一年也舍不得穿一两回。直到某年,全国都不流行穿呢子衣服了,父亲才穿着呢子衣服到延安看我来了。我说:“一把脱得扔了,给我丢人了。”父亲说:“新新的,还没穿来来,咋舍得撂了?!”
  去年,父亲住院期间,担心来日无多,我又给买了一套好衣服,没想到,父亲还是舍不得穿,只是知道我要到医院来时,才穿一下。
  父亲“看钱重”还表现在,每次不管我给他多少钱,他都“来者不拒”,甚至还要当着我的面数一数,只是偶尔才会不好意思地低声说:“有点多?!”我说:“不多,拿上。”他就装进兜里了。“马驹驹那个撒欢羊羔羔那个跳哎,哪达达也不如咱们这山沟沟好哎”。今年年初,听老家人说:“公家要建设美丽农村了,准备出钱给农民整顿土窑洞也。”我一听,赶紧说:“那咱不能让公家出钱修。让人家知道教授老子的地方还要公家出钱修了,我脸上无光。”父亲知道我打算用自己半年的工资给他整顿地方后,表示坚决不同意。说:“咱们的窑洞再30年也塌不了!”其实,我心里清楚,父亲何尝不想住的体面一点,让世人说他夸儿不是吹牛了!我也明白,他是怕我们夫妻因此事而闹矛盾呢!因此,在征得妻子同意后,我便立即和几个兄弟商量,并决定由我出钱,他们出力,迅速开始给老人整顿地方。对此,父亲起初表现出完全不配合的态度,甚至窑洞上的旧门窗都卸掉了,他还非要睡在窑洞里不可!
  原来,父亲是怕他私底下藏在墙壁里的5万元存折(偷的给我母亲攒的,我母亲也不知道)和几个银元(给我们几个儿子攒的)丢了,才坚持睡在没有门窗的旧窑洞里的。
  快竣工后,父亲对我坚持自费整顿老地方的态度有了改变,还主动拿出2万元,说:让我“少出点。”上次回去,我们子父二人躺在新修的平房里拉话。父亲说:“我做手术一年多了,感觉好像转换过来了,甚也能吃了,也有劲了,一点也不难受了,估计还能活两年。再活上两年,我这辈子就可活好了,你为我整顿地方花的钱也乘见了。”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眼泪不由的夺眶而出。待情绪稍微缓和后,我说:“我可多问医生了,医生都说,像你这种病,做了手术后,活10来年的可多了!你只要好好的,活90岁没问题!”父亲说:“就是的,咱们附近老李的胃也全割了,都活了几年了,身体还好好的。”
  啊!有一种幸福叫:子欲养,亲在了:
  人留儿孙草留根
  什么人留下个人疼人
  天上的银河什么神开
  地上的尊老树什么人栽
  清风过去下来了雨
  父母不在又该去告谁
  天上河水长年年流
  孝敬双亲的心思无到头
  ——选自《鄂尔多斯》
其他文献
一  古城临涣的一天从晨曦开始。  夜色尚未褪尽,早餐铺红红的炉火已经烧旺,风裹着浓郁的包子香味扑面而来,第一班去往县城的客车已经出发,小超市、五金店、宾馆相继打开店门。菜市场里新鲜的瓜果蔬菜已经上市。街角,第一锅马蹄烧饼已经出炉,掌炉人将金黄的烧饼整齐地摆在烤炉的上面,继续着炉火的温暖,面的焦香、芝麻的浓香、葱花的清香被风卷着,飘向饥肠漉漉的行人。  这时,临涣大小茶馆的第一桶龙须泉水已经煮沸,
期刊
(一)  风把乌云请到了空中,风儿欢笑着,掠过高大挺拔的白杨,携着地面的空水瓶一路翻滚,就连我的裙角也不放过。风来,是与夏雨相约吗?  我伸展双臂,与肩平齐,用心感受这股凉爽之风。等风儿躲了,收回双手,仰起头,见空中的那团云正注视着大地的所有,像在说:“我是雨的使者,来自大自然,风是我的向导,旅途很愉快。”  云在流动,在散开,下吧,躁热的大地期待着你,下吧,夏日的果农盼望着你。怎么,是让风儿上前
期刊
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世界伟人”“全人类的帝王”,他所拥有的美誉令无数伟人望尘莫及。他所创立的大蒙古国幅员辽阔、横贯欧亚,恐怕也是空前绝后、举世无双。据格鲁塞《草原帝国》所述,当时的版图面积达到三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又据成吉思汗祭辞,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个,征服了七百二十个语族,三百六十个民族。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族大约仅有一百多万,蒙古军队最多也就是十三万人,那么为什么
期刊
