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铁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安全关键措施

来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华铁路隧道沿线穿越多种不良地质,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控制性工程多。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实践和创新:针对软弱围岩确立快挖快支快封闭成环的施工原则,取消CD法、CRD法等复杂工法,优先选用全断面法,其次选用台阶法;强化初期支护结构实体质量,推行初期支护格栅钢架紧跟掌子面和初期支护仰拱及时封闭成环紧跟下台阶的"两紧跟"措施;优化超前预报,把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严格监控量测;依托科研试验,优化系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支护参数,保证结构稳定;推行机械作业,全面使用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长栈桥,研发应用马蹄形盾构,开展黄土隧道预切槽技术研究,改造二次衬砌台车等工装设备,确保工程质量;据实及时变更,合理工程造价,提高合同及投资管理效果。蒙华铁路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有效解决隧道建设中一些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其他文献
从使用性、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和特殊围岩时补充支护的力学功能等方面分析二次衬砌的功能,说明二次衬砌是确保隧道使用性、耐久性、降低不确定因素影响及具有力学功能的不可
集体林在我国林业资源中占有很大比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再一次促进农村、农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改革,加快林业的发展建设步伐,将对地区经济增长和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巨
采用三因素回归最优设计方法,对枣树N、P、K最优施肥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N、P、K肥施用量与枣树产量之间的效应模式;对枣树最佳施肥方案、各肥料的主效应和边际产量效应
文章对1963~1964年在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营造的沙松纯林、沙松-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及沙松-阔叶混交林等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产量观测,通过计算机拟合运算优化出指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杨树杂交课题组在1992年、1993年选用辽宁杨、辽河杨、I-69杨作为母本,N3930、义县小钻杨、鞍杂杨、33号杨、中林95杨作为父本进行了杂交试验.文章对杂交所
采用修剪、追肥、喷药、喷施叶面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对凤城市包营子、四家子、永兴、和睦等地的板栗进行优质栽培技术模式试验,试验证明,可大幅度提高板栗果实的产量,红光栗、
金融生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业成长机制的再认识,分析金融生态理念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对我国金融成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