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素质的现代人才。数学做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把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教与学的关系 数学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是每一节课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树立什么样的思想意识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去谋划。要采取怎样的教法、学法教师要根据教材或教学目的去确定。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更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但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爱学、善学、会学。教师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努力创设学习情景和民主课堂气氛,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相互争论,互相启迪。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
2.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关系 数学的知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一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显露的教学内容,它包括: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及其规律的理性理解,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反映,也是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是数学创造活动的基本纲领方法。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教材体系中,数学基础知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线。而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是暗线。没有游离于数学基础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蕴涵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来认识数学问题,才能真正把握思维活动的全貌。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刻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可 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面积存在着只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弊病,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
3.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由多种思维形式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其主要成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形式始终贯穿在整个思维的流程中,它们处于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抽象思维是一维的,按照逻辑,用结论和推理联接起来,每前进一步都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而形象思维是二维的,从全局或整体上去把握本质,具有形象性、综合性、非逻辑性等特点。无数事实或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是打开数学认识或创造大门的钥匙。数学的认识掌握或创造发明的过程,往往都是先通过形象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抽象思维进行严格的论证。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必定是既善于严格思维,又极赋想象力的人。也就是说在数学的创造发明或认识掌握的过程中,既离不开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只有两种思维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由于数学是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以至许多人将数学和抽象思维等量齐观,不重视甚至否认形象思维的地位和作用。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把数学课讲得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 素质的发展。
4.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反过来它又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把数学知识理论与数学的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真正学好数学知识,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现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以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以及例习题等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其高度抽象的枯燥形式给学生灌输,与数学的实际应用脱离较远。如此教学的弊端,一是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二是理不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所学知识死板,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遏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四是所学知识为死知识,不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和爱好,就会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去学习和思考。我们只要在此基础上给予恰当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通俗生动的讲解(语言美)、形成系统的知识(知识结构美)以及对应的图形、相应的思维方式方法,再加上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小竞赛等)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 识,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起对数学较为浓厚的兴趣,也就会乐于遨游于数学科学的大海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应经常穿插一些科学家如何运用思维去揭开人类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潜在的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要激发出来,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有目的的设置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然后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样不但使学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进取精神。对于在课堂中“创造性”的回答,我们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牢固树立数学应用的基本观念,结合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密切的内窄,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坳口动力。
1. 教与学的关系 数学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是每一节课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树立什么样的思想意识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去谋划。要采取怎样的教法、学法教师要根据教材或教学目的去确定。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更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但是,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但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爱学、善学、会学。教师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努力创设学习情景和民主课堂气氛,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相互争论,互相启迪。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
2.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关系 数学的知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一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显露的教学内容,它包括: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及其规律的理性理解,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反映,也是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是数学创造活动的基本纲领方法。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教材体系中,数学基础知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线。而数学思想方法蕴涵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是暗线。没有游离于数学基础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蕴涵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来认识数学问题,才能真正把握思维活动的全貌。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刻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认识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可 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面积存在着只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弊病,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
3.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由多种思维形式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其主要成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形式始终贯穿在整个思维的流程中,它们处于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抽象思维是一维的,按照逻辑,用结论和推理联接起来,每前进一步都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而形象思维是二维的,从全局或整体上去把握本质,具有形象性、综合性、非逻辑性等特点。无数事实或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是打开数学认识或创造大门的钥匙。数学的认识掌握或创造发明的过程,往往都是先通过形象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抽象思维进行严格的论证。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必定是既善于严格思维,又极赋想象力的人。也就是说在数学的创造发明或认识掌握的过程中,既离不开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只有两种思维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由于数学是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以至许多人将数学和抽象思维等量齐观,不重视甚至否认形象思维的地位和作用。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把数学课讲得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 素质的发展。
4.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反过来它又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把数学知识理论与数学的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真正学好数学知识,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现时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以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以及例习题等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其高度抽象的枯燥形式给学生灌输,与数学的实际应用脱离较远。如此教学的弊端,一是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二是理不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所学知识死板,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遏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四是所学知识为死知识,不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和爱好,就会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去学习和思考。我们只要在此基础上给予恰当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通俗生动的讲解(语言美)、形成系统的知识(知识结构美)以及对应的图形、相应的思维方式方法,再加上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小竞赛等)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 识,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起对数学较为浓厚的兴趣,也就会乐于遨游于数学科学的大海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应经常穿插一些科学家如何运用思维去揭开人类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潜在的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需要激发出来,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有目的的设置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然后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样不但使学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进取精神。对于在课堂中“创造性”的回答,我们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因此,数学教学一定要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牢固树立数学应用的基本观念,结合数学知识理论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密切的内窄,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坳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