那一年金秋,我八岁,父亲一把夺下我手里的放羊鞭,把我赶进学校,叫我去那里“念书”。当时在我们那个农村,把上学称为“念书”。刚开始,我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啥叫“念书”,只是路过村边的那个没有围墙的学校,看到有一个特别大的铁壳子,挂在一个木桩上,三五个孩子捡起石头敲几下,发出沉闷的响声,一群孩子“哗”的跑进了房子,过一段时间再敲几下,又“哗”的跑了出来,心里盘算着,这就叫“念书”?  不敢有违父命,怀着
期刊
只要熟悉花梨的人,茶余饭后,人们一聊起花梨这个地方,不觉浮想联翩:大家仿佛看到无数的梨树,开着奇异的芬芳。  人们常说,每个地名的由来,就像家长给孩子取名一样,都有它背后的人文故事。  据说明朝的时候,花梨这个地方由几个稀落的村寨组成,人们赶场是现在苏家寨的道子土。但非常奇怪,每当赶场时,都有一个人,一定会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  发生这种状况,人們就去外地请了一个非常出名的风水先生。此人个子不
期刊
1976年寒冬腊月,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听母亲说那天气真可是山寒水冷,朔风凛冽……她说了很多词想去形容那天的冷,但最终都哽咽住了。  那是11月16日凌晨3时03分,一声清脆的哭声划破夜晚的沉寂,我降临了,焦急徘徊如循环节的父亲一看到我,吊在嗓子眼上的心终于落下了。  他与我相逢的那一刻,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觉洋溢在他的全身,他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升华。此刻,他淡忘了所有的压力与劳累,任何不如意的事儿都
期刊
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玩石头的,虽然算不上什么骨灰级别的专家,但自认为也就一名爱好石头的发烧友吧。  这次去玉溪出差就和松哥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行动,去新平漠沙镇捡石头。  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天空刚吐出来一丝丝白沫,屋外微凉。我们草草的甩了一碗米线就驾车出发了。  从玉溪到漠沙有160多公里路,估计最快也要两个半钟头吧。因松哥下乡蹲点,路过此地的阿迪村,看到有河,有沙滩,有砂石场
期刊
夏天的气息刚刚褪去,人们的心理还没跟得上时令一起过渡到秋天,一场不期而至的雪已迫不及待降临了,似乎要将季节直接拉进严冬。虽说刚过中秋、国庆双节,气温却过早变得阴冷潮湿,措手不及的人们刚刚添加了衣物,现在看来躺在衣柜犄角里的厚衣也要提早粉墨登场了。但秋天的冷总归没达到冻的程度,雪是存不住的,她只是匆匆过客,或许是专门来给这个本就红火的季节再添一道风景。君不见街边的花儿虽已失去的艳丽,但仍可窥得昨日万
期刊
故乡的秋,是黄土高坡上最美的季节。那秋风,秋雨,还有秋天的故乡小镇,都是黄土高坡上最美的风景。我是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我热爱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也热爱故乡的每一朵浮云,我最爱的,是故乡在黄土高坡的山梁梁上,在黄土高坡的山沟沟里,也在故乡人的心里、梦里,和歌谣里的秋,那是我梦中的旋律,是我心间流淌的小溪,是久别了故乡的人儿对家乡的那份期许。  故乡的秋,虽没有春的绿意盎然,没有夏的炙热酷暑,没有冬的漫
期刊
晴空下,美丽的丹噶尔如薄纱轻笼的少女,静静的依偎在黄河母亲身旁,侧耳倾听着来自西海之滨遥远而又神奇的歌谣,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丹噶尔日夜与湟水为伴,不离不弃,向人们娓娓讲述着那亘古不变的美丽传说,为世人展示她多舛命运后的美丽容颜。  “丹噶尔”,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白海螺,使人不由地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海螺姑娘,这样浪漫传奇的名字,使湟源这座拥有14万人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