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药物分析专业教学体系必须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并强化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了药物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培养模式,以期逐步构建高素质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的药物分析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关键词:药物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专业特色是特色专业的灵魂,特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药物分析专业以主要培养具有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药品部门及相关机构从事药物分析、药事与企业管理、分析、策划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探索药物分析事业科学发展规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教学宗旨。这就要求药物分析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药物在生产、检验、流通、应用中的药物研究、设计、开发等实践能力,同时还应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和擅长药物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2]。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药物分析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教学宗旨的前提和途径。
一、设置特色鲜明的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群
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从药物分析方法和技术本质而言,核心基础是分析化学学科的分支,而分析化学是吸取当代科学技术包括化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利用物质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建立表征测量药物质量及药物体内代谢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点或期间内获取药物的信息[3]。因此,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化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物质的基本属性间搭建一座桥梁,进行课程集成创新,设置特色鲜明的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群。该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基础通识课程:数学、四大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大板块包括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微生物学、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务、药品市场营销等;第三大板块则是特色之处,即使得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建立纽带的课程群,包括药物分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文献解析、发展趋势导读和学术动态前言讲座课程;还要注重协调地将实验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训练包括药物计算机辅助设计、药物的制剂分析、鉴别和测定方法优化、体内药物分析综合一体化实验,及工厂企业调研和实践训练、开放式科研创新实验等渗透到这些纽带课程系中相结合的创新课程群,力求在特色鲜明的集成式创新课程群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二、专业教学特色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以上药物分析专业集成式创新课程群的基础之上,还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一方面,可通过对教师队伍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内涵,建立专业水平高的药物分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筑强大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医药产业人才结构合理化。
结束语
现有药物分析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适应能力强、综合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药物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构建彰显药物分析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学生兼具知识、能力、素养多元化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 药学教育,2014,30(3):35-38.
[2]刘文英.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5,21(1):39 -41.
[3]郭祥群. 分析化学教学体系重构之思考[J]. 大学化学,2008,23(5):7-10.
关键词:药物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专业特色是特色专业的灵魂,特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药物分析专业以主要培养具有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药品部门及相关机构从事药物分析、药事与企业管理、分析、策划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探索药物分析事业科学发展规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教学宗旨。这就要求药物分析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相关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药物在生产、检验、流通、应用中的药物研究、设计、开发等实践能力,同时还应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和擅长药物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2]。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药物分析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教学宗旨的前提和途径。
一、设置特色鲜明的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群
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从药物分析方法和技术本质而言,核心基础是分析化学学科的分支,而分析化学是吸取当代科学技术包括化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利用物质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建立表征测量药物质量及药物体内代谢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点或期间内获取药物的信息[3]。因此,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化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物质的基本属性间搭建一座桥梁,进行课程集成创新,设置特色鲜明的药物分析专业课程群。该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基础通识课程:数学、四大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大板块包括专业核心课程:药物分析(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微生物学、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务、药品市场营销等;第三大板块则是特色之处,即使得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建立纽带的课程群,包括药物分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文献解析、发展趋势导读和学术动态前言讲座课程;还要注重协调地将实验实践训练和科研创新训练包括药物计算机辅助设计、药物的制剂分析、鉴别和测定方法优化、体内药物分析综合一体化实验,及工厂企业调研和实践训练、开放式科研创新实验等渗透到这些纽带课程系中相结合的创新课程群,力求在特色鲜明的集成式创新课程群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二、专业教学特色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以上药物分析专业集成式创新课程群的基础之上,还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一方面,可通过对教师队伍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内涵,建立专业水平高的药物分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筑强大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医药产业人才结构合理化。
结束语
现有药物分析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适应能力强、综合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药物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培养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构建彰显药物分析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学生兼具知识、能力、素养多元化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 药学教育,2014,30(3):35-38.
[2]刘文英.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5,21(1):39 -41.
[3]郭祥群. 分析化学教学体系重构之思考[J]. 大学化学,2008,23(5):7-10.