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梅:用生命铸就师魂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2005年3月31日中午,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在学生队伍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52岁的女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6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25米外……
  人物故事
  “她对学生的爱,
  有些父母也难以做到”
  殷雪梅爱学生,这在城南小学是出了名的。她一直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遇到自己班上的学生,她总要抱起一个放在后座上推着走。有个叫刘浩的学生,家里盖房子,没人给他送午饭,殷雪梅就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吃了一个多月,不收一分钱。同事说,那段日子,殷老师上班时经常谈起小刘浩,说那孩子的胃口真好,吃得很香,那神态,完全像一位慈母在说自己的孩子。
  “殷雪梅老师最感人的,不仅仅在于她在那个瞬间用生命保护了学生,更在于她30年如一日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她对学生的爱,有些亲生父母也难以做到。”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这样评价。
  班上学生郭超越的父母从湖北来金坛打工,由于工作原因,常常顾不上孩子吃午饭,殷雪梅就把郭超越带回家同桌吃饭。殷雪梅曾给儿子潘斐买了一件很漂亮的夹克衫,潘斐非常喜欢,有一次想穿,可怎么也找不到,一问才知道妈妈把它送给了班上一个家里经济困难的学生。
  在殷雪梅眼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差学生”“坏孩子”。她经常对同事说:“我们做老师的,可以有‘近视眼’‘远视眼’,但绝不应该有‘歧视眼’!”1999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有个智障学生看到殷老师向他走来,竟捡起砖块要砸过去。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常常把他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嘘寒问暖。
  “下辈子我还愿意当小学老师”
  如果不是那次英雄的举动,殷雪梅可能要在小学老师的岗位上干一辈子。同事孙老师记得殷雪梅生前说过一句话:“教师这份职业的确很苦,报酬也少,但是我无怨无悔。”
  1991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殷雪梅赶往学校时,不慎摔倒。左手骨折了,在医院简单治疗后,第二天她就让丈夫把她送到学校。同事们劝她回去休息,她说:“你们也很忙,不能让你们再代课了,再说,我还有报表要做。”就这样,她顽强地挺了过来。
  学校推广多媒体教学,考虑到老教师的实际困难,就没有安排他们参加培训班。但是,殷雪梅看到年轻教师用多媒体上课时,那直观形象的音视频效果,深深吸引着学生,心里非常羡慕。她找到校长蒋英平,急切要求参加多媒体教学培训。从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里,经常可以见殷雪梅的身影,那认真专注和不耻下问的劲儿,至今还令年轻教师周涛感动。
  殷雪梅的妯娌刘素凤是中学教师,每次见到殷雪梅把备课本和资料带回家,就打趣说:“你也是个老教师了,怎么还这么认真?”殷雪梅认真地说:“现在实行新课改,不学习不行啊,我还要和小青年们比一比呢!”
  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烦琐和艰辛,有些同事难免有一些抱怨,甚至赌气说下辈子再也不当老师了。可殷雪梅却笑着说:“我倒觉得跟孩子在一起,永远充满了快乐,永远充满了活力,下辈子我还愿意当小学教师。”
  “当党员,妈妈还不够资格”
  给孩子那么多关爱,家长们过意不去,常想“表示表示”,但都被殷雪梅一一婉言谢绝,因为她“反对用金钱来衡量师生关系”。
  有一次,一个家长想请殷雪梅帮自己的孩子补习一下,临走时拿出一个红包。殷雪梅推辞半天,最后生气地说:“你太小看我这个人了,要不你以后去找别人吧!”
  一位学生家长为了感谢殷雪梅平时对自己孩子的关心,趁过节往她家送去水果和饮料。殷雪梅实在推辞不掉,就收下了;第二天,她去新华书店,为那个学生挑了一大堆课外读物,价值远远超过所收的礼物。
  蒋英平校长说,两年前,由于殷雪梅工作出色,学校经过无记名投票一致推选她当先进工作者,但她说什么也不要这份荣誉。她说:“我都这把年纪了,荣誉再多也没有用了,还是让给年轻教师吧!不过,校长你放心,我会一样认真地工作的。”有一次蒋校长把一张先进个人登记表发给她让她填,但3天以后,她还是把那张表原封不动交到了校长室。
  殷雪梅的儿子潘斐曾经问妈妈:“爸爸是党员,姐姐是党员,你为什么不是党员?”殷雪梅回答:“妈妈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学老师,没做过什么事情,还没有资格当这个党员。”
  解读:
  “殷殷泪雨中,雪梅纷飞去”,殷雪梅老师走了。走的是平凡的人,留下的是伟大的魂。
  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她的爱体现在传授知识的尽职尽责中,体现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中,而一旦危险降临,这种对于学生的爱就会很自然地迅速转化为一种护卫的力量,成了名副其实的护花使者。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爱,不为人知的平凡筑就了殷老师的伟大。也许,殷老师的身躯很柔弱,但是,“推”的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了她人格力量的排山倒海之势,她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我们需要英雄为我们的灵魂导航,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崇德向善氛围。
其他文献
吴英杰,男,1996年5月出生,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11高电子班学生,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兼排球社社长。2011年秋,吴英杰同学进入了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刚入校新生军训的时候,吴英杰同学就因表现突出,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也成为了学校和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逐渐成为莫愁中专一名优秀的学子。  成长离不开鼓励与信任  在我参加新生军训的时候,我得到班主任的推荐有机会去做军训联
期刊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潜能,也都有发展自我创造精彩人生的理想与愿望。徐颖超,亲身经历坎坷与成功后,作为国赛金牌选手的她,成功升入苏州大学就读本科专业,缔造了技能兼得学历的榜样。  2007年9月,徐颖超来到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走进了园林技术专业的殿堂。由于苏州是园林城市,刚接触本专业的她并不觉得陌生。虽不懂的假山池沼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但她喜欢在苏州小巷兜兜逛逛,在园林里勾画山山水水,心中
期刊
人物档案  2010年10月26—28日,由江苏省旅游局、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女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2010年江苏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在南京激情上演。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05级商务管理系毕业生张玉环在大赛中荣获中文组一等奖,被江苏省旅游局授予“江苏省旅游行业金牌导游”,并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人物故事  
期刊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期刊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
期刊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8月16日在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对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他们在青奥会上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在信中表示,得知你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正接受赛会服务工作培训,准备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习近平指出,青奥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中
期刊
编者按:  江苏省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共有7900名学生获得比赛一等奖,有56000多人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勇夺奖牌。有20000余人在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勇夺奖牌,圆了奖牌梦。三年来,有1700多名同学“荣获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称号,圆了人人成才梦。  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一个好的规划是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而我想规划一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职
期刊
人物档案  孙国同,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3届计算机(1)班毕业生,2009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  孙国同为什么能在工作了短短的3年后就获得如此殊荣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平凡而又美丽的成长轨迹吧!  虫蛹化蝶般的美妙升华  孙国同于2000年初中毕业后,放弃了升入普高的机会,怀揣着“学习一门技术,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从射阳特庸乡来到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来到一个新的班
期刊
人物档案  孙茂芳,男,194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一等功臣,现离休,人称“京城的活雷锋”。他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
期刊
雷锋的关怀友善精神体现在“春天般的温暖”对待人民  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困济贫、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他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他把人民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困难,对待人民“像春天般的温暖”,在鞍钢工作期间,他主动担任课余文化补习班的教员,对待那些文化水平低的同志,总是耐心细致地辅导;在部队,雷锋晚上为了不影响同志们休息,他就离开宿舍另找地方学,还耐心地帮助战友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